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房遍地開花說明了什麼問題?

白眉鷹派


利潤,如果曾經的藥物利潤沒有200%以上,那麼也不會有人去開藥店賺那100%的錢。


罒王灬爺罒


說個我親身經歷吧:由於年輕時工作原因,在單位跑長途車,飢一頓飽一頓,最後落個胃病,時不時的給我來一下。有種胃藥對我很管用,所以常備。前段時間藥完了,再去買,價錢整整翻了一倍多,漲幅達120%。就是這種藥,同名不同廠家,數量一樣。最便宜買過一塊二毛錢的,最貴的買過二十六塊錢的,看看有多大的差價?老家小區不遠有排商鋪,數了一下共十八個門面,不同公司開的藥店就有七家,其中一家公司有兩個分開的門店。如果藥店不是暴利,商家會開那麼多店嗎?

再說一件親歷事情:母親年事己高,身體有病,離不開一種常用藥。一次我買了十盒常用藥及其他藥。當售貨員給我開票時,我順口和小姑娘開了個玩笑:我買這麼多藥,給我優惠多少?小姑娘猶豫了一下說:這十盒藥,每盒給你優惠五毛。我直接暈了!藥店的藥還能搞價?大部分人買藥,都不搞價,我也從沒搞過價,這次真長見識了。我一聽有門,就說叫你們店長來,我來和她說。店長來了,說了半天,店長給這十盒藥,每盒降一塊錢。我還不死心,我對店長說:這藥是常用藥,以後就在你家買了,我謝謝你給我的優恵,但你這個藥現在給我的價,比在哪哪的還貴,我隨便報了個地方,蒙她了一下。說:你給經理打個電話,問問我報的這個價能拿不?磨了店長一會,她撥了一個電話,經過請示,最後每盒藥優惠了兩塊錢。光這十盒藥,就省了二十塊錢。這真的是顛覆了我對世界的認知!

此後我不論在哪個藥店買藥,如法炮製。最誇張的是,一次給母親買了五盒藥,標價三十六,最後三十一拿下,每盒竟了省五塊錢。由此可見,藥房是多麼賺錢!

提醒各位朋友,如果是周圍有多家藥店,多問幾家。同一種藥,每家的藥價不一樣。上面所說的七家藥店,同一種藥,有的價差在一兩塊左右,多的差三四塊錢。再一個,有個醫界的朋友告訴我,中藥有產地之分,功效不一。西藥同一種藥,哪個便宜買哪個,因為配方成份基本上是一樣的。他說的也不一定對,自己定奪。還有,同一種藥,數量不一樣,現在手機都帶有計算器,算一下,平均每粒多錢。我親歷,某種藥有七粒裝十粒裝,看似七粒裝總價便宜,算下來七粒裝比十粒裝每粒貴兩毛多。我還發現一個藥店小秘密,常買藥的朋友,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找藥店店長使勁的磨他,大多店長都有一定幅度的降價權限。平常買藥花的冤枉錢真不敢算,省下的可全是真金白銀!買藥多跑幾家藥店,當然沒病更好!

祝大家都平安健康!


渭河飛雁


我是醫院裡的藥師,對於藥房遍地開花我是有點感觸的。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1.談個親身經歷,有一次嗓子不太好,但醫院裡沒有潤喉片,於是去了外面的藥店去買,我說,買某某潤喉片,店員看了我一眼,然後問我有沒有醫保卡,我說有,然後去一個架子上拿下來一盒藥,具體的名字想不起來了,比較拗口,說這個藥的效果好,給你拿這個吧,我說我不要,我就要某某潤喉片,她說沒有。然後又給我說,嗓子不好是發炎了,得拿點消炎藥。我說不要。然後就開始反覆勸我買下那個所謂的消炎藥。我明確表示,我不要。然後交錢,19.8元。說實話,我挺反感的,當時我是覺得這些話對我來說是個挑釁,我不知道這個藥的利潤有多大, 但我知道肯定跟她的工資是掛鉤的,那這樣問題就顯而易見了,藥店就是掙錢,它的利潤要比醫院藥房高,因為醫院藥房現在是平價,不允許加價。所以,有利潤讓藥店遍地開花了。

2.國家的政策支持,國家推動醫藥分家,處方外流,患者可以自主選擇在哪購藥。對藥店是利好,給了它們很大的機會,所以藥店變成了商機無限。

3.還是國家政策,國家控制醫院藥佔比,這個藥佔比控制是為了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加上醫院藥品零加成的原因,醫院的藥房其實是虧本的生意。但為了控制藥佔比,一些醫生會鼓勵患者外出購藥,無形中也給了許多藥店機會。

4.談談藥店的利潤,不要噴我,只是個人觀點。醫院裡是沒有保健品的,只有藥物,比方說,有2塊錢的維生素C,而外邊的藥店有98一瓶的天然維生素C,如果是我,我選2塊錢的,但多數人跟我的想法是不一樣的。保健品的利潤我就不說了,反正它不是藥品。再者,醫院藥房零加成,但外邊的藥店是沒有零加成的。

所以現在外邊藥店遍地開花無外乎就是有利潤,但是確實也方便了生活,比去醫院省下不少時間。


藥匣子青青


個人認為主要是管得不嚴,錢也好賺。說一點個人看法,我住的地方12.3分鐘的路程,路兩邊的藥店就7個,小區裡面還有。附近的小區新開發的多,入住率也一般。這麼多藥店,不排除有自己家有房子的,但是肯定有租房子的,這房租,人工,水電費……要是不賺錢,早不幹了。


天天一胡胡一天


製藥廠,醫院,藥店已形成了一整套的利益鏈,五六十年代和你家庭關糸再好的醫生,只開三日的藥,中醫只開三劑藥。服藥後再視病情,適當增減藥物品種。現在的醫生恨不得你驢馱擔挑,車拉船裝。現在的醫德,及教師的良心大家可想而知。


用戶農人閒談


賺錢啊,你買同樣的藥,每次的價格都會不同,你還別不信,我親自試過,你要小票和不要小票是兩個價格,還有一個更黑的,就是刷醫保卡,你買同樣的藥,刷卡的金額是不刷卡的兩倍多,這也是我親自試過的,都是靠著醫保。我住的小區是新建的,光19年一年,我們小區四個出口開了三家不同品牌的藥房,一個社區醫院,一個私人診所,我們小區方圓200米之內還有不下五家的藥房和診所,這種密集程度人家還能掙錢,你說這裡的利潤有多大。你一進藥店,那些人就想著法的給你推銷那些你沒聽過也不知道啥作用的藥或者保健品,你說東她們就給你拿西,比方說你要買健胃消食片,他們給你拿你不認識的牌子的藥,就不給你拿江中的,那個藥還比江中的貴,你質疑他們就說這個比江中的好,拿回家一吃滿嘴的怪味還不起作用,藥品市場黑的一塌糊塗,基本上每個店裡就幾個似懂非懂的服務員在,專業的人沒有一個


上帝20591657


個體藥店買藥方便,所以有發展空間,現在不是去醫院看病難嗎,看一次病耽上半天,一個感冒,花上一千幾百,這檢查,那透視的,一圈下來,醫生開的藥,一大包,賣藥哦,我的身體自己清楚,感冒來了,以前買一包中山石歧感冒涼茶,煲好飲完,被子一蓋出身汗,好了,現在藥量少了,那我就加一包,兩包一次,對比一下,去醫院看病,還是自己到藥店買藥,那個便宜,一清二楚了


LJC逍遙客


說說我的經歷吧,十多年前正值中年,有次本想去藥店買些維生素,就小時候很便宜一瓶幾元的那種,誰知剛進門一個小姑娘就迎來上來,順便提了一個大框子跟在我後面,我說明來意,別人說沒事,我幫你推薦,我再說一次,別人又說她是正宗醫學院畢業的,我說你看看我今年不到四十身體健壯,還沒到用框裝藥的時候吧,別人又說沒事,繼續跟著我。

我只好退出藥店作罷。


荷韻輕香62916350


我覺得是老齡化導致的

我們這裡二十年前全是理髮店,網吧,遊戲廳,KTV什麼的,一家挨一家。

二十年後的今天,滿街都是藥店,診所(我一直奇怪,全國其他地方好像很少看到中醫世家的那種夫妻小店的小診所,在我們吉林省特別多)不誇張的講和超市一樣普遍


東北味道


“只要人間無疾病,寧願藥屜蒙灰塵”,這是一種境界。

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藥店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是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所反映的是人們對於錢財的追求,是拋開人間疾苦的另一種境界。

幾乎在所有的城市都可見花樣藥品推銷促銷,不管你有病沒病恨不得把所有的藥都賣給你,走進藥店的門會有熱情的店員向你各種介紹,她的介紹你注意了嗎?先是最貴的也是被他們說成是最好的藥,接下來才是一般的藥,你要是點名買廉價的常用藥她們的熱情一下子就涼下來了,為什麼呢?

說到這兒你還覺得他們開藥店的目的是為了“治病救人”嗎?對他們來說“治病救人”只是個幌子而已啊。你讓他們的藥屜蒙了灰塵試試,早就不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