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这次下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利还是有害?

吕益慧


根据湖北省气象局在2月14日的预报,随着强冷空气的逐渐南下,湖北会在近日出现寒潮天气。气温将会大幅降低,降温幅度可达10度上下,并伴有大风、冰冻和雨雪天气。在2月14日,湖北恩施、宜昌等地已经下起了冰雹。目前,湖北气象局已经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寒潮)Ⅲ级应急响应。


那么,下雪天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是有利还是有害的呢?

此前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在下雪天,雪花会把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带到地上,所以玩雪变得有风险。但这种说法其实是假的,已经被专家辟谣。

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的主任医师王贵强表示,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方式的传播没有证据。新冠病毒不会在空旷的地方聚集,因为户外空气流通,所以雪花会传播新冠病毒也是没有证据的。

事实上,雪花能够带走空气中的颗粒物,反而让空气变得更加清洁,空气质量得到提升。

那么,低温天气能否把新冠病毒冻死呢?

在下雪天,气温变得很低,这会让一些不耐低温的农作物害虫冻死。然而,低温是不会冻死病毒的。事实上,病毒更喜欢温度较低的环境,害怕高温环境。

科学家在北极地区的永冻土中发现了古老的病毒,它们可以在低温下进行休眠成千上万年。而当温度上升之后,长眠的古老病毒将会复活过来。2014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名为阔口罐病毒的巨型病毒潜伏在西伯利亚的永冻土中[1],它们在沉睡3万年之后复活。阔口罐病毒的直径可达0.5微米,长度可达1.5微米,这是目前人类已发现体型最大的病毒。

因此,指望低温天气冻死新冠病毒是不现实的。在低温的环境中,反而会让病毒存活时间更久。

而在高温环境中,病毒很容易失去活性。根据此前的研究,只要在56摄氏度的水浴中持续加热半个小时,新冠病毒就能被灭活。

目前的气温较低,不但对于病毒的存活更有利。而且在寒潮天气,其他病毒也更容易入侵,导致感冒,使得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我们现在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着凉。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抵御病毒入侵。

参考文献

[1] Matthieu Legendre, Julia Bartoli, Lyubov Shmakova, et al., Thirty-thousand-year-old distant relative of giant icosahedral DNA viruses with a pandoravirus morph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 111, 4274-4279.


火星一号


武汉的天气变化真快,断崖式的降温,天空飘起了大片的雪花,起码兆头是好的,瑞雪兆丰年。但是,下雪对于冠状病毒的防治确实是有利有弊。

先说不好的方面吧,

首先,下大雪降温,还可能有冰冻,这种恶劣的天气,对于武汉的交通出行以及病毒的防治活动肯定会带来不便。武汉还有很多病患在方舱医院内隔离,这些医院的保暖御寒措施还有待经受考验。

对于新冠病毒来说,这家伙本身就是喜冷怕热,它可是不怕冻。气温降低,对它来说是好事情,可以存活的时间更长了,而且雨雪交加的寒冷天气也会降低人的免疫力,加重一些病人的症状,所以要注意保暖。

再说好的方面,

雨雪的冲洗,会使空气更加的纯净,作为可能传播途径的气溶胶也会被净化,但化雪以后的泥泞,也是病毒可能存活的地方,所以,需要加强对外界的消毒活动。

总之,有利有弊,武汉加油!


量子实验室


昨天下午至夜间,湖北等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一场比较大的降雪,平均降水量达到十多毫米。那么这场降雪,对于新冠病毒起到抑制作用吗?

对于冠状病毒来说,它们的传播途径主要依靠飞沫、直接接触或者粪口传播的方式。在脱离宿主环境下,依靠传播媒介,形成类似气溶胶团在空中弥散或者吸附在物体表面。冠状病毒在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下存活时间较长,而高温和干燥的环境是病毒非常不喜欢的环境条件,同样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照射下病毒的耐受性也会急剧下降。

由此可以看出,武汉近段时间的平均气温都在零摄氏度以上,虽然昨天下了雪,但总体温度仍然不低,像东北这段时间,平均气温在零下十几度也阻挡不了病毒的传播。病毒怕高温而不怕低温、怕干燥不怕雨水,所以此次降雨对于病毒的抑制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降雪积极的一面,就是把少部分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团吸附下来降落到了地面,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空气中悬浮但仍没有失活病毒的数量。但不利的方面,这个过程只是对病毒存在区域进行了转移,从空中移动了近地面,仍然没有丧失传播能力,而大部分的气溶胶团不会被雪花吸附。第二个不利之处,室外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播洒的消毒剂,在其可作用时限内也会被雪花所吸附沉降,消杀效力会减弱不少。第三个不利之处,降雪肯定意味着气温一定程度的下降,今后几天温度肯定会有起伏和波动,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

所以绝不能大意和麻痹,为了赏雪、玩雪,而忽视了应有的防护措施。很多近期下雪的地区都对此发出了警告,望大家多多注意,切实保重好自己和家人的身体。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一夜之间,全国各地飘起洁白的雪花,多少为“蜗居”的生活增添了一些色彩。不过,大家心里也有个疑问:下雪,会给新型冠状病毒带来怎样的改变?能放心出门玩雪不?

有人说,低温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亦有人说,低温杀不死新型冠状病毒,雪花却有可能把空气中的病毒带到地面上。

其实,两种说法的逻辑是一致的:第一,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新型冠状病毒;第二,下雪会引起温度湿度变化,进而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的存活与传播。

咱们先来看看第一条。

新性肺炎跟所有传染性疾病一样,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方面。传染源即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传播途径有三个,通过飞沫直接传播、沉降在物品表面被其他人接触或者以气溶胶的形式短暂在空气中停留。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图片来源:卫建委

易感染群就是咱们咯。

这阵子,全国上下枕戈待旦,疑似病例很快会被隔离,我们出门的时候又都佩戴了口罩——空气中会有大量的新型冠状病毒么?应该不会,应该认为外界空气是干净的、清洁的。这也是为什么,各大权威机构都鼓励我们多开窗通风。

接下来,咱们看看第二条。

温湿度变化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没有影响?应该有,但是目前不清楚。

呼吸道病毒分为很多种,除了新型冠状病毒之外,还有流感病毒(可引起流感)、腺病毒(可引起普通感染)等。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偏爱的环境。比如,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过一项长达11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腺病毒对降水量比较敏感,而流感病毒更喜欢低温;国外学者进行过类似的研究——即使同样喜欢低温,不同的病毒偏爱的温度范围也不一样

新型冠状病毒是去年年末才出现的,目前研究资料尚不充分,很难说下雪会对它产生什么变化。

那么,有没有确定无疑的地方?

有。

首先,低温不能杀死冠状病毒。

温度对冠状病毒的影响,图片来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其次,影响病毒传播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不能控制的,比如病毒类型、环境因素等;另一类是我们能控制的,免疫系统的情况、呼吸道的情况、营养情况,以及最近反复提及的卫生行为。

影响病毒传播的因素,原图出处: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311988/

所以,下雪之后,也不能放松警惕——该戴口罩的时候,要正确佩戴口罩;外出归来,一定要及时、仔细洗手。

<strong>

疫情辟谣


降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利也有弊!

一、有利的一面

1.降雪可以清洁空气,因为雪花可以有效沉降空气中漂浮的细颗粒物;空气质量通常都很好,大家可以放心大口呼吸。

2.大雪寒冷也会更适合居家,不适合外出,很多人会因为寒冷不出门会对病毒传播有好处。

二、不利的一面

1.虽然雪花可以有效沉降空气中漂浮的细颗粒物,但是漂浮的细颗粒物往往会窝藏病毒或是细菌。

2.下雪,温度比较寒冷,寒冷会更有利病毒入侵人体。人体受寒后,人体的呼吸系统黏膜更容易受损,病毒存活时间更长,繁殖更快,进入鼻腔的病毒会有更大的几率感染细胞。

3.大雪会影响交通,物质运送、医务车辆出行,执勤人员执岗和医务人员上下班等都受到影响!

所以提醒大家,目前仍应以居家、减少聚集为主,如果外出聚会、打雪仗,呼吸道传播的风险增加,不利于自我防护和疫情控制。如要外出,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做好自我防护!





变美的日子


从2月14日下午冷空气开始南下,中行气象台也发布了寒潮黄色预警和暴雪蓝色预警,预计2月15日至16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会持续降温8-10摄氏度,湖北中西南部等多城市有大雪。 在今天早上武汉主城区开始下小到中雨,中午时分转变成雨夹雪,而到了下午开始中到大雪。

在农业上都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因为冬天的一场场大雪覆盖,可以让更多的害虫死亡无法动过一冬,甚至一些虫卵没有机会孵化出来,第二年春天来临有利于种植庄稼。

但是大雪寒冷的天气是不利于疫情防控的,首先雨雪天气交通受阻可能会影响一些救援物资的运输,而对于防护措施更是一种挑战,需要个人防护升级。而从病毒的特性来说,新冠病毒是耐冷不耐热的,其实这是大部分病毒的通性,低温雨雪天气实际上更利于病毒的传播,低温环境会让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更长时间。

2002-2003年非典型肺炎就是开始于寒冷的冬季,而在第二年的5月份左右,疫情几乎就消失了,其实可以看出来大部分病毒性疫情都是开始于寒冷季节的,现在的新冠肺炎也是如此,病毒耐冷不耐热。温度较高并且艳阳高照的天气对于病毒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甚至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都可以杀病毒。


因此说雨雪天气对于病毒还是有利的,它们比往常存活更长的时间。科学家在极地地区以及西伯利亚冻原就发想过病毒,因为极低的温度被封盖住。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科学家还是很担忧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温变暖,从而导致一些冰川融化,会释放出一些超级病毒。



在2014年法国就进行了一项研究,从永冻层中提取了一份冰冻长达3万年的病毒,在实验室进行了简单加热该病毒迅速复活了。我们只要了解一个问题就好,那就是病毒喜冷不耐热。



科学黑洞


我是双城晓記,坐标湖北。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凡事要辨证地看待。降雪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控制肯定是利弊兼有。

2.降雪时期,大多居民会自动选择待在家里。这对于管控好病毒传染的“最后一公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家有小孩的家庭,也是等着下雪天一起在家堆雪人,打雪仗。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也是隔离在家难得的快乐时光。

3.然而,降雪对医务人员,自愿者们的工作和出行,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下雪天,我们都喜欢待在被子里“冬眠”,手都不愿意伸出来。可是有那么一群人,无论下雪还是冰雹,都必须去抗争病毒的第一线。天气的恶劣,对于感染病人的护理工作,医生的研究取材工作,康复病人捐血浆工作,物质交通的送达等等都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

综上,我个人认为,降雪对于湖北的病毒控制还是弊大于利。如果可以,真心希望湖北的这场大雪能够快点结束,希望可以给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们一个天清气朗的舒服天气,让前方的工作稍微可以进展更顺利一些。





双城晓記


总的来说,有好有坏吧,毕竟病毒对高温敏感,所以温度越低,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能力更强,这或许是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呢,主要是下雪后空气清新,能够将空气中悬浮的微尘或气溶胶一定程度上清除一些。

不过,单从病毒的好坏来讲没什么太大意义,毕竟室外环境下造成病毒传播仅是理论上的可能,更多的病毒传播发生内室内密闭不通风的环境,而室内环境的温度和下不下雪关系不大。

然而,下雪带来最不好的一点就是需要在外执行任务的警察、环卫工人、外卖小哥、运输司机、社区干部要耐受风雪,为他们的工作增加了太多的不便,还是希望阳光明媚的春天更早到来。


布克医生


这次的雪不光是对湖北人有害,特别是对南方应该危害更大,希望政府部门号召南方的官员们,应该加大力度做好一切防护疫情的扩散。

我昨晚一夜没睡着,听着那呼呼的北风,把心吹的凉凉的,这风一路往南吹,真的让人纠心,

希望南方人一定要好好的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只有你们保护好了自己,那才保护了国家,也保护了我们的军人,还有医护人员。

因为他们太累了,在我们湖北抗战了那么久,要是南方不守护好,那他们又要花费精力去守护南方,他们就真的会扛不住的。

借这个平台,我们湖北人真心的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军人和医护人员!感谢八方的支援!我们除了感觉还是感谢!!!


春笋的梦


湖北这次下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利还是有害?。不是医务工作者,也非这方面专家学者,如果从下雪对净化空气角度来说,是好現象,但雪落到地面,又对环境不利。试想,假如空气中存有新型冠状病毒的话,下雪净化了空气中的病毒,却又把病毒伴雪落到地面,岂不是说句粗话“脱了裤子放屁”,又有何用?,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说不上是有利还是有害。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下雪气温必低,气温高了岂能下雪。据说新型冠状病毒怕热不怕冷,如果真是这样,下雪天还真是个不太好的天气。但下雪如果大些,却又能阻止住人们的外出,只好宅在家中,这对予防新型冠状病毒,却又非常有利。因此下雪究竟是好是坏,难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