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完成武漢方艙醫院網絡優化測試

2月3日晚,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在武漢市江漢區、武昌區、東西湖區搶建“方艙醫院”,用於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三處“方艙醫院”,位於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

2月4日一早,武漢聯通網絡運營部網優工程師王如霏就整裝待發,妻子和幾個月大的女兒尚在襁褓中熟睡。他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煎熬的,去“方艙醫院”是工作是責任也是使命,同時,他也是這個家庭的主心骨,父親在年前查出重症至今仍然臥病在床,女兒年紀幼小,他們的抵抗力都弱,疫情期間,每次去一線工作他都害怕,怕自己被傳染,又怕自己把病毒帶回家,他甚至不敢去假設如果自己倒下或者有人被感染後這個家會怎麼樣。

武漢聯通網優後臺組組長劉歡對各種大型的活動、建設工地新聞有特殊的敏感性,這種敏感性在疫情期間尤其突出,但凡疫情相關必須第一時間考慮已經形成習慣。在看到搶建方艙的新聞後他迅速響應,馬上將三個方艙場景的現網覆蓋情況和容量提上工作日程,組織後臺同事採集了覆蓋三個方艙所有的基站信息、告警信息和各項指標,並根據場景的特殊用途建立話務容量模型,將室內容量和日後維護問題綜合考量在內。前臺測試人員必須取得詳細的現場測試數據,例如ABC區的主覆蓋小區情況,覆蓋床位的具體情況、是否存在弱覆蓋區域等等。前後臺聯動才能給出最佳優化方案和擴容方案。王如霏同志就是這個被派往現場的測試人員。他帶著華為、愛立信廠家的技術專家匆匆忙忙出發了,一路上討論測試方案的同時也會提到各自家裡的情況和各種擔憂。我們會不會被傳染?疫情當前誰不害怕?

但是他們必須得去!和許許多多白衣天使、施工人員、警察等等所有奮戰在一線的人們一起,成為抵抗疫情悍衛家園的城牆中最微不起眼的一粒砂石。

就在他們站在武漢客廳門口時,所有的憂慮突然間釋懷了。環衛工人鋪設被褥,施工工人也正在對電路隔斷等進行施工,城管執法隊員也來幫忙了,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誰不害怕?誰沒有家?每加快一分鐘的建設時就離意味著可能有一個寶貴的生命被挽救,一個破碎的家庭被救贖。被建設的不僅僅是一個臨時醫院,而希望。

王如霏帶領廠家的工程師們開始對武漢客廳進行優化測試,武漢客廳總建築面積10萬㎡,地上5萬方、地下7.5萬方,最大展館A廳容納人數達8000人,B、C、D廳可各容納4000人。他們走遍每個角落每個床位,認真地記錄下來哪個基站扇區覆蓋A床位,哪個扇區覆蓋B床位……語音通話質量、上網速率等,並給出初步優化方案。現場345G信號效果優良,4G下載速率高達110Mbps,上傳速度43.5 Mbps。再及時將儀器中的測試結果反饋給後臺的同事,和後臺的同事一起商量具體擴容事宜。他們很忙碌,現場每一個工作人員都很忙碌。

“武漢客廳這邊測完了,我們再去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和武漢洪山體育館,後臺的兄弟們還等著我們的結果呢。”在完成武漢客廳的測試任務後,王如霏這樣說。同行的同事打趣他,現在不怕家裡人擔心了?他回答——他們肯定會支持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