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溮河區市場監管局先進事蹟‖大事見擔當 疫情防控逆行而上

河南市場監管信息網訊:(通訊員 吳亭亭 徐飛)庚子鼠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燎原之勢來襲,在疫情防控期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如何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價格穩定、保衛食品藥械安全、落實防控措施,時代,給逆行中的市場監管人出了一份高難度的試卷,也讓市場監管精神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源遠流長。

信陽溮河區市場監管局先進事蹟‖大事見擔當 疫情防控逆行而上

雪中送炭 親力親為服務群眾。2月13日,溮河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李西強親自帶領局工作人員,到區局包保的溮河區老城辦事處大橋社區、解放社區看望一線的社區人員,瞭解社區防控情況,併為兩個社區分別捐贈84消毒液100升、噴霧器4套、防護服4套、方便麵10箱,支援社區防控工作。老城辦事處主任陳俊、大橋社區主任李佩、解放社區主任張世敏接受捐贈。

信陽溮河區市場監管局先進事蹟‖大事見擔當 疫情防控逆行而上

不在一線 任勞任怨保障社區。陳永紅、鄒傳勇、李明良、樂金軍,是溮河區市場監管局的4名老黨員了,在戰役來臨之際,作為臨近退休年齡的老同志,明白領導的體諒,沒有給他們安排一線任務,讓他們安心在家過年,但這幾位卻閒不住,心急火燎的想上前線保衛人民,奈何專業不對口,一聽說可以在居住地社區開展卡點值班,配合社區排查登記時,他們主動申請配合居住地社區在物業卡點值班,4名老同志,雖然年齡不小,但是精氣神可真不小,每天早早在九州名園物業卡點替崗,晚上夜幕降臨才消毒回家,在他們的帶動下,趙新國、周濤、馬永生、吳付德等有一線防控任務的同志,也利用下班閒暇到物業卡點配合工作,大大減輕了社區和物業的工作壓力,使社區和物業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消殺和排查等工作中去。他們的行為也被全局、社區、物業和居民連連稱讚。

信陽溮河區市場監管局先進事蹟‖大事見擔當 疫情防控逆行而上


信陽溮河區市場監管局先進事蹟‖大事見擔當 疫情防控逆行而上

陳永紅、鄒傳勇、李明良、樂金軍,是溮河區市場監管局的4名老黨員了,在戰役來臨之際,作為臨近退休年齡的老同志,明白領導的體諒,沒有給他們安排一線任務,讓他們安心在家過年,但這幾位卻閒不住,心急火燎的想上前線保衛人民,奈何專業不對口,一聽說可以在居住地社區開展卡點值班,配合社區排查登記時,他們主動申請配合居住地社區在物業卡點值班,4名老同志,雖然年齡不小,但是精氣神可真不小,每天早早在九州名園物業卡點替崗,晚上夜幕降臨才消毒回家,在他們的帶動下,趙新國、周濤、馬永生、吳付德等有一線防控任務的同志,也利用下班閒暇到物業卡點配合工作,大大減輕了社區和物業的工作壓力,使社區和物業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消殺和排查等工作中去。他們的行為也被全局、社區、物業和居民連連稱讚。

信陽溮河區市場監管局先進事蹟‖大事見擔當 疫情防控逆行而上

堅守崗位 老當益壯率先垂範。王燦春,溮河區市場監管局原車站工商所副所長,從2020年1月21日接到疫情防控通知以後,他果斷放棄了春節假期,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這個無硝煙的戰場。每天早出晚歸在防控一線工作,沒有間歇。疫情關鍵時刻,這個頂天立地的老幹部家中還有70多歲的父母和一位患有腦溢血的妻子,同志們都勸他在家照顧老人和妻子,不缺他一個,但他沒有退縮,還是毅然每天按時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甚至經常協助車站辦事處深入社區宣傳到深夜,落實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通令,巡查商場、藥店人員戴口罩、測量體溫、消殺等防護措施,深入市場嚴查活禽和野生動物交易,在車站轄區二道牌、新華市場農貿市場形勢嚴峻的情形下,下定決心關閉活禽市場商戶47家,無一家反彈。對便民超市每天不間斷巡查,做好糧油肉菜等食品價格監管,處置價格投訴,質量監管,一一告誡商場、藥店嚴禁哄抬物價、囤積居奇、虛假宣傳行為。同時閒暇時刻還要幫助家屬院開展消殺和值班工作。就這樣已經連續23天沒有請假,白天沒有休息過的情況下,在超強度、高風險的任務下,高風險,已有多年高血壓病史的王所長經常累到血壓升高,同事們擔心他身體吃不消,疫情期間大家都常提醒他注意休息。但王所長卻總是笑著說:“沒事的,年齡和家庭不是我應該停歇或退下一線的理由,越是老黨員,這個時候越該帶頭衝!”是的,他仍然一直堅守在防控一線,和同志們並肩作戰抗擊著疫情,他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心中的力量。

信陽溮河區市場監管局先進事蹟‖大事見擔當 疫情防控逆行而上

閆方,溮河區市場監管局原車站工商所副所長,今年春節由於疫情的影響,出門在外哥哥和妹妹今天沒有回家過年,正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裡又趕上春寒料峭的時節,年邁的父親舊病復發,雖然他很想一直陪伴在床前,但是總得有人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這是他的責任。於是,他一邊趁著早起和下班的時間照顧著80多歲的父母,一邊深入基層一線,義無反顧參與到對抗疫情的戰役中。而經常夜晚回到家時,看到卻是老兩口傴僂的身影。

疫情肆虐,物價飛漲,閆方同志每天深入市場嚴查活禽和野生動物交易,做好超市和藥店的日常防控巡查工作,不停地叮囑著各門店搞好消毒、量體溫、戴口罩等防護措施,避免人員擁擠,維護好市場的秩序和物價的穩定,偶爾被派駐參與家屬區的消毒和值班工作,同時還要處理轄區群眾的經營行為投訴舉報,疫情發展至今,他已經帶隊處理了22起投訴舉報。

雖然他已經50多歲,但是他依然身體力行,以飽滿的精神每天穿梭於大街小巷。“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執法人員,這是我應該做的”,面對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全國性戰役,閆方同志依然信心滿滿,“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因為有我們在!”

信陽溮河區市場監管局先進事蹟‖大事見擔當 疫情防控逆行而上

迎難而上 轉業老兵奮鬥“疫”線。黃志剛,保健品化妝品監管股股長,老家在山東,因為疫情特殊,本該和母親一起回家過年的他毅然決定留在信陽,為疫情防控工作做了充分的準備。在大年初二接到去社區排查疫情的通知後,他沒有片刻的思考和猶豫,立即行動,第一時間趕赴抗擊疫情的“戰場”。面對嚴峻的疫情,他毫不畏懼,沉著冷靜,更是克服雨雪嚴寒天氣,深入到富麗華城小區協助社區居委會全面入戶走訪,地毯式的排查從湖北武漢返鄉的人員和車輛,查看詢問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狀況,並及時宣傳疫情防控基本知識。“你們辛苦了,一定要做好防護啊”,“我們會積極響應號召、配好你們的工作,自覺待在家裡,請你們放心!”轄區居民一句句暖心的話讓他感動,激勵著他全力以赴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他也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溫暖著轄區居民的心。

“疫情當前,國家有難,作為市場監管人,我責無旁貸、困難面前不能退縮,作為一名老兵,我更要勇往直前,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他不僅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他積極報名參加了區疫情防控後勤保障組工作,主要負責採購防護用品的驗收指導工作,在工作期間做到隨叫隨到,加班加點,毫無怨言,默默的奉獻在一線的崗位上,全力以赴把好防護用品質量關,確保質量合格的防護用品第一時間發送到抗疫情前線。

信陽溮河區市場監管局先進事蹟‖大事見擔當 疫情防控逆行而上

也許你不知道,他的妻子在990醫院上班,作為神經外科的醫生,疫情防控期間妻子基本上顧不上家,家中的老母親身體不好,還得幫助照看9歲的女兒和3歲的兒子,但是大女兒的學習卻輔導不了,為了不耽誤工作和孩子的學習,每天下班後孩子都等著他回來輔導功課,有時候等著等著就睡著了,看到爸爸回來,大女兒卻懂事的說:爸爸,今天我作業自己做完的,因為每天看你很辛苦,我會自己好好學習,您辛苦了。每每看到懂事的孩子,作為頂樑柱的他也忍不住偷偷抹眼淚。可是,他依然每天8點前準時出現在疫情防控戰場,只為守護那一方防疫用品質量的安全。疫情防控期間,他從未請假過一天,每天穿梭於各大藥店之間,逐一檢查口罩的進貨渠道和質量問題,嚴格監管藥店疫情防控工作;在投訴舉報的現場,他工作嚴肅,認真調查清楚詢問口罩、酒精不銷售的問題;調查瞭解定點銷售藥店電話預約沒人接聽等問題,並第一時間將情況回覆給投訴舉報群眾,他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贏得了群眾的高度好評。

“狠心”媽媽,忙於工作無暇顧家。黃玉婷,溮河區市場監管局原柳林食藥監所一名普通的鄉鎮監管人員,老家在羅山,由於家裡離所裡比較遠,也沒有車輛等交通工具,以前上班時基本是一週回家一次,而為了工作,半年產假到期後她便早早給兒子斷了奶。丈夫是一名醫生,今年疫情初一上班的,直到現在沒休息,因為丈夫除了正常上班,夜裡還要在高速路口卡點值班,公公是農村養老院的院長,婆婆是養老院的護工,因為疫情,老倆口也是一直在養老院照顧著一群老人由於鄉鎮疫情同樣嚴峻,監管人員人手不足,春節在家呆了2天的她,由於父母年事已高身體不好,沒有辦法急急忙忙將兒子送到公公的養老院,由同樣罹患乳腺癌和腸癌術後的婆婆照看後,初三便毅然決然的回到柳林鄉投入到每天的日常防控巡查監管任務中,就在今年正月十五兒子剛滿三歲,可是過生日時她卻沒有回家,只能隔著丈夫的手機屏幕訴說著對父母和女兒的思念和愛,因為父母的手機是老年機平時不能視頻,只能等到丈夫隔幾天回家一次才能看到兒子可愛的小臉,而每次這個時候兒子都會對著屏幕要媽媽抱。夜幕降臨,她一個人在單位宿舍時,思念和難過讓她難以入睡,但是她知道,她不能離開,雖然她一個人力量微不足道,但是鄉鎮人手力量不足的條件下,缺一個人就缺一份力量,所以她留下來了,她是位“狠心”媽媽,也是個堅強媽媽,她無愧於群眾,卻愧於父母和孩子。

信陽溮河區市場監管局先進事蹟‖大事見擔當 疫情防控逆行而上

疫情當前,距離不遠卻不回家。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作為消費者協會秘書長的解潔,每天面對大量的消費者諮詢問題,為了及時給群眾們一個滿意的答覆,從正月初二開始,每天他都是從早上8點忙到晚上近7點,只為了儘快解決民生問題,在情勢嚴峻的情況下,讓群眾能夠安心、放心,但沒有人知道,從正月初五到現在,雖然他跟父母才相距四公里的距離,但是已經兩個星期沒見面了,老人卻每天只能從電話裡聽到兒子的聲音,每天都叮囑著兒子注意安全,保重身體。

投身一線,90後戰士凸顯作風。鄒培源,生產流通股的一名工作人員,妻子是衛校的一名呼吸科醫生,今年從大年初二開始,為了疫情工作,本回到息縣老家的他,舉家又回到了市內,在妻子每天日以繼日的開展疫情救治工作的同時,他這個非黨員人士也每天早出晚歸,檢查轄區超市,市場的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而將剛滿一歲孩子託付給了老人。有人開玩笑說:你又不是黨員還這麼天天衝鋒陷陣。他卻說:現在疫情面前,作為市場監管局的一份子,這是我的義務也是我的職責,雖然我不是黨員,可是我曾經是一名戰士,國家培養了我,保家衛國是我的責任,現在緊急的時刻,我怎麼能拖後腿,咋對得起兩年的當兵生涯了?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妻子衛校發生確診病例,而她身為呼吸科醫生接觸了確診病例後,為了不給別人添麻煩,妻子和他在家自行隔離十四天,避開了女兒,雖然沒有上班,可是他依舊在家根據大家檢查情況進行著文字的工作,報表,信息,宣傳,一直關注著疫情的最新進展。隔離解除後,他又回到了“疫”線戰鬥崗位,大街小巷又會出現他那一抹默默無聞的身影……

這些只是市場監管人一小部分的縮影,在疫情面前他們舍小家顧大家,衝鋒一線工作,為了是保一方產品質量、食品、藥品安全、市場物資價格平穩。正是有這樣千千萬萬大事難事見擔當、戰“疫”面前逆行而上的溮河區市場監管人,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我們後方戰備安全,才能讓我們吃的安心、用的放心、買的順心,我們堅信: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凝聚起我們的團結力量,激發我們的奮鬥精神,一定能徹底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加油!最美溮河區市場監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