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一對一幫包企業保運行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冕 通訊員 龐佔英)2月13日,位於德州高新區的山東艾蘭藥業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安裝設備。目前項目主體已完工,預計今年6月可安裝調試完成並進行試生產,7月可投產達效。“項目建設這樣迅速,離不開禹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力推進。項目從立項到成功入選省重大項目名單隻用了30天。作為一個外地企業,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政府服務的貼心。 ”項目負責人張小勇表示。

今年初,禹城市確定了100個重點建設項目,艾蘭藥業就是其中之一。疫情發生後,為保障重點建設項目順利推進,禹城市推出創新舉措,著力優化服務,全要素抓好生產發展。截至2月13日,該市重點項目已有64個開工,109家規上企業中有88家復工生產,復工率達80.7%。“對每一個項目,我們建立了1名市級領導、1個市直部門分包的‘1+1’工作機制,針對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由市政府掛牌督辦、市級領導摘牌領辦、市直部門接牌快辦,切實凝聚起抓項目、促發展的工作合力。 ”禹城市市長滕海強說。此外,禹城還選派255名機關幹部進駐高新區企業,實行“一對一”駐廠指導、“一對一”盯防控、“一對一”保運行,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實際困難,督促具備開工條件的企業儘早復工復產。“只要企業‘出牌’,政府就要‘接牌’,全力協調好‘錢、地、人’等要素。 ”滕海強介紹,“錢”的方面,積極協調金融機構開通線上申貸渠道,推出疫情防控專屬貸款,給予額度、利率、期限等優惠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地”的方面,同步做好項目開工籌備工作,松果三星國際物流園、德百綜合體、大禹精細化工等重點項目,全力向上爭取指標,提前安排掛牌招標等需要公示期的工作,努力為項目開工爭時間;“人”的方面,引導群眾就近就業、企業就地招工,減少人員流動,針對外地員工返崗難問題,加強與流出地政府溝通聯繫,實行打包審批、集體包車、定點接送,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便利通道。目前,德州高新區返崗率達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