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肺期間絕望主婦的吶喊:什麼時候才復工?


新肺期間絕望主婦的吶喊:什麼時候才復工?


最近,因為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的復工時間又延遲了。我身邊的“家庭主婦”對此事感到無比絕望。

朋友小麗像往年一樣,今年也跟先生一起回老家過年。平時大部分時間在城裡,所以每年過年回家,她都主動承擔家裡人一日三餐。先生還有兩個兄弟,三家人加上老人,接近20口人,任務量不小。

以前,過年放假時間短,小麗也就辛苦那麼幾天,很快先生就會帶著她和孩子回到城裡。可今年不一樣,今年的假期將近一個月。

將近一個月的大家庭生活,讓小麗喘不過氣來,她越發感到窒息和絕望。小麗說:“我不抱怨每天家務繁重,我絕望的是,家裡人居然可以完全理所當然的無視我的付出,是不是越親密的人他們越不懂得感恩?”


新肺期間絕望主婦的吶喊:什麼時候才復工?


家庭成員之間的邊界意識容易模糊


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要處理好人際關係,首先要建立人和人之間清晰的界限意識。但因為家庭關係總是親密而複雜,所以親人們之間的界限總是模糊的。

小麗告訴我兩件和大家族生活時發生的小事。

第一件是小麗有隻兒童點讀筆,是給兒子平時閱讀英語繪本時使用的。有一次,她正打算和孩子一起讀繪本,可是她怎麼樣也找不到點讀筆。後來她問了家裡人,才知道被大嫂拿走給她的孩子用了。


小麗向先生抱怨大嫂不問自取,可先生卻擺擺手說:“自己人,有什麼好計較的,回頭再給孩子買一個就好了。”小麗想要爭辯,可又覺得這樣顯得自己很小氣。


其實,不止小麗的大嫂會這樣,你會發現你身邊有些親人正在打著“自己人”的旗號,把你的私有物品佔為己有,或者要求你無條件的為他們做事。

越親密的人,他們之間的邊界意識就越模糊,他們“入侵”你私人間界的時候,總是顯得理所當然,這個時候,你要是反駁,親人們就會用“都是自己人”的藉口使你就範。可當你要發作,你的憤怒會使你顯得自私不講理,於是,你只能嚥進肚子裡。

<strong>家族成員的人模糊的邊界意識,除了會使你感到“被侵犯”,還會對你的付出視而不見。


新肺期間絕望主婦的吶喊:什麼時候才復工?


說說小麗的第二件事,小麗每天負責家族裡20口人的一日三餐,每一頓她都會想盡辦法做的更符合家裡人的胃口,可每次她把飯菜端上桌,家裡的幾個年紀大點的孩子就會一擁而上,自顧自的挑自己愛吃的菜,一通狼吞虎嚥之後,留下一片狼藉。

最讓小麗感到不舒服的是,家裡的大人居然也默許了孩子們的行為,慣著寵著。在老家呆了一個多月,她每天辛苦做飯,除了先生會體諒,其他人都顯得理所當然的樣子,這是她感到很難受,總期盼著儘早脫離。

其實,只不過是家庭裡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因為很多像小麗這樣的女性來說,她們多少會感到失望和不滿。她們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明明主動承擔了大部分的家務,卻難以換來一句感恩的話。她還能感受到,家人們早習慣了她的付出,也習慣了享受她的勞動成果。

<strong>這正是因為親人和親人之間並沒有明確的邊界意識。

大部分時候,朋友或不太親近的人幫助你時,你總會向他人表示感謝,並計劃著下次如何還這個人情。可當幫助你的人換成是你的親人,你可能會理所當然的接受,而你也沒有想過,對於那個幫助你的人是不公平的。

你可能想說,親人之間幹嘛要計較這些,這樣不就顯得生分了嗎。可是,即使是對親人的付出,人們也更希望獲得認可,而不是像白眼狼一樣不了了之。<strong>其實親人之間更純粹,一句感謝的話或者貼心的動作,就能夠讓對方感受到付出是有價值的。


新肺期間絕望主婦的吶喊:什麼時候才復工?


換個角度,面對家庭裡模糊的邊界意識,你如何做自我調節


我身邊很多女性朋友都有這樣的感觸:家庭主婦比職業女性難多了。她們並不是覺得家庭主婦的工作就多麼繁重,也不是覺得職業女性就多麼輕鬆。而是她們覺得,在工作中比在家庭中更能產生價值感。

因為在工作上,一般都能用考核和績效這樣的具體數據,去判斷工作能力的高低,即便是一份沒有績效考核的工作,每個月也會得到相應的工資福利。可作為一名家庭主婦,根本無法用具體的數據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更多的時候,她們感覺到付出許多,卻換不來家裡人一句感恩的話。

付出而不得,會使你感到痛苦。可作為新時代女性的你,當你感到痛苦時,最好不要被痛苦的感覺牽著鼻子走,可以試著想辦法讓自己整體來。

<strong>那麼這裡的問題在於,你需要通過他人的認可來獲得自我的價值,也就是說,你無法發自內心的展現出自信和自尊。

假如,你無止境的通過他人來展示自我的價值,那麼你很可能會陷入一個無底洞,在裡面,你會窒息甚至感到絕望。


新肺期間絕望主婦的吶喊:什麼時候才復工?


新肺期間絕望主婦的吶喊:什麼時候才復工?


其實,你有選擇的權利

回想當年結婚的時候,你可能會這樣對自己說:“我現在是一個家庭裡的女主人的身份了”。接著,你開始琢磨著擁有這個身份該具備怎樣的責任:做家務、照顧孩子、照顧老人、關心先生的親人、管理家庭裡的一切瑣事等等。

但你並沒有想過,即使有人很明確的告訴你身為一個家庭女主人的責任是什麼,你也是擁有最終選擇權的,你是完全有自主能力去選擇該不該承擔這些責任。

特別是在當你邊拖地邊情緒暴躁的時候;在你邊照料孩子邊感到厭煩的時候;在你邊做飯邊感到難受的時候。<strong>當你在承擔這些責任的時候出現了負面的情緒,你就應該停下來,而不是一味的抱怨為什麼自己要承擔這麼多的責任。

你可能想問,我不去做誰去做。

當然你可以去做,但我希望你去做這件事情的前提你的心情是愉悅的,你也很享受為家庭付出的過程。所以,與其邊做邊抱怨,倒不如放著不做,找一件你喜歡的事情去做,讓你的心態放鬆下來,比如:看一會書,和朋友喝下午茶或者獨自逛逛街。

<strong>這世上並沒有什麼事情是你非做不可的,很多時候你感到選擇的無力感,不過是你內心給自己施加的壓力,你給自己無形中框定了許多責任,其實,你真的可以放鬆一下。


新肺期間絕望主婦的吶喊:什麼時候才復工?

總結

在一個家庭裡,親人和親人之間的邊界意識容易顯得模糊不清晰,他們很有容易隨時“侵犯”你,也容易無視你的付出。但是,你要明白,你不應該從他人身上去獲得自我的認可,來自內心自我的獨立和自信更多的需要你從自己身上去獲得。


你也沒有必要給自己掛上太多“責任”的枷鎖,假如它們讓你喘不過氣來,那麼試著把它們解開,先讓自己放鬆一下,或許,你就會重新快樂起來。


關注我的頭條號@凡菲凡 用專業的角度剖析生活中的心理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