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住的小區,只測量體溫就可以隨意進出小區,算不算違規?

果然是你嗎


你居住的小區只測量體溫就可以隨意進出小區,還有的小區只做個登記也可以隨意進出小區,按照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無論是疫情重災區還是輕災區都是不符合疫情防控規定的。如果再不加以糾正這種錯誤做法,你們所在地的各級官員離摘掉烏紗帽不遠了,這不是危言聳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



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重災區防止病源外溢,輕災區、無災區防止病源輸入已成當務之急,絕不可掉以輕心,而防範的主要渠道就是人群的隔離,而基礎工作除關閉一切的公眾場所外,社區防範就成了重中之重,要知道新冠病毒的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之久,致病原因就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或前往過疫區或接觸感染患者都是有可能被感染的,傳染性極強。目前,全國所有的城市鄉村對人員的出入都提高了防控升級措施。以居民小區舉例,正規的防範措施和規定應是這樣的:

1、有物業的小區由物業設卡對進出人員進行登記管理;

2、沒有物業的小區由社會志願者、各企事業單位抽掉人員封鎖小區大門,設立卡點對進出人員進行登記管理;

3、由物業、社區製作出入通行證,通行證的正面是所在小區名稱、樓盤號、門牌號,背面為出入日期。在卡點登記的事項包括:出入時間、去往地點等;

4、原則上每戶每二天出去1人採購物品;

5、進出都要測量體溫;

6、封閉的時間由各地自己制定,一般都是早5點至晚10點解除,有條件的小區封閉的時間都是全天24小時;

7、上班人員憑工作證出入小區。

為了保證自身安全和社會安全,請自覺遵守疫情防控期間的居民出入規定,早日結束這場“防疫戰"!


打開車窗看景色


不算違規!新冠肺炎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體溫異常。

正常體溫的範圍:

所謂體溫就是人體和動物身體的溫度,是身體產生熱量和散失熱量這兩個過程達到平衡時的一種狀態表現。一般分為身體內部(深層)(體核溫度,core temperature)和身體表層(體表層溫度,shell temperature)。身體表層溫度變化較大,體核溫度相對穩定。一般說的體溫是指身體深部的平均體溫。

人類的正常體溫範圍一般在36.3℃-37.2℃。在臨床上通常用口腔溫度、直腸溫度和腋窩溫度來代表體溫。口腔溫度的正常值為 36.3℃-37.2℃;腋部溫度的正常值為 36℃-37℃,肛門溫度的正常值為 36.5℃-37.7℃。

人的體溫受物理活動、年齡、女性經期等因素的影響。由於代謝有晝夜節律性,體溫也會有晝夜節律變化。白天的活動量增加,平均體溫要高於晚上。由於神經系統的活動性,人類上午3:00-6:00的體溫較高,下午3:00-6:00的體溫較低。儘管每天體溫有波動,但波動範圍一般不超過 1℃。
體溫有性別差異,一般成年女性的平均體溫比男性要高0.3℃。同時女性在月經期體溫較低,排卵後體溫升高0.3 ℃-0.5℃。
體溫也有年齡差異,年輕人的體溫要高於老年人,兒童的體溫高於成年人。
研究表明,身體內臟器官的代謝速率(水平)是不同的,所以各內臟器官的溫度也不相同,如大腦和肝臟的產熱量相關較多,溫度在38度左右,腎臟、直腸等器官的代謝水平相對低一些,溫度也低一些。
發熱(或發燒,fever):
所謂發熱(或發燒 fever)是指由致熱源引起機體的產熱增加和(或)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而超過正常值。發燒是人體的一種應激反應,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獲得的一種對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的保護機制,對於維護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是有益的。但是體溫過高,對於生理功能又是有害的。
在臨床上,根據口腔溫度判斷和區分發熱程度的高低,一般分為:37.4℃- 38℃屬於低燒;38.1℃-39℃屬於中等程度發燒, 39.1℃- 41℃屬於高燒;41℃以上就屬於超高燒了。大腦等組織對高溫是非常敏感的,高燒和超高燒時要特別注意。
所以成年人如果口腔溫度大於 37.3℃(或腋下溫度大於 37℃,或直腸溫度大於 37.6℃)就被認為是發燒(這是低燒!低燒!低燒!)了。體溫高於38℃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確保不發燒能簡潔有效的監測人員是否感染,疫情期間,請積極配合小區和有關部門,不抗拒,不串門,不造謠。


只測量體溫就可以隨意出入,肯定是不行的,這是對居民不負責任也是對疫情防控工作流於表面,走形式的表現。

建議你可以向社區辦事處舉報或者向轄區派出所舉報,目前疫情防控大於天,這麼多人不上班天天待在家裡不都是為了能及早隔離及早結束這次疫情嗎?

如果像你們小區做的只測量體溫,不統計人員來向,不統計是不是常住居民?那誰能保證是不是在潛伏期呢?這個人是不是來自重點疫區,這都是隱形“炸彈”啊!

目前我們小區採取的防控措施如下可以借鑑一下

首先:對居民進行登記,過年期間去過信陽,南陽,周口,商丘地區的居家隔離14天,其他地區7天。居家隔離期間,需要採購生活用品可以有物業代買並送上門。

其次:針對解除隔離居民需要出行的,要辦出行卡片,同時掃碼記錄,一天出去一次,一次一人。出小區門口需要測量體溫,因為有記錄可以查詢出是否已解除隔離。

再者:對小區樓道,公共區域進行消殺,每天兩次,建議居民儘量不外出。

目前正是疫情防控最關鍵時刻,再有7天是否拐點到來就看這一段的工作了,像你說的小區這樣肯定不行。


小馬過河2017


不光量體溫,還要實名登記有無去過重災區個人活動軌跡!規定出門的次數。


131558616瘋子


非重症區,業主量體溫,刷門禁卡就可以。


eryugh


這就要看你是重災區還是輕災區了,輕災區是沒問題的,重災區就不一樣了,因為病毒的潛伏期是沒有症狀的。輕災區感染的幾率小,重災區可能你旁邊的路人就是,而且是潛伏期,無症狀。詳細問題,關注為您解答


舊扳手Oldwrench


看情況吧 如果你們小區人流量不多的話 測體溫也夠了!


遇見20534


測量體溫是一個步驟,每天早晚都測,進出場所都測,一點點細節都做好來,這樣就不會漏


南方的小麥


已經可以了,難道還讓他們查你身份證?他們沒資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