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體檢暫停,如何在家評估兒童發育?—6月齡篇

兒童體檢暫停,如何在家評估兒童發育?—6月齡篇

為更好的防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國家衛健委發文要求“暫停面對面產後和新生兒訪視、兒童健康體檢”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家長只能自己在家判斷兒童的發育情況了。針對6月齡的寶寶,家長們如何在家裡也能正確評估寶寶生長髮育情況,瞭解寶寶的成長過程,在此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早中心陳彤穎醫生通過“四個注重”為您答疑解惑。

注重孩子生長髮育情況


兒童體檢暫停,如何在家評估兒童發育?—6月齡篇


陳彤穎醫生指出,查6月齡孩子生長髮育情況,應從兩個方面去比較:

一是縱向比較,從3月齡到6月齡大約3個月的時間,嬰兒體重大約增長1500克,增長過快或過慢都要注意是否存在餵養方面的問題。二是橫向比較,下面這個表給了年齡段的身高和體重的範圍,在此範圍內為正常,如果低於下限,則屬於低體重或生長遲緩,高於上限,則有可能是超重或肥胖。

兒童體檢暫停,如何在家評估兒童發育?—6月齡篇

注重心理行為發育


兒童體檢暫停,如何在家評估兒童發育?—6月齡篇

一般6月齡左右的嬰兒能發“ba”、“ma”、“ka”等三個左右的音節。可有較大聲的笑、大叫;扶腋能站得直,並自動跳躍,能獨坐片刻,會翻身,雙手可各持一物,能掌指並用抓握小物體;雙手能傳遞物體,並能將物體送入口中,能用手抓開蒙在臉上的物體;雙眼會尋找躲藏在物體後面的人臉,當母親來抱時,會伸直上臂;見到陌生人有反應;拿走玩具會表示不高興;開始認生;會故意扔、摔東西;喜歡與大人玩“藏貓貓”;對周圍各種東西都感興趣。

如果嬰兒存在以下情況任意一項,需要引起家長重視,待疫情過後儘快帶孩子檢查:

發音少,不會笑出聲;

不會伸手抓物;

緊握拳鬆不開;

不能扶坐。


注重餵養


兒童體檢暫停,如何在家評估兒童發育?—6月齡篇

這階段的嬰兒母乳及配方奶800~900毫升,一般每日4-5次奶,夜間不哺乳,頻繁夜奶影響消化、影響睡眠、影響生長髮育。這個月齡是輔食添加初始階段,撫養者開始嘗試讓嬰兒感受輔食、接受輔食和練習咀嚼、吞嚥等技能。一般依次給寶寶添加的輔食為強化鐵的穀類食物,如強化鐵的米粉等;蔬菜類如白蘿蔔、胡蘿蔔、南瓜、西紅柿、菠菜泥等;水果類如蘋果、香蕉、梨子、木瓜泥等。從嬰兒6 個月開始,推薦應用輔食營養補充品(營養包)。

輔食具體添加方法:米粉可用乳汁或溫水調製成泥糊狀,避免過稀過稠;蔬菜、水果處理後均搗成泥狀,方便吞嚥。喂時用勺子將食物送在兒童舌體的前端,讓兒童自己通過口腔運動把食物移動到口腔後部進行吞嚥;不要把食物直接送到舌體後端,以免造成卡噎或引起噁心、嘔吐。開始1天1次,每次1~2勺米粉或蔬菜、水果泥。每次只添加一種,注意觀察嬰兒添加輔食後的反應。觀察5~7 天無不良反應後再添加另一種輔食。隨時間推移,逐漸增加到1天2~3小餐。

每天建議補充維生素D400-800IU,早產或低體重兒還需結合自身情況並按照醫生建議補充鐵劑、DHA、鈣劑等。


注重日常養育


兒童體檢暫停,如何在家評估兒童發育?—6月齡篇

陳彤穎醫生建議,在疫情期間家長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下面這些活動促進兒童發育。

1.大運動方面:當小兒能自如翻身經常趴著玩時,家長就要有意識的教小兒學爬,讓小兒夠玩具,把手放在小兒腳底用力幫助小兒向前爬行;這階段也要開始連續坐,先短時間坐一會兒,坐穩後逐漸延長時間,直到獨立坐著玩;如果嬰兒比較配合,可以繼續每天做嬰兒操,主要練習上下肢、翻身及坐的動作。

2.精細動作方面:給小兒一些小物體,如小糖豆、小米花等,先訓練小兒的注意,以後反覆練習抓取直到能熟練的捏取小物體;還可以讓寶寶練習翫具倒手,發展雙手共同活動的能力,有意的只向一個手遞玩具,引導小兒自己遞到另一隻手裡。

3.語言方面:6月齡的嬰兒發音慾望增強,能無意識的發出一些音節,如ba ba ,ma ma , da da 等。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並使小兒建立諧音與實際意義的聯繫,為今後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做準備;全家對嬰兒的稱呼要一致,鍛鍊嬰兒對叫自己的名字有反應;家長還可以重複為小兒指認人和物體,使小兒重複聽到一些詞語並逐漸理解了這些詞語的意義;用溫柔的聲音表示鼓勵,用嚴肅的聲音表示禁止,培養小兒分辨和理解語言。

4.生活與交往方面:小兒開始出現認生表現,家長應讓小兒多接觸人,觀察小兒對不同人的反應,但疫情當前,需較少外出,家長可以通過短時間視頻聊天,讓寶寶接觸更多的人。

兒童體檢暫停,如何在家評估兒童發育?—6月齡篇

陳彤穎醫生強調,6個月體檢除了上述內容還包括全身體格檢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聽力篩查、視力篩查、血常規檢查等,有更多需求的家長還可以做營養及口腔、智力等其他檢查,這些只能等疫情過後到醫院找醫生檢查了,在疫情期間,大家可以先在家把前四條做好。

近期,陳彤穎醫生還將圍繞9月齡和12月齡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為您答疑解惑,敬請期待!

上期內容:


文字|兒早中心 陳彤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