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百毒之王蝙蝠給人類的一封情書,望人類親啟

親愛的人類,

最近,因為第三者新冠狀病毒的事情,蝙蝠界頻頻被你們提起,眼看和人類多年友誼的小船說翻就要翻了,我們在情人節有必要表白澄清一些事情了。

情人節,百毒之王蝙蝠給人類的一封情書,望人類親啟

我們蝙蝠是翼手目動物,是哺乳動物中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獸類。已知最早的蝙蝠化石是有5000萬年曆史的食指伊神蝠,是在美國懷俄明州發現的。除南極、北極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我們遍佈世界各地,其中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蝙蝠最多,是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數量佔了哺乳動物的20%。

我們晝伏夜出,避開了鳥類的威脅,生活不易啊!在我們進化出來之前很多昆蟲為了躲避白天的掠食者演化出了夜間的生活方式,昆蟲是大部分蝙蝠的主要食物來源。

情人節,百毒之王蝙蝠給人類的一封情書,望人類親啟

通常,我們家族的同胞們視覺較差,而聽覺卻異常發達,在夜間或能見度很低的環境中我們能夠自由地飛翔,精準定位捕捉食物。70%的蝙蝠種類主要以昆蟲和其他小節肢動物為食;其餘的種類主要以果實、花蜜和花粉為食;一些熱帶種類是食肉的。

我們最基本的生存手段是能夠利用回聲定位。這種能力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是相當重要,它使我們能夠在夜間或較為昏暗的環境中佔據鳥類食蟲無法利用的生態位,而這些地方在白天卻是各種鳥類的生活領域。

情人節,百毒之王蝙蝠給人類的一封情書,望人類親啟

最近,我們成為人類的新晉網紅卻是因為蝙蝠可攜帶多種人畜共患病毒超過許多其他類動物,被稱為百毒之王。埃博拉(出血熱病毒,會殺死高達90%的受感染者。),SARS肺炎(致死率較低,傳播率卻很高。),尼帕和亨德拉,這些病毒都是近幾十年出現在人類中的,而它們都能在蝙蝠身上找到。本次武漢首先出現的新冠狀病毒肺炎,自然宿主也是蝙蝠。

然而,我們自身幾乎沒有被這些病毒影響,依然可以在自由行動,自在飛翔。

情人節,百毒之王蝙蝠給人類的一封情書,望人類親啟

飛行是我們能夠如此扛得住病毒感染的一個重要原因。病毒對生存環境非常講究。為了能夠大規模繁殖,它們需要恆溫的地面哺乳類動物。我們中大多數的體溫變幅很大,可達56℃(由-7.5-48.5℃)。某些大型的食果蝠,由於其生理和行為特點不同,體溫比較恆定,而絕大多數的小型食蟲蝠則是典型的異溫動物。

當我們起飛昇空時,體溫會驟升到攝氏40度。所以,我們飛行時的體溫基本上能殺死大部分的病毒,然而,剩下少數意志堅強的病毒能夠耐得住高溫,也就是說,它們可能可以適應人類高燒時的體溫環境。

另外,哺乳動物無法在不產生損害DNA的副產物之情況下,產生可供飛行的大量能量。通過深入研究,人類科學家發現一系列與DNA損傷檢驗點或DNA修復通路相關的基因在我們中受到了很強的正選擇作用。他們還發現與皮膚彈性相關的基因和參與肌肉收縮的基因在我們中發生了快速進化,可能也有助於飛行。

情人節,百毒之王蝙蝠給人類的一封情書,望人類親啟

在空中飛行時,我們會增強飛行時DNA修復能力及其他防護措施,包括抑制入侵者的特殊細胞,這樣我們就能抵禦病毒侵害。

我們喜好群居(除了少數例外)。不同品種的蝙蝠也經常大規模紮根棲息,使得病毒更容易在個體甚至種群之間傳播。這種行為模式可能為我們對抗病毒感染提供更多的抵抗機制。

情人節,百毒之王蝙蝠給人類的一封情書,望人類親啟

人類研究員還發現,蝙蝠身上病毒持續存在可能與低病毒複製有關。這種低水平復制不能刺激起宿主危險的高水平的免疫應答反應,從而允許宿主長期感染,而不出現疾病跡象。這同時也導致了千萬年來,寄生在蝙蝠身上的病毒,也不斷的更新換代、基因突變獲得生存。

這種經蝙蝠自然選擇後的病毒,雖然和我們能和睦相處,但一旦它們離開自然宿主,比如蝙蝠通過自身雷達進行回聲定位時或排洩糞便時,會藉助果子狸、駱駝、水果等媒介進行傳播。一旦感染人體,就可能出現大範圍傳播。

我們可以和這些病毒相安無事,人類卻不能。因為人體在感染病毒後會通過發熱來啟動免疫系統,一旦免疫系統為抵抗病毒而高度反應,就會給人體帶來的傷害。感染病毒患者出現的發燒、體內或體外出血等症狀都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結果。

然而,人體希望通過發熱等機制來清除病毒的方法,對於來自我們身上的這些進化過的病毒,幾乎沒有作用。即便很多人持續40度的高燒,也不能清除病毒對人體的影響。

原本,人類與我們的交集並不多。然而目前看來,情況有了變化。病毒可能先從蝙蝠傳到野生動物上,一些人毫無敬畏之心,亂吃野味,以至於釀造悲劇。

另外,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也導致了這種糟糕結果的發生。比如熱帶地區商業養豬場向我們棲息地的森林的擴張,導致了尼帕病毒首次通過豬在人類之間爆發。在澳洲,由於原始森林被人為破壞,致使我們飛入人類居住地,使得亨德拉病毒感染人類的案例也在驟升。

情人節,百毒之王蝙蝠給人類的一封情書,望人類親啟

在生態系統中,蝙蝠在大自然中擔負捕食昆蟲,供應許多動物食物和傳播授粉的重任。絕大多數小蝙蝠亞目的蝙蝠捕食昆蟲,我們是大量夜行性昆蟲(包括蚊、蛾及許多鞘翅目害蟲)最重要的控制者。一隻20克的蝙蝠一夜可吃掉200-1000只昆蟲。

蝙蝠也是另一些食肉動物的捕食對象,捕食蝙蝠的動物很多,包括猴子、狐猴、浣熊、負鼠、貓、猛禽、蛇和一些其他種類的蝙蝠等,其中鳥類和蛇是主要的捕食者。

同時,我們也是重要的花粉傳播使者。很多植物的花高度特化甚至專門在夜間開放以吸引蝙蝠。依靠我們傳粉的花,如葫蘆樹和仙人掌,大多是白色、奶油色和綠色的,而且有強烈的麝香或酸味。當然,這些花是在夜間而不是在白天開放。

從古至今,我們一直是人類的朋友,人類已經通過模仿我們的回聲定位系統發明了雷達。某些國家研製的隱形飛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蝙蝠的拷貝。

情人節,百毒之王蝙蝠給人類的一封情書,望人類親啟

另外,在醫學上,從我們中的一種吸血蝙蝠唾液中提取的抗凝血蛋白質溶解血栓的速度比一些臨床所用的藥物快一倍。而食蟲蝙蝠的糞便在中藥中被稱為“夜明砂”,有清熱明目的功能。蝙蝠集居地積累的排洩物多個世紀以來一直被人類所利用,在許多熱帶國家,它是一種經濟的、優質的農業肥料。

而且,從科學家的角度看,研究我們,可能是可以在生物上破解衰老的一個突破口。如果人類能從中獲益,無論是癌症,還是基因類疾病的DNA修復術,還是對抗病毒和炎症,都會有所收穫。

情人節,百毒之王蝙蝠給人類的一封情書,望人類親啟

所以,關於病毒爆發這件事,我們蝙蝠是無辜的,禁止吃野生動物,禁止非法盜獵,嚴控對自然環境的過度開發,敬畏自然,和自然生態系統和平相處,也許是人類把許多病毒拒之門外的最有效的方法。


祝人類早日戰勝病毒!加油!


人類的朋友蝙蝠

2020年2月14日


歡迎關注“賞心閱目”,和你一起發現不一樣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