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靠种地有余钱去旅游吗?

豫东一农夫


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来回答

首先,当代农民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有非常大的区别。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描述旧时代的农民的面貌与生活状态,在那个时代,农民只有几亩地,天天的就是玉米小麦,因为除了种地,我们能找到的经济来源很少,交通不发达,工业不发达,除了年轻人会去县城或者外地找个工作,其他人都是指望这几亩地吃饭的,这样的话肯定没有多余的钱去旅游。但是在当今时代,国家政策对农民的扶持很大,农民的收入有所提高,而且交通与工业、制造业等都很发达,农民在种地之余都会去找一分工作,重要的是现在种地都是机械化,占用不了人们太多的时间,所以,大部分农民都有出去旅游过的经历,当然了,这种旅游也可以叫出去逛逛,开开眼界,对农民来说,高消费还是负担不起的。

另一种情况也司空见惯,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大部分都不会在家种地。虽然是农村人,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会努力去考大学,然后去县城或者市区找工作,有兴趣的话可以来我们农村转一转,你会发现在家种地的都是一些长者。所以,现在很多农民出去旅游都是子女在做经济后盾,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纵观整个农村,像原来那样只种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人很少,都会去承包一些土地,这样就会形成规模,实现机械化、规模化,节约管理及人工成本,量变产生质变,提高产量、收入,这样的农民不在少数,像这类的村民还是比较富裕的,每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不在话下的。


三石大弟


不会!一没余钱,二没时间,三舍不得花劳动血汗钱。四娶媳妇,五治病养老。农民最干净,也最艰辛,最值得尊重。


叶子155421295


不清楚南方的农耕情况,不便乱说。但在北方,绝大多数的农民是不会在五一选择出游的,哪怕是郊游。

原因简单,一是五月正是北方的农忙季节,各种忙、各种累…有时可以用“焦头烂额”来形容都不过分。因为这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黄金季节,“播种”的是希望,是期盼,所以沒有人会停下手中农活去旅行的。

二是众所周知的原因,虽然农村富裕了,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使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城市的生活水平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三是农民是看天吃饭的,收入跟天气有关,稳定性差,所以即使有点钱也不敢花,况且春耕投入较大,使不少家庭的经济己捉襟见肘了,哪里还没有闲钱去旅游消费。不过农闲时比如冬季,农民自行组团或随团出行的还是大有人在的。

可以说,开发农村、农民的旅游资源还是大有前途的。





三木C先生


普通农民,靠种一亩三分地,能解决温饱,已经心满意足,那还有钱去游山玩水,那简真是天方夜谈,黄梁美梦。

我们老家,有一老人,一辈子连县城都未去过,去年身患不治之症,对儿女提出一个最后要求:找辆车,带他到县城去一趟,看一看城市景色,死也闭眼。儿女们伤心痛首,找亲友借来一辆面包车,全家人陪着他去县城,进商场,逛公园,游风光带,看一场大电影,吃一顿大餐…老人感叹地说:还是城里好,若有来世,也托生到城里…

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永这困在农村,永远无钱去旅游!





顽皮的小老头


农民靠种地根本没有什么余钱,哪还有钱去旅游。农民何尝不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全国各地的大好河山以及名胜古迹?可是没有经济实力,他们长年在家靠种地,种菜,养点鸡牲鹅鸭,卖点零花钱外,没有别的收入。国庆节我回老家去耍,院子很寂静,整个院子一共七家人共有5.6人在家,这几个人年纪最大的82岁,最小的(学生除外)也50出头,他们都是在家种地,家里的零花钱都是靠卖点米来维系。4号那天正好是赶场,我看见几个70多岁的老大娘手里提着2.3O个鸡蛋去卖。我问她:“怎么不留着吃,这么大岁数”。她说:“卖了打零用,人情客往多”。我想,也是,农村除了卖点那些杂七杂八的以外,还有什么能变成钱的呢?我感觉没有。今年由于非州猪瘟,猪肉的价格不断上涨,我听村子的人说,他们都有几个月没卖猪肉吃了,猪肉20几块一斤,哪吃得起哟!我都是一个月买一回肉,夹子肉24元一斤,排骨35元一斤。所以农民日常的零用钱都紧巴巴的,哪有余钱去旅游?


1911269


"有″少部分村官和地霸它们来钱容易!但真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免车费他都不会进景点游,因为他们的钱来之不易。我快六十的木工后来做工地模板工,半农的农民家有十几亩地又承包别人几亩一起也就二十来亩,老婆在家照看三个孩子上学,我过年、农忙回家农闲隧工地打工,大小城市跑了十来个没进过一个要钱的景区什么名胜古籍一级保护动物圆只要你要钱都和我无关!后来有手机了最多是跑到院门外看看,拍个照片发给老婆一起欣赏,老婆让到里看看我说好下次再来了一定到里面!为什么?农民工不懂风景欢乐赏识吗?现在三个孩子都大学毕业了,在武汉买房子了,给我们老俩买的旅游年卡,每个星期开车代我们出去玩,还说明年省外和国外去玩!我和老婆说中国钱在中国甪可以,不应流花外国坚决不去外国!儿女说好好好听你们的中国农民工爱国又勤劳!这是为什么?


赵良合


这个问题真扯淡,我是农民,最有话语权。自从土地承包制,我和两个孩子十几年来一直没土地,对,我是土地在娘家,可孩子是本村的人呀!也不给分田,我一家六口人,老公婆婆有地,公公是工人没地,每人2.1亩,共4.2亩地,你说我们再不出来打工创创,拿啥养家?就凭那4.2亩地吗?就是地里种金子,现在社会消费水平,都没办法养一家老小,我和老公结婚十几年一直在外,就为了生活一直打拼,那有时间潇洒旅游?


充满阳光的靓丽人生


说起来很惭愧,农民种粮有余钱我还是在网上头一次听说,还去旅游,可能到今天为止在遍远山区还有很多老人连火车都没有见过,他们和黄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为了把自己的儿女养大成人,至今忍然是紧吧吧的过着度日如年的日子,谈何旅游。


来去自由176758944


农民现在和以往也不同了,老一辈的农民肯定很少会去旅游的。但80后的农民却大不一样了,就我们这边来讲吧,小两口种着十几响地,县城里有楼房,是为孩子上学买的,爷爷奶奶陪读,买的小汽车,镇上乡下跑起来方便,孩子放假时,赶上农闲,大部分父母都会带着孩子出去玩,见见世面,有条件的去远点的地方,没条件的也会选离家近的地去玩儿,不会像城里人那样经常去,但每年会去一次,主要是为了陪孩子。

我一同学女的就喜欢旅游,农忙时起早贪黑的干,闲时一家人天南海北都去,连香港三亚都去过了。所以说80后的农民也是有个性的新型农民,能挣也会花!




四叶菜儿


从我记事起家里便在种地,玉米小麦种过,棉花种过,辣椒种过,收入却是不堪入目,别说出去旅游了,花钱稍微大手大脚一点,或者老人生个大病什么的,绝对是要倾家荡产的节奏。

这几年情况有些好转,父母有工作,空闲时间打理农田,倒也算是小康。但是多年积累下的省吃俭用的习惯,更不能支持他们出门远游。我曾要求过他们来我这边玩,有山有水,每次被拒绝的理由都是:我们走了家里的地谁管,家里有事怎么办。我多次劝说无果。

总之,除非是种地大户,朴实的农民一般是不会花大钱出门远游的。(后面附几张家乡雪景图)

农民现在和以往也不同了,老一辈的农民肯定很少会去旅游的。但80后的农民却大不一样了,就我们这边来讲吧,小两口种着十几响地,县城里有楼房,是为孩子上学买的,爷爷奶奶陪读,买的小汽车,镇上乡下跑起来方便,孩子放假时,赶上农闲,大部分父母都会带着孩子出去玩,见见世面,有条件的去远点的地方,没条件的也会选离家近的地去玩儿,不会像城里人那样经常去,但每年会去一次,主要是为了陪孩子。

我一同学女的就喜欢旅游,农忙时起早贪黑的干,闲时一家人天南海北都去,连香港三亚都去过了。所以说80后的农民也是有个性的新型农民,能挣也会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