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不听学,六年级都是怎么让孩子在家学习的?

中华友邦


应该是:停课不停学吧!对不起,职业习惯,见到错字儿就敏感。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六年级六月份的时候要参加小考,又逢这个特殊时期延迟了开学时间,家长会担心孩子的学业受到影响,这是理所应当的。
我以为,首先要让孩子制定一个每日计划,越详细越好!家长可以督促照计划行事,培养孩子的执行力。
其次,响应当地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号召,尽可能参加线上辅导。在辅导时,家长最好也能在旁边陪着进行,时不时提问或者探讨,了解并促进学生对网课的理解。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各科的作业,遇到问题不要怕麻烦,鼓励孩子在线上请教教师或同学。不要敷衍差事。

人教课本已经可以在网上下载了,让孩子每天坚持预习,一天一课。现在网上有很多资源,可以帮助到孩子。我可以推荐几个,学习数学选洋葱,做题选魔方。另外,督促孩子练练字儿,读读课外书。我就是这样辅导孩子的。


程时书


六年级的孩子处于正准备小升初的重要阶段,因疫情延迟开学,如何做到“停课不停学”更为重要。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几点建议:

1.规定作息时间

加长版的寒假,孩子长时间呆在家,导致作息不规律,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和排斥感。

这时候,家长首先要从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入手,督促孩子改掉在假期晚睡早起的坏习惯。

家长应让孩子意识到现在不是假期放松时期,虽然不用去学校上课,但停课不等于停学,只是把上课的地点换到了家里,因此要求和平常去学校上学的要求是一样的。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表,是孩子自我约束的保障,可以促使孩子在家学习和生活更有规律。这是在家高效学习的保障之一。

2.陪孩子一起学习

家长们在特殊期间一方面要满足孩子在家线上学习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当孩子线上学习的时候,家长能够自觉轻声说话,不吵闹、不打扰。如果家长每天都是我行我素,把时间浪费在看电视、玩游戏上,孩子有样学样,也不能专心学习。

有条件的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提前一天把第二天网课的学习预习好,落实每天的学习任务,更快地适应线上教学。

父母是家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想在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自身也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孩子共同遵守作息时间,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3.利用“番茄钟法”制定学习计划

有条件的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提前一天把第二天网课的学习预习好,落实每天的学习任务,更快地适应线上教学。

父母是家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想在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自身也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孩子共同遵守作息时间,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把任务分解成半小时一段,每30分钟里,集中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完成一个任务就是一个番茄钟,完成四个任务之后再集中休息三十分钟。

番茄钟法最大的好处是将注意力拉紧,集中在特定时间段的一件事情上。有助于帮助孩子管理学习时间,提高专注力。当完成一个番茄钟时,就在计划表上划上勾,勾勾完成得越多,孩子就越有成就感。

4.保持孩子的最佳选择情绪

在这个特殊时期,孩子的心理情绪易受波动,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家长应及时给孩子做好心理上的疏导,让孩子能够保持最佳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

线上教学缺乏同学间的互动,孩子难免产生枯燥的情绪。

家长陪伴孩子听网课,及时发现孩子对所学课程疑惑的地方,帮助孩子答疑解惑,充当互动的角色,孩子才能更快适应线上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兴趣。


都拿A梦


鉴于目前形势,孩子只能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家学习。特别是江西地区已经开展了线上教师授课,对孩子们的帮助是挺大的。至于六年级的学生,本学期突为重要,下学期就升入初中了。所以孩子们要提前利用电子课本提前预习,争取线上课堂听懂率百分百。其次线下要找出相对应的课堂练习加以巩固。做到线上听课有准备,线下复习有资料,相信不久正式开学了,就充满活力地走进美好的校园!


佳乐教育


六年级是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考上一个好的学校起的作用很重要。

现在疫情当头,学生去不了学校,要靠家长的努力,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自控能力最弱的时候,如果靠孩子在网上学习,家长不监督,起不来多大的作用。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第一:每天陪孩子在网上学习。

第二;孩子听完课,问孩子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有不理解的可以通过微信,和孩子老师联系,让老师单独讲解。

第三:监督孩子每天完成课后作业练习,检查孩子作业,家长不识字的,可以发给老师让老师检查。

自己的一点建议。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出来,大家共同研究努力


开路的心


放心暑假会补回来的


新文化运动践行者


认真预习,加强自律,认真听课,课后消化。


平凡的世界16709


现在是特殊时期,抗疫防疫是首要的,不论是学生也好,特别是六年级的学生,要自觉遵守政府的号召防病抗疫,又要自觉宅在家里学习,这才是好孩子。


黄爷30


教师网上发布教学安排和教学指导。布置教学任务,作业,及其它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