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果持续三个月甚至半年,你的生活可否正常维持?怎么办?

一辆老车跑江湖


再半月不上班,大约一半家庭要闹钱慌,房贷,车贷,信用卡,花呗,各种民间借贷,啥症状,自己都知道


XUJINCHENG


别说半年了,再持续两个月我就熬不过去了,我老公年有病去世了,给我留下两个老的和一个刚上初中的孩子。一辆刚还了一年贷款的货车和贷款房子,货车是去年买的,公公婆婆卖了老家的房子我在我娘家又借了几万才凑了首付,一个月还一万三千五。我没有工作,本来我们家的日子挺好过,不顾司机我老公自己开车,每个月去了还贷款也够生活费,可是他在装快递的时候突发脑溢血,在医院ICU抢救了四天人也没留住,才37岁人就没了,抢救他把家里的家底都掏空了,因为不是出事故人没的所以也不能走车上的保险,和快递公司没有签合同,属于外包司机,我十月一刚给他买的保险又没生效。我公公婆婆就我老公一个孩子,我婆婆结婚六年都36了才生下这么一个孩子。这两个月她俩似乎老了好几岁。

车有贷款停不起,求爷爷 告奶奶才找了一个老家的司机,都57岁了,我叫李叔。给我老公烧头七的晚上我就跟着出车了,因为装快递要下载一个APP,他们老两口岁数大了不会弄。下着大雪堵车又走错了路,到地方人家又不给卸车,下铺有电热毯,他们老两口在下铺睡我在上铺把我冻的直哆嗦。只能咬牙挺着,我得坚持下去。我不能放弃,因为有贷款所以车卖不上价。卖了就得赔得啥也不剩。

我李叔带着老伴在车上作伴,岁数大了也不让人省心,老在车上吵架,一吵架就让我找司机,说不干了,我还得天天哄着,拉了两趟快递就被别的车挤出来了,就得我自己找货,原来我老公在的时候我啥也不管,只在家管好孩子,车上的事儿我不懂,找货把我难住了,一点点摸索,还好有朋友也是养车的能帮我,教我。就这样我扑腾了俩月挣了四万块,去了还车贷房贷给孩子交补课费也就不剩啥了,一月十五号车就停在停车场。然后老两口彻底不干了,让我找司机

这一个年我都在忙着找司机,发朋友圈发群,赶上疫情也不能出车,我家车主要跑哈尔滨和佳木斯,现在那边比辽宁这边严重的多,司机都不敢去,每个月五号还贷款,东凑西借还上了这个月的,疫情还在蔓延,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我坚决不能卖车,一定要挺住,等把贷款还完了再卖,我要给我公公婆婆买房子,他们老两口把老家房子卖了投奔我们来,现在还租房子住,因为我家是多层五楼,他俩不愿意住这么高的,嫌上楼累,我就在一个小公园附近给他们租的一个三楼。唯一的儿子没了,老家也没有房子,这边又是租的房子,没有家他俩心里发空,我一定会给他们买房子,我和我婆婆关系很好,我不看别的,就看我婆婆能把我儿子养的这么好的份上我也会孝敬她,我从生了孩子戒了奶几乎就没管过,我还和我婆婆开玩笑说,你照顾我儿子我照顾你儿子。直到我儿子上四年级了才从老家把他们都接过来。我人实在没心眼,着急了和我婆婆说话也大呼小叫的,她也是不和我计较,前天我去给她送菜她还问我,说她还有两万块让我拿去交下个月贷款,我没拿,我说离五号还有段日子,等出车了就挣钱了。其实我也有私心的,给他们买房子让他们安心,等他们没有了的时候留下的房子也是给我儿子的,不能让他们太难过,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孝顺他们,但是如果疫情再持续俩月我可能就支撑不了了。光是孩子的补课费都拿不出了


赵小妖24482556


关于这个问题,我举两个身边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姑妈在广东顺德经营一间工厂,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日子也富起来了。这几年,她在城里买了3套房子,说是以后留给两个儿子一人一套,自己老两口住一套。

小轿车更要买了,开出开进多显身份,没有一百多万的车根本显不出他们的身份。姑妈也花了很多心思在打扮上,家里的名牌包包都堆满柜子了。

有这么一个富贵亲戚,我爸平日没事就在家里感叹:“大姐就是有能耐呀,我们几兄弟姐妹就数她混得好!”

谁知道好景不长,一场疫情就把姑妈打击得够呛。其实吧,工厂的经营本来就出现问题了,只是这次疫情让问题变得更严重了。

姑妈去年打算扩大工厂规模,姑父担心扩大规模面临更大的风险。姑妈不听劝,一意孤行坚持自己的想法。她找了比原来工厂大一倍的厂房租下来,又一下子扩招了工人。房租水电,工人薪水等等的经营成本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为此她还欠了债。

而去年不碰巧,姑妈所在的行业不景气,去年一年的利润扣除所有成本开支后,甚至亏钱了。

临近春节,按照惯例,工人大概春节休假一个月左右。姑妈好不容易凑了钱全部结清工资给工人,怎么也得让大家过个好年吧。

姑妈满心想着等过了年就要努力赚钱了,好填补去年的亏损。谁知道由于疫情的影响,春节假期一再延迟。大部分工人已经在元旦开始放假回老家过年了,原定放假一个月,2月1号回工厂。谁知道春节假期一开始延迟到2月3号,后来又延迟到2月10号。

姑妈也要考虑工人的健康安全,无奈地通知延迟到10号上班。但是临近10号,却一个回来的工人都没有。她打电话过去问,个个都不愿意上班,推脱家里封村了不让出去。

姑妈傻眼了,眼看工人复工遥遥无期,工厂一分钱收入都没有。但她要每月准时支付厂房租金,去年做生意欠了一些债要还,还有3套房子的房贷等等。她再也虚荣不起来了,甚至问起了我爸借钱......

而我的表姐却刚好相反,她做着普通的文职工作有8年了,月薪大概6000。她住着公司提供的简陋宿舍,每天自己做饭带饭盒上班,也不怎么打扮。我姨不止一次损她日子过得寒酸,还没男朋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嫁出去。

由于疫情,表姐所在的公司还没开始复工,既然不上班,休假期间的工资自然也没有了。我姨念叨着:“咋办呀?不开工就没工资,你没钱吃啥喝啥呀?!”

表姐平静地说:“妈,我要买房。”我姨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买房?!好笑,你哪来那么多钱呀?!”表姐看中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面积不大,首付20万,打算疫情过后就去看样板房。原来表姐除了正职外,她利用业余时间报班学习写作,给一些平台供稿,现在每个月业余收入已经有8000以上了。再加上她平时省吃俭用,存下来不少钱。

大家发现了吗?那些平时外表看起来很富有的人,仅仅一次疫情的冲击就可以让他们遭受灭顶之灾了。因为他们本身就有欠款,而疫情的出现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

而那些平时做着一份普通工作的人,疫情却对他们没有丝毫影响。因为他们平时就注重积蓄,就算发生变故,那一笔积蓄也足够让他们撑过难关。

更重要的是,除了本职工作以外,他们还很有先见之明,为自己选择了另外一个副业。既有新技能傍身,又能增加收入,等于上了双保险。

所以,如果要在疫情期间维持正常生活,你必须平常就有一定积蓄。如果立足长远发展,最好能发展一份副业,这样抗风险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了。

关注乔念一,分享更多丰富实用的职场干货,助你平步青云!


乔念一


我举几个例子吧:

朋友餐厅之前异常火爆,朋友收入自然就高,在我们群里经常秀各种奢侈品或者海外游,孩子也基本上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现在突然爆发疫情,餐厅直接关闭,而她的餐厅是贷款开起来的,以之前的形势来看,还清贷款还能赚上一笔没什么问题,但现在餐厅关闭,贷款要还,房租在减免申请中,还不知道能不能减免下来,员工的基本工资要发,社保要缴纳,才关了半个多月,她已经头疼到要爆炸了。感觉自己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主要是她不知道这次疫情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就算疫情过去了,她也不知道餐饮业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往昔,如果不能恢复,她的背负的这些贷款租金又该如何?


如果真如题目所说疫情持续三个月甚至半年,她的这个店是没办法再继续支撑了。相信像朋友这样的小企业老板很多,对他们来说,疫情多延长一天都要背负着很大的生产经营压力,毕竟有许多是用贷款甚至是全家的收入投在店里,靠这个店来养家糊口,一旦店关了,收入来源断了,能维持多久每个人都心里没数。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企业上班的还没复工的,收入减少,甚至是没有收入,对生活影响可想而知。


对于居家生活,菜价因为物流、运输的限制,有些地方黄瓜2毛一斤没人要,吃不完,而有些地方却买不到菜,或者菜价上涨,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过久,这种对生活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昆明的鲜花运不出去,花农只能大把大把地扔到垃圾房里。


如果企业长期不开工,平时正常能买到的方便面、调料、米、面等等生活必需品有可能出现断挡。


如果企业部分恢复生产,维持着正常的社会运转,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工资收入,只能靠积蓄支撑,坐吃山空,如果节省点大多数人熬过半年应该是可以的,但是要节省过日子。是否能按之前的生活消费水平支撑取决于自己的积蓄数量。


还好现在已经有企业在逐步开工了,社会也慢慢恢复正常秩序,相信疫情也很快会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企业暂时不能恢复正常运营,影响了自己的收入。我觉得有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去接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做,比如外卖、快递、超市配菜员等等,盒马也在大量招人,就因为配送员的缺失。可以选择临时性去做这样的工作,有点收入,撑过这段时间,等一切恢复正常后再回归自己正式的工作岗位,用变通的方法来应对现在的特殊时期。


祈祷疫情早日过去。


奈奈姐姐


大年初七的时候还和家里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其实我是一个很焦虑的人,我和老婆都没有一个正经的工作,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有房贷有车贷,全家5口人都靠我们两个的工资来度日,现在公司全部放假了,只发一个基本工资,老板也很难过,如果疫情再延续三个月,我想我的老板肯定是不能再维持我的基本工资的,父母说他们有养老金,这个不用我管,但是我要为我的家庭来考虑,因为孩子的奶粉钱一个月还要1000多,通过这次疫情我想也是点醒了,大部分的中国人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安全感,以前是那么的厌烦工作,总是想着放假休息过节啊,现在在家里的日子简直度日如年,想马上去上班,这可能就是真正的安全感。

还有一件更烦心的事情,大年初三老婆的哥哥打来了电话,跟她借3万块钱,其实老婆的哥哥很有钱,平时年薪能达到30多万,我们还是蛮羡慕的,我们在他的眼里简直就是一个屌丝,但是这次他的理由是家里房贷车贷要还,公司一分钱工资没有发,公司这次关门状态他是一分钱的存款都没有,这让我感到了很惊讶,一个这么有钱的人却没有一分钱的存款,后来老婆打听一下才知道,原来他不仅是和我老婆借了钱,和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借了遍,他是一个月光族,虽然一年30多万的年薪,但是却没有剩下一分钱,在这种危机到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的一分钱存款,真的是很没有安全感

就说到这吧,说多了都是泪,现在每天都好难受,就差哭了

最后,祝愿大家新的一年都能健健康康,疫情过后再继续努力工作,把钱都赚回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解琦说职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对于背负房贷、车贷的普通上班族的影响

什么时候复工?

不用复工了!

公司没了!

这不是段子,受疫情影响,不少旅游、餐饮、娱乐行业亏损巨大。一些上班族没等到复工就已经失业了。

今年我们长春市某企业投资了8个多亿建成了冰雪大世界,本指望春节前后客流量大,赚一笔。结果被疫情拖累被迫拆除,工作人员称,亏损超过预期。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

一些企业为了求生,不得不通过减员来节约成本。而对于大部分上班族而言,扛着房贷、车贷的他们,存款撑不过三五个月。有些人甚至没有存款,全靠信用卡、花呗、借呗填补日常亏空。

今天有个网友在后台留言说,自己手头有百八十万存款,别说半年没收入,就是三五年也饿不死。此言差矣。如果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拖垮了国民经济,那意味着你手里的存款可能是张废纸。

还记得解放前法币贬值,通货膨胀,国统区的老百姓骑着自行车用麻袋装着现钞买大米吗?我奶奶家的大量财富就是在这个时期缩水的,后来家里的法币一捆一捆的扔在灶坑里当柴火烧,还有一些用来糊墙。

覆巢之下无完卵,无论你有多少钱,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你都将在现实中迎来生活的重击。

2、对于“手动口动”的自由职业者的影响

还有很多人是以自由职业的形式参与社会分工,比如自由撰稿人、摄影师、个体户、摆小摊做小本生意的等等,很多自由职业者的生活是“手动口动”。也就说一天不干活,一天就没有收入。

前几天在抖音上看到有个大爷在疫情期间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走街串巷卖糖葫芦。有人不解,问:“命重要还是钱重要?”有网友回复:“对于有些人而言,一天不赚钱就意味着没有命。”

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对于停工就没有收入的底层民众而言,绝大多数人撑不过三个月。

3、对于经济自给自足的人的影响

我有些亲戚在乡下,他们都是淳朴的农民。他们的经济模式是自给自足。无外债,无负担,有少量存款。前阵子和他们通电话了解到,疫情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不大。

在东北,庄户人家有个十几二十亩地不算稀奇。很多人家的土地不论“亩”论“垧”。一垧等于10亩。我老姨家有两垧多土地(20多亩),老姨说,家里还有几千斤的水稻,年前打的苞米还有一万斤没卖。她家房前屋后拢共两亩自留地,夏天种的菜,吃不完的都制成了干菜或者冻菜,所以即便一年不出工,也饿不死。

这是东北农村很多家庭的情况,即,经济自给自足,对外界依赖不大,疫情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4、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曾经说:西贝的现金撑不了三个月。实际上,企业的现金流能撑过100-120天的,那还算好的。对于2019年就已经很艰难的企业来说,这次疫情无疑雪上加霜。

大的企业暂且不表,就说说中小企业。我是做职业生涯咨询的,我的工作室在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所以平时能接触不少中小企业主。

一些投身创业大潮的中小企业主,有些已萌生退意。有的小微企业创业者已经开始准备回流,找个平台上班。

这些中小企业接纳了大部分的城镇劳动力,如果他们倒了,城镇职工的生活将如何为继?

5、疫情不会持续那么久 ,对于疫情不要过度恐慌

眼前,我们的确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说一千道一万,疫情不会持续那么久。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曾经表示,新增感染病例已经在一些地区出现下滑,疫情有望出现缓解。钟老预计峰值将会在2月中下旬出现,4月前可能结束。

另外,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在全体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我们也应该对疫情控制抱有信心。

6、适当储蓄,准备过冬钱粮

值得思考的是,成年人的资产负债表让我们知道,所谓的岁月静好,是需要现金流来构筑的。疫情唤醒了很多人的危机意识,让我们知道,适当储蓄,准备过冬钱粮,应对突发事件是非常必要的。

以前总嘲笑父母节省,什么都舍不得丢,还总囤东西。现在终于明白了,不是父母土气,是我们阅历浅,没见过世面!

你能赚多少钱,是不确定的,但是通过刻意储蓄,能够节约下来多少钱这是确定的。

有些钱可以博取收益,而有些钱必须拿来兜底。

保护好钱袋子就是保护好自己,因为,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


我是@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7年职场历练,以温和、真诚、接纳的状态为广大来访者解决职业困惑,提升职场适应力,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欢迎关注!


瑞希


别说三个月甚至半年了,这一个月我都要疯了。根本维持不下去了。我家粮食要没了,我爸妈也都全部都在家里,他们会不会发功都只按照基本工资来发放。 况且我爸妈平时的工资都很低,平时也没有什么储蓄,而且我哥结婚之前还刚刚花了一大笔彩礼,现在家里更是穷得可怜。

而且我每个月的房租都要照付,我根本就不好意思向房东请求免租的事。,我们现在买菜也是要社区统一提供,虽然价格没有贵那么多,但是还是贵了一些,土豆都已经涨到4块5一斤了。

前几天我们家用的烧水壶突然坏了,我爸也没修好,然后我妈就说要去买一个,结果又没地方去。现在特别麻烦,我们基本就是坐吃山空的一个状态。

而且虽然我现在可以在家办公,但是在家办公,我的电脑和家里的网速都很慢,效率非常低,在家里也没有自制力。

感觉疫情带来的经济是一个方面,第二方面就是生活非常不便利,然后最重要的就是整个人变得非常空虚。

像我爸妈每天就是在家里斗地主,看看手机,打会儿牌,晚上22点睡到早上10点。如果要这样持续半年的话,我怕是真的会疯掉,感觉人生都浪费了。

这次疫情也给了我几个重要的启发。

首先第一就是我要学储蓄。还好现在还没有结婚,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住,要是以后结婚了,我还不懂得理财,那我真的不知道这段时间经济来源怎么办?要有个房子房贷更麻烦。

第二就是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时间充实自己。

没有工作压力,当突然闲下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抓紧时间好好学习。说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啊?

我很希望疫情能够赶快好,这样的日子赶快过去。让我们一起出去透透气吧!

欢迎关注简屋,和我一起,在职场中实现逆袭!

简屋


如果一直持续三个月,甚至半年,我的生活应该依旧可以维持,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1、春节的时候备足了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用品

春节之前买了很多的大米,买了高质量的饺子粉,还有色拉油,一袋一袋把大米运上楼的时候,邻居看到了还嘲笑了一番。可能当时想不明白,为什么会买这么多。现在肯定不会嘲笑了。当时就是有一种想法,过年的时候多准备年货。

可能小的时候看家里每到过年的时候都是这样准备,久而久之的自己也习惯了,说来也奇怪,每年都没有买这么多,今年准备的,不管是基本食品还是肉类、海鲜相对来说都比较多。

2、当地的蔬菜供应充足、新鲜,价格还不贵

我们虽然是一个县级市,但是当地的超市蔬菜供应充足,非常的新鲜,而且价格不贵。

比平时稍稍贵了一些,但是价格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而且我们的超市提供了送货上门,送到小区的楼下,自己在门口接来就可以。

这样供应充足的超市,又送货上门,方便了很多,解决了蔬菜、水果、牛奶等等,一些生鲜的问题。

3、公职人员24小时守在小区门口,确保各个小区封闭

我们全市的公职人员24小时守在各个小区的门口,轮流岗位,做到小区封闭,严格管理。

虽然封闭管理,但是有严格有序,目前我们整个小区非常有秩序,人心安定,每天在群里面聊天,及时知道小区的信息,并且物质充足,心态稳定。

4、学生在网上开始网络教学,大学生自制力更强,效果很好

家里是个大二的学生,24号开网络课,学习自制力比较强,目前已经在网上开始自学,所以正式开课的时候我也不会太担心。

高校的教师,特别是一些专业课教师非常认真负责,录播的课程一般都录制了一周,而且不断地反复强调重点,很多课程跟着PPT学习,就能很好的掌握。

所以大学生跟随网络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能有多大的区别,而且孩子心态很好,对这样的生活不反对,很淡定的面对一切,没有感觉到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5、经过多方努力,买了很多口罩备用,这样出门或者工作的时候心里有底

年前抢了一批口罩,因为用的比较节省,所以损耗并不大,后来又想尽办法在网上抢了一批口罩,费了很大的力气,最后还是买到了。

虽然不是最好的质量,但是普通出门应该也能防备一些,而且我们当地已经上了两条口罩生产线,除了供应医疗前线,慢慢的口罩也会普及到普通市民。

未来天淘宝,天猫等一些大的商城也会有,在一些必要的必备产品,充足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最后总结,疫情不会持续的太久,我们虽然从心理上做好准备,但是心态上保持积极稳定的心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国家的政策和要求,相信很快黑暗就会过去,光明就会到来!


云梦谈教育


疫情如果持续时间较长的话,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一、今上午看了一个段子,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可以说明一点问题:

1、三姐妹的职业构成

有个人的大姐大姐夫经营着一家工厂,有500个工人,平时住着豪宅,开着豪车,珠光宝气,生活的非常奢华。年前到了香港去过春节;

二姐是中学教师,二姐夫是税务局的公务员;

三姐是上海小白领,大龄剩女,平时的朋友圈里净是红酒、沙滩。



2、疫情对三姐妹的影响

疫情持续了二十天了,大姐大姐夫最先撑不住了。银行贷款百余万,每月光利息就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现在工厂停工没有收入,还要为工人缴纳五险一金。两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紧急向亲戚们求救,借钱渡难关。

二姐家非常平稳,二人安心宅在家里,不急不躁,读书看报、看电视,安心等着发工资。

三姐也急的抓耳挠腮了,因为她租住着人家的一套小居室。疫情期间不能上班赚钱,还要支付高昂的房租,而自己又没有积蓄,因为平时赚的钱除了交房租全部消费掉了。

3、原因分析

从这个段子(或许是真事,但是我仍然觉的是个段子)可以看出,在疫情期间体制内的工薪阶层最为稳定,平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生活非常平稳。

经商办企业的群体最为焦灼,因为工厂一天不开工,一天就没有收入,大凡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都有银行贷款,虽然国家出台政策可以缓期偿还贷款和利息,但是终究是要还的。

在公司或者私立单位上班的人员也不轻松,不上班是没有工资收入的,时间长了也会坐吃山空的。

二、疫情如果长期存在,将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1、收入影响。疫情如果持续时间久的话,不用说经商办企业的,也不用说在私立单位上班的,就是在体制内按月发工资的人员也会受到影响,没有了商业、工业收入,财政就没有那么多的钱发工资,发百分之七十、六十、五十也是有可能的。

2、生活不便。交通运输方式会受到限制,物流流通变得不再那么畅通。现在很多人已经感觉到网上购物的不方便了。比如前几天因为孩子需要参加线上学习,为了确保效果,必须购买教材,到了几家书店都没有买到,网上购买吧,快递物流根本没开工。

3、生活质量下降。物资运输受到影响了,市场经营关闭了,生活用品的供应就少了。饮食的花色品种只能变得简单了。

当然,我们也不要悲观,因为我们的国家正在领导人民采取措施、集中力量打赢这场战疫。
并且,我们已经看到这场攻坚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场疫情就会被消灭!
在疫情面前,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说,按照当地政府部门的要求去做就是在为抗疫做贡献。


朗月寒雪


这个问题对我基本不是问题。额,有点尴尬,不是炫耀什么,说没影响是因为我太穷了,影响不到我。


首先我没房没车,没有车贷房贷,每个月的支出就是衣食住行,房租也不高,3000块钱。


收入方面,两个人一个月三万左右吧,我的工资和疫情无关,老婆的工资因为疫情还涨了,因为很多人不去上海了,企业找不到人,没办法。


小孩子和老人都在老家,一个月2000块钱,没问题的。


我自己因为疫情忙,在单位的时候少了,在家的时间反而多了,可以做做自媒体,比如现在在回答这个问题,一个问题20元,一天回答十个问题也有200多吧。


真没什么支出,一个月一万撑死了,还能存下两万多。


这些都没什么,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投资,也就是炒股,买的股票都是一些硬资产,比如保险、电力、水泥之类的,保险我就不说了,相信疫情后很多人会买保险的,我的收益一年三四十万肯定有的。


其实就是这回事,我没钱,在上海属于底层的,但是我没有负债,然后有技能,会炒股。


我没钱所以不明白那些资产几千万的人日子过不下去是什么样的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