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说不能要求学生每天打卡,学校依旧要求打卡,大家怎么看?

旅途中的足迹


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对的。延期开学本质上还属于假期,即延长寒假,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在线教育课程资源,但不能像上课一样,要求学生打卡,应该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此期间,教师的职责主要帮学生选择在线教资源,推送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在线学习指导。而不是天天要上直播课,要求学生“打卡”。

目前要求学生打卡的做法,是把延期开学,变为了提前网上上课,还有的学校就开始上新课,如果等延期开学后,考虑到网课的质量不佳,还要重新进行教学,那这无疑是折腾。因此,不管是执行教育部的规定,还是从实际出发,都不能要求教师给学生上直播课,要求学生每天打卡。


熊丙奇看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的形势下,开学时间不得不一推再推。孩子的学习问题,成为除“控疫”之外民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

在这个特殊“长假”,为了让孩子“停课不停学”,各校纷纷采取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可以说,不仅学生累,家长和老师也很累!

既然是“网上教学”,自然,在老师的心里,就已经将它视为“正常教学”。既然已是“正常教学”,就必须保证每个孩子都不落下,力争取得“正常教学”所要求的正常效果。

因此,不少老师对学生的“在线学习”明确提出了“打卡”要求。


同为教师的“三味”对老师的这种“良苦用心”十分理解!同时,家长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但是,针对老师提出的“打卡”要求,近日,教育部却提出了反对。

做为学校和老师,对待上级的精神和规定,既要执行,更要理解。

“三味”认为,教育部提出教师不能强制要求学生每天“打卡”,主要是基于当前形势的大局考虑:

一是,当前防控疫情依然是全民的首要任务。学校和老师不宜人为给家长和孩子带来压力和麻烦。

二是,因各家各学生条件和特点有差别,老师不应将“线上教学”完全等同于“正常教学”,应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

三是,“减负令“在任何情况下,依然生效。

不能要求学生“打卡”,教师如何有效保证“网上教学”的高效性呢?

我的建议是:老师可以布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老师施以辅导;可用作业和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家长对全程进行督促和监督。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三味聊教育


教育部1月27日发布延期开学通知,为了保证全体师生生命安全,要求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推迟开学。但同时又强调了:

停课不停学

听到这些,我相信所有学校都会统一听从指挥,然后认真做到:

开学时间推后,但是推迟期间是要安排学生进行学习的,并非是无所事事。

学生在家,师命有所不从。那老师如何去学生实施教学管理?

打卡就是其中的一个选择,只有打卡了才能证明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就像工人上班一样,只有考勤了才能证明你今天上班了!

问题的矛盾点其实是在于”停课不停学“到底是说给谁听的?

如果是给学生听的,那自然不用上网课,打卡,但如果是说给学校和老师听的,那压力可就大了,因为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来说,学生天生的就是”懒惰“的,没人督促能自觉的学习?

所以,我认为这次的网上学习问题更多的信息指示不明所致,如果一开始就明确:延期开学期间,不允许直播教学,不允许打卡,不允许上新课,我相信大家一定会照办的。但”停课不停学“的概念真的让人很迷糊,既然学那就是应该要正儿八经的学起来吗?

少一点纠结,让教育简单起来!


美蛙英语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开回答。


1.我们来说一下:教育部说不能要求学生每天打卡。其实这是教育部在“停课不停学”政策实施以来的基础上增加的。停课不停学的本意是因为开学推迟,不想让孩子浪费了这段时间,一直在家里玩,教育部才发布了这个通知,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很复杂,与停课不停学相对应的是网络直播学习,这给老师,家长,学生都带来了很多的负担,所以教育部根据这时期的乱象又增加了这一决定,目的就是阻止学校强势给学生增加过多家庭作业,增加家长的负担。停课不停学,重在关注学生在疫情这段时间的心理动态,复习以往知识等,不应过多地增加孩子负担,强迫孩子去做。


2.我们再来说一下:学校依旧要求学生打卡。说实话,学校也是没有办法啊!我是一名老师,我就以我了解的来谈一谈;

如果学校不要求打卡,会出现什么情况?不用想,肯定会是这样的:想学习的学生每天自觉按时学习,不想学习的学生那就缺课,反正也不打卡,那么这样一来,最不愿意的人会是谁呢?不用说——是家长。每一个家长都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不可能愿意看着自家的孩子在玩,而别人家的孩子在学习,这样家长肯定会着急,那么这一着急,谁会倒霉,不用想,老师,学校肯定首当其冲,说的不管我家孩子,怎么怎么的,那这样一来,家长抱怨你,上级肯定也会批评你。

还有就是如果不打卡,有些自制力差的学生不学习,那会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影响学校的教学水平,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影响当地的升学率,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想想都头大。

你想啊,如果这样的问题都发生了,你作为学校,你会愿意吗?肯定不想啊!所以干脆点每一个学生都来上课,那就又成了打卡了!没办法啊,这是学校能够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上面批评你强制学生打卡,总比家长骂你,领导说你学校升学率低,教学水平差要好吧!试问:哪一个家长,哪一个领导不是看成绩的?



所以啊,才会出现,教育部说不能要求学生打卡,而学校依然让学生打卡的现象!

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如果有,记得关注我一下,留言吧!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教育部说不能要求学生每天打卡,学校依旧要求打卡,我认为学校的做法没有问题。所谓学生,就是心智和思想都还没成熟的人群,他们的自控能力很差,很多都需要别人监督和提醒才能够认真学习。

现在疫情时间延迟了开学,假期虽然延长了,但是学生的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口号,在家里面通过观看网络课程,认真的去学习。如果学生们能够做到自觉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线上学习,那当然是好事,但是我相信很多学生都是想着玩,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在这个时候学校要求每天打卡其实就是监督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也是给学生一点压力。

因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还怎么学习呢?很多父母会说学校给这么大压力会压坏我的孩子的。我想说你再这么宠着孩子就宠坏孩子了。如果只是布置了一些网络课程发给学生,然后就不管了,也没有要求打卡,有没有说要检查什么的,那么我相信这群未成年人肯定是不会去观看视频学习的,就算看也是三分钟热度而已。爱玩是未成年人的天性,所以也不能怪他们,只能怪我们监督不力,我们的管制不严。

所以学校要求每天打卡不就是为了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吗?可能学生会感受到一点压力,感受到有点辛苦,但是我想问,跟出来工作和出来打拼的父母比起来,他们这点学习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所以不要为学生不学习找那些无谓的借口。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些人说学校的做法是错的,按照这个意思也就是学校叫你认真学习,叫你认真复习,叫你考大学都是错的咯。

什么都想着放松,想着为学生学习减压,想着自由发展,我说再这样放松,这样自由和这样减压下去,这群青年就完蛋了。不吃点苦头,怎样立足未来的社会呢?这个社会竞争很大,就业压力也巨大,所以我觉得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打卡是对的,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的。年轻人吃点苦头,磨练一下是好事,将来出到社会就知道辛苦了。


追梦人MVP


中国的教育就是相互矛盾的。就像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依然是应试教育。让受教育者都不知道何去何从,一方面要响应提升素质教育的号召,另一方面要废寝忘食的提升应试成绩。好像怎么做都不对,又好像怎么做都对!


耘芊


打卡是为了统计学生在线人数,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有没有在学习,让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但打卡并不对家长和学生做硬性的要求,你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因为不是上新课。目前在线学习使用的软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农村家庭具备条件大多数都使用微信,订订农村家长都不会用。


雨韵竹声


大理都能截流爱心口罩,所以各地教育局不停教育部发文不是挺正常吗?可怜了苦逼的老师们,尤其是代课教师,一切付出与正式老师同,待遇却差距那么那么大!


路易斯妙妙1


2月11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中小学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其中提到“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打卡,上传视频等”。教育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护学生视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2月11的答记者问中,就一些学校强制教师录课的问题,教育部也明确表示,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地方、学校现有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没有必要强制每个教师去录课。教育部的目的也是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必竟直播教学,作为新事物,老师们缺乏经验,没有直播工具,加上网络卡顿等,教学效果并不尽人意,

当时,看到这两则消息,学生们欢欣鼓舞,老师们也喜形于色,都以为可以不用打卡,不用直播教学了,但是几天时间过去了,一切都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该打得卡还要打,该上直播还要上直播。

昨天,教育部又调整了网络学习资源,同时指出:网课不代表正常教学,仅供预习和复习使用!

教育部这一调整也是为了尽量减少学生上网时间,保护学生视力,减少网络卡顿,让近1.8亿学生能精神愉悦地投入到假期学习中去。这种做法当然不错,既减轻了老师、学生的负担,也让家长不再为孩子视力下降而担心。但是,在不少老师看来没有正式的文件,根本就没有用。当地的教体局说了算,其他的说了都不算。




学生被迫打卡,老师被迫录直播,说到底都是地方领导形式主义思想严重,工作脱离实际,把应试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全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的需求。把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教学成绩的唯一标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行我素,这就是部分领导的工作作风,自认为自己那一套非常正确,必须照住执行。除非教育部有硬性规定,不执行者给予处分,否则地方领导已经决定了的事,是很难再改变的。


静静助学


上有政策,下有?比如说教师在校外办班或补课,年年下文,其作用真的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