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以来,你每天的早餐吃什么?怎么样?

南海风云眼


油条、面条、包子、水饺等…疫情期间,有充分发挥做饭的时间,做的还可以[呲牙]



二叔美食记


其实这是一个没有局限性的问题,像我个人的话,我每天生活习惯还算规律,早上起来,关于早饭这块,也从来没缺席过,因为这段时间受疫情的影响,相信每个人对吃饭这块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但也是可以在家隔离期间研究美食的时间,比如做包子,稀饭,蒸馒头,煮面条,熬粥等等…



gshdb原点


说真心话,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没有吃早餐的习惯,每天早上急急忙忙洗漱完就去上班,时间久了,身体就不怎么好,抵抗力也差,经过这次疫情我决定要增强我的抵抗力,不管是病毒还是细菌只要身体抵抗力强,都不会轻易打垮身体,复工的这几天我每天早上给自己都做了些不同的早餐,营养搭配全面,均衡,第一天,熬的小米粥,煮鸡蛋,外配些小咸菜,第二天早上,自制三明治,从超市买的全麦面包片,里面加了个煎蛋,两片西红柿,一片生菜,加了点胡椒粉,喝了杯酸奶,味道还不错,蛋白质,维生素都有,第三天,我自己在电饼铛摊的闲食,省时省力,第四天我用酸奶在泡点燕麦片,煮了个鸡蛋,每天我觉得精力都很充配!





兔子妹


早餐根据个人喜欢和习惯来安排吧!

我个人喜欢吃的早餐非常多。

1、粥类:白粥、虾粥、蔬菜粥,睡觉前半小时就可以做好粥。

2、豆浆、牛奶等。

可以搭配的主食也非常多,可以配鸡蛋、馒头、包子、手抓饼之类的,也可以配煎饺煎包,这些食物半成品可以在超市买到,也可以自己准备。

3、面条类:重庆的小面品种非常多,自己也会不少,最喜欢最方便的就是麻辣小面,配上煎鸡蛋,热乎乎的吃完,安逸得很哦。

也可以自制炸酱哨子,做成炸酱面。

昨晚吃剩下的回锅肉、红烧肉,也可以加进去,真的比外面的什么几十强小面,不知道强多少倍。


重庆崽儿斗哥


坐标湖北,所以还没有复工。以下是计划吧:

复工第一天,一定早早的起床,珍惜可以上班的每一天,好好上班,要元气满满的,少不了一碗襄阳牛肉面,老板多放豆芽,牛肉牛杂一样一半,微微辣,再来一碗豆浆,不能是黄酒,会醉,说好的要好好上班。

复工第二天,牛肉面一天怎么会过瘾呢,今天吃个素的吧,豆腐面吧,老板跟昨天一样微微辣。

复工第三天,牛肉面两天也不会过瘾的,马上就又要周末了,来个荤的吧,再来碗常温黄酒。

复工第四天,起不来,没赶上打卡,办公室冲牛奶麦片。

复工第五天,起不来,赶上打卡,办公室冲牛奶麦片加点葡萄干。

冲麦片的日子又开始了……

怀念上班时间在档案室席地而坐偷摸吃面的面。




五花肉一半瘦一半肥


[互粉]生命可贵,在疫情面前,大多数人和公司会选择远程办公,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早起赶公交,挤地铁,那么我们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早餐。

俗话说得好,早餐要吃好,这个吃好,不仅仅是要吃饱,还要营养搭配,蔬菜水果杂粮等等。

我自己是从3号开始在家办公,家里比出租房里最好的便是厨房,各种食材应有尽有,所以在准备早餐来说,根本是不费多大力气。

今天的早餐是鸡蛋卷饼,一杯牛奶,一份水果。鸡蛋卷饼中有杂粮,有鸡蛋,还可以卷着各种蔬菜,可谓是“全面包含”。牛奶营养丰富又容易被人体吸收,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各种人体所需要的元素,成为我家早餐的抢手王。早餐吃的好,整天才回精神饱满。

好了,不说了,我要去搬砖了。[来看我]





小柒食记


早上我会炸些玉米面小锅巴,既能当早餐,又能当零食,再配上一碗香喷喷的豆浆或米粥😊。

下面分享一下玉米面小锅巴的具体做法:

60克面粉+180克玉米面+3个鸡蛋和成面团,擀成约1毫米厚的面皮,切成约2厘米见方的小片,用小叉子插眼……油热4一5成时下锅,小火炸至金黄,出锅,撒椒盐、孜然面、辣椒面等佐料,也可以用方便面里的干料包代替,香酥可口。





淡淡品


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翻着花样做早餐,每天不重样,无论任何境况,唯健康与美食不可辜负[呲牙]










leon45196814


复工以来,我每天吃的早餐是包子和油条,感觉特棒,包子皮薄馅大,油条外酥里嫩,特香,配上一碗豆浆,很有幸福感,顺便说说两者的由来☞

包子

包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一般由面包裹着馅,主要制作材料有面粉和馅,起源于四川。相传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距今1800多年)。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则始于宋代,《燕翼贻谋录》:“仁宗诞日,赐羣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馒头之有馅者,北人谓之包子(意思是说馒头没有馅,包子有馅)。

包子一般是用面粉发酵做成的,大小依据馅心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称作小笼包,其他依次为中包、大包。常用馅心为猪肉、羊肉、牛肉、粉条、香菇、豆沙、芹菜、茄子、包菜、韭菜、豆腐、木耳、干菜肉、蛋黄、芝麻等。包子是一种古老的面食,它起源于三国。相传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擒七纵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军队车马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此时诸葛亮召来孟获问明原因,原来,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从此,在民间即有了“馒头”一说,诸葛亮也被尊奉为面塑行的祖师爷。明代郎瑛在其笔记《七修类稿》中记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诸葛亮创始的馒头,毕竟里面加上了牛羊肉馅,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于是,后人便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出现了白馒头(不带馅的)。

包子这种面食制品大约在魏、晋时便已经出现。但包子的原名却叫“馒头”。晋代束皙在《饼赋》中说,初春时的宴会上宜设“曼头”。这里所说的“曼头”其实就是包子。至于“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则始于宋代。在《爱竹淡谈薮》一书中载:“宋朝有个叫孙琳的大夫,为宋宁宗治淋病,就是用馒头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三次,三日便病除,被人们视为神医。”宋代著名的大诗人陆游不仅写了《笼饼》诗称赞,对其诗亦还自作注释;其《笼饼》诗云:“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肴,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陆游的注释为:“蜀中杂彘(即猪)肉作巢(即馅)的馒头,佳甚,唐人止谓馒头为笼饼。”由此可见,当时四川用猪肉合面做的馒头,就已经很有名了。北宋陶谷的《清异录》就谈到当时的“食肆”(卖食品的店铺)中已有卖“绿荷包子”的。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说,临安的酒店分茶饭酒店、包子酒店、花园酒店三种,而包子酒店则专卖鹅鸭肉馅的包子。可见这一时期包子已经很普遍了。

油条

油条,是一种古老的中式面食,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松脆有韧劲,中国传统的早点之一。《宋史》记载,宋朝时,秦桧迫害岳飞,民间通过炸制一种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油炸桧)来表达愤怒。类似的油炸面食,其起源远远早于宋朝,可追溯到唐以前,具体时期不得考证。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记录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齐民要术》曰:“细环饼,一名寒具,翠美”。唐朝时期,诗人刘禹锡在《佳话》中也提及寒具。《苕溪渔隐丛话》中提到:“东坡于饮食,作诗赋以写之,往往皆臻其妙,如《老饕赋》、《豆粥诗》是也。又《寒具诗》云:‘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寒具乃捻头也,出刘禹锡《佳话》。”然而这种叫“寒具”的食物应该形似女子佩戴的缠臂金,类似撒子,并非油条。油条应是南宋以后对油炸面食的又一创新。

油条的叫法各地不一,”东北和华北很多地区称油条为“馃子”;安徽一些地区称“油果子”;广州及周边地区称油炸鬼;潮汕地区等地称油炸果;浙江地区有天罗筋的称法(天罗即丝瓜,老丝瓜干燥后剥去壳会留下丝瓜筋,其形状与油条极像,遂称油条为天罗筋)。《宋史》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秦桧一伙卖国贼,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南宋军民对此无不义愤填膺。当时在临安风波亭附近有两个卖早点的饮食摊贩,各自抓起面团,分别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一时,买吃早点的群众心领神会地喊起来:“吃油炸桧!吃油炸桧!” 为了发泄心中愤恨,于是人们争相仿效。从此,各地熟食摊上就出现了油条这一食品。至今,有些地方,仍有把油条称为“油炸桧”。油条是中国大众最喜欢的食品之一。油条起初的名字叫做“油炸桧”,据说最早是临安人发明的。

相传在南宋年间,邪恶宰相秦桧和他和老婆王氏因妒嫉及贪婪,外通金国,在东窗定下了毒计,把精忠报国的岳飞害死在风波亭。消息传开来,老百姓个个义愤填膺,酒楼茶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件事。 那时,在从安桥河下,有两个食品摊,一家卖芝麻葱烧饼,一家卖油炸糯米团。这一天,刚刚散了早市,做烧饼的王二通通火炉,理好灶上卖剩的最后一迭葱烧饼,看看没有买主,就坐在条凳上休息。这时,做糯米团的李四,也已收拾好油锅,蹲在那里抽袋烟。 两人彼此打过招呼,就一起聊起了天,谈来谈去,就谈到秦桧害死岳飞的事情上来了。两人都非常愤懑,就想用一种方法来抒发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想来想去,王二想到了一个办法,只见他从面板上弄了两个面疙瘩,揉揉捏捏,捏捏团团,不久就捏成了两个面人。一个吊眉无赖,一个歪嘴刁婆。他抓起切面刀,往那吊眉无赖的颈项上打横一刀,又往那歪嘴刁婆的肚皮上竖着一刀。

李四看到后,认为还不是恰到好处,他跑回自己摊子去,把油锅端到王二烤烧饼的炉子上来,将那两个斩断切开了的面人重新捏好,背对背地粘在一起,丢进滚烫油锅里去炸。一面炸面人,一面叫着,“大家来看油炸桧罗!大家来看油炸桧罗!”

过往行人听见“油炸桧”,觉得好新鲜,都围拢来。大家看着油锅里有这样两个丑人,被滚油炸得吱吱响,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也跟着喊起来;“看呀看呀,油炸桧罗!看呀看呀,油炸桧罗!” 恰巧,秦桧坐着八抬大轿,正从皇宫里退朝回府,经过从安桥。秦桧在轿子里听见吵杂的喊声,觉得这声音直刺向自己的心窝,就叫停下轿子,立刻派出亲兵去抓人。亲兵挤进人群,把王二和李四抓来,连那油锅也端到轿前,秦桧看见油锅里炸得焦黑了的两个丑人,气得络腮胡子根根都朝上,走出轿来大声嚎叫:“好大的胆子!你们想要造反?”

王二心里异常平静的回答说:“我们是做小生意的,对造反不敢兴趣?” 秦桧说:“既然如此,怎敢乱用本官的名讳?” 王二说:“啊呀,宰相大人,你是木旁的‘桧’,我是火旁的‘烩’哩!“ 这时,围观的众人都叫起来,“对呀,对呀,音同字不同!”秦桧无话可说。它看看油锅里浮起的那两个丑人,喝道:“不要罗唆!这炸成黑炭一样的东西,如何吃得!分明是两个刁民,聚众生事,欺蒙官府!”听秦桧这么一说,人群中立刻站出两个人来,说:“就要这样炸,就要这样炸!”一面把油锅里的面人捞起来。还连声说:“好吃,好吃!我越吃牙齿越畅快,真想一口把它吞下去哩!”这一来,气得秦桧脸象紫猪肝,他只好瞪瞪眼睛,往大轿里一钻,灰溜溜地逃了。 无赖秦桧被当众吃瘪,这件事情一下哄动了临安城。人们纷纷赶到从安桥来,都想吃一吃“油炸桧”,王二和李四索性两人合伙做起了“油炸桧”生意。

后来,由于捏面人很费工夫,让顾客老排长队,因此王二和李四想出了一个简便的法子,他们把一个大面团揉匀摊开,用刀切成许多小条条,拿两根来,一根算是无赖秦桧,一根算是刁婆王氏,用棒儿一压,扭在一起,放到油锅里去炸,仍旧叫它“油炸桧”。

老百姓当初吃“油炸桧”是为了消消心中的愤懑。但一吃味道真是不错,价钱也便宜,所以吃的人就越来越多。一时间临安城里城外很多摊位,都学着做起来,以后就渐渐的传到了外地,天长日久,就把这些根长条条称作了“油条”。 湖北的炸油条有两个帮系,即分为府帮和黄陂帮,府帮习惯“单条”操作,黄陂帮则惯“双条”操作,两者各有所长。在一次饮食技术表演会上,府帮师傅一次用面粉五公斤,炸出油条百根,一根不多,半根不少,色泽黄亮,松泡脆香,根根酥韧能竖起,长短粗细均匀,夺得油条冠军。


林味印象


早上做锅嘎哒汤

简单、快、可口。

西红市炝锅,把西红柿炒熟加盐调味加开水。用大点盆放进白面,加水搅拌成小小的均匀的嘎哒,下锅轻搅拌,两分钟出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