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渝哥的媽媽


對6歲的孩子講大道理顯然是沒有用的,而強制孩子讀他沒有興趣的書也是沒有用的!

1.發掘孩子的興趣點。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目的是培養讀書習慣,而不是讓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因此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書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據日常孩子經常提出的問題或者孩子對一些事物的關注度來為他選擇書籍,比如孩子對科學感興趣可以看《十萬個為什麼》《走近科學》,對動物感興趣可以看《動物世界》等。起初最好挑一些插圖較多的拼音版讀物,來讓孩子愛上閱讀。

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孩子的點點滴滴,如果父母每天抱著手機,那孩子可能也會被電子產品所吸引。不如每天選擇一段時間,可以輔助孩子一同讀書,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去閱讀,給孩子做個好的榜樣!

3.習慣要從小養成。“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不管是孩子的閱讀習慣、學習習慣甚至是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都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從小培養從小教育。不要覺得孩子小什麼也不懂就不用去規範和管理,從小去塑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從小去對孩子進行到的培養,並不會害了他,只會讓他受益一生!





隱默的獨白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培養孩子愛讀書要從自己做起,給你分享我看到過的的兩個例子:

1.我有一個學生,父母倆都是做生意的,每天都很忙,也沒什麼時間培養孩子。孩子今年上初中,成績不太好,找我來給補課,指導他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他精力集中的時間特別短,連十分鐘都坐不住,不想學習只想聊天,有時候無可奈何只能陪他聊兩句,他說他的爸爸媽媽對他超級沒有耐心,陪他一起做作業從來沒有超過十分鐘過,都是擺個樣子就去看手機了……

2.一個長輩,他是做老師的,孩子去年高考672分。我就問他孩子怎麼教育的這麼優秀,他說為了培養女兒可是煞費苦心,從小時候開始只要女兒在家,不管手頭上有什麼事情他都會陪女兒一起讀書,不完成自己的閱讀任務不去做別的。久而久之,女兒就養成了習慣,上學之後不做完作業連飯都不吃,上課注意力十分集中,自控力極強。

教育孩子是一件長期的事情,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得先是什麼樣的人,你對孩子有耐心,孩子對這個世界就有耐心。好的習慣,會改變孩子的一生!

以上,希望能夠幫到你。


數學脫坑工坊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都被家裡人寵著捧著,衣食無憂。所以大多數孩子都是不喜歡學習的,並且沒有憂患意識,他們覺得步入社會太遙遠,只想現在吃好玩好。

我是一名初中教師,我看見不管是家庭條件好的,還是家庭條件差的,都不愛學習。我無數次強調知識真的是金錢,但是並沒有多少人會動容。

但是,我曾經帶過一個孩子。典型的叛逆少女。女孩子叛逆,家長是非常頭痛的,又是單親家庭,爸爸一個人帶著她。她不愛學習,還喜歡逃課,後來,家長實在沒辦法,又要上班,就把她帶去上班的地方,她當時15歲,她看著爸爸整天在車底下,修車,一天下來非常累。所以她醒悟了,來還是努力學習,因為她看著自己的父親,如何勞累,如何受上司,客人的叼毛而不敢有一絲不敬。

還有一個孩子,厭學,逃學。開始家長好言相勸,對孩子的要求都答應,只要他肯讀書。後來次數多了,家長便不管了。他自己去餐廳找了個服務員的工作。一個16歲的男孩兒,試用期幹了一天,就受不了了,第二天準備再去,管理員要求籤合同看身份證,得知他沒有成年,不要他了,給他一天的兼職工資就打發他走了。其實經過一天,他已經打退堂鼓了,知道沒有學歷沒有知識掙錢太難,又是未成年,這次老老實實去上學了,態度是真正轉變了,開始學習了。

其實家長都知道,要讓孩子自己真正體會到掙錢的不容易才會知道知識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數家長心疼孩子,只會口頭告訴孩子掙錢不容易,但一邊又對孩子有求必應,這樣孩子根本不可能真切懂得知識的力量。

實踐出真知。


社戲八12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孩子六歲了,開始準備上一年級了,您意識到要好好的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這個真的很棒,一個有擔當的家長,給你點贊。

那說到如何培養的話題,我給你講一個我認識的家長。

孩子是原北京四中的年級前三的一個初中生,父親是一個很有文化的人,因為職業關係,就不說是做什麼的了,母親是我公司總部的一位高管。

我認識這個孩子是因為孩子中考,想補一下語文,恰好這一塊我還不錯。教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基礎和文化素養真的很棒,就和孩子聊到讀書的話題。

孩子告訴我,他們家,晚上八點的時候,只要在家,就是要讀書的,不允許😷其他事情,父親一本,母親一本,它一本,讀多少都可以,不能說話,不討論,一個小時的時間,之後歸自己.你可以討論,也可以做其他的。孩子說,這是它從小如此的。

我加你這個故事,就是想說,培養讀書的習慣,對於孩子而言,言傳不如身教。您說那?


混不吝的大叔


6歲的孩子,認識讀書的重要性,我來解答一下您問題:

1.您這大孩子還不能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所以從認識讀書的重要性方向來選擇是不正確的。

2.這個階段孩子應先從認識讀書的好奇心方向下手。比如:您多買些帶圖畫拼音的書籍來給他看。這個階段應該讓他多讀古詩詞。

3.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動物或活動的事物興趣比較濃厚,所以應從認識運動的事物方向下手,比如動物的生活,習性。具體的物體如何生長啊,能簡單認識瞭解我們這個世界。

4.這麼大孩子的耐心一定是不足的,所以從培養孩子的耐心方向下手。比如:讓他專心做一件事,堅持做完一件事再做完第二件事。

5.6歲的孩子,剛剛會寫一些字,應從寫字端正方向下手,把字寫好。比如:孩子的字寫的不好,讓他寫端正,培養他的寫字習慣。

6.6歲孩子,注意力比較分散。應從集中注意力方向下手培養。比如:在做一件事的時候,限制孩子不許左顧右看,好好做事情。孩子做事時,可能還想著玩耍,讓他明白做事專一性,糾正孩子的不穩定的心理。

總結:6歲的孩子,應從以上我說的方向學起,在學習上面努力方向的同時,偶爾對他說:孩子學習好棒,完成的多好啊。用鼓勵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多說一些你學習真棒,如何如何,讓他充滿自信心。這個階段的孩子培養總體方向,是讓他先認知我們這個世界來下手,等把他培養到可以辨別事物好壞,真正明白什麼是善惡美醜的階段的時候,再培養孩子的讀書重要性。大約到一年級或二年級的時候再來說讀書重要性,效果才更好,孩子體會才可能更深刻一些。


對聯詩詞鑑賞


通過興趣引導。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是我們無法比擬的。比如孩子對水為什麼會變成冰感到好奇。可以和他一起來驗證,把一杯水放冰箱裡......等結成冰後,告訴他,冰是水的固態形式,溫度降到在零度就會變化。如果問題增加到100度以上,還會變成氣態,就是我們看到的水蒸氣,天上的雲就是水的氣態形式。這些都是知識,通過學習,可以瞭解更多更好玩的事物和變化。[呲牙]


健身防身時間


六歲的孩子馬上到了入學一年級年齡,家長是又高興又頭疼的一件事。

因為從家長角度來講,孩子上一年級了,是他開始踏入正式學習的第一步,也是正式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開始。許多家長、長輩都興高采烈的說“寶寶,你要上學了,開不開啊”。“要給寶寶買新書包了”,“寶寶,你又要有好多好多新小朋友啦”。孩子上一年級了,會不會不適應啊?會不會和幼兒大班不一樣?以後孩子吃飯、接送怎麼搞啊等問題在瞭解處理安排妥當後,這時侯卻發現我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就是不一樣,不怎麼喜歡讀書,在幼兒大班就知道瘋跑搗蛋天天小毛病不斷,背個鵝鵝鵝短古詩都可以要了孩子的小命,以後真要上一年級學習,那與同學的學習會差很多那不就更愁人耽心了?

如何讓孩子認識到讀書重要性?如何幫助孩子養成每天堅持閱讀習慣?家長是要思考和學習別人家的家長,怎麼去讓孩子在這兩方面出色的成長學習的時候了!

一、如何讓孩子逐步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首先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閱讀能力的基礎。但就目前來看,許多學生都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面狹窄,閱讀的興致低落。當然,也與我們現在兒童少年書籍刊物較少,書包裡除了幾本課本書現在家庭裡誰有幾本像樣的書。因此,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工作來培養孩子廣泛閱讀的習慣。

1.激發閱讀的興趣,首先六歲的孩子,家長先不要急於給他講你以後是一名一年級的學生了。你這時候給他講也不大聽得懂。需要他慢慢自己意思到,哦,我是一名一年級學生了,和以前不一樣了。有時間和孩子一起去書店、圖書館,(先不要強行給他挑),讓孩子自己或幫他挑選他喜愛的一些書籍。給他選要所選讀物,要語言質樸生動,內容引人入勝,要盡力選那些孩子在幼大班學校裡,電視裡看見過但沒真正拿到手裡的真實書本,讀起來愛不釋手,非一口氣讀完不可的讀物,然後同時必須遵守先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然後告訴孩子,自己挑選的書怎麼安排時間看完,有不懂的,看完了書裡講得什麼故事都給家長講講,家長提問參與互動方式調動他。如果難易適當,就一定能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增加搞好閱讀的信心。後面就是鼓勵孩子點,今兒看書看幾本啦,今兒看得什麼書啊,今兒書上講什麼好玩好看的沒,搞點物質獎勵帶動帶動上進心,相信孩子不會讓家長失望的,會有努力的成就!

二、養成每天堅持閱讀的好習慣

1.這時候如果孩子已經進入一年級,那家長就應該調正思路了,去學校找老師瞭解下孩子的學習情況,諮詢下老師教學的方法,多問多溝通多請教,老師會歡迎家長來配合自己工作的。

2.保證閱讀時間,孩子放學,家長儘量督促快速寫完家庭作業,養成鍛鍊孩子意思裡第一時間進家先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讓孩子知道這是必須完成的首要任務!完成作業再談其他事情!而不是有許多家長次次都叫喊著趕快做作業的壞毛病。做完,看看時間,如果有寬裕的時間就安排30分鐘的課外閱讀,注意閱讀的時間別太長,如果他能安心看進去可以適當延長些。

最後,也給家長包括我說幾句掏心窩的話:自家的孩子自家疼,道一千說一萬,孩子的成長千千萬。在孩子成長學習的道路上,我們家長一起努力吧!希望答卷能幫助到大家!


明港大視窗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首先家長要充分意識到閱讀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再是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愛上閱讀。

01、有利於開發右腦

讀書時,如果大聲讀出來,不但可以加深印象,還可以培養膽量哦。

現在很多孩子不管是讀語文還是讀英語都習慣啞巴讀法,就是用心讀、不出聲。你是如何教育自己孩子大聲朗讀的呢?其實讓孩子大聲讀出來很有好處!

因為大聲讀實質是朗讀者在自我欣賞自己的聲音,久而久之,有利於孩子形象思維能力的自我培養。

在誦讀過程中,把文字變成了聲音,並且伴之以節奏、韻律、形象、情感,使人進入了一種美的藝術體驗,這就很好地開發和訓練了右腦。

02、能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

性格內向者往往發出的聲音也很小,如果孩子都能堅持大聲讀課文及其它文章、書籍,體會到優美髮聲的樂趣,孩子就會慢慢樹立起信心,進而慢慢開朗起來。

03、有利於孩子體會到辯論、爭論的價值

這是更好的、高質量地參與未來的事務的一種素質。人類進化史表明,正是由於語言的發展和豐富,才使人的大腦功能得到了發展和完善,從而成為萬物之靈的。

04、有利於改變自卑

大多數後進生的突出表現就是不會大聲讀課文,大聲讀不好課文。從大聲朗讀開始訓練,許多後進生能在讀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

05、大聲讀,使腦神經處於極度興奮狀態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多念本身就能刺激孩子深入理解文章、書籍。

06、有利於記憶材料

大聲讀需要集中精力,大腦處於“排空”狀態,對記憶有很大幫助。

07、大聲朗讀文章是語感形成的必由之路

學習語文,語感能力非常重要。語感能力的提高,意味著語言直覺思維能力的形成,相比理性思維,直覺能更加敏捷而準確地理解和判斷語言的正誤優劣。可以這麼說,沒有真正大聲讀文章,就不會有什麼真正的語感。

誦讀可形成良好的語感,背誦又是內化語文材料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把誦讀形成的語感積澱下來。誦讀的結果會使孩子們“出口成章”,它所積累的大量詞彙、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形式,對孩子具有直接的模仿和借鑑作用。

08、大聲讀文章有利於“詩性美”的再現

每篇文章、書籍都有著“詩”的美,都有著作者美的靈感,而大聲讀,可以將這種美還原。

09、大聲讀有利於其它學科的學習

需要廣泛深入思考、記憶的學科如果運用了大聲讀,學習效率一定會很高。

10、有利於提高寫作能力

大聲讀他人作品是學習的過程,大聲讀自己的作品實質是修改完善的過程。誦讀和背誦可以把情緒最廣泛地調動起來,名篇佳作的音韻美、節奏美、氣勢美,只有在誦讀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轉、合,只有在誦讀中才能深刻地體會到。

長期堅持誦讀,就會從感性上、從直覺上、從整體上去認識、去體驗、去佔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動地消化和吸收,提高寫作水平。

反覆朗誦典範文章,久而久之,孩子們對文章內容的感性直覺增強了,心中有了格局,品文便知道優劣,下筆就有了章法,這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為何一直讓孩子閱讀,“書中自有黃金屋”?閱讀對孩子成長很重要

孩子越聰明,他越調皮,越是討人“煩”。

現在很多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鬧騰,就說“你去玩手機吧”,這種不耐心的行為導致的結果就是讓一個網癮少年成功誕生。

中國有句古話:“要想讓地裡不長草,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地裡種滿莊稼”。

而讓聰明的孩子不瞎折騰的辦法就是讓閱讀成為他生命裡最重要的一部分,這樣會讓他們變得更加智慧、更富有。’這是中國科學院教育研究者王金戰說的話。

足以說明閱讀可以改變一個人,事實上也正是如此,閱讀是當下的人們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的來源。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古人對閱讀最好的詮釋;“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裡有詩,自在遠方。”這應該是今人對閱讀最好的詮釋。

閱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格局與眼界,即使身處囹圄,卻因心中有詩,便不再感到孤獨。

古人云:“十年不出門,卻知天下事”是閱讀的魅力,亦是閱讀帶來的無盡寶藏。

比如突然問你一個熊貓有幾根手指頭的問題,排除掉整天跟書和熊貓本貓打交道的人來說,可能這是一個需要思考很久的問題,但對於讀過書、瞭解這些事情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問題,因此這也正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獨特所在。

對任何年齡段的人來說,閱讀都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之所以要活到老、學到老,不是說要把所有的知識都學完,而是不斷地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識,緊跟時代的步伐,因為知識永遠也學不完。

雨果曾言:讓內心住著一條巨龍,既是一種苦劑,也是一種樂趣。

而林徽因卻嘆息到:真正的平靜不是遠離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我欣賞雨果“志在遠方”以苦為樂的自強果敢,也喜歡林徽因在內心深處保留一方淨土的寧靜祥和。

這是閱讀帶來的不同感悟,同時也是隻有閱讀可以帶來的感悟。

而對於閱讀的提倡,杭州圖書館應該算得上是一個很有“範”的先行者了。

杭州圖書館允許拾荒者、無業遊民入館,讓他們可以在設有空調的書館內免費閱讀、看影視、上網、聽音樂。而圖書館對他們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把手洗乾淨之後再閱讀。這個做法已經堅持了十幾年。因此,杭州圖書館也被稱讚為“史上最溫暖的圖書館”。

這是閱讀帶來的,也是知識帶來的,閱讀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讀書的權利。閱讀可以讓一個一無所有的人有內涵,即便一無所有,但也可以因知識而散發光芒;閱讀也可以讓一個本就富有的人更加富有。

海倫凱勒身在無聲、無光的世界裡,卻成就了非凡的人生,這是閱讀帶給她的轉機,也是閱讀讓她的人生不再荒蕪。

而我們每個人都比海倫凱勒要幸運得多,所以更要去珍惜光陰,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最有意義的事。

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1、以身作則,家長自身就能夠對讀書學習津津樂道。如果家長感到讀書是一件苦差事,家長經常說自己看到書就頭疼,那麼,我們再讓孩子去體會讀書的意義,就是在自欺欺人了。我們家長既然感到學習很有意義,為什麼不從自身做起呢?從現在的優秀學生的家庭中調查得知,所有喜歡學習的家長,孩子幾乎沒有不喜歡學習的,儘管有些沒有條件學習的家長,他自身對學習讀書很嚮往,孩子就會受其感染,在久而久之的生活中,不用家長說,孩子都會感到學習就是最幸福的事情,最快樂的事情。如果家長整天除了上班就是看電視打撲克,那麼孩子就會感覺到上學讀書是最苦的差事了。

2、家長要經常和孩子交流學習讀書的體會,而不是給孩子講學習的意義。單純講意義,講好處,那叫忽悠人。來點兒實際的,直接談自己學習的體會,學習的收穫;讓孩子談他的學習體會和收穫,家長與孩子一起來分享學習的快樂,不用說學習有什麼意義,孩子也會對學習樂此不疲的。我們不少家長往往在孩子學習取得成績的時候,只是表示高興和獎勵,拿著學習以外的東西來獎勵孩子;而忽視了孩子做學習上的真正收穫,缺少與孩子一起分享他學習過程中的快樂和成功。其實,真正學習的意義,並不是學習以後所取得的相關聯的成果,而都是從學習行為本身的成功上來的。學習的成就感,雖然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但卻會激勵孩子更向往學習。

3、家長經常交流自己讀書學習的方法。學習並不是一件輕輕鬆鬆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需要有具體的方法來支持,尤其是孩子在遇到學習的困難的時候,他需要的不是學習意義的理解,而是解決困難的具體方法。孩子們並不是不願意取得好的成績,即使他們不知道學習的意義,他們也很想通過學習成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但學習當中的困難,往往使他們一再受挫,即使有很多的意義,他們也不會願意去面對的,這和我們家長面對自己工作中的困難一樣。其實,當孩子真正獲得瞭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了自己所面臨的學習困難的時候,學習的意義也就充分地顯示出來了。因為,解決困難就意味著孩子能力的提高;能力的提高,就是學習的意義。

4、聯繫生活實際,讓孩子用學到的知識和能力來解決具體的問題。孩子上小學的時候,靠的是小學老師的快樂教學來支持;而進入初中以後,學習的快樂慢慢消失了,代之而來的,就是各個學科學習的實用性越來越強,與生活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無論是語文、數學,還是英語、物理、化學,還是政治、歷史、地理、生物,都有大量可以聯繫實際的知識和能力,這就為學生體會學習的意義提供了基本的依據。而我們不少的家長,甚至也包括部分老師,只是一味地強調學習的重要,而忽視知識與能力的運用,忽視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係,甚至還有的老師就是一定要把課講得與生活實際相脫離,毫無關係,好像學習就是學習,與生活一點沒有關係。




金哥數學


康老師課堂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做為家長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你並不需要清楚學這些有什麼用,你只要知道,你認的每個字、學的每個數學符號都有用就行了。因為有無數前人替你探過路了,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是一片光明前途。

開學了,你心情沉痛,牴觸情緒嚴重。

昨晚我催你寫作業,你有點煩,說“幹嘛要逼我,你知道讀書多痛苦嗎”。

我當然知道,孩子。

但我哪怕不逼你吃飯,也得逼你讀書,再痛苦也沒商量。

我活到三四十歲,很多二十歲時的觀念都被徹底顛覆了,但“一定要好好讀書”這件事,我大概會堅持到死。

前幾天我和朋友們玩笑式地算過一筆賬:一個孩子從小學到本科畢業,一共十六年,如果這十六年不讀書花錢,再出去賺錢,那麼裡外至少是五十萬。

可是幾乎所有家長都寧可放棄這五十萬,強制孩子苦哈哈地去上學。

我們又不傻,為啥非得幹這種勞民傷財不討好的事呢?

那是因為,讀書,是回報最高的投入,是世上最光明最好走的路。


第一讀書能學到知識

這是開學第一天老師告訴你的,也是現在你能脫口而出的標準答案。

但我想你其實並不知道知識的真正用處。——除了在試卷上考得高分。

那我現在告訴你,現在你眼裡的死知識,將來都會活過來。

你現在學到“旋轉”這個詞,將來它出現在洗衣機說明書上,你就能懂。如果說明書上所有的字你都懂,你就能順利學會使用洗衣機。而不是像隔壁目不識丁的奶奶一樣,用手機要女兒教一星期才勉強會撥電話,用電飯鍋打電話給廠家,扯著嗓子問了四十分鐘也沒搞明白,到最後她和客服雙雙崩潰。

  • 語文課上認的那些字,除了能幫你看懂說明書,也能讓你恰到好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比如將來向老闆做彙報,給戀人寫情書。
  • 數學課上那些公式,能讓你在買房子的時候迅速算出首付、稅費,是貸款還是全款更合適。
  • 地理課上學到的常識,讓你知道哪裡的魚最好吃哪裡的咖啡最好喝。
  • 美術課上學的審美,讓你知道穿衣服紫配黃會很醜,粉配金是大忌……

第二,讀書多的人賺錢多

很多人喜歡譁眾取寵唱反調。你說讀書好,他就煞有其事地告訴你哪個碩士生在給小學畢業的老闆打工。或者,某老太太賣燒餅賺出三套房,而誰家兒子博士畢業還在租房住。

這種事情存在嗎?當然。

但這是特例。拿特例去推導常理,一點都不科學。就像有人吃飯噎死了,你可以因此勸大家不要吃飯以防噎死嗎?

我們必須正視這樣的事實:靠賣燒餅賺三套房的人鳳毛麟角,更多坐擁三套房甚至十三套房的,是高學歷的人。

口說無憑,我特意去查了統計數據:

  • 碩士學歷以上的家庭比高中學歷家庭的富豪比例高三十倍。
  • 博士學歷的人比高中學歷的平均收入高六倍。

就是說,如果你高中畢業,月入四千,那麼你讀到博士的同學大概月薪兩萬四。

第三,讀書能讓你活得更通透

小學畢業和博士畢業的差別,可不只是一個月入四千一個月入兩萬四。

比這重要十倍的是,這兩種人,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拿腳趾頭想想也知道,賣燒餅三套房的大媽,精神世界會比租房子的博士更豐盛嗎?

上次我們去聽一個教育專家的講座,回來後你讚歎不已,說那專家好優雅好睿智。

你一定也能想到,這優雅睿智背後,是博學在撐著。是腦子裡的學問,讓她想得通、也講得出許多特別有道理的道理,讓她看起來如此迷人。

否則,一個人如果愚昧粗俗、出口成髒,不管顏值多高你也不會喜歡她吧。

而博學可不是一天成就的,那需要付出多少苦功夫,才能一分一毫地達成。這個過程很煎熬。一來辛苦,二來短期不見成效。很多人就是因此放棄了。

到未來某日,能贏得別人一輩子贏不來的尊重,能真真正正讓這世界變得更好……你就會發現,你拿到了通往世間美好的門票,你曾為讀書付出的所有辛苦,都得到了鉅額報償。

所以親愛的孩子,多多加油學習吧,雖然現在很累,當你看到多大路供你任選,那即是你光明的前途。


康老師課堂


你好,我來回答問題。

六歲的孩子,通過說教大道理,通過舉事例來讓他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是非常困難的。

我建議,與其說教,不如培養一種讀書的習慣,讓他感受到讀書的快樂,這樣好的習慣孩子會受益終生。

下面,我來介紹幾個讓孩子通過培養讀書習慣逐漸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的方法。

提供充足的讀書的素材。

三到六週歲孩子非常需要大人的引導,孩子最多接觸的是玩具,他就會逐漸對玩具產生興趣,孩子每天抱著手機看動畫片,它就會對手機產生一種依賴,孩子每天和大人一起做生意,一會兒入目染的學習一些東西。

所以這樣產生了一句話,叫做: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其實這就是說,家長言行舉止的影響,所創造的環境對孩子的引導,非常重要。

所以想要讓孩子培養讀書的習慣,進而認識到讀書的重要,首先要做的就是選擇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閱讀的書籍,並且放在他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儘可能的代替玩具手機。久而久之,三到六歲孩子的探索和好奇的性格特徵,就會讓他不自覺得去讀所能接觸到的書。

下面是我給我六歲女兒所購買的圖書,創造的讀書的氛圍。書架上的書是每年更換的,基本上保證每年買這麼多書,孩子也都能看完。

陪伴閱讀是六歲孩子非常需要的。

能夠自然成材的樹木很少。能夠自學成才的人就更少了。六歲的孩子他的一些生活習慣一些思維方式都處在可塑性非常強的階段。同時也是自控能力比較差的階段。

如果你不管孩子,他可能肆無忌憚的吃零食,沒有節制的看手機,沒有禮貌的和大人交談……

在培養孩子形成讀書習慣的前期,看家裡的情況,我建議每天至少要抽出五個小時,來陪孩子閱讀。時間可以是分散到每一天的不同階段的。比如睡前,比如飯後,或者是上下午學習的黃金時間段,陪伴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更重要的是,能夠及時的引導和建立孩子的讀書習慣。

定時閱讀。

孩子讀書一定要做到定時閱讀,我們可以把這些讀書的時間段定在小學上課的時間段,和小學生做作業的時間段。這樣更利於小孩在上小學以後比較能夠適應學習的這種強度,而且形成了比較規律的閱讀習慣。

所學內容足夠的激發孩子的興趣。

除了幼兒園孩子要求的教材以外,在家裡說準備的書籍,一定要能夠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培養讀書習慣。同時,所讀的書的內容一定要文理兼顧,這樣才能均衡地開發孩子的思維。最好做到內容豐富。

我的孩子主要讀的書有,紅袋鼠雜誌,分級閱讀,培養觀察力的圖片找不同,一些涉及到兩位數的加減法的趣味數學,培養色彩辨識的塗色畫冊,十萬個為什麼,海洋世界,爬行動物世界,常見的植物分類,格林童話故事書等等。

我是從三歲開始培養她的讀書習慣的,寶貝女兒現在可以自己在那裡安靜的看一個小時書了,並且認識了很多漢字,基本上可流暢的讀兒童故事書。


用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方式,讓孩子對讀書有興趣,等到了一定年齡,在等孩子講一下學習讀書的重要性,我想這個策略更符合孩子的各個年齡段的性格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