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贫雪”的北京,今冬为何下得如此“卖力”

前些年“贫雪”的北京,今冬为何下得如此“卖力”

雪花昨天如约而至,这是北京今冬的第七场雪,也是近半个月来北京下的第三场雪。市民不禁感叹:“今年冬天,北京的雪真多啊!一场接一场 ”,“是不是近些年降雪次数最多的一年?”

半个月连下三场雪不奇怪

回顾今冬北京的前6场雪,可以发现,2019年北京的初雪来得特别准时,出现在平均初雪日(11月29日),这场雪从29日中午一直持续到30日早晨,全市平均达中雪级别,局部大雪。

半个月后,北京迎来第二场雪,平均降水量为5.2毫米,达大雪级别;12月23日又出现了一次小雪天气过程;而第四场雪从1月5日傍晚到夜间持续到6日早晨。2月1日晚,迎来了鼠年的第一场雪,几天后,上一场雪还没完全化,2月5日中雪又再一次光临京城。

2月14日,北京迎来今冬第七场雪,也是近半个月来的第三场雪,雪如此频繁,有网友表示“今年的北京有些小时候的感觉,时不时来场雪。”

其实,十几天内连降三场雪北京去年也出现过。2018/2019年冬天北京初雪迟迟不来,直到第二年2019年2月6日(大年初二)空中才飘了几朵雪花,成为1951年以来第四晚的初雪。这雪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2月12日、14日和19日紧接着来了三场雪。虽然每次雪量都不是特别大,但半个月内也出现了4次过程。可见如此频繁降雪并不少见。

今冬的大雪破了多个纪录

今冬的雪真的多吗?从1951年至今69年里北京冬季的雪日数据可以看到,北京冬季观测到的降雪最多的年份为1956年和1963年冬,共有33天,占冬季日数的37%,雪日最少的年份出现在1982年冬,只有3天,其次为2006、2010和2013年冬,整个冬天只有4天出现降雪。

今冬截至2月14日,北京南郊观象台观测到14个雪日,比冬季平均值(12.3天)偏多一点,但因后期可能还有降雪,所以可以确定北京今冬降雪日数比常年同期偏多,但要达到历史较高水平还是比较困难的。2000年以来,降雪日数达到20天以上的年份有三年:2000年冬(22天)、2002年冬(24天)、2012年冬(23天)。

另外统计显示,近年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北京年平均降雪日数较上世纪有所减少,历史最少雪日前10名中,2000年以后的年份占到7席。近几年“贫雪”的北京,今年降雪日数比平均水平偏多,也让人倍感珍贵。

北京市气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入冬以来(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14日16时)北京地区平均降水量为37.5毫米,比常年同期(5.3毫米)偏多6倍,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多。2月以来北京降水量为27.0毫米(常年1毫米),也是历史同期最多。2月14日,南郊观象台日降水量为29.6毫米,创2月历史最大日降水量(原纪录29.3毫米,1959年2月25日)。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今年入冬以来华北降水异常偏多主要是因为西北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偏强,将水汽输送到华北地区,同时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气流在此地交汇,使得降水异常偏多。

可见北京今冬的雪在频率上并不占绝对优势,主要胜在“卖力”上。因为每场雪都不敷衍,一场有一场的量,下一场顶一场,使得今冬降水量破纪录。

立春后遇强冷空气更易见雪

还有些网友疑问,都立春了,怎么还下雪?其实北京2月下雪是非常正常的,历史上3月下雪也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年份4月仍有降雪。统计了立冬到春分10个节气期间的降雪日数,统计结果有些出乎意料,雪日最多的阶段并不出现在隆冬的冬至和小、大寒期间,而在立春节气期间。

究其原因,主要是隆冬时节,虽然冷空气频繁且强度大,但水汽条件较差,往往难觅雪的踪影,华北地区尤甚。而到了立春时节,暖湿气流活跃起来,更容易将水汽输送到北方,丰沛的水汽遇到强冷空气时,自然会给北方带来了更大的见雪机会。

以本次寒潮过程为例,中东部多地现强雨雪,也就是这个道理。北京由于前期温度较高,降雨持续了较长时间,雨转为雪的时间点比原先预报有所延迟,所以降雪量级也相应有所变化。这就是2月14日降水量虽然破2月日降水量最多纪录,但城区多地积雪并不是很厚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