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水滸中,黑旋風李逵是很受讀者爭議的人物之一。關於李逵的爭議,主要和他的幾件事有關。

比如,宋江曾被黃文炳陷害,後來宋江復仇,梁山好漢活捉黃文炳。結果,李逵把活著的黃文炳割肉烤吃了。李逵下山接母親上山,路遇劫道的李鬼,李逵先是幫李鬼,但李鬼及妻子要害李逵,李逵就殺了李鬼,並割李鬼的肉烤著吃。

當然,最讓讀者憤憤不平的是下面這件事。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新水滸朱仝和小衙內形象

美髯公朱仝私放雷橫後,發配到滄州。滄州知府對朱仝印象不錯,加上其四歲兒子喜歡朱仝,所以知府就讓朱仝帶著自己孩子玩。後來,晁蓋、宋江希望朱仝上山,他們和吳用定計,讓李逵抱走知府之子,等朱仝反應過來時,這個孩子已經“頭劈做兩半個,死在那裡”。朱仝無奈,最後只得上梁山落草。當時官員之子尊稱為“衙內”,故而這件事叫“李逵斧劈小衙內”。

無論如何,孩子沒錯,李逵居然連孩子都不放過,還用那麼殘忍的手段,實在是令人髮指。再加上李逵曾經為救宋江殺百姓,於是,很多人因此痛罵李逵是畜生、毫無人性、該千刀萬剮等。

然而,李逵也曾有正派的一面,他敢於反抗,為百姓出力,曾幫過李鬼,救過宋江。甚至砍倒杏黃旗,還要殺強搶民女的宋江(其實是假冒的宋江)。所以金聖嘆、李卓吾等名家又讚美李逵的天真、質樸、忠義。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央視水滸李鬼形象

那麼,究竟該如何評價李逵呢?他是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接下來,個人就以原著為基礎,從作者角度,談談“天殺星李逵”以及他的兩副面孔。

一個前提:梁山好漢前期有魔心

一直以來,許多讀者對梁山好漢都認為宋江108將是純粹的好人。實際上,這是不對的。作者在第一回就已經說出梁山108將的為人,及他們的人生歷程。

宋仁宗時期,爆發瘟疫,洪太尉去江西龍虎山請天師。偶然之間,洪太尉打開伏魔殿,放出了鎮壓數百年的魔君。這些魔君,就是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也就是後來的梁山108將。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新水滸洪太尉形象

魔君被放出之時,情況是這樣的。

那一聲響亮過處,只見一道黑氣,從穴裡滾將起來,掀塌了半個殿角。那滿黑氣,直衝到半天裡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

按常理來說,魔君只能是黑氣,何以會有金光呢?實際上,這是一種隱喻。黑氣代表他們的魔性,而金光則代表神性。而且,前面洪太尉要打開石碑時,作者也說過“一來天罡星合當出世,二來宋朝必顯忠良”。顯然,天罡地煞會成為大宋忠良。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央視水滸宋江形象

九天玄女也曾說過這一點,她告訴宋江“玉帝因為星主魔心未斷,道行未完,暫罰下方,不久重登紫府”。也即是說,梁山好漢在之前有魔性,但後期他們的魔性消失,併成為大宋忠臣。

總而言之,第一回中,作者就已經說出了梁山好漢的為人和人生歷程,他們前期有罪惡,但後期則消除罪惡,成為大宋忠臣良將。由此可見,梁山好漢有從惡到善的變化過程,這是個大前提,這個前提能讓我們正確評價梁山好漢。

李逵也是這樣,他前期有不少問題,有些還很嚴重。比如他殺死要上梁山的韓伯龍;斧劈公孫勝師父羅真人;江州劫法場救宋江時,對著圍觀的百姓排頭砍,最嚴重的就是殺死四歲小衙內。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央視水滸李逵背母

當然,李逵不是純粹的壞人,他也有可取之處,尤其是後期。比如他曾背母親上山,這是他的孝順;怒殺四虎,為民除害;得知李鬼憂疑老母,還給李鬼銀子;打死欺壓良善的惡霸殷天錫,下井救柴進;雖然反招安但後來還是隨宋江奮勇殺敵,並立下不少功勞;最後喝下宋江毒酒,無怨無悔,這是他的忠心等。

一個設定:李逵是天殺星轉世

在前面的文章中分析過,梁山排名屬於天意,雖然看起來很魔幻,但是在古典小說中很常見,讀者不能否定,畢竟水滸不是說正史,何況同樣魔幻的情節水滸中也不少,比如公孫勝會法術,梁山好漢是魔君轉世等。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再說梁山好漢的星號。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央視水滸宋江形象

108將每人都有自己的星號,星號能代表他們某方面的特質。比如宋江是天魁星,“魁”是第一的意思,這是說宋江排最前,由他來領導梁山好漢。李逵的星號是什麼呢?是天殺星。

那麼,什麼叫“天殺星”呢?

《文獻通考·象緯考》中說過:五曰殺星,主中央,助四旁,殺有罪。《宋史》中同樣說過這一點。也就是說,天殺星下界,就是要殺有罪之人,人間有罪,天帝則會派殺星下界殺戮,這種殺戮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等級高低。

水滸第53回,李逵隨戴宗去請公孫勝下山時,李逵曾斧劈羅真人。後來戴宗為李逵求情,羅真人說出了李逵的星號,以及他在人間的任務。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央視水滸戴宗形象

羅真人笑道:“貧道已知這人是上界天殺星之數。為是下土眾生作業太重,故罰他下來殺戮。吾亦安肯逆天,壞了此人;只是磨他一會,我叫取來還你。”

注意,這時候還沒有梁山排名(71回)。所以,羅真人這番話至少能說明三點,其一,證明了梁山好漢的確是天罡地煞轉世下凡;其二,天降石碣附帶排名的確是天意,非宋江所為;其三,李逵是天殺星轉世,他轉世是替天帝殺戮下界眾生。

沒錯,作為天殺星,李逵的任務便是殺戮,這是李逵嗜殺的最主要原因。從這個星號,也可以知道李逵主殺伐。

知道這一點,再看李逵殺百姓孩子,就會理解作者的意圖了。作則寫李逵殺人,不是要說李逵是個禽獸不如的惡魔,而是因為把他設定成了殺星。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央視水滸李逵形象

很多人不能理解李逵虐殺孩子和百姓,是因為沒有接受他天殺星的身份。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天殺星就像是地獄裡的黑白無常,他們奉閻王之命四處勾魂,不論男女老少,也不論善惡忠奸。只要被他們勾魂,人就沒命了。但你能說黑白無常是惡人嗎?當然不能。同理,你能說李逵是惡人嗎?也不能,他和黑白無常一樣,只是做法不同,無常是偷偷勾魂,李逵是明晃晃殺人。但是二者本質一樣,那就是完成使命,僅此而已。

類似李逵者,水滸中還有一人,那就是田虎麾下法師喬道清。公孫勝收服喬道清時說,師父羅真人告訴他,喬道清當初“魔心正重,亦是下土生靈造惡,殺運未終”,所以當初沒有直接收服。

在古典作品中,同樣有天帝派遣天殺星下界殺戮人民的情節。《鐵冠圖》《封神演義》《宋史演義》《明史演義》《明代宮闈史》《民國演義》中都提到了天殺星。比如《鐵冠圖》中說,明代末年天下大亂,天帝震怒,於是派天殺星李自成下界殺戮人民,奪大明江山。《殘唐五代史演義》中,唐僖宗以貌取人,天帝派黃巢降世,要他“殺人八百萬,流血三千里”。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來源網絡

說直白點,李逵殺戮,與目犍連下界擒拿他放走的八百萬惡鬼是一樣的。說難聽點,李逵殺人,就是要殺掉一些該殺之人。

我們看作者對李逵的讚詞,也能發現這一點。戴宗為宋江介紹李逵時,就說李逵專打欺負犯人的牢子,作者還附詩一首:賄賂公行法枉施,罪人多受不平虧。以強凌弱真堪恨,天使拳頭付李逵。

所謂“天使拳頭付李逵”,就是說上天讓李逵打該打之人,殺該殺之人。

一個關鍵:評價李逵應該看到他的全部

很多讀者對古人的評價都兩極化,比如後主劉禪,要麼說他是蠢笨透頂,要麼說他絕頂聰明。其實,同一個人怎麼會有這樣大的反差?不過是看問題不全面罷了。劉禪就是做了皇帝的普通人,他沒有很聰明,但也不蠢笨。當有賢臣輔佐,劉禪表現的就是賢明;當有小人輔佐,劉禪就昏庸了。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新三國中諸葛亮、劉禪形象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也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環境的影響,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關鍵。

李逵也是這樣。他不是純粹的惡人,也不是純粹的好人,這兩種看似矛盾的一面,在他身上都有。當宋江、吳用下達錯誤的命令,李逵會聽,比如殺四歲衙內;但是李逵當李逵知道宋江強搶民女後,也會怒砍“替天行道的”杏黃旗,甚至要殺宋江。前者為惡,後者為善,善惡在李逵身上都有。

其實,我們都是各種矛盾體的結合。我們會開心,也會悲傷;我們有時候包容,有時候也會嫉妒;很多時候都是善良的,但也難免出現作惡的時候。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央視水滸李逵形象

評價一個人,你得看到他們的全部,而不是隻看到他的部分。許多人只看到李逵殺孩子、百姓等惡的方面,卻忽視李逵為國效力、幫助李鬼、背母上山等善的方面,從而對其全部否定,並加以痛罵批判,這能是公正、客觀的評價嗎?顯然不是。

換個角度來說,也許會更通透。

人總是難免犯錯,如果你在工作中犯過錯,而後被老闆抓住不放,不管你改錯也罷,做好工作立功也罷,老闆都拿你曾經的錯來否定你,痛罵你,不讓你升職,不讓你漲薪水,這對你來說客觀嗎?如果你是執行老闆的命令結果犯錯,最後替老闆背黑鍋,同事、老闆卻都罵你,這對你來說公平嗎?答案不言而喻。

寫在最後

其實,很多時候,作為讀者或者旁觀者的我們,不必揪住他人的一點一面做文章,重要的是看到他人的轉變。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新三國甘寧形象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程勇最初只是一個交不起房租的失意人,老婆要和他離婚,還要孩子的撫養權,他暴怒之下甚至動手打老婆,從他老婆口中可知,程勇之前不止一次打她;但後來他卻能成為“藥神”,雖然賺病人錢,但也救人無。正史中,甘寧起初為盜寇,號稱“錦帆賊”,顯然不是好人;但後來甘寧發生轉變,成為東吳猛將,立下不少戰功。小說中,西晉初期的周處,起初被人們視為“三害之一”,當他除去蛟龍猛虎,改變自我,終成忠臣孝子,就能受時人和後人讚譽。《西遊記》中,豬八戒、沙僧、小白龍曾吃人度日,後來卻能保唐僧西天取經;在取經路上,孫悟空甚至還授意八戒沙僧,摔死奎木狼與百花羞的兩個孩子(原文沒說小妖,就是孩子),取經回來後他們同樣受人讚揚、銘記。

水滸中,不管李逵是從魔性到神性,還是從殺百姓殺孩子,到為國效力,忠義為本,這都說明他已經棄惡從善。

忠義好漢還是濫殺惡魔?說“天殺星李逵”

新西遊孫悟空形象

​古人云,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我們能接受程勇、甘寧、周處和悟空八戒等人從惡到善的改變,為什麼接受不了同樣棄惡從善的李逵呢?

我並非要為李逵洗白,只是從作者意圖出發,為李逵說句公道話。評價李逵,必須要看到他的全部,包括他的善與惡。對李逵的惡,固然要批判,但對李逵的善,我們也應該予以讚美。一味地辱罵和批判對李逵並不公平。

參考資料:《水滸全傳》《宋史》《文獻通考》《封神演義》《鐵冠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