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紋身有偏見的人到底什麼心理?

來讓老弟扎兩針


一般而言,偏見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1. 你可能侵犯了某個團體利益,團體以偏見的方式對待你;
  2. 通過他人習得了這種偏見;
  3. 缺乏對某類群體的詳細的瞭解,只能憑藉有限信息甚至是自己的想象來作出判斷,這也很容易產生偏見;
  4. ……

對紋身的偏見,我認為是第三種原因。

人們對紋身最初的認知,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八九十年代盛行的黑社會題材電影。

在這些影片中,黑社會人員總是以一種身上紋著各式各樣圖案的形象出現。對於缺少黑社會人員認知的人來說,紋身這種圖案特別鮮明,而且在其他情景下很少見到。於是紋身就很容易成為其辨別是否為黑社會人員的重要標準甚至是唯一標準。於是形成了“有紋身的都是黑社會人員/壞人”的錯誤觀念。

這種錯誤觀點的背後隱含了一個致命的邏輯問題——充分不必要條件,從A可以推出B但是從B推不出A。即:黑社會人員有紋身並不能說有紋身的是黑社會,就像是鳥會飛但不能說會飛的就一定是鳥。

如何減少這種偏見呢?

你可以去解釋,去嘗試糾正,但是要引起他們真正的觀念轉變,我覺得還是交由時間去處理吧!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認同的話點個贊吧!


心不比天高


客觀的講不是人們對紋身有偏見,而是整個國內的社會文化背景對紋身的人不喜歡,認為那是社會地痞流氓的標誌。

而這些意識的傳播是從影視劇裡面傳達出來的。早年很多香港電影裡面有黑社會背景的人幾乎都有紋身,而內地早年受其影響較深。很多出身不太好的小混混認為紋身很酷帥,也可以由此告訴別人,自己不是好惹的。但是我們國家從建國到現在,都有大規模進行“掃黑除非”運動,民眾對有著紋身的疑似黑色會分子就更討厭了。

說白了這是社會意識傳達給民眾的,不是個人的偏見。


但你看歐美那些國家很多明星和藝術家也很喜歡紋身,他們那裡黑道的人同樣紋身,為什麼歐美民眾對紋身沒有偏見呢?原因就在於他們把紋身看成了一種藝術的行為,在身上紋了什麼圖案就代表著那個人的藝術品位。大家不會用紋身去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可能涉黑,而是通過整個人的外形氣質、言談舉止去判斷一個人。

我個人覺得如果你只是紋一些個性的小紋身,不用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因為整個社會意識是很多年累積形成的,不是你一個人就可以改變的。至少我們現在的社會大環境就是不認可在身上紋身很誇張的人,你想一下崑山的“龍哥”在身上紋了龍,加上早年涉黑,大家對他的印象是怎樣的?


廖湛兮


追求潮流的人喜歡紋身,堅持傳統的人厭惡紋身,不同的人對於紋身,持著相反的態度。

愛好紋身的人,認為紋身是性感的,潮流的,是充滿個性的。像一些未成年人,為了追求自己的與眾不同,增強自己在這個團體說話的力量,他們會選擇紋身。一些戀愛中的男女,他們在私密部位,刻上心上人的名字或某種兩個人心知的圖案,象徵著兩個人的海誓山盟,不離不棄,天真。

但在我們傳統的認知卻不是這樣的。中國是一個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國家,我們要珍惜自己身體的每一個地方,這是我們對父母孝順的一個表現。

而且,現在很多的犯罪分子,像涉及黃賭毒的人,他們的身上會有紋身的痕跡,所以我們有這樣的一個印象,紋身的不是好人。國家對於紋身也是不贊成的的。如果你的紋身超過一定的大小,那麼你就不能當兵了。當你走上街時,你露出紋身,別人也會對你保持著警惕。

紋身是個人的選擇,但紋身過後,被別人如何看待,就不是我們能控制得了的了。所以紋身之前,要三思。

請“關注‘’首席哲學”,將你的“關注”領回家,最後歡迎點贊和發表你對問題的看法。


老翁哲學


1.你是如何看待美國大兵必須紋身的?

2.你是如何看待外國警察很多紋身的?

3.你是如何看待為國取得金牌貢獻的運動員紋身的?

4.你是如何看待歐美明星,做公益的,足球明星,籃球明星紋身的? 小貝??喬丹??

5.你是如何看待歐美那些名校學子高材生或者醫生,教師因為失去了自己的父母,或者孩子,把自己家人紋身終生懷戀的?

6.你是如何看待泰國的僧人,法師因為信仰,包括西藏的出家人紋梵文教規的??

7.當然你可以說日本,包括臺灣,香港,大陸那些雕龍刻鳳下山虎的紋身者都是垃圾,我認同。

暫時想到這7種,也是世界普遍的的紋身現象,其他歡迎大家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