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调高钓低漂相更清晰,为啥有些人都推荐野钓调平水钓2目?

用户3708573182


调高钓低属调灵,饵料在水里一般成触底,悬浮,适合对鱼塘,黑坑,竞技垂钓,这样有明显清晰的吃口,为什么还有人说野钓用调平水钓2目更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种调法是什么状态的,野钓到底适合哪种调钓!



1、调高钓低

调高目钓低目是怎么体现出清晰的口,我们得从调漂说起,所谓的调高钓低,就是在调漂时,水面程现高目,就是调目高于钓目,如空钩调四目,调五目,调七目,这都是调高目,也就是调目,调目好了,接下来就是钓目,什么叫钓目?钓目就是上好饵料,在垂钓时能看到的目数,钓目这么调,在双钩上好饵料,抛竿入水,浮漂入水后,起竿推漂,直到漂尾出水面后的目数,但是这个目数不行高于刚才的调目,这就是调高目钻低目。


调高目钓底目的优势,调高目时浮漂以下的线组,铅坠,鱼钩的重量是浮漂调目的浮力相等,简单的说,比如调五目钓三目,当空钩半水调五目,这时候浮漂以下的配件重量与调五目平衡,相等,这时上饵料,浮漂会下沉,当钓目为三目,饵料到底,只要有鱼轻轻的用嘴吃饵料,这时候给饵料一个外力,饵料一动,浮漂就有动作,比较灵敏的。出口清晰。

当调目过高,钓目过低,这时候饵料会离底,如调九目,钓一二目时,饵料离底,上鱼会减少,如果调高目钓高目,如调七目钓七目,这时候饵料轻,双饵料压不下七目,这时候铅坠会到底,吃口会顿,信号会少。


调高钓低目,适合各种鱼塘,黑坑,小杂鱼少的地方,对钓快鱼有非常好的效果,如鲫鱼,鳊鱼,黄尾,白条,翘嘴之类的。

2、调平水,钓2目

调平水钓2目,属于调低钓高,这种调法稍微顿点,铅坠悬浮,铅坠轻触底,子线弯曲,双钩躺底,方便空吃饵料。

调平水,是很多野钓钓友常用的调钓方法,空钩半水调漂,把漂尾刚调出与水面平行,为调平水,这时候浮漂以下所有的配件重量等于浮漂的浮力,这就是调目,钓目就是上饵料,把浮漂向推,抛竿入水,观察浮漂,直接双钩带饵,漂尾出水面2目为止,这就是钓目。这时候水底的状态是双饵躺底,铅坠悬浮,子线弯曲,鱼吃饵时,浮漂没有动作,当鱼把饵料吃进嘴,鱼抬头,扭头时牵动铅坠,这时候浮漂才有动作,扬竿中鱼率高。


当调目为平水,钓目过高,如调平水,钓五六目,这时候铅坠会触底,如果钓目再高,铅坠会躺底,这样的调钓适合垂钓个体大的鱼,小杂鱼多,猾鱼,走水多的地方,可以避开杂鱼,走水,防止猾鱼,是野钓最常见的调钓,也是钓友们最常用的调钓方法。

3、野钓哪种方法好

在野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钓位,鱼种变化不一,所以没有决对的好钓法,如走水,就不适合调高钓低,这样浮漂离窝,在钓位杂鱼多,调高钓低会空竿多,也不适合,调高钓低主要是对钓鱼塘,黑坑,钓快鱼,以诱鱼入窝,抢鱼,抢时间上占优势。


而调平水钓2目,适合垂钓在走水,杂鱼,闹窝的钓位,子线弯曲,在鱼吃饵料时,可以避开小信号,鱼吃饵进嘴抬头,扭头才有动作,这样中鱼高,所以野钓调平水钓二目更有优势。

小结:由于钓位,鱼情的不同,在垂钓时,选择适合的垂钓方法,不是一味的一种方法死守,钓鱼以灵活运用,钓无定律,上鱼才是硬道理。

各位钓友,野钓时你们常用什么样的调钓方法呢?分享出来,我们一起学习学习。


野钓小宫


调水平钓2目,在野钓中的应用就像刚学钓鱼的人,喜欢钓4钓2的追求。总体来看水平钓两目,还是比较广谱的适合野钓,我指在大众情况下。

我举个特例:

2014年春,我在齐齐哈尔市钓过一次,野钓鲤,水面小,大鱼多,小鱼可以说就是没有,水质丰富肥,经常一天开一口,在这种情况下,我用熬制小药和玉米粉,加了点日本的荒食,调4钓2.整个上午没见一口,下午开始水层找鱼,先调9钓2,下午开始见口,后再调,钓浮,离底3-5公分,连杆上3条野生大鲤!

意思简单,根据鱼情,水层找鱼!


民间传统钓祁峰


先纠正一下,并不是调高钓低漂相就一定明显,如果调目太高,钓目太低,浮漂信号也出不来。这是因为调目越高钓目越低,浮漂的剩余浮力就越大,剩余浮力在鱼吞钩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拉力,把鱼钩从鱼嘴里向外拉,浮漂也会向上走,所以剩余浮力一旦较大就会导致浮漂下顿的信号不明显。灵敏度最高的调钓是调低钓更低,例如调4钓2,调3钓1等等。

接下来讲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在野钓的时候都推荐调平水钓2目。

原因一:不懂调钓,只会生搬硬套

总是会有一些钓鱼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野钓调几钓几最好啊?于是很多人就直接说调平水钓2目。其实永远没有哪一种调钓是最好的,不同的鱼情对调钓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千万不能去任何地方都是调平水钓2目,更不能任何季节都是调平水钓2目。野钓调平水钓2目在多数情况下都能用,但是到了冬季水温降低,鱼的吃口变轻之后就不适用了,浮漂信号很可能出不来。

原因二:为了应对小杂鱼闹窝

只要气温不是特别低,野钓通常都会遇到小杂鱼闹窝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调平水钓2目确实能够有效减少很多小杂鱼闹窝的假信号,但是在小杂鱼闹窝非常严重的时候,调平水钓2目也无济于事,必须让铅坠到底,采用跑铅钓法。

原因三:为了应对走水

调平水钓2目能够应对轻微的走水,如果采用调高钓低的办法,双饵处于轻触底的状态,水流就很可能会带着浮漂和钩饵横向移动。但是调平水钓2目也无法对抗严重走水。


眼镜哥说鱼


这个

很多时候漂像的调整是需要根据出钓时的鱼况去调整的

没有人一定要你调顿钓灵

也没有人一定要你调顿钓灵

很早以前,武汉天元老总邓刚就说过调四调四效果最好

但是,我个人感觉也是不准确的

因为他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

比方说

今天不走水

然后,底下都是小鲫鱼

这个时候我会建议你调高钓低

就是调顿钓灵

因为这样一个钩子到底一个钩子不到底的几率会高很多

然后,子线和主线会是笔直的情况会多很多

灵敏度会高很多

这个,我为什么会说,几率会高很多

原因是还要依据你饵料饵团的大小和漂尾的粗细去判断的

比方说,你漂尾细0.3-0.6的,然后饵团又大

就算你调7-9目的高度,钓野河一样是会双钩到底的

然后,如果你的漂尾是0.6-1.2的粗细的饵团又很小,就算你调2目钓1目也有可能是一个钩子到底一个钩子不到底的

所以说

调钓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去调整

整体思路就是

大鲫鱼,大鲤鱼,尽量让双钩到底

既调灵钓顿,那样鱼口会真实很多

假口会很少,效果会好很多

不易半水脱钩,实口居多

然后,

钓小个体鱼

鲫鱼,鳑鲏,翘嘴白条

是尽量钓的灵一点

既调高钓低效果会好很多

忘了说了,您刚刚说的

调平水,钓1-2目

只要饵料状态不是太硬,饵团大小不是太大

它在水底的状态

基本就是轻轻贴在泥面的

这样钓大个体鲫鱼,鲤鱼,效果是很好的

可以过滤掉很多假口,假信号

而且也扛风浪,不易走水

其实,我说这么多

你有没发现

我没提调几钓几

我只是想告诉你

调几钓几是很早很早以前的说法了

现在钓技在进步

基本不讨论调几钓几了

因为我们现在知道

稍微粗细不一样,目数长短不一样

然后我们每个人使用的饵团的大小也不样

另外

野外水底情况复杂

高高低低,另外抛竿的位置

也会影响我们的钓目

所以说

我们能做的是

依据自己的对象鱼,走水情况,气温,水底垃圾多不多等等实际情况

去调整自己的调钓

没有一定要调几钓几

说这么多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练川渔具商行


野钓调漂,一直备受争议。很多人都说,小时候用秸秆、鹅毛、泡沫都做过浮漂,现在怎么这么多讲究。那是现在野生水域资源遭到破坏严重,鱼难钓,所以钓鱼人不得不在技法上精益求精。

调高钓低。是台钓中“教科书”式的调法,就拿调四钓二来讲,空钩时,漂的浮力能把钩子、铅坠都吊起来,且还露出四目。一旦钩上挂饵,就把漂压下去两目,漂剩两目。这个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饵轻、漂大,钩上挂饵,饵虽能把漂压两目,但饵不能到底,处于半水状态。那这样就钓不到底层鱼了。第二种情况就是,漂小,挂饵后把漂压两目下去,钩饵触底。无论那种情况,子线在水里都是近乎绷直的状态,所以此时,只要钩子边有啥小动静,在漂上都会体现。所以这是很灵的调法。



那么调平水钓两目。确实是野钓爱好者常用的调法。空钩半水时,铅坠和钩被吊起来,只露漂尖,成为“调平水”。那么挂饵后,漂会沉,然后把漂往上赶,只到露出两目。这时钩饵肯定是躺底的,子线弯曲度大。这样调很钝,但能过滤掉一些虚假漂相,抓住的多是“实口”。


在野钓中,因为多数情况下,水广鱼稀、鱼在水底觅食,谨慎小心,而且还充满惊喜,所以采用调平水钓两目,这样可以让鱼放心大胆的吃食,也能应对水底不平确保钩饵到底。而调高钓低,容易出现假口。

以上是我的拙见,我是墨海,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交流!


墨海游钓


调高钓低漂像清晰这倒是不假,这种调钓方法,如果能够很好的应对当前钓点水域鱼情及鱼口状态,为什么会不用呢?

调高钓低的优势与弊端原因分析

调高钓低由于在调漂过程中,所设定的调目(高目),即浮漂的上升牵引力,被钩条与饵重抵消大部分,浮漂的剩余目数(钓目)不高,鱼儿就饵,只需克服很小的浮漂上牵引力 。但无论是小鱼闹钩,还是大鱼进窝游动,带动的水流波动,还是猾鱼的试探性觅食,都会使浮漂有所动作,一旦流水有风天,观漂也成了问题。

故调高钓低,漂讯虽是灵敏了,但倘若不适应当前钓点实际,水情,鱼情及鱼口变化。像小杂鱼闹钩,流水有风天等易造成的漂像紊乱,导致了空竿率增高,中鱼率低下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的话,那么,只有另外选择合适的调钓方案了。

调平水钓二目的优势在于

能够很好的抗击小鱼干扰,解决饵团不能快速到底的情况。

能够忽略不少细小虚假信号,很好的解决因鱼口杂乱而带来漂讯紊乱问题。

调平水钓两目其特有的调钓方式,双钩躺底,让鱼能够放松警觉,食饵更加安心。但就在鱼儿将饵团吞入后,转身欲游走,才引发漂讯,俗你“死口鱼”,鱼口真实,中鱼率高。

但美中不足的是,倘若钓点水底有酱层或水草,易造成钩饵陷入泥层或有挂底现象。

钓友们,你们野钓,会采用哪种调钓方法呢?





鱼不开口咋整


兄弟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说简单点应该不难理解,不管什么调钓你首先要搞清楚唯一的前题是:

调几钓几只是我们通俗的说法,里面又可以细分带不带钩,带不带饵,单钩/双钩带饵调法。

一支浮漂吃铅2克和1克同样调8钓2你觉得会一样吗?想调一样你的钩线铅饵料大小搭配都得精确。

假设同样线组、饵料不带钩调8钓2,是不是比带钩调8钓2要顿。用带钩的调8钓2饵料搓小点是不是可以打离底。

单钩带饵调平水和双钩调平水也是同等道理。

如何去选择调钓方式:跟这个鱼的个体、水深、气温、所用的饵料都有关系,你看看这些先决条件你怎么去理解操作。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实验过程,除了肉眼判断还需要在现场实操改变方法。当然铅坠到底也能钓,我们前辈不都是这样干的吗!

  • 想了解更清楚可以关注小鱼儿黑漂😅😅

小鱼儿黑漂


钓友们好,钓鱼领域作者工作之渔为您解答!

调漂的结果有三种,灵、钝或者不灵不钝,这三种情况下钩饵在水中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我们以调灵为例,灵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灵敏,也就是鱼吃饵的信号直接和快速的传递到浮漂,这就需要浮漂和饵直接关联,简而言之,浮漂的浮力完全被鱼饵的重量牵制住,这样一旦鱼饵有变化才会第一时间在浮漂上显示。


调高钓低钩饵在水中的状态

调高钓低如何实现,调目大于钓目说明钓目承受的重力大于调目,这个重力来源于哪里呢?其实就是饵重,至少说明有一部分饵重被浮漂承担,这时钩饵可能有两种状态,要么触底,要么离底,这两种状态下水线都呈一条直线,信号传递相对快速,因此可以说是钓灵。

野钓调平水钓两目的原因主要在“野”字

那么野钓为何不用调高钓低这种更加灵敏的方式呢?其原因就在一个野字。野外水域鱼的种类较多,个体大小不一,整体来说生口鱼对食物的警惕性更低,尤其在瘦水做钓时,鱼对食物的需求旺盛,可以说是饥不择食,在这样的情况下,鱼吃口更猛,轻微信号少,实口几率大,说白了就是不需要抓轻口。

其次在野外水域还有一个特点的就是小杂鱼、小虾比较多,它们吃口凶猛,浮漂上下沉浮就是没有明显吃口动作,为了过滤这些杂乱的信号,避开小杂鱼,采用调平水调两目这种稍钝的方式更好。


结束语

野外情况复杂,调平水钓两目只能说适用于大部分情况,具体调钓方式需要结合水域水深、鱼情和目标鱼的泳层来确定,总而言之,在调漂这件事情上没有好坏和对错之分,只有适不适合当前情况的差别。


工作之渔


其实你首先要分清的是野钓和竞技黑坑的区别。竞技黑坑一般小杂鱼比较少,鱼个体差异不大,吃饵习性相同,只要找准其吃饵层,钓灵可以更好的观察浮漂状态,准确命中。钓灵的优点就是:定层准确,漂训灵敏,吃口清晰,便于抓口。 而野钓环境下,因为环境复杂,像深浅啊,陡坡啊,明草暗草啊,淤泥啊,岸边的树啊,走水风浪啊等等。水中生态复杂,如各种小杂鱼啊,各种大型鱼类啊,还有鱼的口味习性啊,也都不一样。所以一般野钓主抓底层的鲫鲤鱼,罗非,而中下层的鲳鱼和草鱼等也会贴地寻食。调低钓高,钓顿法主要是为了快速穿透上层鱼层,使钩饵直击底层,快速到底。而且因为调钓较顿,可以过滤掉一些小杂鱼的就饵信号,使浮漂传递出的信号更真实有效。避免频繁提竿抛竿而惊扰到窝点里的目标鱼类。而且在复杂环境抛竿也更容易些。总得来说,钓灵法更倾向于在无干扰或者干扰较小的环境使鱼获最大化。而钓顿则在复杂环境直击目标鱼方面更胜一筹!


心在自然漂


野钓有太多不确定性。比如小鱼闹窝,走水。再就是水阔鱼稀,如果你想钓大一点的鱼,调漂太灵容易空钩。野钓大鱼得守,大鱼天生谨慎一会一提杆鱼不敢进窝,就算是进了窝也不敢试探吃饵。所以说野钓可以调漂钝一点。调平水钓三四目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