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你知道明末清初的“三大儒”是誰嗎?懂歷史的人都知道是顧炎武、黃宗羲和王夫之三人。今天多藝堂和大家一起紀念和回顧一下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顧炎武(1613—1682),其《日知錄》中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人不知?

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在338年前的今天,即1682年2月15日(農曆1682年1月9日),顧炎武病逝。顧炎武是如今的江蘇崑山人,時下崑山的千燈鎮還保留著他的故居,佔地約60畝,建築面積5450平方米。他的墓及祠堂195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後的顧炎武故居,包括顧炎武故居、亭林祠堂和墓及顧園三個區域,為千燈明清宅第之首。若想詳細瞭解他的一生,疫情之後可以來此一遊。

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顧炎武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特別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遂改名“炎武”。因其故居旁有一亭林湖,學者便尊他為“亭林先生”。18歲時他前往南京參加應天鄉試,入復社,志向“反清復明”。之後一生蹉跎輾轉,可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創立了一種新的治學方法,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開國儒師”。他在經學、史學、音韻、考古、方誌以及詩文諸學上,都有較深造詣,為後世學術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顧炎武反對理學,主張“經世致用”反對脫離實際的空談“心、理、性、命”,注重廣求證據,開清朝樸學風氣。他提出了”博學於文”、“行已有恥”的古訓,他還特別重視廉恥,認為“土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在政治上,他提出“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要求君主分權而治。著作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作為一代大儒,顧炎武的書法亦可圈可點,令人讚歎!他的書法作品節奏感較強,濃枯交錯,相映成輝,可謂枯潤相生,虛中蘊實。一起欣賞被保留下來的一些顧炎武真跡:

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顧炎武 行書《周公測景臺》


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顧炎武《書法立軸》


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顧炎武《恭祝子翁詩扇》金箋本行楷書 上海博物館藏


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顧炎武《行草書手札》臺灣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藏


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顧炎武《草書手札》


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顧炎武《楷書七言詩扇》


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顧炎武 行書《王維詩立軸》 南京藝蘭齋藏


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顧炎武《篆書七言對聯》


難得一見,300年前的一代大儒顧炎武書法真乃逸品,令人歎服

顧炎武《行書對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