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袭,请收下这份“心灵”口罩

说到疫情,可能是近期最牵动人心的了,谁也不曾料到2020年的伊始,会发生这么多事情。

目前,我每天都会查看最新的疫情信息,了解最新的进展情况。

新春佳节期间爆发的疫情,当真是对社会的一大考验。看着不少心理工作者,都在积极响应湖北医务人员的心理辅导,这真的是雪中送炭的好事情。

如今这样的状态,对普通民众来说,不仅要做好物理防护,还要树立一定的心理壁垒。

我想阐述的是,作为普通群体当中的一员,在目前这种紧要的关头,应该如何做好心理防线。

疫情来袭,请收下这份“心灵”口罩

第一,在焦虑中分辨谣言,做好科学防范。

疫情之下,焦虑和恐惧是很容易产生的情绪,当然,这些情绪是自然且合理的。

一旦焦虑和恐惧情绪明显地出现,特别是它们达到一定程度,我们的大脑在辨别和思考信息的能力上,就会受到影响。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部分精力和注意力被大脑的焦虑和恐惧所占据,所以分配到大脑,理性分析当前接收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在焦虑和恐惧支配下的情绪,由于警觉性的提升,我们很容易对焦虑和恐惧所传递的信息过分关注。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容易产生关注上的偏差和“求证”效应。

目前的求证效应就是,片面和无意识地关注自己害怕的信息,不管是谣传还是被证实过的,从而证明自己内心担忧和恐惧的想法是正确的。

疫情来袭,请收下这份“心灵”口罩

因此,别有用心的人就很容易利用大众的焦虑,来散布诸如吸烟抗病毒、熏醋灭毒等谣言。

此时此刻,我们仍然需要努力保持冷静,从可靠的网站和信息中了解当前的疫情动态,了解冠状病毒诱发肺炎的原因,了解这种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及如何在科学上有效地防止其传播。

毫无疑问,作为年轻人,我们更容易通过科学的途径,获得预防方面的科学信息。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更多地承担起,家庭科学防护的宣传工作,耐心而系统地在自己的家庭中辟谣,并传播正确的疫情防护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守护好自己的家人。

疫情来袭,请收下这份“心灵”口罩

第二,密切注意自身的焦虑和不安的程度。

病魔的出现总是让我们惊惶失措,极速打破了自己之前所产生的,自以为超越了普通人的幻想,让我们只得面对自己也只是寻常人的现实,疫情之下,也只能对自己的脆弱无可奈何。

在这脆弱的背后,是对死亡与不确定感的恐惧。

时下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疫情信息,以及对生活和工作的繁多限制,不断地提醒着我们,身体的脆弱和生命的局限,这些都会引发人类深层的焦躁和不安。

过分的焦虑和不安,自然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也就需要主动地探索一些调节自身心理压力的方法,或是尝试寻求心理层面上的帮助。

疫情来袭,请收下这份“心灵”口罩

第三,防止过多关注健康和身体信号。

无论是情绪上焦虑不安,还是目前对疫情的恐惧,自然都会使我们格外关注自己的身体信息。

适当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但是保护自己,更是保护家人。但是也要注意对自己关注的程度是否合理。

毕竟,因为焦虑情绪的存在,以及诸多信息的吸收,我们会不自主地对自己的身体信号过度敏感,比如呼吸,体温,咽喉的状态等等。

倘若关注过度,在潜移默化中容易对某些信息做出错误的解读,紧接着就会质疑自己的健康状况,甚至会源源不断地输出更大的心理负担。

疫情来袭,请收下这份“心灵”口罩

情绪焦灼之下,对自身的状况更会过度地警惕和不理智,任由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就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更大的健康风险。

现在,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次感染肺炎的症状,然后客观地看待自己身体的信号,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危险程度。

假如自己的判断很难让自己信服,可以求助家人和朋友理智地帮助自己判断。

疫情来袭,请收下这份“心灵”口罩

第四,避免过度沉溺于消极的信息,防止遭受过多的创伤体验。

有关目前疫情的资料可谓是漫山遍野。身为普通人,也要注意自己不能过度沉溺于过多的负面信息中。

适当获取所需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现状,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正常的生活计划。

但是有些人却难免被消极的信息所感染,一直在消极情绪的波动中难以自拔。一些特定的疫情事件,也可能给一部分人带来创伤性的体验。

身为普通大众,我们只需要适度关注当前的疫情信息,防止过度沉溺于负面消息,从而给自己的情绪带来一连串的压力。

其二,如果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承受力有限,就有必要克制自己过分关注于,特定的疫情事件和信息。

所以,也有必要保护身边的老人和孩童,避免过度的信息传递,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创伤。

疫情来袭,请收下这份“心灵”口罩

第五,压力之下,要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

如果说,恐惧会让一个群体团结在一起,那么,焦躁和不安就一定会使团队分裂。

目前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中,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消极的干扰和影响。

而且这些影响,足以导致更多的紧张气氛和情感上的爆发。

同时,持续走高的心理压力,也会促使心理和行为的消极化,因而推动自身的心理状态和家庭关系进入恶性循环。

疫情来袭,请收下这份“心灵”口罩

这样的情境下,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

甲不听劝告,一心想出去,却不戴口罩。乙看见后,厉声说:“再出去不戴口罩,回来不洗手,干脆就待在外面别回来,你不想活,别拖累我。”

由于自身对疫情的焦虑,和长此以来的无效沟通,这样的语气顿时会让甲很刺耳,接下来很容易发生激烈的争吵,甚至夺门而出。

或许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家庭成员的交流中都不会发生。这里只想说明一下,处于压力之中,更容易产生家庭矛盾和家人之间的冲突。

由最初的焦虑和不安,引起的亲密人之间缺乏理解和耐心,导致的沟通愈发不畅通,引发更多的家庭矛盾,得不偿失。

疫情来袭,请收下这份“心灵”口罩

由于待定的复工时间,以及外出的限制,大家不得不固守在家中,有些本来就存在的隔阂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也很容易进一步燃起战火。

注意内心的不安对我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避免在不经意间伤害我们最亲近的家人。

要尝试多去理解,多传达情感上的关心,而非打着“爱”的旗号趁机控制和攻击,

以此强迫和要求家人如何如何,甚至强制接受我们的观点,到最后一定会事与愿违。

学会一些善意的情感表达,坦诚地表达内心的脆弱,都可以拉近心灵的距离,达到一个符合预期的沟通效果。

疫情来袭,请收下这份“心灵”口罩

说到底,每个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才是我们内心的真正渴望。

身为家庭中的一员,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需要更好地承担责任,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与爱人,父母,孩子要有更多的情感分享和沟通,努力了解彼此现在的感受和未来的计划。

曾经因为工作繁忙,无法共同参与的活动,比如烹饪、陪孩子读书,陪父亲下一盘棋,陪母亲说说话,现在正是找补的时候。

要充分利用这样“不可多得”的时光,来增进家人之间的联系,获得更多家的温暖。

但愿此次疫情能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希望大家都安然无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