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的肺呈絮状阴影,治好后对今后的生活有影响吗?

残荷


我是小影大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呈絮状阴影,对以后的生活有影响吗?最近看了不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片子,片子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意思就是看了些典型之后,一看到新来的病人就很容易诊断。

轻型感染,可以完全恢复

新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如果肺部没有受侵犯,肺部是好好的,如果不进展,就可以完全恢复。也有可能进展很快,3天就可能出现肺部有改变。

早期肺部改变,也可以完全恢复

早期的改变,也就是肺部出现了受累,刚开始只是一点病毒的影响,有一些炎症出现,这时候肺部会成磨玻璃影、结节影,可能很难去理解,可以看着一些磨砂窗户,看的清又看不清的感觉,就是肺泡里面有一点水,但是不多,这时候经过治疗,也是可以明显吸收,不残留痕迹,也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的。
上图这个是26岁女性,从武汉回来,第一次做CT没事,第二次做就出现了剪头的病变了,经过治疗后,完全吸收出院了。

进展期和重症,可能会残留条索

早期如果继续进展,发炎的肺部出现水越来越多,那部分的肺功能就会丧失,出现实变、片絮状。可以想象一下有些棉花,团片状的棉花,在肺上的表现就是那种形态,这部分的肺部经过治疗后,可能会残留一些条索,如果条索多,可能会影响肺功能,但是经过锻炼,肺功能也会慢慢恢复和适应起来。


上图,红色圈圈的就可以理解为絮状的改变,就是病毒引起的肺部改变。

目前每天确诊的人数在不断的上升,治愈出现的人还相对很少,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毒性比非典的要低,很多患者即便是感染了也是轻症,肺部不会残留任何病变。但是对于重症治愈后的人来说,可能会有少许的影响。目前治愈出现的人还比较少,特别是重症治愈出院的更少了,还需要对这一部分的人再随访观察下,对以后的生活有没有影响。我们当然都希望大家都能痊愈出现,不影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小影大夫


新冠肺炎有的肺呈絮状阴影,治好后对今后的生活有影响吗?

肺呈絮状阴影是拍胸片见到的肺部散在的斑片形状,像棉花形状的阴影,呈高密度影像改变。

肺上什么疾病会导致肺上拍片的时候能够看到絮状阴影?

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肺部肿瘤均可以出现絮状阴影,所以絮状阴影不是肺炎特有的。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肺炎表现的患者,在肺炎早期的时候拍胸片主要是在肺的外带可以出现多发的絮状阴影或者小斑片状阴影,病情进展可以出现双肺的多发的磨玻璃阴影,最为严重的可以出现双肺广泛实变,称之为人们熟悉的白肺。

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来看,大部分患者预后比较良好,少部分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多病的患者或者抵抗力低下,病情严重的的患者可以危及生命。

回到提问,新冠肺炎肺上出现絮状阴影,大部分预后是良好的,治疗好之后对生活一般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人们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不必杞人忧天,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当然也有一部分新冠肺炎出现絮状阴影的患者可以发展到双肺广泛实变,即白肺,少部分人因此而失去生命,治好的人少部分人可能会发展到不同程度肺纤维化,会导致生活质量不同程度的下降。



新冠肺炎,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其实响应国家号召和政策,做好防护,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不辛中招了,做好隔离,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避免熬夜和过劳,大部分治疗效果和预后是比较好的。


佳园道


其实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韩一声深知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在全国上下抗击疫情的这个关键时期,虽不适合发表内容如此沉重的文章,但是韩一声依然想告诉大家,传染病对于人类的危害远不止是表面上的,尤其是那些重症患者。同时,韩一声呼吁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在高度关注疫情的变化和病毒的传播情况的同时关心自己的健康,对于那些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的情况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尽早去看病,去筛查,不要担心过度治疗,因为一旦漏诊,可能对于生命健康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远期影响和对病愈后生活的影响我们还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借鉴17年前“非典”患者痊愈后的情况。

有少数使用超大量激素的患者可能发生股骨头坏死、运动功能障碍、骨骼畸形和塌陷,甚至完全瘫痪无法运动。

有的患者有严重的肺功能障碍、肺纤维化的,即使本次治愈,以后也可能有长期的呼吸道阻塞、轻度的缺氧,甚至丧失劳动力。

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障碍、皮疹、脱发、抑郁症、视力下降等等,全身的每个器官几乎都是逃不掉的,因为抗病毒的药物进入人体后,在杀灭可怕的病毒同时,正常的人体细胞也难逃一劫。药物发挥作用之后还会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各个器官,并最终经过肝、肾等器官的代谢之后排出体外。

所以,我们大家都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绝不能心存侥幸,一旦有异常及时就诊,将疾病扼杀在早期、轻症期。

让我们一起对冠状病毒说不!


韩一声医学博士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句:请大家不要恐慌,钟南山院士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2.11)谈到这次肺炎疫情的拐点,可能出现在2月的中下旬,只要我们大家做好防护,尽量不出门,减少被病毒感染的机会,疫情一定会被控制住的,胜利就在前方,请大家有信心!


接下来,我们谈谈这个絮状影的问题,其实说实话,大家了解这次肺炎肺部有什么样的影像学表现,对于防控这次新型病毒传播没有太大的意义,有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朋友,反而越关注越觉得害怕,越有紧张、焦虑的情绪,仿佛身上所有出现的问题都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了。


但考虑到大家了解出现问题之后的愈后可能会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或者是减少恐惧焦虑的情绪,谢医生就尽力的给大家用比较简单的,但可能不是特别准确的语言,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异常影像的意义!

在这次肺炎当中,专业的影像学医生多数用小结节影、磨玻璃影来描述这次肺炎的ct改变

在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指南第5版试行版当中,关于胸部的影像学表现描述是这样的:早期呈现多发的小斑片影以及间质改变,继而发展为双肺的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在专业的指南里面没有提及到絮状影,是为什么呢?因为从有了CT之后就很少用这个语言描述影像学改变了,多数用磨玻璃影表达。

所以我们今天就换一个话题,如果患者肺部出现了磨玻璃影,对今后的生活会有影响吗?

从基础给大家讲起,大家会更好的理解

大家可以把我们的肺部理解为一个倒着生长的枝叶繁茂的大树,主支气管就是树的主干,之后越来越细,越来越细,最终到达气体交换的重要结构肺泡。



肺泡的表面布满着血管,当新鲜的空气随着吸气进入到肺泡当中时,氧气进入血液,血液当中的二氧化碳进入到肺泡,随着呼气被排出体外,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气体交换过程。单个肺泡的结构类似于一个气球,里面是空心的。多个细小的肺泡在一起连接在细小的气管上类似于一个葡萄串。


那我们人双侧肺部有多少个肺泡呢?这个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有几亿个肺泡(2-6亿)……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肺部具有非常强大的恢复功能以及代偿能力,如果大家细看下面这个ct片子的话,会发现这个患者有一侧的肺部已经被全部切除了,仅仅有另一侧的肺部在维持着他的生存。

所以,面对这次疫情,别怕!我们的肺很强大!

明白这个基础知识以后,咱们再谈磨玻璃影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大家可能已经知道了,它进入我们的人体,需要与我们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转换酶2受体结合,大家可以把它理解为病毒,想要进入人体必须要打开一扇门,我们的细胞上正好有这么一扇门,而冠状病毒正好有开启的这种大门的钥匙,而这些受体在我们身体的呼吸道特别的多,尤其是在下呼吸道。

当新型冠状病毒与细胞的表面结合进入到身体以后,会不断的繁殖生成它的下一代,慢慢的造成对细胞的损害,当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到肺部以后,在肺泡的上皮细胞中快速的繁殖,会导致整个组织处于一种充血、水肿的状态,病情进一步进展以后,肺泡腔内呢,会出现比较多的渗出,而病毒引起的肺炎,肺泡内的渗出液相对是比较少的,而且渗出液当中的蛋白质啊,白细胞啊相对来讲比较少,所以输液的整体密度并不是特别的大,在ct影像学上表现是属于边界不清的。

请大家记住,在ct影像上往往密度越高的显示的影像就越亮,密度越低的显示的影像就越黑。正常的肺泡由于中间是空气,所以密度特别低,在影像学上是黑色的,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诱发的影像,虽然受累及的肺泡内密度有所增高,但增高的不是特别大,所以影像学不是特别的高亮,表现有点儿像咱们平时看见的雾面玻璃,术语叫磨玻璃影。

大家看下图会更好的理解这个磨玻璃影到底是个啥样子!

不同类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表现不同

根据第5版的指南,我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分型主要有4型。轻型的肺炎患者不会出现肺炎的表现,而大部分患者症状属于普通型,会有ct影像学上的表现,但是受累及的肺部并不会特别的多,炎症反应也不会特别重,患者的症状也不是特别的重,经过治疗治愈以后,肺部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重症和危重症的患者肺部表现会特别的明显,有些患者甚至会因为肺实变出现白肺,这种情况往往说明肺部受累及的范围特别大,整个肺泡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多,经过治疗愈合以后,有可能会出现肺部的纤维化。

这个肺部的纤维化,大家可以把它理解为就是我们身体创口愈合以后产生的斑痕,肺炎恢复之后,在肺部慢慢愈合的过程当中就有可能形成斑痕,那就是肺纤维化。大家也可以把肺纤维化理解为原来比较丰满的葡萄串变成了葡萄干。

所以如果累及的肺越多,形成的斑痕越多,纤维化越严重,患者肺炎治愈后,肺部可能受到的肺功能影响也就越明显。

但大家要知道,危重症的患者,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人的恢复是很好的。

从第5版治疗指南上的住院标准,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点:在住院标准当中,患者体温一定要恢复三天以上,呼吸道的症状要明显好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要明显吸收。另外一个重要的点是必须间隔至少一天,连续两次检测病毒核酸为阴性才可以出院。

总结

以上就是对于题主问题的解答,这次肺炎,对于大部分的患者来讲症状是比较轻的,就在最近,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谈到,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在这次疫情中,金银潭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的患者累计超过1500余例。绝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均可顺利出院,我们不必过分恐慌。而且从武汉的方舱医院传出来的视频当中,大家应该也可以感受到,在方舱医院内有很多大爷大妈们还在跳广场舞,如果呼吸都是困难的,还能做到这一点吗,是吧?

虽然这次新型病毒肺炎造成的疫情来势汹汹,但是我们大家要有信心,要相信随着专家、学者的研究深入,我们对于这次肺炎的治疗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治疗的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现在信息爆炸,每个人都在手机、电视、广播上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非常容易造成人们心理上的恐惧感和焦虑情绪,这对于控制疫情没有任何的好处,建议有焦虑情绪的朋友,一定少看这些各种各样的新闻,去尝试看一个电影,去尝试运动一会儿,洗个热水澡睡一觉,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好好休养一下自己,调养一下自己的身体。

建议大家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尽量不出门,而且一定不要聚集,出门戴口罩,注意家里的环境卫生,注意勤洗手,规避好每一次个人可能被感染的机会,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您不被感染,那您考虑这些什么絮状影,什么磨玻璃影有什么意义呢?把这些交给医生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为了给大家讲明白磨玻璃影的特点,术语可能不准确,请专业人士见谅!谢谢!磨玻璃影也不仅仅出现在新型病毒肺炎当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了!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临床分型

根据是临床症状,NCP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其中轻型和普通型所占比例超过80%,这部分患者肺部是没有影像学改变的,也就是说题目中提到的“肺部呈絮状阴影”只有在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才有表现。轻型和普通型的NCP治愈后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很多人就像得了一场感冒一样,为什么要隔离治疗,就是避免其传染性。

是不是肺部出现了映像学改变就会留下后遗症呢?其实不见得

肺部出现影像学改变说明有炎性渗出,除了NCP还有很多肺炎都会出现肺部的影像学改变,比如普通的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SARS等,但是通过治疗后很多患者的肺功能是能够完全恢复的,SARS为什么会很多留下后遗症,因为相对于NCP它发展的更快,很多患者肺部都全部实变了,就是临床上说的“白肺”,而且现在的医疗技术相对于03年来说有很大的提升。

有没有后遗症还和身体素质和有没有基础疾病有关

目前针对NCP还没有特效药,但还是有这么多患者成功治愈出院了,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果本身肺功能就不好,有肺气肿、支气管炎之类的基础疾病,那么肯定会影响治愈后的肺功能恢复。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学扫地僧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众所周知,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民动员,全民参战,指的就是“防疫战”。由于全国各地疫情程度的不同,有的疫情严重的地方已经封城处理,截止到今日,疫情爆发以来,已累计确诊病例35982例(其中重症病例648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281例,累计死亡病例908例,不少人都很关心这个疾病的预后情况如何,今天我就从医生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对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肺炎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①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它地区以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后经研究证实,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并命名为“2019-nCoV”。

②实不相瞒,由于疫情早期未得到及时的得到控制和控制,后期井喷式的爆发,由于医疗资源有效,很多人在感染的早期无法及时得到就诊和治疗,病情由轻转重或者危重症,也有部分人因这场疫情而丧失生命,这时不免想起来17年前的“非典型肺炎”,很多危重症病人虽然抢救过来,由于治疗期间应用了大剂量的激素,导致不少股骨头坏死,那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后效果究竟如何呢,会不会影响到日后的生活呢,下面我将详细为大家分析。



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肺炎大体的治疗方向

①根据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案、2020年2月8日印发),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型分别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

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重型:①呼吸窘迫,呼吸≥30次/分;②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③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300mmhg。需符合以上3条中任意一条。

危重型:①出现呼吸衰竭、而且需要机戒通气(无创、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②出现休克③合并其它器官功能衰竭急需ICU监护治疗。需符合以上3条任意1条。

②影像学的改变过程:在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随后进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更为严重者则出现肺实变,也就是网友口中常说的“白肺”!!!

③大家可能每天看到确诊人群增加心胸不寒而栗,这个疾病其实毒性并没有SARS强,只是传染性很强,如果在早期如轻型、普通型阶段得到了及时的就诊、隔离、观察以及一般的对症治疗,病情好转、炎症吸收后是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的。而重型和危重症则程度会加剧一些

④可能很多人对于题目中“絮状阴影”这个专业名词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我说的通俗一点,也就是说明肺部有感染性病灶,而肺部感染性病灶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肺部的表现,注意了,这是一种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所以愈合好转其实也是一样,随着炎症逐渐吸收,阴影也会慢慢消失,在这我需要提示一点,可能病人核酸检测已经阴性了,肺部CT拍出来也好转很多,出院时还有一点阴影其实关系是不大的,因为炎症的吸收具有一个滞后性,所以针对这一点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⑤如果是重症、危重症的病人CT提示已经大面积实变了,耽搁时间有偏长,即使病情好转,炎症吸收后有些人的肺部影像学也不会像健康人一样看起来那么清爽、干净,这种后遗症我们临床上称之为“肺纤维化”,严重者确实是会影响到肺功能,自然也就对日后的生活有影响,如胸闷、气急、憋喘等,刚好前几日看过我国著名的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写的一篇报道,这种双肺严重的纤维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后期移植成功,康复后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综合总结

①有的朋友可能还会有疑问,既然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以前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都是“冠状病毒”,那会不会也像以前那些重症病人一样使用激素后出现股骨头坏死的后遗症呢,我觉得比例会大大减少。

②如果从2003年的非典开始算起,17年来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像对危重症病人的治疗、抢救、预后评估、体外膜肺氧合(ECMO)以及血浆置换、人工肝、体外血液净化技术等新技术的成熟应用,临床治疗上的规范和本次指南中关于激素用法(酌情短期内3-5天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相当于甲泼尼龙1-2mg/kg/d),这很大程度的避免了股骨头坏死等后遗症的出现(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往往糖皮质激素在大剂量的冲击治疗或者长期激素使用才容易有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出现),所以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全国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这场疫情很快就会灰飞烟灭,全国人民也尽早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让我们一起对一线抗疫人员说一句:你们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作者寄语: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为消除知识的不平等,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张垒医生


2003年的SARS病毒造成了一次非典型肺炎,而17年后的今日再一次爆发了一次疫情,引起这次疫情的病毒是新型冠状病毒,而对人体造成的感染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两者同样是难治性肺炎,同样造成了许多人的死亡。



疫情发展到今天,确诊人数已经达到40261人,而死亡的人数也达到909人,值得庆幸的是治愈出院人数也不断增加,已经达到3495人。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肺部改变如何?

此次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侵犯肺部组织,感染者都会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烧、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临床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肺部的早期改变主要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随着病程的发展双肺呈现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等改变。严重者可出现肺实质改变,呈现白肺症状。

二、为什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有絮状阴影、肺间质改变,甚至出现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等改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侵犯肺部组织,在感染期间,肺部组织会不断损伤并修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①初期,大量病毒颗粒首先累及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肺泡上皮,引起肺泡上皮损伤、血管充血,进而累及周围的肺小叶,多个肺小叶融合病变,早期肺泡内渗出较少,影像表现为GG0征像。

②进展期,肺泡间隔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出血、渗出,被覆含蛋白及纤维蛋白的透明膜形成,肺泡弥散距离加宽,加剧换气障碍。

③修复期,滲出吸收,病灶边界清楚,或纤维化病灶形成。

④转归期,多见于肺炎发病后1周左右。病变范围缩小、密度降低,肺实变灶逐渐消失,病变可完全吸收,部分残留条索影。

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后还会有阴影存在吗?

从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诊疗方案》中的治愈出院标准来看,只要符合以下几个指标就可以达到出院的标准:

①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②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③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④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

从出院标准来看,患者的肺部影像学都有明显的吸收,有些甚至阴影消失,但是有些患者仍然存在肺部组织纤维化的情况。

四、治好后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对于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好的病例也是在这段时间,至于对以后的生活是否会造成什么影响还不是太清楚。不过我们可以参考一下2003年非典时期那些治愈出院的患者的生活是如何的。

  1. 虽然当时也有许多非典患者治愈出院,但是许多治愈者都出现了非典的后遗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肺部的问题,可导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机化性肺炎以及局灶性肺纤维化等,这些都会影响肺的正常通气、换气功能,使患者在生活中感到乏力、气短、气促、胸闷,严重的影响其正常的生活。
  2. 运动系统的疾患,由于治疗期间使用了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响髋关节的正常活动,需要换人工关节。
  3. 心理方面的疾患,如精神抑郁、记忆力变差、工作能力下降、工作压力增加,以及患者内心感到恐惧和孤独等。
因此,对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后也有可能出现非典那样的后遗症,特别是肺部问题,导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机化性肺炎以及局灶性肺纤维化等也应该有可能会存在。



最后总结: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一定要做好防护,避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损害我们的肺部,从而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没有感染就没有后遗症的出现。


左撇子说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的肺呈絮状阴影,治好后对今后的生活有影响吗?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自口鼻吸入后,最先受影响的肯定是肺,肺实质及肺间质细胞,都会受到侵袭。侵入肺部细胞以后,病毒即整合到细胞内部,开始复制、增殖。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会出现功能缺损,同时,病毒会在被入侵的细胞内合成蛋白质,这种异体蛋白会被人体免疫系统视为异己,继而发生炎症反应,出现炎症趋化、渗出增多等。而这就是我们从胸片或CT上看到的絮状影。

作为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医生,其实只要不看到“大白肺”,只是有絮状阴影,我们还是有信心救回来的。这种絮状阴影在症状好转、炎症消退后会逐渐吸收,通常来讲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对生活不会有明显影响。

但是,危重患者,往往会有肺实变,在后期的修复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但是经过肺功能锻炼,通常也会有很大改观。鉴于这是新型病毒,临床资料欠缺,远期预后情况,很难准确预判,仍需随访已出院患者。


关注重症行者-阿锋,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重症行者阿锋


众所周知,CT影像学检查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断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像诊断是早期发现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重要一环。有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部CT会呈絮状阴影,这种情况下,治愈后会不会对今后的生活有影响呢?这里分析如下:

什么叫做絮状阴影?

肺呈絮状阴影是拍胸片见到的肺部散在的斑片形状,像棉花形状的阴影,呈高密度影像改变。它并不是肺炎特有的,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肺部肿瘤也可以出现絮状阴影。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在早期肺部影像学会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后续可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就是所谓的“白肺”。

已经痊愈的患者还会再感染吗?

从一般的病毒感染规律来看,机体感染病毒后,我们的免疫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抗体,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但是有的病毒抗体可能持续存在时间没有那么长,所以这些已经痊愈的患者并不代表就无所顾忌了,还是有再感染的风险。因此治愈的患者不能因此毫无防范,同样要注意防止感冒,加强康复。

肺炎治愈后会有后遗症吗?

中日友好医院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呼吸4部主任詹庆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我们从临床上发现,主要还是累及肺,对轻症的患者应该没有后遗症。但是对于重症患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遗留一定的肺的损害修复的变化,比如肺纤维化。

从临床的经验来讲,我们的肺的修复能力非常强,绝大部分的肺纤维化都是可以修复的。通俗一点来说,絮状阴影也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肺部的炎症表现,随着炎症逐渐吸收,阴影也会慢慢消失。但是对于重症、危重症的病人有的CT提示已经大面积肺实变了,耽搁时间有偏长,即使病情好转,可能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留下肺纤维化,严重者确实是会影响到肺功能,自然也就对日后的生活有影响,如胸闷、气急、憋喘等,所以要加强后期的随访。

结语

就目前来讲,虽然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并不低于SARS,但是它的致病性、重症和死亡明显低于SARS。大多数人接触到病毒后,并无症状或仅出现轻微症状,有的出现发热、胸闷等症状,经一段时间后自行好转;但是对于免疫功能不强或者低下者,病毒感染却是一场严峻考验。所以要加强隔离防护、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提高自己抵抗病毒的能力。


药师方健


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在是太猖狂了,确诊人数已经达到了59900人,其中死亡人数达1368人,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之强、死亡率之高,大家都被这场疫情的阴霾笼罩着,生怕被这个病毒波及。

我们都知道,这个病毒主要引起肺部的感染,所以我们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于炎症改变导致肺泡渗出增多,胸片、肺部CT检查可以发现肺部斑片状阴影,以肺的外带明显,严重者可以出现肺实变影。

那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的肺呈絮状阴影,治好后对今后的生活有影响吗?

其实啊,现在确诊的人数当中,绝大部分都是比较轻的类型,大多数人的预后都很好,经过治疗之后肺泡内的炎性渗出会逐渐吸收,肺部也会恢复如常,最后并不会遗留下后遗症,所以对今后的生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这个病毒也有极少数危重型患者,这些患者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体外膜肺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这些患者恢复之后有可能遗留有一定的心理创伤,如果肺泡损伤严重,还有可能遗留下肺纤维化改变。

肺纤维化对今后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肺纤维化通俗理解就相当于我们皮肤受伤愈合后的疤痕,我们皮肤受伤后遗留的疤痕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吗?一般来说影响都不大吧,肺纤维化也一样,一般都不会对我们的肺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如果肺纤维化严重,就有可能影响整个肺脏的功能,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的全科医生,关注我,您就拥有了一个家庭医生。如果觉得有用,可以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