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低学历,认知低,如何让他们正确教育孩子?

Right^岸


父母本身要学习,学习的最佳途径便是读书!当然,互联网也可以,但这不是首选。有一个怪现象,父母要求子女如何学习,但是自己不学习或者说不看书。

只有行为引导是最有效的!

学习不是为了面子,这只是副产品,而是学习或者知识的本身。

虽然有高考的存在,但这仅仅是阶段性的,不能把根本弄错了。

个人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久城的等待


对这个问题其实我有很多感受,父母学历低,认知低,但不代表他们的做事和教育就会低。

他们学历低是因为那时兄弟姐妹多,要把读书机会让给弟弟妹妹,而自己选择在家干活,所以学历低并不是他们不会读书完成的,如果有机会让他们一直读,我想他们也会有所成就的。

学历低不代表不会做人,不会教育。我母亲只读了一年多的书,但是我兄弟两都考上了大学本科,父母勤劳善良,当我们做错事的时候经常用故事来引导我们,让我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并改进,到如今我还记得那些故事中的道理。

当然现实中什么结果都可能会有。


寒之林


低学历,认知低,也可以正直善良,勤奋勇敢,待人有礼,崇拜科学家。有了这些品质,便有了教好自己孩子的基础。


怎样教好孩子呢?需要做好下面这几步:

1、家长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初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的示范性榜样很重要。家长需要在正直和善良,勤劳和勇敢,待人有礼,崇拜科学家等有成就的人,父亲和母亲之间互相关爱等方面做好榜样。有了好的榜样,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模仿。

2、关爱孩子。

关爱孩子除了是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照顾以外,还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然后才能够随机应变的思考怎么做。单纯的唠叨式的说教作用是很有限的,因为这样孩子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慢慢的他就会觉得烦,然后当你的话是耳边风。所以呢!关爱孩子要从耐心的倾听开始。


3、关心孩子的学习,但不要不懂装懂,随便指手画脚。

学习的事情归根结底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本分。我们当然要监督孩子学习,如果可以的话,辅导一下也未尝不可,但就不要不懂装懂,随便指手画脚,因为孩子一旦接受了错误的知识,那么后面想扭转过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可以多跟孩子的老师沟通,把老师所说的情况,实实在在的告诉孩子,这样可以避免自己的认知不足给孩子错误的导向。

4、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对孩子严格要求,但也要容错的气量,理性的在严格和宽容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孩子之所以叫孩子,是因为他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并且缺乏生活的经验,这种状况导致他做出一些不符合常理和不符合社会规则的事情是正常现象。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严格批评,甚至孩子多次犯同一个错误,我们还可以去惩戒,但就不应该钻牛角尖式的不允许孩子犯错。如果家长钻牛角尖式的不允许孩子犯错,那么就很容易走向暴力教育。暴力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是深远的。



总之。学历低不代表教不好孩子,只要你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那么你完全有能力教好你的孩子。但教好你的孩子,不代表你能辅导你的孩子,量力而行,随机应变!

期待你的认可和关注!


肥仔老师谈教育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有巨大的影响。古语又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子女离父母最近,他们的品德行为如何,自然与家长有密切的关系。但如果父母学历低,认知低,那么该怎样正确教育子女呢?

个人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教育子女:

一、教育时应该讲情理

虽然父母的学历低,认知低,但这不妨碍他们用浅显道理去教育子女!也就是父母对子女既不冷淡,也不要过分严肃和严厉,给子女讲道理时要透彻清亮、易懂

,如同山间的溪水一般,看上去便可以一望到底,喝起来又清凉可口,透彻心扉。此外,讲道理时一定要身体力行,以身示范。千万不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子女可以认为:父母可以做的,我们也可以做;父母不敢做的,我们也敢做;父母可以骗人,我们也可以撒谎;父母会欺下,我们就会骗上。

二、教育时要注意启发引导

学历低,认知低的父母存在普遍问题就是急于求成,生教硬灌,而不注意启发引导。启发性教育很重要,掌握时注意以下三点:

01.尊重子女的认知发展规律

尊重子女的认知发展规律就好比种庄稼,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水多了会把植物淹死,水分不足植物就会枯萎。也就是把握“度”的问题。

02.尽量想办法调动子女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活生生的孩子,不可能像工厂的产品那样被动接受雕刻磨铣。因此,父母尽量想办法激发儿童对家长提出需求的需要,进而调动孩子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03.教育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大家都听说过“拔苗助长”的故事。因此,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不能犯“冷热病”和“幻想病”。要知道“欲速而不达”的道理。

三、父母应该提高素质

虽然学历低,认知低,但不妨碍父母提高素质。因为时代在发展,不能固步自封。一个好的家长就是不断进取,提高多方面的素质,包括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文化素质。那么良好的心理素质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01.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正确的分析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善于观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言行和变化,不要过分夸大子女的缺点,凡事都往坏处想。

02.健康的情感

简单地说,就是父母在遇到不顺心的事不要把子女当“出气筒”,不要随心所欲的“溺爱”子女。

03.坚强的意志

结束语

父母子女是家庭人际关系中极为重要的方面。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培养子女,首先要从生活上关照他们,更重要的是子女的品德教育。


师者风雨


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教育,孩子是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所以父母的学历和认知低并不会做不好孩子教育。

父母主要还是需要多关心和引导孩子。孩子的成长主要跟生活环境和生活圈子有关。1、营造和谐的家庭,让孩子与自己的沟通顺畅。2、做好榜样,教会孩子积极向上,分辨是非好坏。3、与学校老师积极沟通,做好校内外的学习教育。4、关注孩子的朋友圈,教会孩子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毕竟近硃者赤。

孩子的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学校和社会,所以孩子能否成长与父母的学历无关,更多的与父母的关心和关注有关,愿你的关注能让你的孩子健康成长。


风尚男人HZ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具有很大的普遍性,首先应正视父母与我们存在的文化差距,用最为朴实的语言与之沟通,循循善诱,加以引导,不妨将教育孩子的观念与措施细则化,用详细的步骤写在纸上,贯穿孩子教育的方方面面。虽然,我不是教育领域的知名人士,也不知晓题主想说的是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但是,我仍然将自己的两大点看法分享给题主:\r

一、认识差距,耐心沟通。\r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我们现在良好的教育条件,所存在的认知差距,由此就出现了暴躁的情绪、无奈、无力的处境,有这样的客观因素存在,就导致了这样的结局产生,我们应该理解做父母的难处,转变职场上的话语体系,从他们的内心出发,保持长久的耐心,平和的情绪,用最为大众、朴实的话语,最好是用方言,与之沟通。\r

二、将教育方法写清晰的写在纸上\r

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例如:1、(4-5岁)孩子见到邻居,属于社交范畴,热情带头向陌生人问好,并多次、不厌其烦的做榜样,打消小孩的心理不安。2、立规矩:这个规矩是给自己父母立的,唠叨、抱怨、训斥、打骂型、愁眉苦脸、讲脏话,这些行为与现象必须杜绝。至少在孩子面前不能有,小孩子还处于心理的敏感期,身体的快速发育期,学习能力很强,一个不留心,就会将坏习惯传染给小孩,且情绪的感知能力也很敏感。3、多鼓励,少惩罚,正面强化教育总比做错事后批评惩罚效果要好。4、从爱好出发,为小孩喜欢的事物工作就可以忘记时空、忘记时间。5、鼓励孩子尝试,小宝宝对于任何事物都具有很大的热情与兴趣,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多尝试,不论结果如何。6、亲子阅读。学习时如果陪孩子一起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督促陪伴学习,强化,也改善了亲子关系。\r

小结: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切不可轻视,从自我约束到言行举止及教育引导,方方面面都需要认真对待,不能放任自流,以上是我提供的一个思路,供题主启发,以便找到真正适合的方法,同时各位网友小伙伴也可畅所欲言,共同探讨!


文字工匠艺人


首先你要知道孩子需要培养他的那些方面,再跟父母探讨一下,看看那些优秀的人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成长和他的优秀不是看父母有多优秀。所以:

第一:告诉父母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

凌乱的家庭很难养出有灵性的孩子。孩子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整洁的家庭环境,孩子很快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如果家里边儿杂乱无章,乱七八糟[发怒],那么孩子状态也是杂乱的,生活中房间就不会收拾。学习中,知识就不会整理,交朋友就容易没有分寸。

第二:正确引导价值观很重要,告诉父母未来是年轻人要走的路和承担的责任。

因为孩子们经常对标的。一对比,发现我已经比别人高了那么多,那我还需要再付出更多的。这时候你发现那个固定型思维自我就开始出现,说你已经很不错了。这时候,你应该尽量的表现出轻松。怎么考的状态?因为那种状态能够带来虚荣,能够证明我比别人有天分,人们都希望自己跟别人不同,这个在心理学上叫做价值感。你跟别人不一样,所以什么都跟别人不一样,就是别人需要努力。所以正确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孝尽父母,要以身作则。

有一对夫妇等餐的时候啊,当时在外面下着雨,一个环卫阿姨风尘仆仆躲进了一层走廊避雨。从包里拿出了一个鸡蛋灌饼,吃的起来,他们对女儿说,你看楼下的阿姨很辛苦吧,孩子说。你是不是也要和老师一样说不好好学习就要像他们一样干体力活的,妈妈说老师让你学习是对的,你好好学习。以后吃什么是靠自己,以后不那么辛苦,但有时候。所以父母的价值观会映射到孩子身上,一个好的引导和榜样会改变一个人,贫穷不是因为努力,而是别人没有和你一样好的条件。所以不要轻易评价别人的生活。爱和自由中说,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做一个事。都说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可能就是证据。


头脑疯跑


真善美,这是关键。

学历并不能不代表全部,确实受教育的程度会对认知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能因为这一个方面以偏概全,而且我们要很清晰的看到现在社会的关键问题点:在学历这个问题上,父母能提供的只有支持,能提供学历的地方是学校,能否拿到学历又要看受教者的意愿,所以说学历和教育孩子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先做人后做事,孩子在学校学到的是知识,拿到的是学历,然而不在学校的时间里,是通过家庭这个环境来学习做人这个根基的,这个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秉承榜样的力量,作为家长首先要崇尚真善美、三观正、以身作则,以此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人生法则。最后引用曾经听过的一句很受用的话:“温柔而有边界”,这是塑造孩子健康心理成长的一剂良药。


从心开始的你我


我个人觉得这是跟学历关系不是挺大,当然除了专业做题外。远看历史,有多少是放牛放羊的出身,又有多少农民起义的领袖,往近了说看看你身边的人,肯定也有父母大字不识,孩子出类拔萃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性格健全的很人,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有志气,有操守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树立正确的三观,只要不违法,不乱纪,自食其力,自强不息,就是好样的。



大唐倦客


其实我个人并不太认同这句话。在这里,这个正确是怎么理解的,什么叫正确的教育?在个人的思想意识里,一心只想着自己的是一种正确的教育结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心为公,得大体识大礼,有大是大非观念也是一种正确的教育结果,这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在这里,这个正确的教育是前者还是后者呢?父母学历低,认知低,并不一定不能给孩子正确的教育。父母的情况或许是基于他们生活的时代和教育情况造成的,但是这并不否认他们不具备大是大非观念,是自私,不上进的。我们生活的时代,接受的教育,接触的社会是大不同于父母的,所以我们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和父母产生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我们应该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抱有一定的耐心和宽容度,和父母配合好孩子的教育问题,以身作则,给孩子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和示范。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