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夥火線趕製武漢患者“呼叫”軟件

成都小夥火線趕製武漢患者“呼叫”軟件

王超正忙著調試軟件

成都小伙火线赶制武汉患者“呼叫”软件

王超參與開發的軟件截圖

“王老師,麻煩您幫忙調試一下,我們只看得到呼叫床號,需要增加一些患者的臨床信息……”“好的,請稍等。”2月14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見到王超時,他正在與遠在武漢江漢方艙醫院的一位醫生遠程視頻。

據瞭解,王超是成都大邑望縣中醫院信息科的一名工作人員,平時主要負責望縣中醫院的院外護理系統開發,為行動不便的病人提供上門服務。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又“臨危受命”,參與開發武漢江漢方艙醫院線上呼叫軟件。

兩天兩夜沒閤眼

2月9日,王超接到遠在山東的朋友畢兆尚的電話。同為軟件開發人員的畢兆尚邀請他一起參與開發一款線上軟件,以便武漢江漢方艙醫院的病友們能及時有效地與醫護人員溝通。接到電話後,王超立即向縣中醫院上報了該情況,醫院得知江漢方艙醫院需要他的助力,立即給他批了假。

原來,在此次新冠肺炎防疫中,畢兆尚與另外一個朋友呂勃,義務承接了武漢江漢方艙醫院的一個微信小程序開發,即“同艙共濟,您呼我應——江漢方艙醫院病友服務平臺”。由於時間緊迫,畢兆尚就想到了同為軟件設計師的王超。

據悉,該服務平臺設有“方艙動態”“呼叫服務”“鼓勵一下”三個欄目。王超主要負責的是“呼叫服務”,該欄目供方艙醫院的患者線上對醫療服務、生活服務、環境衛生、工作建議等“下單”,方艙醫院醫務人員或者志願者線上接單後有序進行處理。

“那兩天他都沒有睡覺,熬得眼睛通紅。”王超的媽媽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自己一方面心疼兒子,一方面又為兒子感到自豪。整整兩天兩夜,通過不間斷的奮戰,王超順利完成了該模塊開發。

軟件“上崗”2天:

接單600餘條,收集信息400多條

2月11日,在畢兆尚和呂勃的齊心協力下,該系統試運行版正式完成,並在武漢江漢方艙醫院試運行。僅2月11日、12日兩天時間,線上已接600多單,所有工單正有序處理中。

記者登錄該程序看到,患者線上提出了關於燈光影響休息、公佈核酸和CT檢測時間以及加強WIFI信號等訴求,醫院通過軟件進行了一一回復,並採取了切實的措施:對燈光影響休息的問題,醫院已配送1200餘副眼罩進入方艙,如需要眼罩等可向護士反映索取;對病患最關切的核酸檢測和CT檢測,醫院每天也會及時公佈結果,讓後面的患者安心等待;對病患反映的WIFI訴求,江漢方艙醫院則積極與電信部門協調,於2月14日將帶寬提升至500M,增強了信號強度,並覆蓋至醫院各廳,下一步,醫院表示還將現有帶寬進一步升級。

據瞭解,除了線上接單、處理病患訴求外,該程序還為醫生和患者、患者和患者之間搭建起溝通交流的平臺。據瞭解,截至記者發稿,該程序共收集400多條數據,其中患者為醫護人員30多條點贊。

目前,王超與畢兆尚他們正忙著收集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反饋,對程序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完善。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冉禕 劉友莉

大邑宣傳部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