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一下,全球現在正在遭受蝗蟲災難,糧食會漲價嗎,要備存嗎?

阿輝哥2012


目前發生在非洲和南亞的蝗蟲災害,的確威脅著世界糧食的生產,同樣也會給糧食的價格造成一定的波動。隨著2019年年中在非洲之角的索馬里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等國暴發了嚴重的旱情,同樣也造成了大量的蝗蟲災害。在短短數月之內這裡的沙漠蝗蟲增加了6400萬倍,現在已經造成東非地區1900萬人面臨食物短缺。



而且位於非洲之角的蝗蟲大軍卻是兵分兩路,一路飛到了烏干達和南蘇丹還有坦桑尼亞等國。而另一路大軍向北跨過紅海進入了沙特阿拉伯,有的越過伊朗,而且進入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地區。巴基斯坦方面在一月底已經發出了災難警報,而在2月初,蝗蟲大軍已經入侵了印度。目前印度已經有2個邦受到了嚴重威脅,12個邦受到了嚴重干擾。至少有20萬畝良田已經絕產,超過40萬畝的良田受到侵襲。


面對如此豔娟的蝗蟲災害,印度的農業部官員表示,現在這種蝗蟲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到了4月份新的幼蟲孵化,還會擴大400倍。如果印度政府不加控制蝗蟲的力度,那麼印度的糧食很可能會減產30%。那麼印度一旦出現這樣的狀況,勢必會對國際糧價造成絕對的影響。尤其是面對現在的國際糧食價格正在持續上漲階段,更會讓這種狀況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根據國際糧農組織發佈的相關報告,在今年1月份,國際糧價已經在持續上漲了4個月。那麼再面對蝗蟲災難的侵襲,自然是推動國際糧價上漲的空間。不過對於蝗蟲所侵襲的地區,並不是世界糧食主產區,他對於像美國,我國,加拿大,歐洲等地並沒有什麼影響。因此,對於國際糧價的推動作用,應該是十分有限。畢竟這些地區的糧食產量對於國際糧價的影響才是主要的,而且國際上的糧食巨頭“ABCD”控制著整個糧食的流通渠道,是否會出現大規模的價格上漲,完全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不過根據FAO預測2019年全球穀物產量同比上升2.3%,預測2020年全球穀物產量將達到27.15億噸的新高。當然,這樣的預測並沒有將非洲和南亞發生的蝗蟲災害預測其中,這多少也會給相關的預測帶來數據的變化。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糧食的總體產量並沒有減少太多,而糧食價格的上漲與這些因素並不形成最直接的關係。也就是說,國際糧價的上漲與控制,國際糧食流通渠道的“ABCD”4家公司有著直接的關係。


而對於我國來說,我們的糧食已經基本能夠滿足國內95%以上的需求,也就是說,我國能夠基本穩定國內的糧食市場。即使國際糧價大規模上漲價格,我們國內也不會出現短期內大規模上漲的現象。這完全是因為我國能夠做到糧食自給自足超過90%以上的作用,這也是保障我國民生的基本安全。因此,對於我們普通百姓來說,沒必要過分擔心,發生在非洲和南亞的蝗蟲災害,會對國際糧價造成巨大影響。畢竟我們的國家會通過宏觀調控的手段來保證我們老百姓正常的生活需求,這就是大國的好處!(淡然小司原創,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看到這個我不禁想起不久之前父親跟我說的一個小事兒,就是他同事的父親前些年存了不少糧食在家裡,因為經歷過饑荒年代,所以對於糧食格外看重,就怕未來幾年會有饑荒,結果我爸說你覺得整個村兒都沒有糧食,就你家屯了一堆糧食,人家不來搶你的嗎?然後他想了想覺得挺對的,後來就沒有再存了。


其實全球每年都會有蝗災,非洲地區尤為嚴重,但是糧食價格浮動也不是很大,玉米的收購價格還不到一塊錢,小麥貴一點兒,大概在一塊七八,但是也沒有超過兩塊錢,國內的糧食本身需要大量進口,但他進口的國家主要是在美國,巴西等幾個少數國家,像非洲這種糧食自己都不夠吃,更別提出口了,況且他們本身就有饑荒,也沒有錢去大量進口國外的糧食,只能是通過聯合國募集資金為他們購買糧食,但資金有限,購買的糧食也有限,聯合國只是一個平臺,能募集多少資金還是未知數,糧食也許會有一個漲幅,但應該不會太大。


糧食這種東西是撐死的地方,撐死餓死的地方餓死像非洲這些地方,就算沒有蝗蟲,也有很多地區處於飢餓的狀態,有些國家甚至還吃一種泥巴加鹽和黃油曬的黃泥餅。

但像有些地方,糧食生產太多,比如美國,它屬於機械化生產一個大的農場,如果機械化程度高的話,只需要幾個人就可以管理,所以這屬於效率很高,糧食過剩,那麼這些糧食就會被大量出口,在向上邊兒所說的非洲地區常年缺糧食,但是他們自己沒有能力購買,所以對糧食價格影響不大。


現在蝗災已經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本身是一個出口大米的國家,出口量可以排世界前三名吧,這一次肯定會讓印度糧食出口量受影響,但基於大量的土地都是在地主手中,很多印度人只是給他們打工,所以糧食的產量和他們關係不大,印度也不是隻以大米為食。

印度通常是自己人吃不上米飯也大量出口,所以這一次蝗災雖然會對印度農業造成影響,但印度政府進口糧食的熱情對糧食價格影響不大,我們也不需要買一堆糧食囤著,實在是沒必要,缺糧食了,國家自會有調配,這個不需要擔心。


琅琊利劍


自己家裡存糧還是很不方便的。麵粉,大米都容易氧化,變質。除非存原糧。


韓振山1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1月份全球食品價格連續四個月上漲,其中上漲幅度最大的是植物油、白糖和小麥。

單從報告來看,國際食品價格是在一直上漲,而如今非洲蝗災肆虐,是否會加劇糧價的上漲速度呢?

非洲蝗災

2019年12月,非洲東部爆發了嚴重的蝗災,隨著雨季的來臨,蝗蟲繁殖速度加快,目前非洲的蝗蟲數量已經達到了3600億隻。如果蝗災得不到控制,蝗蟲數量還將成百上千倍的增長。

蝗蟲群不僅肆虐於非洲多國,還在不斷向東蔓延,目前沙特、也門、伊朗等中東國家都遭到蝗蟲群“入侵”,近日蝗蟲群又越過了印度和巴基斯坦邊境,威脅著多國的糧食安全和經濟發展。資料圖|1月蝗蟲受災地區

蝗蟲的破壞力

蝗蟲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破壞力的遷徙害蟲,一箇中等數量的蝗蟲群,就可能超過4000萬隻蝗蟲,蝗蟲群的侵蝕速度每天超過150公里,期間可以吞噬掉養活3400萬人的食物。

國際糧價

如果蝗災得不到有效治理,那麼非洲地區和其他受災國家的糧食和作物肯定都會被“一掃而空”,從而引發糧食短缺的危機。如果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當地糧食沒了,就只能大量進口,從而供不應求,導致糧價上漲;第二,農作物都被蝗蟲吃完了,今年沒法收穫糧食,國際糧食市場貨源短缺,也會導致物價上漲。

雖然糧價上漲的趨勢不能阻擋,但我們也要樂觀看待,因為不會出現暴漲的情況。首先,國際社會也會調控糧價,非洲地區本來就沒錢進口糧食,你現在漲價非洲人更買不起,只能坐在那裡等待外來援助;其次,非洲和其他受災國家並非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所以對今年的糧食產量影響不大。至於備存,現在不是糧食豐收季,也不用擔心糧價暴漲,所以沒有備存的需要。


國際視角淺說


目前只是在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亞、索馬里、肯尼亞,以及巴基斯坦和印度局部地區存在蝗災,並不是全球都遭受蝗災。如果這些發生蝗災的國家不及時採取措施,那麼當地的糧食產量會減產,影響當地的糧食價格。

但是,世界上產糧大國和主要的糧食出口國並不在這一地區(除了印度)。比如,2018年世界十大糧食出口國分別為美國、巴西、中國、加拿大、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泰國、馬來西亞。這十大糧食出口大國中,除了印度局部發生蝗災以外,其它國家都未發生蝗災,所以蝗災對世界糧食產量的影響還是非常小的。而且這些地區每年都會發生蝗災,只不過今年的比較嚴重一些。

根據美國農業部2019年12月份供需報告顯示,2019/2020年度(10月/9月)全球小麥增產,玉米、大米減產,全球糧食總產量為26.66億噸,比上年度提高1.41%;需求量為26.64億噸,增加0.6%,當年糧食產量略高於需求量200萬噸。全球糧食期末庫存水平預計上升1.66%,至7.99億噸。庫存消費比達到30%,與上年度持平,大幅高於國際公認的17%的安全線水平,將對國際糧價產生壓制。

從2019年全球的糧食庫存來看,目前庫存還有7.99億噸,由於糧食庫存高企,會對2020年的糧食價格構成壓力,促使糧食價格向下走。所以,儘管目前非洲之角和印巴兩國部分地區遭遇了蝗災,但是目前影響還不是很大,對全球糧食價格的影響非常有限,不會導致全球糧食價格大幅上漲。所以,只要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量來買就行了,不需要大量的儲備糧食。


銘蘇先生




億萬只蝗蟲,襲擊了東部非洲、紅海沿岸和南亞地區,目前,烏干達已淪陷,肯尼亞、索馬里及埃塞俄比亞被蝗蟲襲擊的面目全非,世界糧農組織負責人瑪利亞.塞梅多表示,有超過1200萬人正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問題,這種現象正在進一步惡化。非洲人處於蝗蟲製造的水深火熱當中,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遭受了大約3600億隻蝗蟲肆虐,這群中生物所過之處,莊稼顆粒無收,青草植物片刻不留,



目前印度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和巴基斯坦旁遮普邦和哈里亞納邦受災嚴重,糧食將大幅度減收減產。專家估計,整個蝗蟲群每天大約毀壞30萬噸糧食,每天吞食4萬人的口糧,比較恐怖。目前受災國家正動用飛機噴灑殺蟲劑,用各種方式消滅蝗蟲,但收效甚為。

毫無疑問,今年的糧價肯定會上漲,但是上漲的幅度不會太高,不會出現“飛漲”現象。因為從全球來看,儲存的糧食完全有能力應付這場危機,能夠填補蝗蟲造成的糧食損失。

因此,作為個體,也就沒必要大批儲存糧食。 一方面是因為糧食並不容易儲存,堆在一起熱量積累,一不小心就會發黴變質,而且現在個體儲備糧食,沒地方進行經營加工,比如你儲存1000斤小麥,還須磨成麵粉才可以食用,稻穀要進行脫皮,這些都不容易,如果儲存麵粉和小米,一進入夏季麵粉就會變質,小米也會生蟲子。所以,不建議大規模儲存,但是小批量儲存還是可以,但必須量力而行,比如幾十斤、上百斤對於一個四口之家能夠消化的掉,還可以。


隨著科技高速發展,現在全球一體化,運輸極其方便,一個國家和地方出現生活用品短缺,另一個地方的貨源短時間就會轉運而至,雖然價格略有上漲,但也並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所以,大可不必為此杞人憂天。雖然蝗災恐怖,但各國須冷靜對待,不可自亂陣腳,否則將引起更大的災難。


夢裡青山1


糧食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小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小。

理由如下:

目前全球的糧食產量正在穩步上漲!

早前,糧農組織發佈了2019年全球穀物產量新預測,預計將創歷史新高,全年總產量高達27.14億噸,比2018年增加2.1%。以全球人口76億來計算,每人平均口糧高達350公斤。

預測2019年全球小麥產量將比2018年增長4.8%達到7.664億噸。由於世界主要小麥出口國之間的激烈競爭,糧農組織穀物價格指數下降了1.2%。世界稻米產量有望達到5.15億噸,比2018年創紀錄的水平僅下降0.5%。但由於總體的糧食產量的增加,也引發了稻米價格的下跌。而美國玉米出口價格仍處於下行壓力,即使阿根廷和巴西的玉米價格總體上走堅。



糧農組織對2019/20年度世界穀物利用量預報為27.09億噸,比上一季節增加約2100萬噸。預計到2020年季節結束時世界穀物庫存將達到8.63億噸。在這一水平上,全球穀物庫存與使用量之比將達到31%的相對較高水平,突顯了全球供應形勢良好。

但不同地區有巨大差異。

地球陸地面積將近1.5億平方公里,氣候、地理差距巨大,人口密度不一,國家發達程度更是各不相同,所以當有的國家糧食多到吃不完的時候,還有的國家老百姓在餓肚子。

例如,天氣影響了非洲東部和南部的穀物收成!糧農組織發佈的季度作物前景和糧食狀況報告表明,目前有42個國家需要外部糧食援助。

在津巴布韋,在2020年前三個月受到糧食安全威脅的人口將會增長一倍!

但是亞洲形勢喜人,在印度,播種面積超出預期以及有利的天氣可能使小麥產量接近去年的創紀錄水平。同樣在巴基斯坦,有利的天氣條件使人們更加期望該國的收成能夠達到政府設定的2700萬噸的目標。即使缺糧的敘利亞和阿富汗,糧食產量也有增加!

非洲蝗蟲對糧食安全的影響

當前蝗蟲在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索馬里破壞了數萬公頃的農田和牧場。這是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25年來最嚴重的蝗災,也是肯尼亞70多年來最嚴重的蝗災。

不過,蝗蟲所爆發的地區本來就不是主要的糧食產區,對糧食產量的影響不大,但對當地來說卻是雪上加霜這些國家本來就不發達,糧食減產意味著各國從海外購糧的需求加大,當地的糧食價格上漲的壓力也變大了,這對當地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考慮到全球穀物庫存高達8億多噸,足夠彌補糧食空缺了。

再考慮到近兩年全球糧食大豐收,2020年的糧食價格即使上漲,幅度也不會太大,當在合理的範圍內!


歷史風暴


國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如今肆虐亞非的蝗蟲災害,將會造成糧食的重大損失。隨著氣候的變暖,如果受災國賑災不力,那麼這些蝗蟲真的可能會蔓延全球的。福垊對東非和印巴的賑災效果感覺有點擔心。即使賑災給力,因為供求關係的改變,糧食漲價的可能性比較大。別看小小的蝗蟲,它的危害非常大,而且它們還都是趁火打劫式的危害。

蝗災始於旱災

非洲有大沙漠,靠近赤道,天氣炎熱,水源不足,容易引起了旱災。一旦釀成旱災,就使窮困的非洲,雪上加霜,陷入糧食危機。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旱災引起的蝗災。因為旱災只會導致歉收,而且只是部分區域,但蝗災就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了。蝗蟲往往是遮天蔽日、鋪天蓋地一掃而光,它們連樹葉、水果都不放過,幾乎可以用寸草不生來形容!蝗蟲這道美味,簡直是人類農作物的災難!

賑災不力,讓人憂心。

這些基數龐大的蝗蟲,肆虐完一處後就會翻山越嶺、漂洋過海,不停地與人搶糧。從2019年6月,埃塞俄比亞東部和索馬里北部出現了蝗災。而埃塞俄比亞動盪不安,索馬里鬧海盜,導致他們賑災不力。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三國就有3600億隻沙漠蝗蟲。這次蝗災對肯尼亞來說,七十年不遇;對埃塞俄比亞而言,廿五年不遇。當前,儘管國際關注,三國全力以赴,可災情仍不樂觀,而且還有蔓延南蘇丹和烏干達的跡象。這還不完,早在去年,這群蝗蟲一路陸路沿著中東,一路水路漂洋過海,在今年元月底進入了印巴交接區,形成了又一災區。

據美聯社12日報道,聯合國糧農組織蝗蟲監測官員克雷斯曼表示,一個大規模(1.5億隻)蝗群吃掉的農作物,相當於整個肯尼亞人口一天的口糧,或者賓州、紐約州和新澤西州人口一天所需的食物。

肯尼亞多少人?5139.00萬人!印巴交界處的蝗蟲,您知道他們的檢測是多少嗎?4000億隻!目前已經蔓延到了印度的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僅僅是拉賈斯坦邦就損失了100多億印度盧比,摺合人民幣10億。此外,旁遮普邦(Punjab)和哈里亞納邦(Haryana)也出現了蝗蟲。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印度對在邊界上挑釁巴基斯坦,引法印巴交火。

需要備存糧食嗎?

福垊考慮這群危害強大的沙漠蝗蟲的攻擊力,還有對印巴應對的擔心,以及沙皇蝗蟲的遷徙方向和產卵時期等因素,沙漠蝗蟲侵入我國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我們有強大的治蝗設施,蝗蟲倒不用擔心。不過,考慮蝗災引起的“供不應求”,糧食物價會有一定的增長,但漲價的幅度我們都能接受。福垊個人看法是,“會過日子”的“窮人”適當儲備一些糧食還是能節約一筆開支的。

以上為福垊個人淺見,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福垊


今年肆虐東非和西亞的蝗災前所未有,現在是幾千億隻,並且它們已經進入了產卵期,再過幾個月,它們的數量會飆升幾千倍……

受災區域的民眾,幾乎就生活在地獄之中,藍色的天空覆蓋著密密麻麻、黑壓壓的一片片蝗蟲雲,遮天蔽日,大地也變得昏暗,草木作物都被啃食一空,人們除了絕望和等待,沒有任何辦法。

人們想盡了各種辦法:大喊大叫、放火 開槍、使用催淚瓦斯、噴灑農藥、飛機噴藥……收效甚微,或者說沒有任何效果。

最終,人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田裡的收成化為烏有……

隨之而來的饑荒是難以避免的,越是落後的地方,對抗這種天災的能力就越弱。

據估計,在現有的東非和西亞地區,涉及的人口高達7億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再過幾個月,這7億人口,面臨飢餓的危險。

至於糧食價格是否會增長,全球範圍內影響不會太大,主要是受災地區,價格會大幅上漲,但大多數民眾根本買不起,他們只能等待國家和慈善組織的救援。

雖然是7億張嘴,但國際援助只能救燃眉之急,歸根結底還是得靠他們自己,外界幫不了多少,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也就是採購一定量的糧食然後援助給這些受災地區,想要長期援助,不現實。

這部分產生的糧食銷售增量相對於整個國際市場,並不算多,也不能指望災民們靠著援助就能吃飽喝足,勉強果腹而已,保證你餓不死,這些援助糧食的份額佔國際貿易的比例很小。

而且,陷於這些地區政府的行政效率,即使援助充分到位,以糧農組織的效率和糧食發放的效率……真正能用在災民身上的不會很多。

目前,氾濫成災的蝗蟲主要是暴虐的沙漠蝗蟲,這些蝗蟲,如果是獨居或者零散聚集的時候,性情還好,一旦棲息地植物短缺,缺少食物的蝗蟲就開始朝植被相對茂盛的地區飛翔聚集,它們聚集在一起,相互碰撞的時候會不可避免地踩到蝗蟲的後腿,蝗蟲的習性是一旦被連續踩到後腿,性情就會大變,食慾大增,顏色也會從綠色變成黃色,甚至彼此撕咬,吃掉同類,伴隨著它們的暴虐化,它們開始成群結隊的遷移行動,啃食路過的一切植被,包括人們辛苦種植的農作物。

目前,當地政府尚能有效抵禦的手段還是藥物噴灑,但這個有個問題:噴灑太多會汙染環境,而且效果也不明顯,一旦蝗蟲產生抗藥性,後期的治理難度更大,而且,蝗蟲群一天可以飛越150公里,以當地政府薄弱的治理力量,比如肯尼亞整個國家能出動的噴灑農藥的飛機不過幾架,面對數以千億計的蝗蟲,幾乎沒有任何作用,而且,這裡噴了一會,下一步,蝗蟲已經移動到那一帶去了。

另外,有些網友說把這些蝗蟲炸了吃掉,想法是很美好,問題是,蝗蟲身上有沒有不乾淨的東西或者病毒?而且,幾千億隻蝗蟲,你得出動多少吃貨,吃多少年,才能吃掉?恐怕人剛到那裡,看到黑壓壓地一片蝗蟲雲,已經嚇的逃回來了。


雲中史記


我們的糧食問題不是一個是不是要儲備糧食的問題。因為你儲備糧再充足也不能保障遇到大型危機時候的需求量的,如饑荒,戰爭,自然災害等。遇到這種情況那就是國家的生死存亡了。我們這邊的問題是農村的地有沒有全部運用起來?有沒有全部種上糧食?糧食的循環生產有沒有阻礙現象?整個糧食的自給自足能力怎麼樣?有沒有缺口?缺口有多大?補缺措施預案有幾套?種子安全不安全?自供能力強不強?土地優質不優質?有機肥和化肥的使用佔比是什麼情況?農藥的用量是什麼狀況?是否有考慮轉入生態農業模式?糧食的安全係數如何提升?民眾對自身飲食的安全擔憂能不能解除?等等等等問題的應對。最後回答問題——糧食全球漲價的前提條件基本形成了,所以漲價應該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了。大家都要早做應對,對於糧食,飼料的儲備工作,耕地的經濟作物移除轉種糧食作物的準備。都應該要提前入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