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些老人为抗击新冠肺炎捐献出毕生积蓄?

用户25962562191


艰苦朴素的一代人,吃苦耐劳的一代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人,他们更懂得万众一心,更懂得奉献,更懂得有国才有家,所以捐出毕生的积蓄在正常不过了。


岽苝亾


按照马斯洛需求来讲,这些老人既然有能力捐积蓄,那在生活中自然已经满足生理、安全需求,那么就可以从社交、尊重、自我实现来看了。

1、社交层面:

老人对当前生活状态比较满意,捐献出毕生积蓄,那么可以理解往后余生应该是有人照顾的,用不了那么多钱,自己的后代还可能很支持老人的这种行为;

还有一种情况,独居老人个人积蓄用不完但无人继承,倒不如捐赠公益,让自己的积蓄最大价值化,也给自己争得荣誉;

2、尊重层面:

这是人的潜在需求,每个人都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愿意捐出毕生积蓄,足以说明这样做对个人来讲,可以兑换社会的信任和认可,心里会很满足;

3、自我实现:

这样的老人简直是我辈楷模,在国家危难时刻愿意助力奉献自己的价值,在社会需要的时候尽自己的一份力,充分表达出老人对当前社会的热爱和期望,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心中崇高的事业做奉献。


曙Ouba


历经苦难的人,更能对苦难感同身受。

因为他们从贫苦无助的时代走过,所以他们要竭尽所能,不让后代们经历他们曾遭受的千疮百孔。

因为他们曾经相互帮衬着,跨过了泥泞的砍,渡过了艰险的关,所以他们知道,搭把手的意义,就是一定能够挺过去。

因为他们看到过支离破碎,所以愿用生命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完整。

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祖国,所以他们愿意倾尽所有。

挺身而出的为什么不能是他们?他们是贫富时代的联结和见证,他们要用身先士卒的智慧带领子孙后代共抗劫难!

可我们不要挺身而出是他们,因为我们已经能顶起天,我们有力量接过他们手中的棒子,为祖国的安定护航。

所有捐款老人的情义,我们记在心里。因为我们要把它传递给下一代。我们知道这才是凝聚力。

但请让我们把积蓄还给他们,因为有我们在,有国家在,已经不需要他们挺身而出,只愿他们安享富足。


青提芦


我的观点是:老人的捐款,可以适当收一点,来满足老人的心愿,但不能全收。


1、老人的捐款,收,还是不收?


每每国家有难之际,总有些饱经沧桑、清贫一生的老人,毫无犹豫、毫不吝惜倾囊而出风险自己的全部,这一次又有一些老人次拿出了毕生积蓄支持抗疫。


2月11日,媒体报道“重庆87岁独居老人捐出毕生积蓄20万元”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


老人多年来一直独居,租住在一个老旧门市内,平时摆摊卖小百货来补贴家用,她生活节俭,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

虽然老人说“我有儿有女都孝顺,还有退休金,还做小生意,吃穿不愁”,但是从照片看生活条件相当简陋。



老人儿子说,“我母亲是个热心肠,她为疫情防控捐款,我们子女也大力支持”。老人说:“国家有难,我不能做旁观者。”


很多网友认为,老人的善心令人感动,但是相关组织不应该收这样的“保命钱”。也有些人提出,经济不宽裕的老人也有捐款的权利。


网友们的观点一边倒:

  • 不应该收,你低估了这些老年人的善良,看到国家有难,他们恨不得把命都捐出去。但是捐出去他们今后的生活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

  • 不该收!为什么媒体要这样宣传,是鼓励吗?!我觉得很难为情,就不该当做正能量来宣传!那些令人动容的“暖闻”,就像一个个耳光,狠狠地扇在了某些人脸上!

  • 善良是应该传唱,好好告诉老人家我们心意领了,国家很感激就好了,真的不好收。毕竟缺的不是钱是物资,拿老人积蓄对我们来说杯水车薪,但那是老人一生的积蓄。

  • 我认为,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不能收。他们本就是弱势群体,理应受到社会各个群体的关注和帮助。而不是现在拿出自己毕生的心血积攒来帮助他人。这种行为可以赞扬可以褒奖,但不应该鼓励和收取......


我们为这些老人的善良、大爱所感动,但心底总还有疑问:他们的钱,该收吗?


凤凰网做了一次网上调查《贫困老人的捐款该收吗?》,有11万网友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0%的网友都认为不该收。


我也非常理解网友们的观点。


2、没有人,忍心拒绝老人的善意


老人为新冠肺炎疫区捐巨款的事情,并不少见。


近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某派出所业务大厅内,走进了一位头戴环卫工人的帽子和脸上戴一个口罩的老人。只见这位老人走到值班民警面前,掏出了一沓钱放下,然后转身便离开了业务大厅。

当民警开开之后发现这沓钱总共有12000元,底下还压着一张留言条,上面写着“急转武汉防护中心,为白衣天使加一点油”。


网上常有老人捐款的新闻报道:

2月9日,常州一位老大爷来到新北区政府,放下一个纸箱就走,称要捐给武汉。

纸箱里有50万元现金,和一张署名“常州公民”、为武汉加油的纸条。大家辗转找到捐款的夏大爷,他说自己够吃够用就行,再难也要支持,也不要宣传和表扬。

给武汉捐款10071元的成都老人李学明说:“我根本就不知道武汉在哪儿,但是我知道四川当年地震的时候,他们肯定帮过我们。”


捐款,本身是一件自愿的事情,没有人可以强迫你捐,同样也没人可以禁止你捐。


老人捐款是他们的心意,是为帮助国家尽自己一份力,没有人忍心拿老人的积蓄,但也不忍心拒绝老人的一片善意。


3、对老人捐款最好的态度:要么婉拒,要么收一点


我们不能让贫苦的老人倾其所有,捐出毕生积蓄,除了几句表扬之外,他们后续生活却得不到任何保障。


对待捐款老人最好的态度,要么婉拒,要么象征性地收一点。这点,古人和老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曾国藩有一位爱将鲍超,在曾国藩过生日时送了很多贵重礼物,曾国藩仅取了一顶帽子,既护廉洁,又全人情。现在的我们仍可仿效。


电影《乱世佳人》里有一个情节。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在南部联盟的慈善募捐会上,面对募捐箱,囊中羞涩梅兰妮,忍痛捐出自己最珍贵的结婚戒指。

白瑞德看到后,悄悄用10倍的加个赎回这枚戒指,并还给梅兰妮,他在信中写道:

“南部联盟也许需要它的男士们的鲜血,但是还不需要它的女士们的爱情的血液。亲爱的太太,请接受这个我对你的勇气表示敬意的标志,并请你不要以为你的牺牲没有意思了,因为这枚戒指是用十倍于它的价值赎回来的。”

高晓松也发表微博评论:建议这些老人尤其是贫苦老人的捐款,能婉拒尽量婉拒,实在盛情难却,可以考虑放进一种可撤销信托基金里,用年化收益行善,本金可以撤回,以备万一老无所依。不要像我们这种飞蛾扑火式的捐款,转眼成灰。以这些老人的年龄,基本上没过过几天好日子。我们愧对他们,谢谢他们。


老人捐款,是他们爱国的心意,捐赠机构拒绝,是机构的权利。


4、善待老人,从现在开始


幸好,婉拒老人捐款的,也不少。

2月6日,广东佛山,一老人到派出所放下4000元后转身就跑,民警急忙追上归还。民警说老人想捐钱给警察买口罩,执意不肯收回,便悄悄跟着老人回家,发现她是一位住在附近的独居老人,隔着门劝说了半个多小时,老人才将钱收回。


民警说:“老人年纪这么大了,我们虽然很感谢,但不能接受捐钱”。


2月11日,93岁低保老人李泽芳委托她的养子给社区送来了1000元,收到这笔捐款后的社区书记邓红艳心里久久不是滋味。下午,她便来到李泽芳老人家里,将善款退还给了老人。


她说:“老人家您的心意我们心领了,钱绝对不能收,现在社区在抗疫物资上、经费上都有保障,您现在主要的任务是把自己照顾好。”


是啊,老人们把毕生积蓄捐献后,万一得了重病,需要大笔资金救治时,收款单位能为捐款老人提供帮助吗?


别再宣传老人捐款了,那是他们的养老救命钱。这种新闻越多,越是道德绑架。


全社会募捐机构,请停止接受那些老弱病残的捐赠;媒体,也请不要夸赞表扬助长低收入老人捐赠的赞歌。


看到媒体宣传收废品的大爷、卖咸菜的老奶奶捐赠,我只感到心疼,别再捧喝他们了,那是他们的养老钱,买命钱!


答主介绍:霍辉,宝妈,理工女,改善专家,写作教练,高级工程师,倒过来是辉霍,多平台签约作者,头条号:霍霍的小世界。

霍霍的小世界


不支持,甚至反对。老人“裸捐”,会“因捐返贫”,把老人自己以后的生活置于众多不确定因素之中,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危险”。

为抗击新冠肺炎,捐出毕生积蓄,老人的这种行为本身让人感动,令人钦佩。也让很多明星汗颜。

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立即面临的是养老,看病,这些是最需要钱的,很多老人同时又面临收入变低,或者说是没有收入。毕生积蓄就是为了应付老人自己身养老,看病的问题,所以在中青年时期开始储蓄,一下子“裸捐”,自身对抗风险的能变弱。老人需要一定的积蓄来保证老有所养。所以反对老人的这种“裸捐”行为。

还不用说是老人,其实正在上班的年轻人,如果让他们捐出10万,他们可能面对的房贷和车贷,就是出现断供情况。如果是自由职业者,最近两三个月还会面临没有收入的窘况。

所以捐款,提倡根据个人实情况量力而行,更为理性。

在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双桂社区,穿着一身橙色环卫工作服的一位老人,带着口罩,捐款5000元,抗击肺炎疫情。坚持不留下姓名。后头通过媒体才了解到,她自己也是困难职工。这对她来说也是一笔巨款,也是节衣缩食得来的,但她的这种行为更为理性。

马云捐赠十亿,和普通人的10元,100元。爱心是一样,份量也是一样,都是为抗击新冠肺炎。

比尔·盖茨,将自己名下的580亿美元全部捐给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被媒体誉为裸捐。还有,周润发也加入了“裸捐”的行列。他将会捐出超过10亿元的财产。都是值得钦佩!

抗击新冠,武汉挺住,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数字成都


我的观点是:老人的捐款应该收。但要做好登记工作,疫情结束后当地政府街道,要进行表彰。

现在的老人需要什么?

现在的老人都挨过饿,受过穷,吃过很多苦,艰难的生活使他们养成了节俭,安于清贫的习惯,现在生活富裕了,但他们的习惯没有改变,长期的朴素生活,使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了存款。

由于老人年龄,身体因素,花钱的欲望越来越低,钱对于他们来讲已经不是必需品,他们需要的是亲情,是关心。是关注,他们渴望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他们通过捐款向社会证明,他们还是有用的,还是可以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的。通过捐款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存在感,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关心社会。

我们该做什么?

老人把自己毕生 的存款都捐给了社会,他们是在用行动告诉后代‘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国家困难面前,一个花甲老人,走在了年轻人前面,为年轻人树立了样板,同时也为同龄人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国家通过表彰他们就可以改变很多老人的自私自利,贪图享受,赌博的行为,使社会环境更加健康;同时号召年轻人向他们学习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情怀,带动起社会尊老爱老,最重要的是当老人有困难时,我们的政府一定要帮助他,号召周围的人帮助他,真正做到:国家有难,全民支援,一人有难,八方支援 ,形成一个互助互爱,和谐友爱的社会。

好人要有好报 社会需要更多的好人


用户瀚文中医


最近,常见老人捐赠支持抗疫情的报道,让人十分感动,又很心疼。特别是那位87岁高龄的老太婆,将积存三十年的20万元捐出,自己却独居在一间老旧门市内,靠做点小生意为生。她的善举、大爱,深深印记在心!有的网友,十分感慨,担心会影响老人家的生活,急呼:不要收老人家的辛苦钱!还有一位老者,取出存款1、5万元,给女儿借5千元,凑足2万元,献出爱心。另一位退休长者,大方捐款50万元!这些慈善慷慨行动,感人肺腑!因为,她(他)们历经艰辛,深知人间温暖,懂得怜悯,同情弱者,特别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内心悲伤,急切希望尽一点微薄之力,帮助病痛者,为国家分点忧。这些可敬可爱的老人,愿你们好好保重,健康长寿!人们永远铭记你们,好人一生平安!![玫瑰][玫瑰][玫瑰]


老斌66126261072


个人观点:提倡捐款、提倡任何人合理捐款。因为助人这个事情从心理上到实际行动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仍然需要有人去引导、感化。

看到问题的时候,我有一些疑惑老人为什么要捐献全部积蓄?他是怎么想的?他的子女能允许他这样做吗?老人为了帮助别人,自己的生活同时陷入了危机这样又有什么助人的意义?

老人家们在“被别人需要方面”很弱化,这会使他们有很强的缺失感。失去别人甚至亲人的关注关怀往往导致老人的生活或者说生命质量极速下降。所以他看到有人需要而自己又拥有某些东西时就毫不犹豫的倾囊相助。这种可以为别人做点什么,抑或者是被需要的美好感觉,让老人在进行捐款的时候完全不去考虑自己接下来的现实生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希望福利机构在捐款途径也有一些介入机制,我们不能说把这个事情搞的很繁琐去专门设一个审核关卡,但希望能够根据年龄层和金额层双向综合评估增加一个介入机制,让老人层面的捐款趋于合理化,同时达到老人捐款的真正目的。

奉献和助人精神的建立和传递不能通过老人的牺牲而去实现,它应该是我们生活价值观的一部分,与生俱来或自小习得。


阿狸的小名金芮


有些事没有经历过是难以理解的,老一辈人从那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时代走过来,他们最理解在国家面临灾难时国人那种无助,也更明白面对灾难时国人会更加团结渡过难关。言传身教,老一辈人还在用尽全力为我等后生照亮前进的方向。这是大爱!灾难面前,我们被感动,我们不会倒下,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祛除病魔,重新踏上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牛途抄手


大疫当前,老人们慷慨解囊,甚至“勒紧裤腰带”也要为抗疫尽力,让人感动,更让人钦佩。

他们本该颐养天年,却仍关注疫情,捐出毕生积蓄,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应该予以肯定和弘扬。

但也应该看到,这些老人与企业家、明星等群体不同,他们也是弱势群体,他们也需要社会关爱。因此,我们弘扬这种精神的同时,也要考虑老人的生活,可以象征性的接纳这份爱心,而不是全部接收善款。

爱心是为了扶弱济困,而不是让弱者因捐助更弱,困者因捐助更困。在对待老人捐献毕生积蓄这件事上,我们既需要“大方”的接收,也需要“谨慎”的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