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星手機在全球銷量第一,就是不能重新奪回中國市場,還有機會嗎?

NB科技最前沿


三星有必要奪回中國市場麼~~~根本就沒失去~~怎麼奪回???國產手機大軍突起~~但是中國有自己的技術和配件麼??很大一部分配件和專利都是三星的!!也就是說國產手機不過是給三星打工的!!!銷量越大三星賺得越多!!!三星現在走高端戰略!!品牌已經超過蘋果了!!成為中國唯一的高端機品牌!!三星失去了什麼???什麼都沒失去!!!反而比以前賺的更多!!!!!!!!你還想三星奪回什麼???自己費盡的生產一些低端機佔領市場拉低自己的品牌麼??


飛羽6840


三星的疑惑:為什麼全世界都愛我,唯獨中國市場不行?

首先來看看三星在各大洲的市場佔有率,就知道三星是如何坐穩世界第一的了。畢竟這是一個從功能機時代走來的巨頭,一個以技術創新作為驅動的科技公司,並且連續七年出貨量保持世界首位,遠遠超過人們神一般存在的蘋果公司。
歐洲市場


,三星的市場份額高達31%,排名第一;拉丁美洲市場,三星的市場份額為37%,以絕對優勢排名第一;非洲和中東地區,三星的市場份額為25%,依舊是排名第一。現在,我們繼續往下看。
亞洲市場,三星混的就比較慘了,市場份額10%比小米還要低。主要是因為三星丟了13.7億人口的超級市場,更悲劇的是就連印度市場也被小米反超了,盡在,三星在日本市場也一直不怎麼受歡迎。三星在亞洲只有在韓國越南等地還有很強的優勢。

在北美洲市場,三星的市場份額僅次於蘋果,甚至偶爾還會超過蘋果。

全球銷量第一的三星,還能奪回中國市場嗎?

筆者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即使三星迴歸中國市場的決心非常強烈。還記得2013年的三星手機在國內比蘋果還要牛逼,市場份額達到了第一,沒想到幾年後,三星缺遭遇了空前危機,三星已經不再是中國人民喜愛的企業,原因有三。

第一,三星note7自燃事件是該企業衰落的導火索,雖然三星進行了全球召回,但中國市場一直被冷落導致中國消費者對三星失去信心,三星也被扣上了區別對待中國市場的帽子,口碑斷崖式下滑;按照三星的說法,中國地區的note7使用的是香港供應商的電池,不存在安全隱患。



第二,由於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導致國人的反韓情緒一直到現在都沒能消除,受累的不僅是樂天,還有三星LG等許多韓國品牌,韓流在中國已經明顯減弱,三星手機在國內已經很少見了。

第三,中國品牌的崛起對三星造成衝擊。國產手機不僅在中國擊潰了蘋果三星,在全球各地也是大放異彩,華為在歐洲人氣極高,小米在印度超過三星,oppo、vivo在東南亞一馬當先。三星雖然還是全球第一,但實際上它的市場份額每年都在下滑。

以上種種原因說明三星不太可能重返中國市場。


iT科技菌


其實三星在中國的銷量是一直在減少的,其銷量在2013年以及2014年還能保持一年5000w的銷量而到了2015其銷量突然銳減到不足3000w這一年是三星note7爆炸事件的前一年,2016年三星一共推出兩款旗艦機,一款是s7edge而另一款是就是因為充電而容易引發自燃的note7,這一年三星在華銷量大約為2200w。所以我認為其銷量下降是必然的過程,三星note7只是一個催化作用。

2017年因為薩德事件,韓國產品遭到抵制,三星手機銷量進一步下降,這是另一個催化劑。2018年三星僅僅為300w,這個數據還不如華為的一個單一系列賣得多。

三星在2014年,其銷量在中國達到了一個相對較高的高峰。而到了2015年銷量開始出現了大幅度銳減。這一年華為全球銷量超過1億部,而中國市場貢獻了6成以上的銷量位居中國市場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小米其實早在2014年第三季度,三星的銷量就開始被華為反超。而在全球銷量上看,三星依舊是第一,所以我認為其原因不在於三星自身而在於外界因素的干擾。也就是說三星在中國賣不動不是因為三星還不夠優秀而是因為中國市場的關係。相比於如今中國手機市場趨於穩定的狀態,在2014年可謂是各個手機品牌混戰,中華酷聯就不用說了,小米,OPPO, vivo,樂視,金立,魅族等等而這一年羅老師也帶著錘子進入了手機圈。三星儘管出色但是螞蟻多了大象也害怕更何況其中不乏優秀之輩。這個時候三星還能靠著國際大廠的名聲籠絡一些消費者但是也逐漸出現了頹勢。

到了2015年三星的旗艦機依舊優秀,但奈何價格高昂,同期的國產品牌也基本開始了價格戰。三星中低端產品並沒有可以匹敵的對手,於是中低端的份額被逐漸瓜分,高端市場三星也被冤家蘋果給纏上了,2014年後半年推出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大賣,創蘋果歷史上銷量最高。到了2016年前半年三星銷量波瀾不驚,前半年發佈的s7/s7edge銷量頗高並且飽受好評,而到了後半年隨著note7的自燃事件,三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對於中國用戶的區別對待更是激起了中國用戶的不滿。到了2017年三星銷量急劇下降,本該大賣的s8系列也沒賣出好成績。很多人認為這件事是導致三星失利的根本原因,但這一年三星在全球銷量超過三億部,所以我認為此次事件實際上是催化作用,國產品牌頗多,但奈何三星太過耀眼,而此次自燃事件加速了國人對國產品牌的認同感。其實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也間接地加速了國產品牌的進步。從2017年開始國產機子也逐漸朝著更加符合自我的方向進行著,擺脫了三星和蘋果的影子。到了2018年更是百花齊放。

那三星能重奪回中國市場嗎?我個不敢把話說滿,只能說我不看好。仔細分析三星手機的發展會發現三星的機子習慣堆料,有什麼技術加什麼,比如在s1上使用amoled屏幕,s2,s3逐漸加大屏幕,提高性能。到了s4就加入雙CPU的設計,降低了功耗,s5提升了防水能力,s6加入雙曲面等等等等。總之三星的方案就是高性能+黑科技。相比於以前的三星,現如今的三星相對穩重,以前的三星算是一個張狂的青年,而如今更像是一個穩重的中年人,也許自燃事件讓三星得到了成長,但是這個成長是好是壞其實我也不太能想明白。但是可以知道三星手機在技術上是絕對不會有大紕漏的。問題還是在於高昂的售價,華為拆了榮耀就是想同時進軍性價比市場和高端市場,小米也在不久前拆分了紅米。而三星在中國的性價比市場幾乎沒有任何發展,其實也不容易發展,因為作為外國品牌,三星在中國的每一款機子都需要面對高昂的稅收。在未來除非三星能在自身機子使用一款足夠驚豔同時劃時代的技術,否則很難再在中國發展下去。不過相對於去年今年發佈的s10系列其銷量有回暖的趨勢,但是幅度不大,中低端市場基本是沒有挽回的餘地,或許三星要重回中國市場還是得靠旗艦機型。

以上是我個人想法,失眠的情況下用手機碼字,或許有些地方有語句不通順或者錯別字還請見諒。


瘋狂的小白biu


三星體驗差,不值這個價。我姐幾年前供應商送她一部蘋果6S、一部三星(曲面手機),當時都是才上市,在那以前她用的都是蘋果,這次她將蘋果6S給了我,自己用三星的,體驗非常差,電用半天就沒了,她自己又買了蘋果,三星送我媽了。現在她用華為哦,已經不用蘋果了,她不是華為粉,年薪百萬以上,只是覺得華為用起來體驗好。我目前換的新手機也是華為,前面手機兩部蘋果,一部三星


用戶595790397224


現在三星想要重振當年中國市場的“雄風”是非常非常艱難了,這裡面有多方面原因,外部原因和三星內部原因都同時作用讓三星在中國市場完全失去的優勢。

導火索:三星note7爆炸門事件

當年三星note7在全球範圍內發生了多起電池爆炸的事件相信大家現在還印象深刻,三星也在風口浪尖及時做了處理——回收!據說,當時的回收給三星造成了三百多億元的損失,但是,實際損失應該更大。然而,三星當時的手機回收並不把中國市場的note7包括在內,理由是:中國市場的三星note7電池是在中國獨立生產的,與國際版的三星note7電池不同。

我倒是想問:同一項技術下的產品,因技術原因(三星note7的爆炸非人為)造成爆炸,為什麼地區不一樣就不會發生爆炸?所以,三星note7的爆炸門事件的處理就很傷國人的心!

中國區市場的處理措施:雪上加霜!

而後,迫於中國區用戶的輿論壓力,三星公司也不得不低頭,在某晚宴上要求中國區高管員工下跪!這就厲害了:難道三星note7電池爆炸門是中國區高管員工造成的?明明是三星公司的問題,為什麼要中國區高管承擔責任呢?所以,三星公司這樣的處理方式,對note7爆炸門事件正處於風口浪尖時,無疑是雪上加霜!

薩德事件:無迴旋之地!

韓國的薩德事件,對當時正處於風口浪尖的三星手機電池爆炸門事件就是一劑催化劑,三星集團的稅收可以是韓國重要收入的收入來源,所以,三星集團也讓國人更加反感,以致於現在想要讓國人重新接受三星手機也非常難!特別是對當時手機電池爆炸事件,恰巧加速了三星手機被擠出中國市場。

總結:三星手機確實非常優秀,但是不被中國消費者接受的原因是多方面。首先,三星手機價格偏高;其次,三星note7爆炸門事件發酵;再次,三星手機中國區爆炸門事件處理不當;最後,薩德事件,讓三星手機重振中國區市場雄風毫無迴旋之地!如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附:

上次回答了類似問題,有人說我黑三星,我以上的觀點在網上都可查,如果瞭解整個事件經過的人都會認同我的觀點。


智評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三星的手機在全球銷量第一,但是它無法重新奪回中國市場,根本原因就是三星不擅長和個人用戶打交道,之所以它可以在全球銷量第一,一方面是因為它的產品質量不錯,另外的原因是它比較擅長和運營商打交道。

三星的主要市場區域是韓國、歐洲、美洲等區域,這些區域的銷量支撐了三星全球第一大手機銷售排行的地位。但是這些地區和中國最大的不同就是,這些地方的手機絕大部分是通過運營商賣出去的,而不是直接賣給個人用戶的。

運營商,運營商是這些區域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華為在美國市場賣不動手機的原因,為什麼賣不動?是因為美國政府禁止運營商和華為合作,靠零售店和網上銷售的那點兒手機,根本就不夠數。而運營商會通過話費返還、話費抵消等方式來讓手機的價格降低,這個價格戰等於是運營商就替手機廠家打了。你讓無法和運營商合作的手機廠家怎麼辦?

其實三星原來所謂的中國銷量第一,也是依靠運營商完成的。三星之所以打敗了摩托羅拉成為了中國的老大,就是因為三星搭上了中國移動,中國移動的定製機才是三星成為中國手機銷量老大的最主要的原因。

中國的國資委在2014年7月出臺了文件,要求三大運營商必須降低營銷成本,連續三年降低20%。沒有營銷成本,就只能採購便宜的手機,剩餘一點兒錢也去和蘋果合作吸引高端用戶了。

從2014年中旬開始,中國的智能手機開始大量鋪線下和線上的渠道,拼硬件,拼營銷,也讓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要遠遠的超過任何一個國家,混戰之下,華為、OPPO、VIVO、小米等國產手機崛起。

現在的三星和中國的手機廠家相比,就和溫室裡的花朵一樣,拿什麼重回中國市場?

還有就是三星是韓國公司,從骨子裡就看不起中國人,這個也是韓國民族特性決定的,我以前去過韓國學習交流過一段時間,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到這點。

三星種種的對於中國市場的歧視,也是三星在中國的銷量越來越低的原因。當年三星的電池爆炸等事件的處理,明顯的區別對待,也讓大量的三星用戶流失。本來就是高端手機,價格還高,主要就是高端用戶,這些用戶對於價格不敏感,但是個性可不那麼溫和,你既然不搭理我,我也就不搭理你了。

總而言之,三星根本就無法重返中國市場奪回手機市場第一的寶座,現在中國的手機市場的競爭性是全球最強的,三星根本就沒有這個經驗,也沒有這個能力來中國市場正面競爭,而且韓國人特有的對中國的高傲,也讓三星無法被國人接受,結果就是註定的,三星是沒有再次成為中國市場銷售第一的智能手機的任何希望。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三星手機在全球銷量第一,是不是由於技術?未能重新奪回中國市場,是不是並非由於技術?

再延展一下,蘋果手機全球銷量第二,是不是由於技術?

回答都是肯定的,從主要原因上看都只得答為"是″。

本人,也只是就主要方面而看、而論。

正是從主要方面看,價格便宜不便宜,被一件、兩件技術不良事件牽連,以及手機哪個技術上有些微停滯、哪個技術上有部分進步,再以及營銷方式、公關手段,等等,都不是決定性因素,技術先進所造成的手機整體優良、高端才是全球銷量高的根本所在。

同樣從主要方面看,非技術性質的重大事件一旦造成,深深傷了一國人的心,銷量必定銳減,即使過了許久也難以大幅度回暖,重新奪回市場極不容易,技術再先進、價格再適中也都起不了主要作用,因此,三星公司要想取得重新奪回中國市場的機會,就決定於在保持技術先進的同時,以非技術手段贏得中國人的心,贏得的心多了,就表明機會來了,而且,肯定還不止需要三星公司上手段,薩德事件之時中國人心的反應已經告訴、警示了這一點,中國人的記性已經越來越好,那反應當中是有原已進入骨子裡的東西在往外返,韓國和三星公司肯定已知道這是個主要方面。

再自問一下,華為手機銷量第三,是不是由於在中國熱賣?回答還是肯定的。

這也是從主要方面看,就是說,包括華為手機在內的國產手機,若想在全球熱賣,不止於國內,就要認清技還不如人的這個自身現實,繼續自強不息、加大投入,聚焦技術研發,技術先進才是最有效的營銷以及公關手段。

國人也需認清這個並不複雜的現實,本國手機在國內銷量大主要與非技術因素有關,儘管有技術進步這個客觀,而別國手機在全球的銷量數一數二,並且利潤大大高於世界的第三、第四,肯定主要是因為技術。

結論因為主要因素不同而截然不同,在國際和國內,對不同的手機廠商而言,市場機會的失與得、久失與復得,有的正是因為技術,有的恰好相反。


肇俊武


感謝您的閱讀!

好些人說,大家都在唱衰三星,三星很優秀的。可是,你現在在你周圍,有多少人在使用三星呢?

三星前段時間可謂風生水起了!在三星S10系列發佈之初,一舉突破中國市場銷量不足0.8%的窘境,直接達到了3.6%。當然,和2013年的三星市場份額差異還是很大的,因為在2013年三星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9.7%。然而,三星S10系列似乎是絢爛的煙花,瞬間就破滅了,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國產手機銷量中,三星壓根就沒有出現在榜單上。<strong>

我們是在唱衰三星嗎?其實,不是在唱衰三星,而是在闡述一個事實,三星在國內市場,確實發展很困難!這種困難不是一兩部手機就能解決了!

  • 價格。我一直認為價格是三星手機不能夠迅速獲得認同的原因,即使在三星S10中,這種情況有所好轉,可是相比小米9、iQOO等等,三星S10的價格還是偏高。

  • 系統。三星系統目前有了很大的變化,流暢性也有了提升,但是在長期的負優化的影響下,消費者對於三星的系統還是會存在質疑。

  • 品牌。三星雖然是國際目前首屈一指屏幕,在我們國內來看,品牌已經下降,並沒有之前的那種風風火火了。

  • 口碑。三星note7的問題,已經讓三星的口碑受到了很大影響,三星想回到原來的口碑,困難。

  • 創新。三星的創新更多的是一種偏執,很多創新並不符合我們國內消費者的需求。

  • 壓力。國產手機的發展讓三星的崛起壓力很大,特別是華為的迅速發展,甚至有超越的可能!

當然,三星已經在努力了,甚至在最近推出了準備硬懟小米等千元機的三星A60,不僅僅在硬件上不俗,關鍵價格上也確實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我們不知道,三星A60會不會給三星帶來一絲可能,但是,在國產手機的壓力下,三星手機想翻身確實困難重重。


LeoGo科技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說實話,三星的實力是真的很強,大家不要以為三星在中國份額不多就沒有了捲土重來的可能性。

在技術上:三星擁有全產業鏈優勢,不用擔心產能的問題,基本上想要的最好配件都有;同時,三星還手握OLED這一張王牌!三星的拍照在DxOmark也相當強;

在成本上,三星自己有工廠,有產業鏈,可以說成本優勢相當強!

在產品上,三星本身擁有超強的產品力;

在資本上,三星集團多麼的龐大和強悍,大家就知道了,資本真的不成問題;

在品牌上,三星依然全球第一的出貨量的品牌,品牌力相當強。

所以,只要三星繼續在中國發力,幾乎要想要奪回一部分的市場份額真的不成問題。

而且更加可怕的是三星的旗艦在中國的定價比以前親民很多了,你看看S10定價是6K,支持12期免息,真的比以前划算很多,所以三星的市場份額一下子上來了。

目前,三星的高端擁有很強的競爭力,估計三星是想要先在高端發力,然後再整理中端和渠道,慢慢會奪回一部分市場份額。

這是好事嗎?是的,因為這個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廠商就需要不斷的發展技術,推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手機促進自己的銷量,最終收益的是消費者了!


太平洋電腦網


重新奪回中國市場的說法應該要再確切一些,三星本來就沒有徹底丟失過中國市場,但是市佔率大幅下降是不爭的事實,三星想要在中國市場重返輝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縱觀中國手機市場的沉浮,中華酷聯的四巨頭,除了華為依舊風光無限,聯想、金立、酷派都是一蹶不振,甚至倒閉。即便是號稱唯一一家在衰退後逆勢上漲的的手機廠商小米現在的日子也沒那麼舒服。更何況三星在中國重振面臨著更多的阻礙。


阻礙一:對中國市場的歧視前科

三星note 7爆炸事件可以說是三星少有的敗筆,它給三星帶來了鉅額的損失。而在note 7爆炸事件發生後,三星在全球對該系列手機進行了召回,唯獨撇開了中國大陸市場。雖然三星解釋國行版電池不同於其他版本電池,不會引發爆炸(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國人狠狠的記了一筆賬,隨後,三星中國區工作人員道歉是被逼迫鞠躬、下跪更進一步毀了三星的形象,自此以後,三星在中國的市佔率直線下降,未來三星想要現輝煌,這是很大的阻礙。


阻礙二:糟糕的操作系統

三星手機飽受國人詬病的一個問題是三星手機系統的中國化不足,和國人的操作習慣存在很大的不同。我有幾個同學用過三星,我也體驗過,確實國行版的系統卡頓比較嚴重,流暢度亟待提高,並且發熱也比較嚴重,和我幾年前的小米5有的一比。三星想要再戰中國市場,系統方面需要下狠功夫,其高昂的價格決定了它不可能是短期消耗品,系統跟不上,哪裡來的用戶黏性。


阻礙三:蓬勃的中國本土廠商

2010年以後,中國的手機市場就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本土手機廠商崛起,競爭更加激烈。三星手機的價格區間正好與華為重合,但是華為風頭正盛,三星很難正面硬剛華為。即使三星有益走性價比路線,小米、榮耀、Iqoo也不好招惹,比廣告又比不過OPPO、VIVO,重返中國市場,需要三星找到國產廠商的漏洞所在,精準的走差異化競爭路線。


阻礙四:國貨潮的興起

從薩德入韓到華為被制裁,國內的國貨潮一波高過一波,尤其是華為漲勢驚人,別說三星,就連國內的幾家廠商都難以挑戰華為在國人心裡的地位,即便有人放棄華為,也大多轉向了OV、小米,再不濟也是選擇蘋果(三星系統確實不行)。這場國貨潮還會延續多久我們不得而知,三星想要東山再起,勢必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