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考上公务员,做了个检察官,没干几年,又辞职去做律师,你怎么看?

江上漁歌


如果放在十几年前,听到有人从体制内辞职下海,大家一定会惊讶不已;但是放在当下社会,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或者说是理解当事人的做法。

为什么会辞职

我身边也有从司法系统辞职做律师的朋友,他们从思考辞职这个决定开始,到递交辞职书,再到正式办理辞职手续,然后到走上律师道路,他们的心境变化都是从犹豫走向忐忑,再从忐忑走向轻松,最后变得坚定而又满足。

有的是原先的工作久了腻了,想换个新的工作环境;有的是觉得怀才不遇,认为做律师可以更好的施展才能;有的是家庭经济负担重,觉得要出来多赚点钱;也有的是认为原先的工作各方面还好,但想要更大的挑战和空间。

但我认为,他们最终都是“自由”的追逐者,要么追求行动自由,要么追求财务自由。


为什么会选择律师这个行业

1、律师和检察官看似两个不同的岗位,但是工作性质都属于法律这个范畴,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以及涉法律知识的运用都是相融贯通的。

2、检察院不但是一座案件资源库,也是培养律师最好的学校之一。

律师和检察官,两者思考案件的角度以及工作程序是不相同的,这就导致双方都觉得对方难以沟通,甚至私底下还会不待见对方,终其原因是因为双方出发点不同。

此外,相比律师事务所档案资料,检察院就是一座大型案件资源库。一个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只要肯沉下心、花心思去钻研这些档案资料,短则3年,长则5年,他们积累的经验足以媲美那些从事律师岗位10年的律师。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试想一下,当一个熟悉甲方流程和甲方分析问题的角度后,再去从事乙方的工作,是不是更加得心应手?

尤其是原单位的同事也将是当下及未来的人脉资源,或多或少都会给律师事业带来一定助力。

4、律师行业也是个半垄断性质的行业。

首先。律师是个技术活,行业最大特点就是:入行时间越长,知名度越高,积累越久,案源越多。这就说明随着时间、经验积累,律师行业发展空间很大,而且只要你愿意、只要时间允许,不存在行业天花板。

其次,律师行业更加符合“二八法则”,甚至称之为“一九法则”也不为过,这一点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更加明显。

以广州为例,按个人收入划分可分为6个档次:20万以下、20万到50万、50万到100万、100万到300万、300万到1000万、1000万以上。其中,1000万以上的大律师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律所主任和大所高级合伙人以上级别的。到了300万,基本上就可以算是成功律师,有成为大所高级合伙人的资格。

我相信,这位检察官辞职做律师,也是做了多方面准备的

古代打仗,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当下辞职前,肯定也会做好多方面准备。

1、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除了岗位变化带来心理上落差外,在面对未来不确定性方面更要做好心理准备,毕竟律师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出去之前,认为外面海阔天空,辞职了感到如释重负,等到真的踏出那一步,发现外面也是风吹浪打,面对收入来源也是诚惶诚恐。

2、财务准备。

万事开头难,刚辞职做律师的时候,案源少,所以收入大抵是不高的;因此,该检察官或多或少都会为自己准备好过渡期所需的资金,用以安慰初期焦虑和挫折。

3、家庭准备。

辞职前后,肯定会和家人沟通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毕竟孤军奋战的滋味不好受。

4、案源方面的准备。

检察官干了几年,或多或少都会掌握一定潜在客户资源。


总结

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辞职日记《我的后半生》中写道,“42岁虽然没有了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43了”。

所以,如果辞职做律师是深思熟虑后做的职业规划,那就请全力以赴吧,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


我是@事业单位搬砖狗:3年乡镇街道基层工作经历,3年市本级机关单位工作经历;体制职场规则的观察者、解读者。关注我,一起了解体制内的那些事。

事业单位搬砖狗


你好,我有个同学也是好不容易考上了检察院。刚刚去上班的时候,他天天跟我抱怨体制内的各种弊端,比如爱八卦,没有激情,套路深,没有未来等等。那个时候我就跟他说,要么趁你刚刚进去还有热血在,赶紧辞职出来,要么你就在天天抱怨中慢慢习惯这种生活。后来他是被迫选择了后者,这也是明智的,因为辞职出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一片。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收入问题。一切从零开始,谁给你案子做?哪里来的收入?体制内虽然也能积累人脉,但是有几个人会委托案件给你?另外还有刚刚辞职出来需要面对的几年等待期,等你熬过了等待期,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了。

其次就是工作性质上的变化。虽然都是法律行业,但是角色完全不同,如果要来做民事律师,那更是得重新开始学。如果做刑事律师,那就完全转到相反的方向来了,以前要千方百计证明被告有罪,并且证据基本都是公安给弄的。现在是要自己找证据证明被告无罪,完全是两个方向。

最后,心理上的变化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以前是高高在上的检察官,嫌疑人和律师法官都对你彬彬有礼,笑脸相迎。现在成了律师,当事人是你的衣食父母,为了当事人你必须去想办法说服检察官和法官,不得不去迎合别人。这个角色互换有几个人能够适应?

所以,慎重考虑,哪个职业都能发光发热。


唐唐诉讼律师


正常,人不经历一次是不会停止折腾的。

我以前在深圳11年,年薪也有好几十万,突然放弃一切跑武汉来卖房子,家里人只差没跟我断绝关系了,我还是毅然决然放弃了,结果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在武汉赶上了好行情,一年顶过去几年,而且钱也经用一些,在深圳我根本存不到钱。

一个人的经历和感受让人无法代替,无法感同身受,只能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去做。

每次在我做重大选择的时候,身边总有强有力的阻力,我的做法还是坚持自我,不求有人支持,能不激烈的反对让我一门心思的按自己的想法来就是了,就怕你已经做出来选择家里人还挖空心思的搞破坏。


成说陈事


能通过司法考试,可都不是一般人,你靠的是过硬的专业吃饭,又不是其他的原因,所以想去就去呗。反正无论你是检察官还是律师,还不都靠到你的过硬的法律知识。

一、过高的行业门槛决定这只能是少部分人的游戏

截止2018年,中国的执业律师人数为42.3万,检察官人数是6.75万人,而全中国的人数是14亿人口,两个加在一起的比例也才万分之3。

而且和医生一样不是你读了几年大学出来就能行医或者当律师的,还必须要去参加并通过司法考试才行。而司法考试是出了名的难,通过率低。

也就是说从事法律行业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不是随随便便靠着认真学习就能参与的行业。

《爱情公寓》里面的张益达不就是参加了几次司法考试都没通过,只能苦逼在律师事务所刻光盘。

而你不仅能通过司法考试,还能当上检察官,说明你的法律知识和能力在行业里面应该都是佼佼者。

所以对你而言在这少部分才能玩的游戏当中,你并不存在转职的障碍。

二、检察官和律师承载着不同社会职责

检察官:是国家机关单位,代表的是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公正,所以你的社会责任感和象征意义是非常浓厚的。也是你的收入无法和律师相比,但是你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使命感是很难有其他职业能比得上的。

律师:同样是法律行业,律师相比检察官而言,多了一份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且收入高得多。但是律师的社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坦白说是无法和检察官相提并论的。

举个例子:以教师为例,明明教师的工资也不算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去当教师呢?就是因为教师的社会认同和社会使命是非常崇高的呀!

三、对你而言你最重要是这3点

1、 快速进入角色

虽然同样是法律专业,但是毕竟两者的角色不一样,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摆正的自己心态,调整自己的定位,快速进入律师的角色。

2、 选择一个专精

律师也很有很多细分,有专门做劳动关系的,有做经济纠纷的,有做刑事案件的,也有做婚姻相关的…….总之划分的非常非常细致,所以你还需要给自己一个定位,选择一个方向,专研并专精,深耕细作下去。

3、 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初心

每当迷茫的时候,想想自己当初为什么要从事法律行业,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初心,才不会迷失!

更多精彩好书解读,职场攻略、精彩品评请关注本头条号“经管励志书籍评级”!


经管励志书籍评级


好不容易考上公务员,做了检察官,然后又辞职做律师了。

现实中这种情况很多,从法学院校毕业,一般都希望自己进入法院或检察院工作,对检察院法院的量大小,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知之甚少,怀着憧憬去的,然而到了检察院法院工作以后,全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工作枯燥乏味,案多人少,责任重大,正真是挣着买白菜的钱,操着买白粉的心,(当然因工作单位级别,工作地域,案件量大小不同情况不一样有,我说的是最惨的情况。)而身边的律师呢,工作性质相似,好些案件律师工作量很少,而法官检察官的工作量非常大,但和律师相比,收入差了一大截,在这种反差面前很多人都会有想法,年龄较小,比较有闯劲的一部分就会选择辞职去做律师。这是很正常的人才流动,不足为奇,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都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权利,不用大惊小怪,现在网络上有些人对于体制内的人说自己工作累苦永远都回一句话,你不愿意干有人干,当有人辞职时又说肯定是现在捞不到好处了,或好处捞够了害怕被查趁早开溜,一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嘴脸,这部分人你怎么做他都能挑出毛病,对于这样的键盘侠不必理会。走自己的路,如果想辞职就大胆辞职,法律共同体,不能只有律师可能选拔进入法院检察院,更多的法官检察官去做律师,人才正常流动,人事制度这潭水才能活起来。



刑律说法


我家既有检察官,也有律师,这两个职业虽然都和法律有关,怎么选择,有以下几个考虑因素:

——价值追求。检察官办案是为了惩恶扬善、维护公平正义,代表国家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律师为当事人代理辩护,维护的是个人或者公司的利益,平均收入比检察官高出不少,但职业荣誉感检察官更强。

——生活态度。检察官收入比公务员高一些、工作生活都有规律,但做久了比较乏味;律师出差多,加班多,虽然辛苦劳累,但接触的案子更多,个人业务能力提升更快。

——人脉关系。对律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脉,有人脉才能接到案子,有关系才能打赢官司,如果不善交际,不喜应酬,不能建立自己的人脉圈,当律师还不如检察官轻松。

考虑清楚以后再做出慎重选择,没有一个职业是十全十美的,无论是当检察官还是做律师,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坚持下去都会事业有成。


慧眼识人心


分享一下身边朋友的故事。在系统内工作几年后毅然而然辞职做律师,系统内的人都很佩服,有些人可能会说去做律师但做出实际行动很难。前几年受禁业期限制,而且刚入行,手上没有案源,以及面临身份的转换,日子确实很难,但唯一欣慰的是感觉自由,付出与收获是正比。熬出了前几年,适应了身份可能律师更好,不然在系统内越久就越没有勇气走出来。

另外转发一个辞职法官分享的故事: 作者/辞职法官、赵耀彤

每一个人想法不一样。仅以本人的亲身经历写出来,自己感受一下即可。


1.终于考进法院,很nice,自以为人生即将走向巅峰和高潮。


我2010年毕业考进我们老家的基层法院,遇到的情况是:


(1)当事人经常在开庭的时候互相怼起来,就好像没法官一样,不管审判长怎么说,不管我怎么说,反正他们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当事人每天都会在我和庭长的面前表演各种泼辣;


(2)当事人请得起律师的少之又少,无业游民或者文盲特别多,立案庭的法官不像是法官,更像是给学生批改作文的老师,每天教格式和要写的诉求;


(3)判决下达以后,总有一方一直找我或者我的同事诉苦,说是对方的不对。


(4)派出法庭的同事更像是放牛郎,上班期间在乡镇各种调解当地的鸡毛蒜皮;


(5)........,


总之,我感觉自己很像救世主,所以我下班的时候会质问自己,凭什么我辛辛苦苦读那么多年书参加高考,在大四辛辛苦苦过了司考,又考上公务员后,我却是一个月拿着3000出头的工资干着一些没钱没命的工作呢?关键是出力不讨好,社会上并不觉得法官辛苦,他们的眼里觉得我们是官官相护或者是官商勾结,总之就是仇视我,敌视我,你支持了他的诉求或者答辩,他就说你不错,对方就会说你绝对拿了好处,反正就是总有一方结下仇。我招谁惹谁了。我不是救世主,我也是个普通人,我想离职,但是我们这里也是要五年最低服务期,所以我就熬。因为如果不是辞职,是被辞去公职,就不能做律师,甚至国企的法务总监也是不能做的。所以进体制需谨慎。

2.服务期满,我终于辞去法院工作,到另一个城市的律所开始新的人生。


2015年满了五年服务期后我终于辞职成功,离开法院的那一刻就像当初高考考上大学的快感(我是农村的,家里祖祖辈辈唯一一个大学生),走路都快飞起来了。辞职后我去了律所,2016年底通过律协考核,2017年拿到律师证,第一年做的事务所里的案子,2018转成纯提成制律师,除去所有要交律协的培训费还有会员费。大概一个月能稳定在4万左右(比我在法院一不小心末尾多了一个0)。不过需要用1万作为一些维护关系的开支,所以每个月净收入在3万。2018年我统计了一下,我存下来35万(做的纯诉讼,),今年2019,签了两家私企,法律顾问费一年总共12万,不坐班。


3.前后对比。


(1)收入:(2015年离职的时候)在体制内一年大概6万左右,这个数字是到手的,不包括五险一金。律所①实习的第一年(2016年)其实我是独立办案(形式上不能独立,不过实际上是我自己独立办的,遇到要求严格的就让事务所一个执业律师跟我去签个字,事情我办),按授薪给一个月8500,不多一分不少一分,律所只按最低的社保待遇交,不交公积金,我自己以律所的名义给自己继续交的。一年收入10万左右(比在体制内增加了1.7倍)。②执业第一年,做的授薪律师兼自己的一些案子(2017年净收入23万)③执业第二年,转成提成制律师(2018年净收入35万);④2019年签了2家私企的法律顾问,不坐班,一家6万,共计12万。目前诉讼案子写我的名字然后让实习律师跑腿。至于今年收入多少,年底报。


(2)社会地位:①在法院的时候,一开始感觉自己地位蛮高的,慢慢的周围的人都知道你是法院上班以后,最开始是问公务员怎么复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年以后我好像也不觉得自己在这个县城有什么地位,总之就是上下班,写判决书,开庭,在单位吃饭,下班以后就自己回家。②在律所的时候,该办事办事,办完事可以不用回律所,直接回家....【我就想表达,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什么社会地位,都是你自己幻想出来的,相信我,真的是这样!】③在法院的时候来的基本上都是请不起律师的没文化的互怼的,在律所能请律师的都非常尊重律师,败诉以后会跟你一起想办法,听你的意见,胜诉以后会专门请你去吃一顿上千的饭。


(3)办事效率情况:不管是在法院还是律所,遇到那种倚老卖老的公务员都不好办,遇到素养不错的,对方一视同仁!(其实我非常想把倚老卖老的人的年龄段点一下,但是不想贴标签,总之就是,好不好办事,主要取决于对方是不是有职业素养)


(4)案源:法院案源挺多的,而且分到你头上不能选,律所案源还不错,可以选择性的做。


(5)劳累程度:法官是坐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等律师或者当事人来办案,律师是在不同的法院办案,脑细胞都死不少,总之,法律人都不容易。


以上是我的情况,给所有法律人一个参考,律师每年要交会员费和培训费,但是不多。社保提成制的自己管,授薪律师律所交。另外就是体制内有的福利,其实现在很多企业也有,所以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五险一金就是有保障。不要贪图一点蝇头小利,还是要看实实在在能够操控在手中的人民币才是实在的。


本人不是来表达自己好像多么挣钱,说实话我这个收入在律师里多如牛毛,我只是把事实表达一下,请不要误解!对我而言,钱很重要,对很多考法院的人来说,如果你是来找社会地位的,那就别傻别天真了,自作多情真的不好……


Anmy5655


你好不容易考上公务员,没多久又辞职去做律师,那么我想问:你当初的职业规划是怎么做的?

公务员or律师,看似你都可以随意切换,那我也有些佩服你!

下面,结合我个人的职场经历,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辞职是个人选择,但请一定做好职业规划!

说实话,你从公务员辞职做律师这个选择,我不评价好或者不好,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做公务员虽然稳定但也许你干了律师可以赚大钱,但也有可能你就适合安安稳稳做一个公务员检察官。

我如果简单地和你说辞职好或者不好,那一定是不负责任的。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必须提醒你:无论你如何选择,请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当初你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上了公务员,可短短几年就辞职干律师,除非你当初想的就是考个公务员过渡下,否则我只能说你当初考公务员之前一定没有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在我们中国这个社会,总的来说,能考上公务员真的很困难,你有能力考上检察官,可见你专业基础非常好,人也聪明。

可如果最终目标是要做律师,也未必非得先短暂干两年检察官。

至少我身边见过的律师,都是毕业前就确定了职业发展目标,一边工作积累经验,一边进行司法考试。

律师,一方面是专业性,另一方面就是项目案件的经验了。

我不知道你做律师的职业动机是什么,为了赚钱多?还是就喜欢律师这个职业?

既然辞职选择了律师这条路,那么就给自己未来的人生好好规划下!

二、转行成功的人,都懂得把前后两份职业衔接起来!

从公务员到律师,看似是完全不同性质的工作。但你如果认真思考下,这两份职业完全可以衔接起来。

首先,律师和检察官都属于法律大类的专业,只不过一个是司法系统的公务人员,一个是替企业或个人打官司的律师,对法律方面基础的知识,我相信是相通的。所以你以前学习到的这些知识应该连贯到新工作上去。

其次,原来公务员的一些人脉资源或专业资源等,你可以考虑如何帮助你新工作的开展。据我所知,很多律师都需要和检察官打交道,如果你在检察系统有认识不少人,懂得不少套路,我相信这些资源是可以给你在律师事务所带来很多方便,你需要做的是继续维护好过去的资源,不要轻易让它断掉。

最后,既然选择了跳槽,也要转变一些思维,想想这两份职业的差异在什么地方,比如说律师的工作强度也许更大,经常要出差等,你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

三、成年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今天如果你是跳槽后再来提这样的问题,是否意味着你还对自己的选择有些不够自信呢?

职场上的任何一个成年人,必须懂得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

不管家里人或者身边的朋友如何看你,你已经把那么不容易考上的公务员都给放弃了,所以你就必须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去做好下一份工作!

对别人的质疑,不要轻易收到影响,我相信你一定内心是向往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而非做着玩,既然如此,你就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做好它!

我身边也有个朋友是公务员辞职,“下海”创业了,他开的是一家互联网电商公司。

当初创业的第一年,公司不赚钱还欠了一些债务,别人纷纷取消他傻子,好好的公务员不干去玩什么电商!

可他从未动摇自己成功的决心,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哪怕再难再苦也要走下去。

三年后,他的公司终于赚钱了,并且业务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多。

我觉得他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心态,他很自信,很坚持,那股拼劲告诉别人:我就会证明给你们看。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决心,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欢迎各位转发本文,我是丁路遥知事,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每日为您解答各类职场问题,分享职场信息,请点击关注我吧!

丁路遥知事


好不容易考上公务员,做了个检察官,没干几年,又辞职去做律师,你怎么看?

这个就得看个人的追求了。当检察官可能要轻松一些,社会地位也会高一些;当律师可能会很辛苦,社会地位也比不了检察官,毕竟这是一个官本位社会,但是做律师肯定要赚钱得多。

在我的身边,这样的例子还比较多,他们当中有的做到了政法部门的处级领导,有的做到了科级领导,都还是比较有实权的,但是他们也毅然辞职。有两个在省城开了律师事务所,有两个是在地级市开了律师事务所,都是和人家合伙的,业务做得比较大。

一者,当前已经逐步法治社会。

不懂法、需要法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只要律师肯去做,这个市场还是不小的。毕竟法律还是一个相当专业的领域,一般人怕是难以涉入,遇到事情还得依靠律师等专业人才。

二者,在政法部门工作过,至少会有两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收获工作经验,凡是在政法工作过的,肯定就会对打官司有所了解;二是收获人脉资源,这一点相当重要,在中国,办很多事情,虽然要讲法,但人恐怕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三者,当下检法乃至政法部门的工作量比较大、任务比较重。

有的地方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也是一些基层检法部门留不住人的原因之一,事情多倒还不算,待遇可能与他们想象的还不相称。尤其是如果没有入额的,在内部都有很大差距,导致有人心态也不平衡。

而司法终身责任制,也会给不少检法人员增添很大压力,毕竟办案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干扰,司法权威性有待提升。

所以,以我的观点来看:如果要安安静静过个日子,不妨就当个检察官、法官,收入也还不错,地位也并不差。

如果想要更加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增加工作、生活的相对自由度,不妨去做律师,这是一个有挑战性,也有机遇性的工作,毕竟依法治国任重道远,这样的人才还是很少的。


碧翰烽


百灵鸟认为,考上公务员,成为检察官,实属不易,非常难得。放弃公务员,也非常可惜。但是,选择当律师,也是一个好的选择,更能创造出更大的业绩,实现自身价值。


当律师,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律师大有可为。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以下四点原因。


一、群众法律需求多。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展,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的增多。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律,对法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小到房屋租赁合同文本的审核,大到聘请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等。都需要专业的律师来提供服务。


二、律师发展前途大。面对日益增多的法律需要,律师的有效供给却明显不足,律师少,优秀的律师更少。在我们县,2017年实行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工程,每个村配备1名律师作为法律顾问,解决群众的法律需求。但是,整合全县的律师资源,根本无法满足全县村居的需要,我们只能1名律师负责10个村居。由此可见,我们的律师真的很少,很稀缺。与庞大的法律需求相比,明显不足。


三、律师工资待遇高。律师行业,属于典型的多劳多得,智者多得的行业。作为律师,在拿到每月基本工资的同时,更多的收入来源是绩效工资。你工作越多,完成的任务量越多,工资就越高。你的能力越强,打赢的官司越多,拿到的提出就越高,尤其是在代理一些经济纠纷类案件时,在胜诉的情况下,可以获得非常可观的收入。律师,工资收入过万是很轻松地,远远要超过公务员的工资。


四、律师职业获得感强。律师的职业获得感主要来自于群众和案件当事人。律师工作非常充实,每天的形成都是满满当当的,他一直奔波在法律服务的路上。当给村民解答了法律问题时,律师心里是高兴的;当给学生们讲完普法宣传课以后,心里是美滋滋的;当成功调解了矛盾纠纷时,心里说不出的喜悦;当打赢了官司时,心里默默地给自己点赞。律师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才能,让法律散播到每个角落。他们每天都生活在工作的幸福中。



与公务员、检察官相比,律师工作也具有许多不足。


一是工作强度大。律师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可以是说是终日奔波。我有同学是做律师的。经常见他凌晨发朋友圈,在看守所门口排队,只为明天一早能尽快见到当事人。有时候,他经常出差,四处奔波,哪里有案子,哪里就有律师的身影。


二是工作压力大。律师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在法律诉讼中,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案件判决的成败,或者是案件量刑的轻重。一个好的辩护律师,要能够打的赢官司,解决掉问题,否则,很难向当事人交代。律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


三是工资不稳定。律师工资高,完全依靠工作绩效,干得多, 拿得多。但是,这种工资非常不稳定,当自己的碰到棘手的案件,一时难以解决时,同样一个月,工作成绩减少了,工资必然随之减少。


【总结】


公务员、检察官固然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是,律师也是朝阳职业,律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敬。


既然选择了辞职当律师,那就迅速转变角色,弄懂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水平,做一个优秀的律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