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蝙蝠紋樣是中國紋樣史上極其特殊的紋樣,被視為希望、幸福、美好的化身,與西方人認為蝙蝠原形醜陋,是吸血鬼這類怪物化身的文化印象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對比。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中國傳統的吉祥寓意圖案,從秦漢以來常見於瓦當、銅鏡與織錦中,其間雖不少見福、壽、康、寧等字樣,但直至宋元尚未見以蝙蝠為吉祥物的現象,到明代才出現在民間,直到清代,官方所用的蝙蝠圖形不斷增多,甚至成為皇帝龍袍的底紋,與萬字紋組合象徵萬壽的圖形。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所謂“雕刻一隻意為長壽,兩隻意為富足,三隻意為康寧,四隻表示修好德,五隻喻考終命”。

清朝統治者追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觀念,讓與蝙蝠紋樣相關的吉祥寓意不勝枚舉,如“五福捧壽”、“福壽綿長”、“福壽雙全”、“福在眼前”、“福祿壽禧”、“五福和合”、“福從天降”、“鍾馗引福”、“福自天來”、“納福迎祥”……

那麼為什麼外貌不佳的蝙蝠,反而被一向重視顏值的百姓視為吉祥之物?

原因可能有三: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一,主要是與蝠之間的諧音

民俗符號對諧音的運用極其廣泛,民間年畫“年年有餘”以蓮花、童子、魚紋諧音表達。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孟超然在《亦園亭全集·瓜棚避暑錄》中提到“蟲之屬最可厭莫如蝙蝠,而今之織繡圖畫皆用之,與以福同音也。

聲音的相似性架起了二者之間的橋樑,蝙蝠常常有倒立枝頭的習性,這也被先民聯想為“福到”之意,讓蝙蝠化作了吉祥的符號。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清康熙 青花福山壽海圖花盆

二在於蝙蝠在古代還有長壽的意義。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圖意:萬壽無疆 福壽綿延

《抱朴子》:“千歲蝙蝠,色如白雪,集則倒懸,腦重故也。此物得而陰乾末服之,令人壽萬歲。”《太平御覽》引《水經》亦稱:“交州丹水亭下有石穴,穴中蝙蝠大者如鳥,得而服之使人神仙。”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三則在於蝙蝠實在長得奇怪,通體烏黑有毛,頭型詭異,觀感奇異,被看作是一種神奇之物。

作為一種能夠飛行的哺乳動物,蝙蝠晝伏夜出,沒有視力卻具有很好地定位方向,所以在古人看來,蝙蝠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吉祥物。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而蝠紋也正是在明清,成為了傢俱裝飾紋樣中的一個重要類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流傳至今。


傳統傢俱上的蝙蝠造型

在造型形式方面,不論是傢俱、建築還是刺繡繪畫上,古人對於蝙蝠的刻畫不是停留在寫實性的描繪上而是以藝術性的大膽創造為主。

匠人們從來不拘泥於原本的形態,通過浮雕、透雕、圓雕以及多種雕刻手法的結合,將蝙蝠紋的整個造型塑造的如龍似虎,虎頭雲耳,兩翅斜飛,高低錯落,將原本不美的蝙蝠變得祥雲卷翅。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工匠在雕刻時,用漢字“象形”的手法概括省略蝙蝠的肢、趾,而誇張地表現蝙蝠翼(約佔整個紋樣的三分之二)與頭部,同時在翼處增加波浪紋、雲紋、花草紋等裝飾性紋樣。

而蝙蝠紋主要出現在椅類傢俱的搭腦、靠背板上,桌類的牙子、牙條上,櫃類的門板上,所呈現的形態也大體呈現種兩種造型: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圖案寓意:福慶有餘


倒掛式蝙蝠紋

蝙蝠的正立面以豎向中軸線為基線,劃分左右所佔面積幾乎相等,呈中規中矩的左右對稱構圖,使整體紋樣具有穩定性,體現一種均衡與穩定。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如果匠人追求寫實,則在蝙蝠的刻畫上將面部肌肉特徵明顯,額頭和臉頰突起,眼窩深陷,眼睛輪廓大都為棗核形,眼尾向上翹起, 耳朵為豎直尖耳,或圓形短耳,更顯立體。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如果放置於開光或者絛環板、圈口這樣的封閉式架構中,雙翼張開的蝠紋,整體都存在於一個圓形的構架內,在視覺上產生一種內收的凝聚力。

這種弧線形或圓形刻畫效果同時也體現了人們重視並追求“合”與“團圓”的思想,這與儒家“和”的思想相一致,同時也體現了傳統文化中追求圓滿的思想。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斜飛式蝙蝠紋

斜飛式樣的蝙蝠,由於側面展翅,蝙蝠的整個頭部為半側視造型,較具象,耳朵為豎直尖耳且呈近大遠小的空間造型特色,眼睛呈圓形凸起,凝視側前方。

同樣運用了近大遠小的空間透視關係,在正視圖中呈出現空間立體感,而蝙蝠的鼻子形態與龍紋鼻子形態頗為相像。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清乾隆 紫檀福壽紋扶手椅

而且由於未在主體,局部的蝙蝠紋作出了向上或向下展開雙翼的姿態,翅膀張開處往往會延伸,正好與傢俱的整體相連。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但不論是哪一種蝙蝠紋,其輪廓刻畫以曲線的形式居多,與傢俱橫平豎直的構建之間,充滿著明顯的對立性。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在以直線構成的矩形框架內,以虛線形式遞進表現的曲線,更是既體現出追中和、等級觀念的儒家思想,追求陰陽關係的道家思想以及追求圓滿、趨吉的民俗文化觀念。


明式與清式的蝙蝠構圖

明式:取神

明式傢俱以簡練樸素著稱,紋樣雖不繁,但只用“骨架”來形容則辜負了它的雕飾之美,我們可以借用明代文人畫中“惜墨如金”、“疏可走馬”與“潑墨如雲”、“密不透風”來形容明式傢俱的紋樣。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亮腳處的蝠紋

體現在蝙蝠紋上,明代的使用雖不如清代常見,但是比如在明宣德時期的已經有了具象明顯的蝙蝠紋,但受到當時社會審美的傾向,除了在織繡品、瓷器上有較頻繁使用外,傢俱上的蝙蝠身影不算太常見,且形象偏簡練化,整體構圖上也偏向多作為點綴來使用。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清式:賞形求意

蝙蝠紋在清代的使用是非常廣泛的,但其運用更多的是組合式的。

與“壽”搭配,組成“五福捧壽”、“福壽雙全”、“福壽萬代”等福壽紋。

與“桃”搭配,則寓意“福壽雙全”。

與“卍”字及壽桃、回紋搭配,有“福壽無邊,萬世延福”的吉祥用意。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清乾隆 紫檀高束腰六足帶託泥矮香幾

與祥雲紋搭配,命名為雲蝠紋,意為“洪福齊天”,要是加個“卍”字,組合起來就是“流雲萬福”之意。

與如意或靈芝紋搭配,名曰“平安如意”;與玉磬組合,代表“福慶”;與玉銅錢組合,寓意“福在眼前”;此外還有“四面來福”、“納福迎祥”、“福蓋漫天”、“福如東海”、“世世有福”等雕紋,表現了中國博大精深的福文化。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而且相比於明代,清代對於造型的塑造,更是走向了兩個更為明顯的方向。

一者對蝠紋進行了更為抽象的派生,只取大體之形,用平面俯視的角度,多采用重複漸變的波曲紋。

一者則吸取了西洋的技法,將異形同構的蝠紋組合成整體,或者單獨展現。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蝙蝠: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從未這麼差過

到了清晚期,蝙蝠紋的形象在西洋傢俱雕塑化的影響下,也更多的運用了立體圓雕的技法,像上面兩例大紅酸枝嵌螺鈿的廣作傢俱,在腿足的上端,接近座面的位置,裝飾了立體度極高的蝙蝠,這在之前年代的傢俱中是非常少見的,也足見當時的風尚。

然而如今的蝙蝠,被大家視為福還是禍?

答案在各位的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