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一味追求平仄而失了意境好,还是换成不对仗的字兼顾意境好呢?

小麻雀与猫大王


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往往出现在华夏的楼堂殿宇最瞩目的地方。它如同画龙点睛一样重要。所以尊守它的平仄韵律是必须的,不然它就不能叫对联,只能说是顺口溜或打油句子。试想,人的一张脸如果两个眼眉高低不一样,那能好看吗?如果爱好对联就要认真学习,好的东西需要传承,不应该把它弄成四不像。你说是不是?











石羊石虎邹德刚


首先对联要求有意境,不仅仅是对联,任何体裁的文章都必须要有意境,平仄要求是传统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这种文化艺术的体裁格式。正常情况下还是要遵循这个原则,在实在没有好的字词情况下,为了意境也可适当放宽,如一三五不论。但二四六必须遵循平仄要求。这就是规矩吧。如果为了意境违背了,也只能说这副对,不完美了,有了瑕疵。我们不能以现代诗,来对比和要求对联这种艺术形式。就像现代诗不能取代古体诗与近体诗一样。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和表现方式。以史为鉴,与时俱进。何况对联这种艺术形式,她本身就是古体诗词精炼而成的文化艺术,宗旨也是求精不求滥。甚至有些上下联都无法在一定时间时空中对出。这也是对联文化艺术的趣味所在。我们大可不必把她强制变成,市场的萝卜白菜。我们可以共同娱乐或诙谐打油,但不能以此为标准。对联的自有她的最高标准,一个好的东西能传承流传下去的,就必须精致,精益求精。流行一时,不能代表流行千古。[祈祷][玫瑰]


漂泊在他乡的农哥


一副工整的对联意境,平仄,词性都要对上,才算是佳联,若实在难以求全,不能兼顾,当取意境为首,平仄次之,词性为末。意境是对联的灵魂

古往今来不乏很多好的对联意境很美,很绝,但仔细推敲之下,也会有撞律之嫌,也会有词性不对之处。如同格律诗一样,大部分都是严格遵守格律的,但也能找到一些搅屎棍,不按套路出牌,惹得后人们争论了上千年……

“比目鱼对独角兽,据说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当年考鲁迅的”




楚襄蛮


有规矩才成方圆。不过,为了规矩舍弃了意境当然不好,那叫堆砌。同时,也说明对句者底蕴欠缺。为什么在即定规矩内找不到充分展现意境的词呢?这和竞走是相似的道理。你觉得扭屁股掉腰的即不好看又慢騰腾的,为什么不跑起来呢?大家都知道,那肯定是不允许的,那就不叫竞走了。我的意思是说,你既然想对句,就要守规矩。在规矩内对不出来,那是提醒你功夫不到家,还要认真的修炼。不要把自己的无能说成是因规矩严苛所致,那只能说明你不仅仅是无能而且还无端的狂傲。最后还是要告诉你,做任何事都是有规矩的,无规矩不成方圆。你必须在规矩内展现你的多姿多彩。


漫卷诗书喜欲狂i


我认为不能把声调平仄与意境相对立。它们不是矛盾双方、非此即彼。

平仄和意境都是对联的灵魂。没有平仄(特别是最后一个字有时可决定是不是对联),对联都不是,那不是白忙活了,谈何意境?当然,意境不好,对联失去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实只要学识渊博、词汇丰富、观察细致、想象丰富,完全可以找到既符合平仄、词性要求,又能生动形象准确表达意境的词语。

也不知提问者与诗友们对上述回答是否满意。欢迎批评指正!


长青四季松


謝邀,对联严格来说应当讲究格律,对仗工整,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谋种特殊场合词不达意的情况下,不能以词害意,一定要以意境为优先选择,照顾意境。

其二,对联以正对为优,反对为佳。所以反对就有可能超出诗词格律,甚而连意境也会大变反转。

总而言之,平仄格律押韵是对联标,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太依规矩就不自然。


用户110229439954


对联是一味追求平仄而失了意境好,还是换成不对仗的字兼顾意境好呢?

我认为还是换成不对仗的字兼顾意境好。

无论作对,行文,均以准确表达意境为上。平仄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只为意境表达得更好服务,以求达到形式的美。如果一味追求平仄,而失了意境,不正是孔夫子所说的“过犹不及”么?这也就是韩愈要强调务实,反对浮艳空洞的骈文文风的原因。


13974003915


作为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基本要素,否则就成不了这种艺术特色。只有在成形后再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那是水平高低的问题。如失去了这特定的模式,也就脱离了对联的壳。此时灵魂与壳皆不存在了,既然称不上对联,又谈何对联的意境?故还是先讲究平仄与对仗,虽可能水平不高,但毕竟让人知晓这作品的体裁形式了。


天高云淡17


我不明白,题主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追求平仄并不会失去他本来的意境。

当然,知识程度不够而强行作对联,很容易会出现这种情况。没办法,多多看书,涨涨知识,这又不是鱼与熊掌的问题!


半世飞仙


不论一一诗词一对联一一意境一一第一一一意境一一是一一诗词一一对联的一一灵魂一一平仄一一须一一服从一一于一一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