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整天伺候身体有病的老人,围着他们转,受他们病态的影响,貌似自己也不好了,这咋办?

云淡风轻TMJ


同感!父亲前两年走了,只有老母亲八十,可是最近骨折我们姊妹轮流过去做饭照顾,她越来越薄情寡义,一点都不心疼孩子,我们也五十的人了,也有一个家要照顾,恨不得把子女绑在她身边,一不顺意,立马搬出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们拉扯大了,用得着你们怎么怎么的!哎!心好累!一出一出的,除了折腾就是折腾,想一出是一出,我病休在家去照顾她时间多些,从来没有一句满足的话,天天拉耷个脸,永远不高兴,永远没有满意时候,嘴里永远是负能量满满,我最近被折腾的头疼得不得了!可是自己亲妈,只能忍受下去!累屎⊙﹏⊙


约书亚402


特别能理解你! 长期照顾生病的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家人,会对照顾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

疾病,病人,照顾病人的人,病人的家庭本来就是在一个系统中。我们天然觉得需要照顾生病的人,而服侍病人的人也需要更多的被关注和理解。只要在同一个系统中,彼此之间一定会有影响。

建议:

1.给自己留一定的个人时间,每个人都需要独自的空间,不要因为要照顾别人,而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你好了,才能更好的照顾老人。

2.有自己的爱好或者兴趣,那是每天出去散步也是可以。

3.当自己压力很大时,可以找朋友去倾诉。倾诉完,你会感到轻松很多。学会寻找支持和帮助,不要自己一个人硬撑。

每一个都要去经历自己不得去经历的事情,如何面对,选择权在自己手里。也许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过,无愧于心!


Liyutao


一个90岁癌症晚期,天天住院已经呆了半年了,一个85,无事生非,天天吵。这就是我60岁老妈的双亲,她每天都日常;早上七点起来,做点营养的粥给90岁的,例如筒子骨,鱼片,切点水果,再炒两个口味菜装好,带去养老院给85岁的吃,然后出门转两趟公交车,先去医院看望那个90岁的,伺候完午餐,再转两趟公交车花费一个小时到养老院送菜给85岁的吃,养老院有三菜一汤,85岁的偏要我妈送,伺候吃完,我妈再转两趟公交车,花费两小时回家,下了公交车先去菜市场,买好明天的菜,到家里就瘫倒在沙发上,我下班后都不去我妈那里吃饭,省的麻烦她来做。终于90岁的寿终正寝了,剩下85岁的越发折腾,要随叫随到,每个星期要带着去医院看病,怕死,唯一的爱好就看病,唯一的乐趣就是吃药,判断儿女孝顺不孝顺就是你送不送她住院,自己一个子都没有,我陪我妈去一次,只有满满负能量,开口闭口就是说怎么阎王爷还不收她走,一点点不舒服就要去看医生


精致透明


我妈八十多岁脑梗后遗症,但不是特别严重,能自己上卫生间,自己吃饭,身边不能离人,最近因为老妈的事让我也是苦不堪言。我大姐退休在家基本不管我妈,三五个月不看我妈是常态。我哥一直在我妈家照顾我妈,我周末换我哥休息。我哥下岗没有收入,我妈的退休金每月三千多块钱给我哥,我妈的生活卫生用品衣服零食这些都我管。我也算是女人里比较能干的,每周去我妈家忙乎一天,给我妈洗澡理发收拾卫生做饭洗衣服,做这些我是无怨无悔,但我妈那个唠叨我是快受不了了。我干活她遥控,我都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必须按照她的想法和习惯做事,否则她会高声呵斥我,我都委屈的偷偷哭过好多次。还有就是对我姐的态度,我认为我妈是个没有原则的人。我姐三五个月来看我妈一次,来了啥也不干,就说几句光面堂皇的话,待不到一个小时就回了,就因为她不赡养我妈,我好几年不和我姐来往。我妈全然不顾及我的感受,只要我姐来看她一次,她就觉得大女儿好,我的付出她认为是应该的。无数次劝自己忍一忍,我不知道我还能忍多久……


莫测的海洋1


父亲退休一年后,我爷爷的老年痴呆就严重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父亲是爷爷唯一的儿子,于是,父亲卷起铺盖卷住进了爷爷的屋里。

爷爷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了,他一直以为身边这个照顾他管他的男人是上面派来的。同时,他也忘记了这个住了几十年的房子就是他的家。他最常对父亲说的话就是,那谁,你坐着,我得走了,再不回家一会儿天就黑了。

老年痴呆患者的犟劲儿让他只认自己的想法,你跟他怎么解释都没有用,而且,他们往往有股蛮力,一旦想走就死命挣脱。

我那时候一直住娘家带小孩,经常看到父亲抱着爷爷往屋里拽,爷爷象个小孩子那样往外挣,父亲常常会被爷爷拖得摔倒在地。后来爷爷也偷偷跑出去几次,结果不是找不着家就是摔到路上。没办法,只能把家里的大门整天都关着。

夏天的中午,爷爷是不睡觉的,他拄着拐杖走到大门口,咣咣地拍大门,直嚷嚷要回家。我那时候经常搬个板凳坐在外面看着他,故意把大门锁头挂上,告诉他打不开,钥匙在屋里睡觉的那个人手里,咱们等他睡醒就招呼他过来开门。

其实那时候还算好的,至少爷爷可以走动,大小便还能扶着去外面完成。

后来他的半边身子不好使了,大小便也开始失禁,往往他刚说出口要撒尿,就已经尿裤子了。有时候他说要解大手,父亲把他架出去在简易坐便器上坐半天也没动静,好不容易连扶带抱地弄上炕了,他却突然拉了。

这种时候母亲就得烧很多开水,用大盆端到炕上,父亲一边费力地给爷爷擦洗一边唉声叹气。家里三天两头就会满屋子臭哄哄的,夏天还好,可以开窗,冬天到了,被褥无法经常晾晒,只能几套轮换着用,爷爷的屋子里的气味真的是刺鼻熏人。

后来我给爷爷买了隔尿垫、纸尿裤,他老人家就开始了炕拉炕尿的日子。父亲每天晚上临睡前会给爷爷换上新的纸尿裤,铺上和褥子几乎一样大小的隔尿垫。爷爷身体僵硬,根本不懂配合,还会任性地挣扎,父亲哄着、劝着、求着、说着,每次给爷爷穿上纸尿裤换完衣服,父亲都是满头大汗。

父亲曾对我说,原以为退休了能轻松些,谁曾想你爷爷得了这种傻病,你侍候小孩子是越来越有劲头,因为孩子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出息;我这么侍候你爷爷,却只能看着他一天不如一天。唉!我也是六十多岁的人啦!这日子!

那时候父亲和母亲的脸上很少有笑容,侍候瘫痪的爷爷让他们整天心力交瘁。父亲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稍不顺心就会和母亲又吵又骂,母亲没少背过身去偷偷抹泪。

事实上,家庭式养老还是占多数,一则不是所有子女都有能力送父母去养老院,二则有些疾病的患者人家养老院是不收的,比如某些严重到需要有人整天贴身照顾的疾病,象中风和老年痴呆的晚期患者。

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如果家人们都理解支持还好,一旦兄弟姐妹之间不是特别和睦,面对老人时各揣想法,会让照顾者倍感无助和无奈。

其实,我们也都清楚,谁都会有年老的那天,然而,日复一日地照顾老人病患可不是轻描淡写地说说那么简单,需要付出的也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

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点点腐朽衰败下去,仿佛走入了一条幽暗无门的隧道,明知道没有出口,却只能一步步陪着走下去。

退休的人一般都已经六十多岁了,体力精力都已大不如从前,身体往往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小小病痛。这种情况下,再整日整夜地陪伴照顾老人,身体上的吃不消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会不住地怀疑活着的意义。

当时,我和母亲基本上在白天负责看护我爷爷,尽量解放我父亲。镇里的集市、家里家外的人情往来都让父亲去,让他和外界的人多说说话,问候交流一下,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焦虑的心情。

后来家里又添置了电脑,上了网,我父亲学会了浏览网页,拼音打字,还加入了他的同学群。生活既然不能改变,只能一路向前,可是我们自己还是可以尽量转变一下思路,不要天天只盯着一件事兀自唉叹。

六十多岁,已是看透人间万象,睿智豁达的年纪,接受生活对自己所有的善意、恶意、偏见和考验,学着放松自己,更要学会放下一切。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过去,晴天依旧。

愿您身体健康,一切安好!





桃小毛


伺候病人,真的不是说能伺候得好就能伺候得好的,真的需要非常强大的体力和心力。有的病人,还是不停地唠叨的,把他们难受的心情不停地说来说去,让伺候 的人,有时候一点也排解不开,反而容易造成伺候的人,更是受不了,反而会更难受。

有一年,我们这里就有一件事,一个老爷子,天天伺候他的老伴,老伴有抑郁症,越来越严重了,整天跟老头絮絮叨叨地,说各种不痛快的话,老头子就尽量的排解。

但是,老伴越来越严重。跟他说的话也越来越难听 。

老头子听了,并没处去说去,于是,老头的心情也越来越不好。

他们的儿女偶尔回来,也是安慰安慰老太太,大家也没有注意到老头子的情绪如何。

有一次,那个老头偶尔去附近的一个新楼区参观,看到了一个特别高的楼。

回家之后,又听老伴在絮叨。

结果,晚上,那老头就穿戴整齐,出门了。

一晚上没回来。大家也找不到。

后来就发现他到了那个新楼区的高楼顶上,跳了下来。离世了。

这件事引起 了周围的人的无限感叹,说其实就是老太太整天这么叨叨,让老头子太难受。老头子活得没意思了。

用一句老话说:替她死了。

唉!

所以,久病床前,人是受不了的啊!


Longsuixinyuan


我太有感受了,我母亲13年因脑出血导致失能,不会动不会说不会吃,唯一难受的时候会哭喊几声。到今天己经整整六年了,我和姐姐轮流24小时照顾,夜间也要换三四次尿垫子,确实很疲惫,我的经验是在她家全身心照顾,还有老父亲。回自己家就去放松下下,跳跳操,唱唱歌,再抽空出去游玩一次。全当给自己减压。(我们是24小时一换)。回自己家时间也是很紧张的,一大堆家务要干的,还想给老公女儿改善伙食,我不在家他俩总是凑合吃,要不在外面随便吃。好在这几年老公也理解。碰上这些事了只能想办法,尽力做到两全。母亲除了没知觉好像别的方面还不错,所以我的这种生活不知道还有多久。照顾老人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毕竟也不年轻了。今年我己50了。😢


1357282493q风过无痕


说说我的真实经历。我伺候过三位老人,父亲、公公、婆婆。父亲脑出血手术住医院半年后去世,期间我和哥哥弟弟每天24小时轮流到医院照料气管切开昏迷不醒的父亲直到最后。后来,公公脑血栓半身不遂,我协助家人一起照顾一年多公公去世。安葬完公公,婆婆的要求下,搬去同住,我才知道负能量对家庭的冲击有多大。我不幸成了坏情绪的垃圾桶,各种对包括儿子女儿孙子女的不满意说给我听,原本很好的家人在婆婆嘴里听不见一句好,母子一言不合就堵气,我也由开始的劝解到后来的放弃。总结一下,在医院照顾近于植物人的父亲,每天给父亲翻身吸痰按摩只是身累心不累。照顾行动不便但开朗乐观的公公有点儿像照顾老小孩儿,也累,但心情是放松的。但照顾身患慢性病不合心意就闹情绪的的婆婆,我已经到了不想出门,不想购物,希望明天不要醒来的地步……眼泪止不住……不行!我要坚强地活着!!!我还有妈妈要照顾!


爱shang自由


把伺候老人当成一种兴趣来做,你就不会感觉枯燥了,心态很重要,忙忙碌碌也是一种充实,我今年也快50了,为了防止父母变老,我已做好规划,我在我自己的小区给父母买好了房子,离我很近,为了他们老了能尽孝,父母现在生活都能自理,还用不上我,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平日里自学中医,为了以后能给他们看病。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我觉得能让父母吃上我做的饭,感觉自己变得特别伟大。


用户480443159837




在我去年刚刚退休的时候,母亲患上了脑梗并发脑血栓。当时我妹妹要上班,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在照顾母亲。妹妹在休息的时候会过来替我两天,我才能放松一下。

在照顾母亲的这一年中,我感觉实在太不容易了。

我母亲比较胖也比较高,我和妹妹又都偏瘦,母亲要是摔倒了,我们根本就扶不起来,有时候发现她已经歪向一旁了,但是我们根本就没力气给她拽回来。只能眼睁睁的看她倒下或是和她一起摔倒。


而且照顾一个病人,和照顾一个孩子不一样,孩子是越来越好的,是有希望的,照顾病人则是越来越沉重,越来越压抑,难过。

尤其是照顾脑部有病的人,因为患者偶尔会糊涂不太明白,无论说话还是行为都会让你大跌眼镜。确切的说是让你焦虑,烦躁又堵心。

任是谁整天围着一个病人打转,也不会有的好心情。

有时候我在去母亲家的路上就想,到了母亲家里,一定要对她好一点,要伺候的她舒舒服服的,让她心情愉快一点。

可是进屋不到10分钟就开始焦虑,烦躁起来,看这也不对,看那也不好。连带着对母亲的态度也不好。但是过后又会有愧疚,感觉对不起母亲的养育之恩,心里非常难过。

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我患上了腰间盘脱出和网球肘,而且后来感觉心脏也不舒服,因为半夜要起夜好几次,休息不好。



后来,一个熟人给我母亲介绍了一个保姆。这个保姆50多岁,身强力壮,受过专业培训,而且人品不错,母亲交给她,我们都很放心。她每天白天照顾我母亲,晚上我和妹妹轮流。费用则是由我和妹妹母亲共同负担。

这样我白天可以去外面逛一逛,高兴了还可以再去打一份工,在外边和同龄的人唠唠嗑,非常开心,不图赚多少钱,但是心情愉快,不用24小时都憋在家那么郁闷了。


自从保姆来了之后,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因为我们毕竟没有专业的护理知识。母亲得到了正规的护理,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

如果有能力尽量请一个专业一点的保姆,即使是经济条件差点,也应该请一个保姆。简单算下账,如果你累倒了,看病吃药还遭罪,精神负担也相应加重。与其这样,不如请一个保姆,好让你有一口喘气的机会,不让你的神经绷那么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