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的生育期有哪些?

黄晓红果果


冬小麦的生育期有以下几点

小麦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总天数,称为生育期。我省种植的冬小麦生育期一般为230-250天。根据不同生育阶段不同的外部形态特征,可把小麦的生育期依次分为出苗、分蘖期、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时期。

《一》小麦苗期:小麦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条件下就开始萌发。首先是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萌发“露嘴”,随后胚芽鞘也破皮而出。当胚根达到种子长度一半时,为完全萌发。在胚芽鞘的护送下长出第一片幼叶,当第一片叶子露出地面2-3厘米即为出苗,麦田中有50%以上的幼苗达到出苗标准为出苗期,适期播种的冬小麦,播后约7天左右出苗。

《二》分蘖期:小麦出苗后半个月左右,幼苗的主茎长出第三片叶时,开始从主茎第一叶片叶液长出第一个分蘖,当田间50%植珠第一个分蘖露出叶鞘时,即为分蘖期。

《三》越冬期:小麦出土齐苗后,应抓紧查苗补苗,凡缺苗断垄的地段应及时补救。适时冬灌,能缓和地温。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同时还能满足麦苗在冬、春期间,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防止春旱,盐碱地灌冬水还可以压碱,但浇冬水必须适时适量。因地制宜,一般在平均气温不低于5℃时,灌冬水为宜。我省大部分地区在立冬与小雪之间进行冬灌,灌冬水后要适时化锄,以破除板结和龟裂。

《四☞五》返青、起身期:

随着春季季气温回升,小麦开始生长,年后新生的叶片由叶鞘长出一到2cm,叶色转青时叫返青期,以后继续生长。当年后第一个生长的叶鞘拉长,其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离大于1.5cm以上时,叫起身期。

《六☞七》拔节期-孕穗期:当麦田中约有一半以上植株的主茎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到2cm时,整个茎高达四到6cm。即为拔节期。拔节的末期,幼穗在茎顶的叶鞘内迅速长大,外表凸起成苞状,即为孕穗期。

拔节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需肥需水量也逐渐增多,此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急速并进,一方面小麦的茎节叶片迅速生长。另一方面,分蘖明显。向两极分化,无效分蘖逐渐死亡。穗数和小穗数基本确定,小穗内的部分小花形成结实小花,拔节孕穗期的管理中心任务是充分满足小麦对肥水的要求,促进穗多穗大粒多,秆壮不倒。

《八☞九》抽穗期-开花期:小麦孕穗后不久便抽穗,开花,受精,进入籽粒形成,灌浆和成熟过程。当麦穗顶部,由叶鞘露出极为抽穗,大田中有50%的麦穗达到这一标准,即为抽穗期,大田中有50%的麦穗开花即为开花期。

《十☞十一》灌浆期成熟期:我省一般在五月上旬进入开花期,六月上中旬小麦成熟,籽粒形成,灌浆成熟过程约40天左右。小麦抽穗以后,营养体逐渐衰退,体内的营养物质迅速而大量地向籽粒输送,籽粒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后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灌浆,既要防止脱肥早衰,又要防止贪青晚熟。小麦籽粒的成熟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乳熟期,约10到12天,籽粒绿色,内部营养物质呈乳浆液。茎叶基部枯黄,重量显著下降,营养物质向籽粒中转移。第二个时期为蜡熟期,约三到五天,籽粒中营养物质积累已基本结束,籽粒呈黄绿色。内部营养物质像蜡状,茎秆开始变黄。茎的下部中部叶子逐渐干枯,顶部的节呈绿色,茎杆仍保持弹性。为收获适期,这时收获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品质也好,第三个时期为完熟期,籽粒变硬,含水量降到14%到16%籽粒容易脱落。适时收获,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

以上这就是冬小麦生育期的管理。


田野阿世


小麦从播种之后到收获之前都称作小麦生育期,可把小麦的生育期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成熟期等12个生育时期。按照管理阶段分为:播种出苗阶段、冬前分蘖阶段、返青-拔节前阶段、抽穗扬花阶段和灌浆成熟阶段5个阶段。那么,小麦各个生育期管理要点你了解多少?

冬小麦12个生育时期

1、播种期:播种后,如果墒情适宜,种子很快会萌动发芽,因此,计算小麦全生育期的天数,一般从播种期算起,咱们这里播种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弱春性品种适播期在10月10-20日。

2、出苗期:田间有半数麦苗露出地面2-3厘米的时候,即为出苗期,如果墒情好温度适宜,1周左右就能出苗。

3、分蘖期:一般麦田在出苗后约15天左右,当主茎长出3片叶,第四片叶刚开始出现时,在主茎***片叶的叶腋处长出主茎的***个分蘖。当田间有一半麦田***个分蘖露出叶鞘时,即为分蘖期,一般11月上旬进入分蘖期。

4、越冬期:在冬前日平均温度下降至0℃左右,麦苗基本上停止生长时,即为越冬期一般12月下旬进入越冬期。

5、返青期:当跨年度生长的叶片由叶鞘长出1-2厘米,全田有半数麦苗达到这一程度,而且仍处葡匐状态时,即为返青期。冬性、半冬性品种葡匐状态较为明显,春性品种不明显,一般在2月中旬进入返青期。

6、起身期:全田有半数以上的麦田由葡匐状转向直立生长,主茎的春生第二片叶接近定长,幼穗分化进入小穗原基分化期时,即为起身期。3月上旬进入起身期。

7、拔节期:全田半数以上的麦田***伸长节间露出地面1.5-2厘米,幼穗分化进入药隔期时,即为拔节期。一般3月中旬进入拔节期。

8、挑旗期:麦田半数以上的旗叶全部伸出叶鞘,幼穗分化接近四分体形成期时,即为挑旗期。

9、抽穗期:麦田半数以上的麦穗顶端(不包括麦芒)露出叶鞘时,即为抽穗期。

10、开花期:麦田半数以上的麦穗开始开花时,即为开花期,一般在抽穗后3-6天。一般在4月下旬。

11、灌浆期:麦粒胚乳刚呈清乳状开始进入充实期,一般在开花后10-13天左右。一般在5月上旬。

12、成熟期;大部分籽粒的胚乳呈蜡质状,麦穗和穗下节变黄,大部分籽粒变硬,粒重也***高。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收割。此时收获正好,认识和了解了小麦这些生育时期,以便于按照不同生育时期进行相应的栽培管理。

小麦各个生育期管理要点

(一)、小麦播种出苗阶段

1、概念:小麦从播种到***片真叶出土叫小麦播种出苗期。

2、管理要点:预防蚜虫、纹枯病,增强生根、防冻害。

(二)、冬前分蘖期

1、概念:小麦从开始分蘖到越冬休眠经历的时期叫做冬前分蘖期。该时期是小麦形成有效分蘖的主要时期。

2、管理要点:冬前除草、红蜘蛛、蚜虫、增加有效分蘖

3、除草、虫害

(三)小麦返青-拔节前

1、概念:小麦开始返青到小麦起身经历的时期称为小麦返青-拔节阶段。包括返青期、年后分蘖期、起身期三个时期。

2、管理要点:年后除草,防治纹枯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促进茎秆粗壮

(四)小麦抽穗扬花期

1、概念:小麦从***个穗抽出到大田50%麦穗扬花的时期称为小麦抽穗扬花期。

2、管理要点: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蚜虫、提高抵抗力。

(五)、小麦灌浆成熟期

1、概念:小麦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蛋白质和积累的有机物质通过同化作用将它们储存在籽粒里的一个阶段

2、管理要点:白粉、锈病、穗蚜、干热风,增加千粒重。







乡下曹十一


小麦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有着很大的种植面积,主要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一般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的地区以种植春小麦为主,在长城以南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则以种冬小麦为主,我们这里主要是冬小麦的种植区。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上旬开始播种,到来年的5月底到6月中下旬成熟收割。冬小麦的生长周期是从播种小麦开始到成熟收割的这段过程,大约是230天到270天左右,其生长周期大致可分为三个生长阶段和十二个生育期,现在就来给大家分别作一介绍。

一、冬小麦的三个生长阶段:

冬小麦的一生中从出苗到返青的这段生长时间是小麦的第一个生长阶段,人们称之为营养生长阶段,这一时期的小麦主要以吸收前期种子自身营养生长为主;第二个生长阶段是指小麦从返青期开始到抽穗期的这段时间,这是小麦以开始返青后生长发育,拔节抽穗,也叫营养生长与生植生长并进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指小麦从抽穗到成熟的这个生长阶段,是小麦的生殖生长阶段。

二、冬小麦的十二个生育期:

1、播种期:指小麦开始拨种的时间,我们这里小麦的播种期一般是在阳历每年的10月5号开始。

2、出苗期:小麦从播种后的5-7天时间是小麦的出苗期,一般土壤墒情好的田块在播种后7天左右都能出齐,苗期要求是苗齐苗旺没有缺苗断垄现象则为苗情较好。

3、分蘖期:小麦出苗后如果温度适宜,土壤墒情好的话很快就进入到分蘖期,每棵麦苗可分蘖3-5株小麦,这时可适时对小麦进行冬前的化学除草。

4、越冬期:小麦在分蘖生长后,进入冬季天气转冷,气温下降到日平均2度时小麦停止生长这一时期称为越冬期。

5、返青期:一般过完春节立春之后,天气转暖气温升高,这时的小麦很快开始返青生长,便是小麦的返青期,田间管理主要是除草和施用返青肥。

6、起身期:麦苗返青以后开始生长,由原来的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基部第一节间稍微申长,这是小麦的起身期,注意从这时开始不能再碾压小麦了。

7、拔节期: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大约1.5-2厘米,用手指捏小麦的基部易碎并发出声响,这时是小麦的拔节期,要注意小麦纹枯病的防治。

8、挑旗期:小麦在孕穗期时,最后一片叶也叫旗叶完全申出来时,是小麦的挑旗期,这时要对小麦进行蚜虫、锈病、白粉病的防治。

9、抽穗期:小麦穗的顶端从旗叶的叶鞘中张出来,大约有一半的长度时叫小麦的抽穗期,这时要酌重进行小麦赤霉病的第一遍防治工作。

10、开花期:小麦田中有一半的麦棵第一朵花开放,开花的顺序是先开中部,再开上部,最后下部,这便是小麦的开花期。

11、灌浆期:小麦开花期结束后,其生长很快进入到灌浆期,这时的麦籽外形基本形成,开始灌浆,这时要对小病进行第二次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防治赤霉病和小麦穗蚜、吸浆虫等。

12、成熟期:小麦灌浆期过后,天气晴好很快到成熟期,成熟期的小麦要注意防治干热风的危害。

以上对冬小麦生育期的介绍,不知是否能给你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分享交流。


稼兴农业


最初,冬小麦生育期是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小麦苗期、小麦生育中期和小麦生育后期。后来为了更好的把握各个阶段的不同管理,专家又根据冬小麦各个阶段的生育特点进行了细分,按照河北省来说,目前我们把小麦苗期分为5个阶段;小麦生育中期我们分为4个阶段;小麦生育后期我们分为2个阶段,因此冬小麦生育期我们大致划分了11个时期。下面我就具体来说说各个时期的特点和管理。

小麦苗期阶段各生育时期的标准

小麦苗期指从出苗期到起身期,色括年前(出苗至越冬)和年后(返青至起身)两个阶段。在整个苗期,经历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和起身期等几个生育时期。各生育时期在田间的确定标准如下。

1、出苗期。小麦单株第一片真叶由胚芽鞘中仰出,长度达2公分时为出苗。全田50%以上的植株达到此标准为出苗期。

2.分蘖期。全田50%以上的植株有1个分蘖伸出主茎叶鞘达1~1.5公分时为分蘖期。在分蘖期以前,有的地方称为三叶期。三叶期指全田50%以止的植株出现3片叶(实际为2叶1心)的日期。从理论上说,小苗从三叶期开始分蘖,但在田间条件下,开始出现分蘖的时间常略晚于三叶期。

3.越冬期。当冬天来临,气温下降到3摄氏度的时候小麦地上部基本停止生长,这时候我们叫它进入越冬期。一般把气温稳定下降到3摄氏度日期称为越冬期。但越冬期有时也指小麦从停止生长到返青期所持续的天数。

4.返青期。当春季气温稳定上升到3摄氏度左右,冬小麦开始恢复生长,即进入返青期。返青期的具体指标是小麦长出新的叶片长度达2厘米左右全田显出新绿的日期。

5.起身期。春季小麦从匍匐生长转变为直立生长,称为起身期。具体指标是,春生第二叶伸出,春生第一叶与越冬叶的叶耳距仲长达1.5~2公分。全田50%以上的植株达到此标准为起身期。

小麦生育中期阶段各生育时期的标准

冬小麦中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冬小麦生育中期是指起身期到开花期。该阶段的生育特点是: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和小穗、小花等生殖器官分化、生长同时并进。生长中心从以营养生长为主转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从以分蘖生长为中心转为以茎穗生长为中心。

1.拔节期。当春天生出的第三叶展开时,第四叶露尖,小麦的茎基部第一伸长节间将近定长,第二伸长节间迅速伸长时。当第一伸长节间伸出地面1.5~2公分时称为拔节,全田50%的主茎达到此标准时定为拔节期。

2.孕穗期。旗叶(植株最上部的叶子)叶片全部露出倒2叶叶鞘,旗叶与倒2叶叶耳距达到4~5厘米时,即为孕穗。全田50%植株达到此标准时即为孕穗期。在孕穗期之前有一个“挑旗期”,指全田50%的旗叶展开,旗叶与倒2叶叶耳距为0或更大。

3.抽穗期。抽穗期的标准是:全田50%的穗从旗叶鞘中抽出穗总长度(不包括芒)的1/3。

4.开花期。开花期的标准是:全田50%的穗中部小穗上有小花开花。

冬小麦生育后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冬小麦生育后期是指开花期到成熟期。这是以籽粒形成为中心的开花、授粉、养分运输、籽粒灌浆、产量形成的过程。这一时期的生育特点是:除籽粒以外不再形成新器官,生长中心是籽粒发育。冬小表生育后期田间管理目标该阶段的调控目标是:保持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抗灾防病虫,防止早衰与贪青晚熟,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争取较高粒重。

1.灌浆期。小麦从开花后到籽粒成熟大概需要40天的时间。从受精坐脐开始,胚和胚乳迅速发育,这时候籽粒的长度增长最快,宽度和厚度增长缓慢,籽粒的含水量迅速增加,胚乳由清水状变成清乳状,这就是灌浆。灌浆期是从开花期后期开始,随着小麦开花授粉,小麦籽粒进入灌浆期,灌浆期是小麦产量高低的一个关键时期,这段时间需要保证肥水供应,才能保证灌浆的饱满。

2.成熟期。从灌浆半仁开始到小麦收获前这算作成熟期,这其中很多生育期作为技术人员我们进行细分比如乳熟期,面团起、蜡熟期和完熟期。当然这其中还有更细的阶段划分,我们无须过多了解,只需要把握这个时期适时把控肥水,注意在蜡熟末期及时收获。当小麦籽粒含水率下降到20%左右,籽粒的体积缩小变硬,干物质停止积累也就到了蜡熟末期,这时候我们就要及时收获,千万不要等到完熟期,那时收获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了。


燕赵农业


你好!冬小麦在生育全过程中,根据季节和质量的变化,一般小麦分为11个生育期!

1、出苗期小麦

小麦叶露出地表2~3厘米时为出苗标准,田间差不多有百分之十以上为准!

2、分蘖期小麦

田间有50%的植株的第一分蘖露出叶鞘时就是分蘖期,一般从播种开始约半个月!

3、越冬期小麦

冬天温度下降3-6摄氏度开始,小麦就停止生长,为越冬期!

4、返青期小麦

立春后温度上升,麦子就会生长,年前的小麦叶子逐渐变青色!

5、起身期小麦

小麦叶子开始向上生长,年后新长出的叶子有明显的起伏!一般很明显能看见约2厘米左右!

6、拔节期小麦

茎基部很明显看到第一节高出地表2厘米左右,整根茎约高出5厘米!

7、挑旗期小麦

大田半数以上的旗叶片全部伸出叶鞘为挑旗期。

8、抽穗期小麦

穗顶部从叶鞘露出开始抽穗。

9、开花期小麦

整个田里差不多有一半以上麦穗开花!

10、灌浆期小麦

开花后十来天小麦就开始逐渐饱满,用手捏有绿水为溢出!

11、成熟期小麦

麦穗成金黄色,用手捏有颗粒感、满饱感即为成熟期!


黄土汉子


您好,我是青枫亭记的小青。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关于您的问题:冬小麦的生育期有哪些。我的回答是:

小麦从种子萌发、出苗到产生新种子所经历的时间成为全生育期(简称生育期)。小麦的一生,经历种子萌发、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我们所在区域是河北,小麦生育期大概在240左右,在芒种后10天左右收小麦。

小麦主要特征出现的日期叫做小麦的生育时期。一般分为13个生育时期。

1.出苗期:田间半数以上幼苗露出地面2cm的日期;

2.三叶期:田间半数以上麦苗第三真叶露出1cm的日期;

3.分蘖始期:田间半数以上第一分蘖露出叶鞘的日期;

4.越冬始期:冬前日均温降至3℃、麦苗地上部生长基本停止的日期。越冬期是指从越冬始期到第二年气温回升至3℃,麦苗开始生长这段时间的长短,用天数表示;

5.返青期:田间半数以上麦苗心长出1cm或跨年度生长的叶片新长1cm、叶色由暗绿转为青绿的日期;

6.起身期:田间半数以上麦苗由匍匐状转为直立向上生长、主茎第一节伸长0.2cm以上的日期;

7.拔节期:田间半数以上麦苗主茎第一节间伸长1.5~2.0cm的日期;

8.挑旗期:田间半数以上主茎分蘖旗叶叶片完全伸出叶鞘的日期;

9.抽穗期:田间半数以上麦穗的顶端小穗(不计芒)露出叶鞘或半个麦穗从旗叶叶鞘一侧露出之日期;

10.开花期:田间半数以上麦穗的中部小穗开花之日期;

11.灌浆始期:半价半数以上麦穗中部小穗的小花受精后干物质开始积累之日期。“灌浆期”是指灌浆始期到灌浆终止所经历的天数;

12.成熟期:植株茎叶变黄,籽粒变硬,干物质积累达最大值,并已呈现出改品种固有特征的日期;

13.收获期:田间小麦收获时的日期。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祝您今年有个好收成。


青枫亭记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问题,首先,

一、小麦的生育阶段

1、过程的不可逆性每个发育阶段有着不可逆性,条件不适宜时,只能停止但不能倒行。

2、顺序过程不可逾越当前一阶段没有结束以前,即使条件适宜后一阶段的生长,也不能进入后一阶段。春化阶段,在小麦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需渡过一段对低温敏感的阶段,该阶段称为春化阶段。光照阶段,冬小麦幼苗通过春化阶段后,温度达4℃以上就开始进入光照阶段。

二、小麦出苗与温度、湿度、播种深度等关系

1、播种深度一般播种3—5厘米深合适,播种过深,地中茎过长,消耗胚乳养分过多,形成苗弱;播种过浅,表面分蘖过多,蘖不壮不抗旱。

2、气候温度在1-3℃条件下就可发芽,在16-18℃,6-7d出苗且齐,在7-8℃,20-30d出苗,低于3℃播种,一般年前不能出苗。

3、土壤含水量土壤持水量在70-80%出苗率最高,小于60%出苗不整体,低于40%不能出苗,大于80%易造成烂种。

三、小麦的茎

1、茎的组成 由节和节间组成,分为地中茎(根茎),节间不伸长的茎(分蘖节)和地上部伸长的茎(4-6节,多为5节),节间长度自下而上渐次增长,穗下节间为茎秆总长的1/3-1/2,一般穗下节长的穗头也大。

2、小麦茎的特点基部第一节间最短,穗下节间最长。基部第一节间较粗,二、三节间增粗,穗下节间又细。基部第一节间较厚,向上变薄,同一节内基部较厚。

3、植株高度与抗倒性株高越高越不抗倒伏,特别与基部节间有关,第一节间大于5cm,第二节间大于10cm较易倒伏。

四、小麦的分蘖

1、分蘖高峰 出苗后15-20天开始分蘖,冬前出现一个分蘖高峰,占总蘖数的60-70%。越冬期间分蘖停止生长。第二年春天当温度上升至3℃以上时,又开始分蘖,气温达到10℃以上时,大量发生,约在起身至拔节期间达到春季分蘖高峰期,占30-40%。

2、蘖分化主茎拔节后,分蘖即达最高峰,随后开始两极分化。主茎和大蘖迅速成为有效蘖,高位小蘖生长减慢乃至死亡。因此自拔节到孕穗期死蘖最多。

五、小麦的穗分化

1、 同一穗上小穗分化的顺序中下部→中部→上中部→基部→顶部。

2、小穗退化发生在穗两端,并以基部退化最常见,同一小穗上的小花,越往上位,退化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往往一个穗上顶端或基部形成秕粒或不孕。对冬小麦来说,拔节期和孕穗期施肥水可以显著减少小花退化,显著提高小花结实率。这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是提高穗粒数的关键时期。

3、成大穗、小穗的原因穗分化时间越长越易形成大穗,穗分化时间越短越易形成小穗,因此,在北方冬麦区,春季温度回升慢的年份,往往会形成大穗,

六、小麦的花

小麦齐穗后3天开始扬花,开花顺序及时间:一株:先主茎穗,后各分蘖穗,持续3-6天;一穗:先中下部小穗再向上向下,持续3-5天;一个小穗:先下位小花,后上位小花;每天开花两个高峰,即早上9-11时,下午15-17时,全田开花持续6-7天。


乡村视野lll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上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就是以小麦为主食,小麦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其播种面积与总产量均占世界粮食作物之首。在我国的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小麦的演化过程是从小麦草到野生小麦到原始栽培小麦再到栽培小麦。野生小麦草经过长期的自然轮回,杂交和选择逐渐演化成为目前的多倍体栽培小麦品种。

关于小麦的生长发育期,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说法。小麦的一生经历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一系列形态和生理变化过程,小麦的产量就是在这个完整的过程中形成的。就我所了解的不同版本对小麦生育期的描述,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分述。

一,根据营养生长分

1,营养生长期

小麦营养生长期也称为生育前期,一般是指从出苗到起身这一段时期,这一时期以生长根,叶和分蘖等营养器官为主。一般在4片叶出生时开始分蘖,有些品种在地力较好时也可在第3片叶时长出芽鞘蘖。适期播种,生长正常的小麦在越冬前主茎会生长出6–7片叶左右,有5–7条种子根,5–8条次生根和3–5个分蘖。随着气温的下降,小麦生长逐渐变得缓慢,当日均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地上部分就会逐渐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一直到气温回升到2–3℃以上时,麦苗才开始明显恢复生长进入返青期,到小麦春生第3叶露尖时,麦苗开始起身,由匍匐转向直立,称为起身起。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

此期也称为生育中期,一般是指麦苗起身到挑旗期,这时期小麦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和幼穗,小花等生殖器官同时进行生长发育,也是根,茎,叶,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经过拔节,春分分蘖和部分小蘖逐渐枯亡,节间伸长一直到孕穗期。而此时穗分化进程是从小穗分化到小花分化完成,是决定穗大粒多的重要时期,也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生产上要求植株个体健壮,群体结构合理,搭好丰产的骨架。

3,生殖生长期

生殖生长期也叫生育后期,是指小麦从孕穗到成熟这一段时间,这时期是以穗,粒生长为主的时期,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这时期主要是籽粒形成,发育,灌浆阶段,营养生长基本停止,是决定结实粒数,籽粒重量和小麦品质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生产上的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增粒,增重。也是防止根系活力衰弱,提高和保护上部叶片功能,减少小花退化,延长灌浆时间,实现增加粒数和粒重的目标。


二,根据植株形态分

也有人根据小麦的植株生长形态,将小麦分为:

1,出苗到起身

此期的田间管理工作是,及早查苗补苗,消灭断垄,保证苗全。消灭疙瘩苗,保证苗匀,有利苗壮。小麦出土齐苗后,应该及时进行查苗补苗。

早播的麦田,在小麦分蘖后,可根据情况进行镇压或踩压,主要是防止麦苗旺长,使大分蘖麦苗受伤后长得粗壮些,增加抗寒性和抗旱性,压碎坷垃,压实土壤,防治通风,利于安全越冬。

有水浇条件的要浇好越冬水,时间是在昼消夜冻之时,如果发现有缺肥现象或底肥施用不足的可结合冬浇亩追尿素10公斤。

搞好早春麦田的镇压,划锄工作,这是促进小麦早返青,快生长的重要环节。对于墒情较差的地,要先镇压,后划锄。一般麦田都要进行顶凌划锄。

2,起身到孕穗

此期的主要管理措施是,对群体足,个体壮的一,二类麦田推迟春一水,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长。具体来说,要因地因苗而异,对于地力水平较高群体适宜的麦田可推迟到拔节期追肥。浇水,一般推迟到4月中旬,对于地力水平稍差,群体相对不足的二类麦田追肥浇水时间可推迟到起身末期,也就是4月10号左右,亩追肥量一般在20公斤左右。

对于旺长麦田,除在返青后划锄,镇压,控制地上部分生长和过多分蘖增长外,还要在起身起化控。追肥时间看情况具体分析,对底肥足,当前并没有出现脱肥情况的麦田可推迟到拔节中期,也就是4月中旬,对于地力差,播量大或早播造成旺长的麦田,浇水时间应在起身末起,也就是4月10日前,对于当前有脱肥的麦田,要在小麦返青后及时开沟追肥,在拔节期再进行肥水追施。

对于弱苗麦田,春季管理也要根据造成弱苗的原因分类指导。对于底肥不足造成的弱苗麦田要在小麦返青后及时补肥,可以开沟追肥,在拔节期再追肥浇水。对于晚播造成的弱苗麦田应尽量避免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分蘖生长,在小麦起身后的4月上旬进行追肥浇水,亩追尿素20公斤。


浇好孕穗水,小麦旗叶伸长至展出这个阶段称为孕穗期,此期对水分很敏感,称为需水临界期,因此,有水浇条件的地方一定要保证水的供应。

及时观测,准确预报,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3,孕穗到成熟

此期的主要管理措施是,有水浇条件的要合理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在麦收前15天停止浇水。

搞好根外追肥,在抽穗期可用磷酸二氢钾500倍液喷施,在开花到灌浆初喷施1–2%的尿素溶液,每亩用量为75公斤左右的溶液。

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是锈病,白粉病,穗蚜等是小麦后期常发生的病虫害,对千粒重的影响很大,必须加强防治。

适时收获,最好是在小麦蜡熟末期进行收获。

现已是春季了,我就多说几句,重点来介绍一下冬小麦的早春田间管理。

三,早春田间管理

早春耙地可促进小麦生长,宽窄行播种的麦田实行中耕效果好。在墒情好的情况下,影响春季麦苗早发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土壤通气情况。中耕松土可以提高0–5厘米土层温度1–2℃,还可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保蓄土壤水分,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效养分的分解和释放,消灭早春杂草,减轻返碱死苗和雪腐病,雪霉病的发生。

北方地区的冬小麦越冬时间比较长,体内营养物质消耗多,返青时常呈饥饿状态。临冬前如果没有施肥,麦苗生长较差的晚弱苗和冬前总茎数不足的麦田,返青期应追施尿素10公斤每亩左右。返青期的小麦,土壤水分含量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

一般来说,早春土壤水分一般不是影响麦苗早发的主要原因,只要做好保墒工作,头水可以推迟到起身前后灌。冬前没有冬灌或者冬灌过早,冬季雨雪又少,土壤严重失墒,土壤水分不足时,应及时灌好返青水。如果需要浇返青水,一般在5厘米深,地温连续5天左右稳定在5℃以上时进行。如果你播种的麦田土壤盐碱重,第一水浇后一周内应浇第二水,将盐分压到耕作层以下。返青水量不宜过大。如果冬季雨雪量虽然少,但仅是开春后经过风吹日晒,表土层失墒严重,而下层土壤墒情却还不错,那就不需要浇水,可进行镇压提墒。



总之,对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期,主要就是分为三期,我们要根据冬小麦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冬小麦的产量。


努力就好


所谓生育期,对于种子繁殖的植物来说其实就是指的是植物从种子开始发芽到再次种子成熟的整个过程。小麦有春麦区和冬麦区,所经历的气候条件不一致,但是生育期大致一致。我们今天就按照冬小麦的生育期来看看小麦的一生所经过的不同生育期。



小麦播种以后到出苗80%以上,称之为小麦出苗期。也可以将播种过程称之为小麦播种期。当50%的小麦主茎的最下部叶片的叶腋产生第一个分蘖开始,小麦就进入了分蘖期。冬季温度下降到1~0℃,冬小麦停止生长,这个很长的冬季休眠阶段称之为小麦越冬期。

春季温度上升,小麦叶片颜色葱绿,开始生长新的叶片和分蘖,称之为小麦返青期。随着气温升高,小麦幼苗从速度状变成直立状,称之为小麦起身期。小麦幼苗基部第一节茎杆露出,就进入了拔节期,直到最后一个叶片直立在小麦植株最上部就进入了挑旗期,也称作小麦孕穗期。

小麦幼穗露出植株顶端,称为小麦抽穗期,小穗开始开花称为小麦开花期,小麦开花授粉以后,籽粒开始生长,小麦粒从小到大,里面都是浆,这个时间段称为小麦灌浆期。接下来就是小麦成熟期,小麦成熟期包括乳熟期、腊熟期和完熟期,其中这三个时期都可以分为三个小时期,包括乳熟初期、乳熟中期、乳熟末期、腊熟初期,腊熟中期、腊熟末期、完熟初期、完熟中期和完熟末期。一般在腊熟中后期只要求初期收获,具体的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和收割水平决定,不可造成落籽烂穗现象发生。

以上的小麦生育期是按照科学界定的,对于科学管理小麦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农业种植者来说,他们可不懂得什么根蘖同步规律、春化阶段、如何控制有效分蘖、花芽分化规律等,他们只知道大致的生育期,在这个生育期需要做什么就可以了。况且,北方地区旱地小麦管理比较粗放,很多人种植小麦几十年都没有搞清很多技术性环节。

在一般人看来,冬小麦生育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之为幼苗期,指的就是从播种到第二年春季小麦开始拔节以前这么长一段时间。这个阶段以营养生长为主,整个生长过程就是围绕促使扎根、发叶、分蘖过程,掌握动态平衡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了漫长的冬季的小麦管理,土壤墒情、温度、病虫害防控和草害控制,还有通过对春季二次分蘖的有效把控等保证基本穗数,是小麦丰产的基础。


第二阶段指的是小麦开始拔节到小麦抽穗期结束为止这个过程。这个生育阶段,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也是水肥临界期,所以十分关键。能够灌溉的地块就会抓住这个关键点,根据土壤墒情和土壤肥力增补或者调减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这个阶段主要还是保叶、保蘖、保穗,除了增加水肥管理,必要的时候还要防治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和穗部病害,还要注意小麦吸浆虫、小麦蚜虫等虫害,是进行小麦“一喷三防”最佳时期,促进穗部发育和开花授粉。

第三阶段指的是小麦开花期开始到收获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促进籽粒发育和成熟的过程,主要以生殖生长为主。这个阶段,小麦根系吸收能力逐步下降,下部叶片也开始老化,逐步变黄枯萎,部分分蘖开始消失,小麦生长主要靠最上部的三个功能叶利用光合作用制造营养来满足籽粒的需求,同时,根系也在尽可能地吸收土壤肥力和水分,在这个阶段,可以利用根外追肥补充磷肥和钾肥,直接利用叶片吸收。这个阶段某些地区还要预防干热风的危害和早衰,防止土壤过分干旱或者湿度过大引起的病虫害和烂根等,不是植株落黄良好,颗粒饱满。



结论:小麦生育期划分一方面是为了科学研究,一方面是为了让专业技术人员懂得如何巧妙利用小麦的不同生育期特点和周围的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小麦合理的密度、合理的分蘖群体、最大的穗树、穗粒数和千粒重,力求小麦高产稳产优质。


农耕子


冬小麦的生育期有12个

1、播种期:播种后,如果墒情适宜,种子很快会萌动发芽,因此,计算小麦全生育期的天数,一般从播种期算起,咱们这里播种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弱春性品种适播期在10月10-20日。

2、出苗期:田间有半数麦苗露出地面2-3厘米的时候,即为出苗期,如果墒情好温度适宜,1周左右就能出苗。

3、分蘖期:一般麦田在出苗后约15天左右,在主茎***片叶的叶腋处长出主茎的***个分蘖。当田间有一半麦田***个分蘖露出叶鞘时,即为分蘖期,搬11月上旬进入分蘖期。

4、越冬期:在冬前日平均温度下降至0℃左右,麦苗基本上停止生长时,即为越冬期一般12月下句进入越冬期。

5、返青期:当跨年度生长的叶片由叶鞘长出1-2厘米,全田有半数麦苗达到这一程度,而且仍处葡匐状态时,即为返青期。冬性、半冬性品种葡匐状态较为明显,春性品种不明显,一般在2月中旬进入返青期。

6、起身期:全因有半数以上的麦田由葡匐状转向直立生长,主茎的春生第二片叶接近定长,幼穗分化进入小穂原基分化期时,即为起身期。

7、拔节期:全田半数以上的麦田***伸长节间露出地面1.5-2厘米,幼穗分化进入药隔期时,即为拔节期。

8、挑旗期:麦田半数以上的旗叶全部伸出叶鞘,幼穂分化接近四分体形成期时,即为挑旗期。

9、抽穂期:麦田半数以上的麦穗顶端露出叶鞘时,即为抽穗期。

10、开花期:麦田半数以上的麦穗开始花时,即为开花期,一般在抽穂后3-6天。

11、灌浆期:麦粒胚乳刚呈清乳状开始进入充实期,一般在开花后10-13天左右。

12、成熟期:大部分籽粒的胚乳呈蜡质状,麦穗和穗下节变黄,大部分籽粒变硬,粒重也***高。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收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