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来袭!小麦如何防护?这份指导意见速看

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2月13日-16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降温8-10℃,并伴有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当前,西南地区小麦进入拔节中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陆续起身拔节,黄淮海南部小麦开始返青起身。由于今年主产区越冬期气温偏高,小麦缺少抗寒锻炼,加之生育进程提前,特别是小麦拔节后对0℃以下低温抵御能力较弱,寒潮降温可能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

2月13日,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提出近期小麦“倒春寒”灾害防范技术指导意见,指出,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坚持“以水调温”,做好冻害防御;坚持“以肥促长”,做好灾后补救,切实减轻灾害损失。

倒春寒来袭!小麦如何防护?这份指导意见速看

全国大风降温预报图(2月14日08时-17日08时)

一是提高认识,提早准备。“立春”至“谷雨”,冬小麦主产区气温波动较大,“倒春寒”发生几率较大。目前,冬小麦由南向北开始返青、起身、拔节,进入了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期,春季田间管理全面展开,是决定小麦穗数、奠定穗粒数基础的关键期,要提前做好“倒春寒”防控准备。

二是以水调温,保墒防冻。对缺墒的麦田,寒潮到来前提前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层小气候,缓冲降温影响,预防冻害发生。对土壤墒情较好、尚未拔节的麦田和土壤暄松的麦田进行镇压,弥补土壤缝隙,防止透风跑墒,同时控制旺长。

倒春寒来袭!小麦如何防护?这份指导意见速看

三是以肥促长,分类补救。寒潮过后2-3天,及时调查幼穗受冻情况,分类施肥补救,促进恢复生长,争取小蘖赶大蘖、大蘖多成穗。对仅叶片受冻或主茎幼穗冻死率10%以内的麦田,不必施肥;对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对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施尿素7-10公斤;对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15公斤。拔节孕穗肥还需正常施用。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第一主产省,今年麦播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1350万亩,越冬期苗情明显好于常年,但预测春季发生“倒春寒”的概率较大。小麦专家特别提醒农民朋友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谨防“倒春寒”,如种植的春性品种、播期较早、播量较大,小麦已经开始起身甚至拔节的麦田或者沙土地麦田,更要注意防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