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1D軟骨病何時好,淺析為什麼我國引進蘇35

近日網絡上傳言中國可能繼續購買蘇35,以彌補四代機殲20大量服役前存在的空檔期。很多網友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但是這種說法也不全是胡言亂語,因為其指出了我軍目前面臨的一個尷尬現實,那就是除了24架的蘇35,我軍目前竟然缺乏足夠的三代半重型制空戰鬥機。

殲11D軟骨病何時好,淺析為什麼我國引進蘇35

蘇35是目前我軍唯一的三代半重型制空戰鬥機

為什麼這樣說,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就是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開始大量裝備以F16V和F15SG為代表的三代半戰鬥機,均裝備了以有源相控陣雷達為核心的先進電子設備,性能上有了大幅度提升,每家雖然裝備不算多,加起來也不算少,俗話說得好:“蟻多咬死象”,對我軍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殲11D軟骨病何時好,淺析為什麼我國引進蘇35

F16V綜合性能與殲10C類似

PS:F16V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專門給某地區草莓軍的老式F16A/B戰機打造的升級型號,整個改裝計劃耗資將達到38億美元。F16V戰機改裝了以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為核心的先進航電設備,同時還將在機身噴塗雷達吸波塗層,據悉可以降低20~30%的雷達反射面積,配合美製AIM-9X格鬥彈和AIM-120中距彈,對我軍目前裝備的殲11系列和殲10A等標準的三代機將構成嚴重威脅。並且F16V能攜帶多種精確制導武器,可以勝任包括對地、反艦等多種不同類型的作戰任務,作戰效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堪稱是亞洲範圍內綜合性能最強的三代半戰機之一。

殲11D軟骨病何時好,淺析為什麼我國引進蘇35

F16V裝備了先進的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


F15SG是在F-15E基礎上改進而來,主要裝備於新加坡空軍,是一款三代半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整體性能類似於我國的殲16。F15SG的掛點高達21個,最大載彈量達到11噸,具備具備強悍的對地對海攻擊能力。此外,F15SG的制空能力也非常不多,其裝備了先進的APG-63(V)3有源相控陣雷達 ,這型雷達還被大量用於F15C/D戰機。另外F15SG還可以掛載各型IRST和戰術吊艙,加上最新的16號數據鏈,信息化作戰能力相當強,是目前最好的三代半重型戰機。

殲11D軟骨病何時好,淺析為什麼我國引進蘇35

F15SG綜合性能與殲16類似

而我軍重型機的主力殲11和殲11B仍然裝備傳統的多普勒雷達,性能上已經不算先進,再加上本身“完美”地繼承了蘇27的軟骨病,在機動性上受到限制,與這類三代半戰機相比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殲11D軟骨病何時好,淺析為什麼我國引進蘇35

殲11系列目前已經不算先進

四代機殲20當然能對周邊所有三代和三代半戰鬥機形成碾壓,但是奈何才開始量產爬坡,裝備數量還是極為有限。目前殲20還是以訓練和培養飛行員為主,而且為數不多的殲20還要承擔起重要空域和應對周邊四代機的重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還不能承當起全部領空的防衛任務,需要大量不遜色於周邊三代半的重型制空戰機進行補位。

殲11D軟骨病何時好,淺析為什麼我國引進蘇35

殲20數量不足

我國目前數量巨大的殲10性能雖然不錯(殲10B/C更是標準的三代半戰機),但奈何殲10只是單發中型機,面對周邊國家大量的三代半戰機,整體戰力還是力有未逮。放眼望去,我軍竟然沒有一款能拿得出手的三代半重型機作為應對,不買蘇35怎麼辦?

殲11D軟骨病何時好,淺析為什麼我國引進蘇35

為什麼我軍之前會購買24架蘇35,因為號稱“中國版蘇35”的殲11D遲遲不能定型,只好先買點蘇35來應急。雖然殲11D在電子設備和機身材料方面碾壓蘇35,但是致命的軟骨病卻沒有解決。由於殲11D定位是制空,對於機身空重有嚴格要求,不能採用和殲16一樣的增加機身重量的方式來解決“軟骨病”,只能通過對機身結構的改進來實現,而在這塊,沈飛遇到了大麻煩,導致殲11D遲遲不能定型。這也是我國引進蘇35 的重要原因之一(學技術交學費),蘇35在不通過增加機體重量的前提下解決了蘇27的軟骨病,而且是完美解決的那種。

殲11D軟骨病何時好,淺析為什麼我國引進蘇35

殲11D的軟骨病何時能好

和殲11D同期發展的殲16雖然解決了遺傳的軟骨病,但卻是通過增加機體結構重量的方式解決的,代價就是機動性下降,這對於殲16這樣的多用途戰鬥機來說還是可以忍受的。雖然殲16擁有不俗的空戰性能,但那也是相對於三代機而言,但是你總不能把殲16真的當制空戰鬥機用吧。

事實上只有窮國和小國才會把多用途戰鬥機當制空戰鬥機用,真正的軍事大國都是有專門的制空型戰鬥機負責空戰,比如美國的F15C、F35C,以及俄羅斯的蘇35等。要知道大國裝備多用途戰機主要還是為了省錢:一是能省研發費用,二是後勤維護也大大簡化,如果面對的是不在同一個量級的敵人,甚至連護航的戰鬥機也省了。但是如果你面對的是同一等量級的對手,則必須有專業制空戰鬥機護航。前幾年俄羅斯蘇24在敘利亞被土耳其F16擊落,後面蘇24和蘇32再出動都會有蘇35護航,就是這個道理。

殲11D軟骨病何時好,淺析為什麼我國引進蘇35

殲16雖然是三代半,但以多用途為主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沈飛。當初國家為了照顧沈飛,給了蘇27國產化這個大禮。結果沈飛就像是“老鼠跌進米缸裡”,一門心思只想求穩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沒能把蘇27真正的研究透,研製殲11時沒敢對蘇27的機身結構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大刀闊斧改進,研製殲11真的是原封不動把蘇27的一切(包括軟骨病)給原原本本複製了過來,還大言不慚這是“自研”,君不見俄羅斯捏著鼻子“違心”地說出殲11不是仿製蘇27時的表情是多麼地無奈(中國這個大金主不能得罪啊)!

從此沈飛算是跳出蘇27的坑裡出不來了,如果說研製殲11系列還可以用國家給的任務來辯解(畢竟國家當時缺三代重型機),那麼沈飛的雪鴞四代機方案輸給成飛的殲20方案真的只能算是沈飛自己的問題了。

殲11D軟骨病何時好,淺析為什麼我國引進蘇35

沈飛的雪鴞仍然沒能跳出蘇27的坑

如果這次殲11D如果還不能在短期內解決軟骨病的話,在殲20數量達到一定量之前,更多的蘇35飛入中國真的就不是聳人聽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