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疫情对河蟹养殖究竟有多大影响?今年河蟹行情又将如何?

2019年对河蟹养殖者来说是个不太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风调雨顺,大多养殖者丰产,但由于价格同比往年有较大幅度下跌,并没有丰收。岁末年初,全国突发新型冠状病毒,为了防控疫情,各地采取了隔离等措施,造成部分河蟹压塘滞销,投苗推迟,养殖者悲观情绪加重。为此,我们邀请了业内专家、一线从业人员从不同角度,对疫情对河蟹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解读,并对今年行情进行展望,以期为养殖者今年进行河蟹养殖提供参考。

观点一:囤养河蟹3月中旬前务必销售完,疫情对养殖户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今年行情应该会好于去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研究员、徐钢春研究员:受去年价格低迷的影响和期待春节的价格爆发,目前压塘的养殖大户和网箱囤蟹的商家不少;而出乎意外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聚会、不宴请、不拜年,居家消费大幅减少了对河蟹的需求,销售一时半会难以有起色。因此,建议一是加强囤养管理、提高河蟹成活率,同时利用微商、电商等网络平台在3月中旬前务必销售完;二是尽快联系加工厂家加工成醉蟹、蟹黄、蟹肉、蟹膏等产品,减少损失。

按往年的生产操作经验,2月中下旬甚至3月份放苗也是没问题的。江苏地区很多农户是春节前种草、春节后放苗;由于今年春节提前,很多养殖户春节后种草的计划破灭、心态急躁;其实,新冠肺炎疫情对这部分养殖户的影响主要是心理上的,首先是无草可种、草运不进村;其次是工人难返岗、人手紧张,无形中增加了渔民的紧迫感;此外,他们更大的困惑在于不知疫情管控何时能解除,如果疫情2月底前能好转,我们认为影响是不大的。当然,俗话说“养蟹先养草”,未种草的渔民蟹种放养时间势必推后,又担心今年积温高、河蟹一壳会提前,不尽早放苗会影响成活率,其实这个担心也是没必要的,没有极端天气积温相对还是稳定的,这段时间温度较高、说不准接下来有个“倒春寒”呢?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江苏渔民一是可想方设法就近取草,哪怕先稀种后补种,确保2月底前能放苗;二是前往有关部门办理通行证,确保生产物质运输和生产有序进行。

深度│疫情对河蟹养殖究竟有多大影响?今年河蟹行情又将如何?

疫情对湖北、安徽的河蟹正常生产影响会比较大,产量会有所下降,同时河蟹加工产业快速发展,河蟹需求量也不少,如此而言,今年行情应该要好于去年;但河蟹出口量却可能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而急剧下降,所以今年的河蟹养殖行情不确定因素较多。但是,不管市场行情如何变化,在养殖模式上,一定要养优质蟹和高品质蟹、不要盲目追求规格大,建议养殖户采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发的“863”生态养殖模式,亩产300斤、平均规格4两,以微生态调控着手,养好水、种好草、投好料、出好蟹,还实现尾水达标排放。

观点二:高淳地区大约8成池塘已经投苗,其他地区投苗量较少;疫情对今年河蟹养殖影响有限,要重视“大亲本”蟹苗。

今日水产陈松:众所周知,2019年对整个虾蟹养殖行业算是比较顺利的一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全年39℃以上极端高温天气几乎没有,38℃气温也仅仅持续了3天,这对河蟹养殖行业算是“风调雨顺”了。以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江苏、安徽地区绝大多数养殖户养殖比较成功的,产量、规格相较以往历史都有很大提高。据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预计2019年全国河蟹产量会提高10%以上。

产量的提高,短期内对于市场会有一定的分销压力,所以整个市场价格相较以往有一定回落。去年从中秋价格高点开始整个行情都是下行的,直到进入农历腊月赶上过年的节气价格稍有回升。

因整体气候环境相对较好,养殖成功率较高。但我们观察到产量、规格特别好的养殖池塘还是有一定共性的。从2015年开始大家逐渐重视“大亲本”蟹苗,这在科学养蟹上的意义在2019年得到更好的印证,蟹苗好是第一要素。有好的蟹苗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好的养殖模式,类似好润模式的低密度、高蛋白、全程可控的养殖模式大大提高了养殖成功率。

一、安徽地区、江苏等地区河蟹存塘情况

安徽地区的河蟹主产区集中在无为、宣城、当涂地区,五河、明光也有部分零散。目前了解到的情况,除了无为地区还有近30万斤螃蟹,宣城、当涂所剩不多,皖北也只有少许剩余。目前存塘最多的还是泗洪县,约有300万斤以上。这些市场河蟹存塘久更多的因素还是之前价格下行,养殖户希望待到春节能有好的市场。目前因疫情爆发,全国几乎各大城市的水产品批发市场都暂停了交易,酒店、饭店、排挡等生意受到巨大影响,这些都会反馈到河蟹的销售上。同时各地区采取的相应交通管制,对河蟹运输更是巨大制约。

因河蟹没有起捕或用于暂养河蟹,导致很多池塘无法及时清塘整理,更无法及时投苗。这对存塘量大的泗洪影响更突出些。

二、 目前江苏、安徽地区河蟹投苗情况

全国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养殖户投苗时间都集中在春节前后的2个月内。高淳地区放苗普遍早于其他地区,目前大约8成池塘已经投苗。兴化地区放苗时间主要集中在2月底3月初,目前仅约2成池塘已经投苗。而苏锡常、无为、安徽等地投苗时间也偏晚,这些地区目前投苗池塘不到2成。而泗洪地区则最晚,目前已经投苗的池塘寥寥无几。

三、疫情对今年河蟹行情影响

受疫情影响,很多经济学家已经预测一季度国家GDP增速放缓,餐饮、旅游行业、交通运输受到冲击最大。虽然水产养殖属于第一产业,但是当前的消费形态更多的还是集中在传统的市场批发模式。所以餐饮、批发市场面临的危机势必会折射到养殖业。据有关媒体报道,畜禽行业已经出现“活鸡滞销”现象。当下形势对水产养殖不容乐观。

当然有危机也有机遇。水产养殖相较于其他行业还是有其优越性的,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教授前几日公开辟谣。他指出,“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水产养殖动物能够传播新冠病毒”,相关水产专家也纷纷表示吃水产品的营养价值更高,而河蟹自古以来既是传统美食又有保健功效,已经为大家熟知。所以,当下畜牧行业的危机也许会加快水产品的替代。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新的养蟹周期也已经开始,站在年初我们很难预测年尾的河蟹市场行情,尤其年初以来的疫情影响让我们判断更加困难。但详细研究2003年“非典”疫情对水产行业影响,也许会对今年的行业情况有所参考。

2003年的“非典”疫情始发于2002年12月,在2003年1季度的冬春之交逐渐传播开来,2季度疫情进入高峰期,5月前后为最高峰,至年中逐渐得到控制,3季度后疫情基本结束。事后来看,2003年非典疫情对当年的经济增长、消费、通胀等都有不同程度影响。进入疫情最严重的2季度,各产业GDP增速均较1季度出现明显回落,其中第一产业回落1.1%至1.7%,第二产业回落1.9%至11.3%,第三产业回落1.8%至8.7%,整体GDP增速回落2%至9.1%。3季度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第二产业增长迅速恢复至1季度水平,但第三产业的恢复相对较慢,直至4季度才出现明显改善,因此疫情带来的紧张情绪对于服务业的影响相对更久。

我们必须理性看待当下水产行业。因为河蟹年初投苗,10月以后销售的特性,第三产业尤其餐饮行业如果到第四季度有所改善的话,对我们河蟹产业影响应该有限。当然前提是“新冠肺炎”能及时得到控制,这需要时间来观察。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养殖小龙虾的朋友,小龙虾销售旺季在2、3季度,这个时期的餐饮行业大概率不能及时复苏,请务必谨慎!

最后,就当前形势,提醒广大河蟹养殖朋友做好如下准备:

1.全国性的交通管制尚不明确何时能够全部放开,对于尚未投苗的池塘,应当提前锁定本地优质蟹苗。

2.积极做好各项养殖工作,如当前清塘、解毒、肥水等。如果今年很难,一定会是养得好的人更有机会捱过去。要想养得更好,就需要更好的模式。河蟹销售模式中网上销售礼盒蟹已经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疫情结束,网销模式势必最先复苏。销售礼盒蟹,需要我们的河蟹品质、规格要有保证。所以,当下选择放养密度低、大亲本蟹苗、高蛋白饲料投喂、全程可控的养殖模式更有优势。

3.积极参与多渠道销售河蟹工作,目前个人自媒体的崛起已是必然趋势,社区团购也处在风口浪尖。疫情的突然袭击更是促进了这两种销售模式的发展,所以河蟹滞销量大的地区应积极抓住机会,尝试通过自媒体带货或社区团购方式走出去。自媒体时代,每一位养殖朋友都值得尝试网销自己的河蟹。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举国面对新冠疫情的战役下,我们水产人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未来有信心,对党和国家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