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炒股的多还是年轻人更多?

东震木


在以前人们认为炒股主要是老年人,因为股市涨涨跌跌都会围绕震荡,老年人大不了套一套就可以解套,近几年股市就不一样了,套一套可能就跟随上市公司退市了,老年人,俗称老“韭菜”已经慢慢的开始退出市场,留下的都是一批批新入市敢冒险的年轻人还在厮杀。

根据有关数据公布,50岁以上的老年人目前在股市还有30%的比例,50岁以下30岁以上的还有42%的比例,30岁以下的有25%的比例,也就是说当下股市虽然新入进来一批批新入,中老年人的数量仍然占据了七成,这么说股市1.5亿户数,老人虽然在不断减少,年轻人在加入,但是这些加入的年轻人群体基本是在30-40岁之间,是组建成了股市的最核心力量。

投资者10年以上投资经验的股民目前还有23%,5年以下的目前有47%,2年以下的占了29%,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有三分之一的投资者入市经验在2年以下,10年以上的老股民数量正在不断的减少。

从盈亏情况来观察,亏损的群体数量有54%,今年盈利小于30%的有31%,盈利100%的有11%,预计这个统计很可能偏乐观了,毕竟现在股市地雷不间断,股民不踩雷就好了,盈利的数量还有那么多不符合熊市的特征。

总之,中老年人还是占了大多数,但是年轻人也在不断增加,如果把40岁以下都归类到年轻人队列,40岁以上的老股民减少数量正在不断的增加。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我个人觉得在股市炒股的肯定是老年人比较多,年轻人炒股的比例相对比较低,相信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差不多这样。

因为在股市炒股是需要本金的,都是靠用钱来投资的,正因为炒股是有这个特点已经排除了很多年轻人没有这个经济条件来炒股。

现在的年轻人在20岁~30岁之间,这10年时间是人生当中最苦的10年,在10年时间压力也是最大的;面对着成家立业,买房买车,这些终生大事都想用10年时间来拼搏出来的话,每一件终生大事都是需要钱。如果靠自己拼搏,白手起家的,能在30岁造成成家立业,有房有车的人都是属于成功人士。

所以年轻人基本没有积蓄的,有些连生活都顾不上,哪里还有闲钱投资股票。大部分年轻人都是工作为主,即使小部分年轻人进来股市炒股,本金都不大的,都是进来股市小打小闹,想赚点零用钱,所以经济上已经约束了很多年轻人没条件炒股。

但是老人不同,第一老人自己有闲钱,辛苦大半辈子,多少都是有积蓄的,其次就是子女又给些钱。很多老人家都是不舍的话,都是存起来,把这些钱用来投资。第二老人有时间,有这个精力;很多人每天没啥事做,带带孙子孙女,打牌打麻将,而很多老人也学习炒股,股市成为老人的精神寄托。

所以老人有金钱能力,也有精力,很多老人都选择投资股票。最典型的就是可以去证券营业部,营业大厅里面大部分都是老人家,真正年轻人的比例非常低,这些就是足以说明股市炒股的肯定是老人比较多。


具体来看看A股市场,关于投资者年龄段的分布情况,22岁以下炒股占比最低2.65%;23岁~30岁的炒股比例占比为23.74%;31岁~40岁炒股占比为24.09%;41岁~50岁之间炒股比例为18.71%;50岁以上炒股的比例最高30.08%。

从A股市场股民投资者年龄段的分布情况来看,50岁以上的股民占比最高,占比A股市场总人数的30.08%,从这个数据可以再次证明炒股的人当中肯定是老年人比较多,年轻人相对比较少。


老金财经


其实在我们的想象当中,认为40岁以上的投资者占比大部分,其实随着股票市场发展越来越成熟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年轻化,最先入市的老股民基本上现在的年龄已经在50岁以上了。

对于股民的投资年龄深交所曾经做过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调查按照证券账户的地理分布状况,对调研地区年龄在18-60岁、过去12个月进行过沪深两市股票交易的24074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涵盖全国331个大中小城市。

结果显示,新入市投资者呈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投资者占比达56.2%,新入市投资者平均年龄31岁。

在投资占家庭资产比重方面,受访者去年投入到股票中的资产占家庭总流动资产的25.6%,较2018年降低2.4个百分点。证券账户平均资产量为44.5万元,较上年减少9.4万元。

30岁以下年轻股民入市积极

就目前来看30岁以下的投资者入市比较积极,以工薪阶层为主,而且入市投资的女性投资者也越来越多。

从整体年龄分布来看,投资者的平均年龄为37.6岁,40岁以下占比60.3%;学历以大学本科及以上为主,占比60.6%。

在风险偏好方面

新入市、年轻投资者风险偏好更高。新入市的投资者、25岁以下的年轻投资者中,风险追求型占比较总体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6和5.2个百分点。

这或许与新入市投资者的知识水平偏低有一定关系。2019年新入市投资者得分较受访者平均水平低5.0分。但从整体来看,投资者投资知识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2019年受访者投资知识测试平均得分为71.1分,2014年这一数据仅为57.6分。

此外,资产净值较高的客户分线偏好则出现分化,500万以上的大户风险追求型与风险规避型占比较总体平均水平分别高出8.2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随着股票市场越来越成熟的年龄慢慢呈现出年轻化,而且投资资金比例也在下沉,前80后成为炒股大军的重要力量,而女性投资者越来越多,女性股民在投资过程当中呈现出理性化的投资。


社长财经


老年人炒股的多还是年轻人更多?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我们可以从2018年的一些数据中得到答案。

第一个数据:年龄分布

根据2018年的数据显示,炒股人群里占比最高的就是80后,达到了32%;其次是70后,60后,90后,以及50后。

为什么80后会成为主力军呢?

因为现在的80后最年轻的都已经30岁了,最大的已经39岁。大部分的80后基本上已经成家立业,需要承担起的责任非常大,所面临的经济压力非常多,因此只能在工作之余找一个投资进行扩充自己的财力。而股市毫无以问是最触手可得的。

但是对于90后来说,现在最年轻的才20岁,最大的29岁,而且大部分的90后还处于单身,经济压力并不是太重,因此暂时还未出现一个明显占比的趋势。可未来势必会接替80,成为主力军!

第二个数据:性别!

本来我一直认为,炒股是男人的专长,女人占比非常少!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在2018年的数据统计里,我们看到了男性炒股者占比只有57.38%,而女性炒股者占比有42.562%。

两者并没有出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说明了,现在新时代的女性更加以财力体现自己的价值,时代在进步,女性的地位也在提高!

第三个数据:星座!

星座有影响吗?不能说完全没有影响,毕竟星座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你炒股的策略和习性。

就好比伟大的股神巴菲特就是处女座的。而在A股市场里处女座的占比高达了8.60%排位第三。

根据2018年收益率排名前20%的其他个人投资者中:

天秤座的投资能力最强,占比为10.35%,排名第一;

随后是天蝎座、处女座、射手座和摩羯座。

传说中最擅长理财的金牛座,未能进入前五。

也就是说,A股市场里赚钱最厉害的星座包含了以下这五个,不知道有没有你呢?

第四个数据:入市的时间!

我们可以发现,进入股市想要获得持续的盈利,必须是需要一个常年累月的过程,也就是说,你进入股市投资的世界越早,历练的越多,那么持续盈利的机会就越大。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大数据显示,收益排名前20%和收益排名后20%的投资人中,投资年限大于10年的人占比都是最高的。看来,投资经验太丰富也未必是好事。

也就是说,当你投资股市的时间大于10年了,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

第一种人,在十年的周期里领悟了投资的规律,达到了持续盈利的结果;

第二种人,虽然在股市里投资了10年,但是最终只是涨了岁数,不长记性;

所以,投资不仅要长年累月的实践和锻炼,更重要的还是在于悟道的过程!说白了,你得带着脑子去学习,去投资!

第五个数据:散户的交易频率!

从交易的频率来看:

市场上大部分的散户年换手率可以高到7-10倍,平均每月都有6次左右的交易;

而一个基金经理人的年换手率则是3-5倍;

一个牛散的年换手率为1-3倍;

最后巴菲特的年换手率仅为0.3倍。

从2005-2019年的大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进入熊市末期,牛市初期的时候,交易的频率就会大幅增长,这里往往都是散户成为韭菜的周期。

而在每一次的牛市末期,交易频率会逐步下降,维持在一个低位,这个时候的散户往往是高位接盘,信心膨胀,心理念叨着长线持有,获得更大利润的时候。

所以,市场甲乙频率越密集的时候,往往代表着熊市下跌,机构割韭菜的周期。

而交易频率越低的时候,往往代表着牛市的末期!

第六个数据:大部分的散户是一种什么样的炒股状态呢?!

官宣股民画像:两成打死不卖,三成快进快出,亏10%-50%最焦虑,赚10%-50%就变现!

把股票变现的盈利区间集中在10%-50%;

普遍通过换股和高抛低吸两种方式处理亏损;

超九成年度税后收入在50万以下;

近七成属于新手上路或具备基础的投资知识;

超八成投资者不愿承担较大的风险。

散户在市场里主要参与的是概念炒作。概念炒作的标的交易层面的价值高于基本面,往往公司股价启动时也超过基本面支撑的估值,这样的股票往往没有机构投资者参与,其股东也并非因为基本面而买入,上涨过程中不会因估值造成抛压,游资和散户是主题投资的参与者。当然,风险也是非常大的。

最后,从资产的收益情况来看,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我们发现资产大于50万,甚至100万的投资者和机构获利的概率较高;

而资金小于50万的投资者获利的比重相对较低;

对于那些小于10万元散户投资者收益率最低的。

说明中小散户依然是股市生态结构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亏损比例高于其他投资者,投资收益率远低于资产规模大的投资者和机构!

总结:散户最大的毛病就是:急于求成!

股市里大部分的散户都无法接受慢慢变富的现实,可是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要求回报,播种更收获本来就不是在同一个季节!你的格局才是你能否HOLD住牛股的本质!

如果散户无法理解这一点,那么终究只能在投机和炒作的错误循环里不但亏损,永远无法自拔。

所以,在股市里,你会看到赚大钱的年轻人,也会看到亏大钱的老年人。说明了炒股的时间,炒股的年纪与股市的盈利没有关系,关键还是在于个人的阅历、修养、悟道、以及格局!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琅琊榜首张大仙


按理来说,炒股本来是年轻人的事情,脑子转的快,对国内和国际大事反映也比较灵敏,但是在我们国家却有个奇葩的现象,从股市开始的时候,你在交易大厅就能看见人头攒动,而这些群体中老年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直到现在为止这个比例仍然没有改变,炒股的10个人当中最起码有5个是老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葩现象呢?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原因:

1、老年人有钱,现在的一些老年人退休的工资比年轻人在职的时候拿的还多,在一些国企退休的老人每个月拿退休金有很多达到了8000多元,而在职的恐怕没这么高吧,就这样退休金年年还在上涨,对这些人来说老了消费能力下降了,也没什么经济负担,不像年轻人那样有房贷、车贷以及子女教育,这些钱几乎都是花费所用,而基本生活根本是花不完的,那么这些钱总要找个乐子吧,于是就去炒股了。

2、与年轻人不同的是,老年人普遍有的是时间,反正不用上班,没事的时候盯着就是了,在这一点上年轻人是做不到的。

3、上了年纪内心寂寞,而炒股相对比较刺激,一些老年人专门寻求这样的生活模式,赚钱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能让自己的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有些老年人早上盯盘,而到了下午就去锻炼,每天的日子都井井有条。

总结一下,这是社会财富结构导致的结果,年轻人的钱往往不够花,怎么可能给股市投入呢,老年人的钱是没地花,才投入到股市的。


春意萌生


年轻人炒股比老年人多这是毋容置疑的,我们看到根据某基金发布的2018中国股民图鉴中可以看到,55岁以上的老年人炒股只占比1.3%是相当少的,有一半的炒股人群几种在25岁-35岁之间,超过45岁后炒股用户的比例在逐渐降低。这说明在25岁-45岁的人群中,投资者占相当大的不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1,现在年轻人理财观念要比老年人强:

年轻人他们的理财掌握的理财知识也要远比老年人丰富,那么为什么老年人炒股的少了:因为老年人理财都是偏保守为主,炒股来说相对激进,他们都转为投资其他的理财产品了,另外也能说明:这些老年人在经历过多次的牛熊股市环境的成长后,他们的投资行为越来越谨慎,进而减少了对股市的投资。

2.为什么25岁到35岁年龄群居多:

因为这部分人都已经进入工作,有相当大一部分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他们的收入会更高,而且收入来源更多,而且年富力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炒股的热情逐渐升级,18岁-24岁基本上处于学生阶段或者刚毕业阶段没有过多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在股市上,所以他们占比不高。

股市有风险,涨涨跌跌乃是常态。分散化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管是价值投资还是技术投资都要掌握好投资技巧,学会放平心态,学会及时止盈止损,都是炒股者入市的基本要求。


经营观察


熊市里,肯定是老年人在股市,因为被深套了,不愿意割肉出局,盼望有解放军来解套。年轻人思维敏捷反应快,看看不能赚钱,还在股市泡着干啥哩?不能坐以待毙,该干嘛干嘛去。到了牛市,年轻人会冲进股市冲锋在前的,老年人瞻前顾后反应慢,跟不上节奏,肯定是干不过年轻人的,牛市里年轻人不一定比老年人多,但是他们运作的资金肯定比老年人的资金多得多。世界是青年人的,未来也是青年人的。


顺其自然天命不可违9


据观察总结身边中老年人炒股比年轻人要多。年轻人还是好好工作赚钱是第一收入来源。股票短线投资风险大,心态会玩坏的,不建议沉迷其中。玩股票长线投资适合修身养性。真有大把时间还不如多培养些其他爱好,有益身心和家庭健康的。


海派咨询策划


老年人炒股,年轻人玩期货。当你懂了规则之后,会发现投资还是做期货最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