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老人都被薄养厚葬,说说你的看法?

田野情


有不少老人都被薄养厚葬,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想说说自己的观点,把老人薄养厚葬的人,都是思想意识有问题,自私自利,甚至卑鄙奸诈,对任何人缺乏感情的人。人们常说父母恩似海深,百善孝为先,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父母都不好好管,甚至连父母都不认,他还能对谁好吗?连生他养他的人都说不上,还能把别人放在眼里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上了年纪,老了干不动,需要别人照管的时候,一般人都能善待自家老人。可是有些人就是不好好善养父母,老人到干不了活时非常可怜,凄凉度日。

举个例子吧,我们这有一个老人,中年老伴去逝,一个人把五个子女养大,两个女儿出了门,两个儿子都已成家,一个儿子末成家和老人一起过,成年在外打工,老人独自在家生活。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一病不起,坐上了轮椅,已经无法自巳照顾自己。在外打工的光棍儿子管不上老人,也不常回家,老人的生活确实成了问题,相亲临居都看老人可怜。

后来村上干部约他们兄弟三商议,由光棍儿子每月出五佰元生活费,家中两儿子每人一月轮流管。可是他们管也不好好管,临居经常给老人送吃的,有一天早上十点多了老人还没有吃饭,长声痛苦,有人听到了给老人送了些吃的。问他二儿子怎没给老人吃饭,二儿子说今天三十一号是他哥管;问大儿子,大儿子说我把有三十一号忘了,以为轮到老二了。

真不知到他们怎么想的,管理老人难道不沟通吗?因为他们的不孝做法,让大家看到了真实板的"墙头计",以后都可能成为永久的笑话。

可不到一年吧,老人离世了,老大要在他家过事,老二也要在他家过,最后抓"纸蛋"在老大家过,叫的乐队,摆的酒席把老人埋了。人死了他们在争孝名。相当临居背后都在骂,一对的🐺 心🐶 肺,活者不孝,死了嗐闹。他们的品质也摆在了大家面前,恨少有人理他们。他们的不孝给自己也惹上麻烦。他儿子定婚,人家都说他家人人品有问题。

这个例子告诉人们做人要善良,对老人要善养,老人在世时,多关照老人,管好老人的吃喝,有时间多陪陪老人,老人也可安度晚年,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去逝,若没能力不摆洒席也无所谓。

还有个例子也给大家说说,有个家挺把老人一人放到家中不管不顾,平时自己忙很少回家看,也没委托别人管,最后老人在家中死了,别人闻见臭气了,通知了他,他才回家。

埋时叫的乐队唱大戏,邦忙人请了几百,大操大办,古乐其鸣,大宴宾客,以显示他的孝义。

其不知,背后谁不骂他,都说他是为了收礼金。对老人活着不管,死了还利用老人争钱。他反而还自得其乐,不以为耻,反义为荣。这可能也就是人的观点不同,看法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现在对老年人的善养问题已成为很严重的问题。怎样使老年人安享晚年政府和社会都高度重视,国家也有相应的法律,照顾老年人的生话,更有相应的养老措施展示在人们面前。我们一定要厚养老人,有条件的也可以让老人在养老社区养老,也可以走医养相结合之路。总之一句厚养老人,各人根据各人实际情况而定。至于无何葬根据个人情况,不攀比。

老人在世时,把老人待好,即是一种美德,更是后辈的榜样。


田野情


赞同这个观点,尤其是农村的空巢老人,这种现象尤其明显。老人在世时子女不管不问,去世了才想着风风光光的安葬老人,就为了给自己图个孝顺的好名声,还能趁机捞一笔钱财。

我一邻居就是这种假仁假义丧尽天良的伪君子,他父母在世时被他百般嫌弃,家里来客人了父母不能上桌吃饭,他妈妈被狗咬了他也不管不不问,还让他体弱多病的妈妈天天下地干农活,他自己却天天跟个祖宗似的在家喝酒打牌。邻里乡亲还不能说他,谁说他就凶谁。在世时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却受尽了艰苦磨难。终于,他妈妈因病去世了,也算是一种解脱吧,他妈妈去世后他们夫妻俩假装表现得很伤心,满脸仁义,满肚子刀枪。为了厚葬他母亲,平时生病一分钱都舍不得给妈妈的人,此刻却毫不吝啬。该花的不该花的一分不少。怎么热闹怎么来。在世时受苦受累一辈子,去世后子女才假仁假义的尽孝,不知道她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这辈子才会养这么个儿子来虐待自己。

百善孝为先,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自己最大的福报,世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请及时行孝!


丹妮子ya


不要一概而论,孝敬父母有时候不要一味地道德绑架,我自己亲身经历,父亲心梗第一年,遇到我那年生意亏损,借了钱给父亲看病,出院后却被有些亲戚诟病说为什么没有卖房子给老人看病,我因为几万块卖房子啊,再说后来借亲戚的钱都还了啊!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但不要一味地道德绑架!薄养能怎么薄养,给吃的不好,喝的不好,还是不给看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好!厚葬没有问题!


宣城小地主


你好,我是小女婿!你提的问题是“不少老人都被薄养厚葬",谈谈我的看法:

1,“百善孝为先",孝道在我们的国家,世世代代被传承,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不是遗弃。2014年那年之间,我妈妈糖尿病引起病发症,在县院住几天,情况没有好转,病情加重,连夜用救护车送到市一院,一共在医院一个多月,都是我们在照顾,非常幸运妈妈转危为安。现在妈妈还常说“如果那次不是我们,坟前草已经长很高了。"我们做人匆忘本。

2,人的面子在作怪,社会的一种坏风气。觉得平常孝顺父母,大家看不到,他们哪里知道,孝不是做给别人看,是做到自己问心无愧。以前看到一个典故,“老人有三个儿子,老人生病了,个个不愿意拿钱给老人看病,都说自己没有钱,最后老人凄凉的走了,他们全部争着要花钱,还要花多钱,美其名曰要风风光光的让老人离开。"他们只想为自己博个名,要个面子,忘记了是谁生了他们?忘记了是谁辛苦的抚养他们?“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堆灰"

3,在外面的工作的人,经常打电话问问,关心关心老人,条件允许经常回家看看,其实老人不要我们什么,就是想看到我们,和他们说说话,他们就心满意足了。我一个星期一般要打2个电话,如果超过5天不打,妈妈就会在我爸唠叨,怎么没打电话呢?有父母惦记,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4,父母在,家就在,如果他们不在,回家不会再有人在路上等你,也不会再有人叫你的小名。好好的孝顺自己家里的老人,不要错过了机会,在的时候好好对待,不在我们心安,不要在乎那些虚的。不要以后再后悔,世上没有后悔药!

5,重要的事说三遍:尽孝要趁早;尽孝要趁早;尽孝要趁早。

总体来说,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孝道,大家都有老的那天,孝敬老人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也是一种为儿女做榜样传承,不能为了一些虚名而忘本。我是小女婿,很高兴回答你问题,希望対你有帮助,谢谢!




滨海的小女婿


反正我对待双方父母都是一致的态度,他们活着的时候尽量善待,过世了,简单操办,入土为安就得了。就因为这事我和小叔子还吵过一架。

婆婆去世后入殓时主事人让把婆婆生前的衣服挑几件好的压在棺材里。结果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几件好的,就是几件婆婆生前穿过的,都是我和五大伯哥给买的。平时婆婆活着的时候,我和老五给买的新的衣服还有吃的啥的基本都让小叔子两口子给划拉走了。婆婆过世了,张罗买殡葬用品寿材什么的时候,小叔子蹦出来咧着臭嘴嚷着都要买好的都要买好的。我说买一般的就行,把省出来的钱留给公公吧。

小叔子吼着,多出来的钱他给拿。

结果,事后分账的时候,他又舔着逼脸说他最小,他不应该出钱 这丧葬费应该哥哥们给他摊了。

就这样,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和他吵了一架,一点面子也没给他留,把他老底掀了个遍。


缘续梦琳


这就叫:活着不孝,死了乱叫,是给别人看的!还有借机敛财的!

这种家庭极少数!

大多的家庭子女是孝顺老人的,活着尽孝,老人百年天堂以后,不留下遗憾!



厚德载物200375986


这是假孝顺!

作为子女,如果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到:

*一有空帮父母做做饭,带带自己的孩子。

*经常给父母买老人喜欢吃的水果、坚果、瓜子等。

*平常给父母买些新衣服穿,陪老人出去走走,帮老人敲敲背等。

*要经常向父母嘘寒问暖,时刻尊重老人。

*逢年过节,给父母多买些好吃的,多帮衬帮衬老人做家务,让老人多息息。


探索者Kcarl


老话说的“活着不孝,死了乱叫”就是说这种现象。他们把葬礼办的风风光光,收取大量礼金。好像非常孝顺,把父母都照顾的非常完美😪但是,实际上是老人活着时候没有子女管,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互相推脱,老人居无定所,食不饱腹。度日如年,让人看的心酸。劝告那些父母还健在的人,好好照顾父母晚年生活,陪伴左右,让老人衣食无忧,这就是孝顺了。不要把风光做在葬礼上。没有用,再风光的葬礼。父母都看不到了!


LingWang29


我反对老人被薄养厚葬的做法,因为老人在人世间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让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才是子女对自己父母养育之恩的反哺。人类的传承也应该是这样。在生不能得到子女的尽孝,去世后子女却大操办后事其实是子女自私自利的表现,子女迷信地认为这样厚葬老人祈求得到老人在天之灵的保佑。


糖家向日葵


这种现象是少数,但是也存在着。有验女在老人生前不尽孝道,己很伤老人的心。父母含辛茹苦养大儿女,没有享受天伦之乐的快乐,遭受白眼,歧视与虐待,更有甚者,不能保证老人基本的生活,並不是这些子女没有赡养老人的能力,有些条件是很好的。

这种现象不是我们中华民族应该有的表现。中华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我们民族的代秀传统而几千年流传,继承下来。

我们的国家是很提倡孝顺与爱心的,对于生前不对老人尽孝,在老人去世后下摆宴席大讲排场办表事的人,实在是做给别人看,而大大有损于自己和家庭形象,大家对这种现象实在是反感。这不是我们为人儿女应该做的。今天再怎样排场,不如在老人生前送上热汤热饭,问寒问暖,浆泥衣服,陪伴老人。

不善待父母的人,薄养厚葬老人的人,在价值观和做人的道德理念上存在问题。这不是我们民族赞扬,崇尚的传统,也不是当今社会应该遵祟的,我们应该对这些人坚决的说不!

願天下父母都能快乐幸福过晚年,願每个人都孝顺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后代做好表表率,让中华孝道代代相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