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被逼出来的工业潜力:短时间研发出航母特种钢和舰载拦索

科学无国界,但科技一定是有国界!任何一个国家掌握的核心科技,都不会轻易与人分享。2019年12月,我国首艘自主研发的航空母舰“山东舰”正式入役,山东舰从开工建设到海试直至服役,整个过程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不仅没有遇到什么问题,而且整个过程速度特别快,这其中除了山东舰建造参与者们出色的表现外,还与在之前,我国的工业系统被逼了一把有关系。

我国被逼出来的工业潜力:短时间研发出航母特种钢和舰载拦索

建造航母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舰体制造的特种钢、动力系统、舰载机等每一个都是当今世界工业的尖端体现。辽宁舰改造之初,我们同样面临这些问题。首先就是航母特种钢。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初到大连的时候虽然舰体状况还算可以,但毕竟扔在海边风吹雨淋了十几年,并且这期间没有得到任何的维护保养,航母的特种钢质量再好,经过十几年的折腾,也不可能抛抛光就能用!

我国被逼出来的工业潜力:短时间研发出航母特种钢和舰载拦索

所以,改造瓦良格舰首先面临的一个技术性难题就是航母特种钢!瓦良格舰除了舰体表面被海水海风锈蚀,内部也拆除了众多的部位和设施,需要数百吨特种钢材用来修缮,尤其是一些关键部位,为了抵御鱼雷攻击,需要用到无磁镍铬钛合金钢,没有这两种钢材,瓦良格舰的升级改造便无从谈起,而两种钢材属于战略性物资,没有引进的外部环境,自主研发这个重任,交到了鞍钢手中!

我国被逼出来的工业潜力:短时间研发出航母特种钢和舰载拦索

辽宁舰2005年进入干船坞开始改造,2008年鞍钢接到任务,时间紧迫,但没任何相关的经验和技术,难度可想而知!但在2009年5月,鞍钢生产的200吨特种钢材交付,及时保证了辽宁舰的改造进度!除了航母特种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舰载机阻拦索。没有阻拦索,意味着舰载机从航母起飞后就无法降落,因为单靠舰载机自身的制动系统降落,最少需要1千米以上的跑道,而辽宁舰的整个甲板长度才304米。

我国被逼出来的工业潜力:短时间研发出航母特种钢和舰载拦索

没有航母阻拦索,意味着即便整个改造工程完成、舰载机飞行员也准备完毕,依然不能交付使用。舰载机阻拦索是一个系统而不仅仅是一道钢索。除了需要高抗疲劳、高硬度和韧性的阻拦钢索,整个阻拦系统还涉及到电气、液压、机械等众多技术,制造难度不比无磁镍铬钛合金钢小。辽宁舰阻拦索分为两步走,一是自己研发,即便需要时间,也为后续国产航母打下基础,二是为了不影响辽宁舰的进度,准备引进几根应急!

我国被逼出来的工业潜力:短时间研发出航母特种钢和舰载拦索

彼时,能生产航母阻拦系统的国家只有三个,这么关键的设备美英这边自然不用想,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阻拦索技术,但被拒绝!引进的道路没有了,就只能自研,而且要加快时间,毕竟辽宁舰不能再等了!2012年,歼15首次在辽宁舰甲板上起降,终究还是研发成功!到现在,我们不仅解决了航母阻拦索的问题,在下一代舰载机电磁阻拦索上面,我们的技术也处于领先水平,并且有望在003航母上面得到应用。

我国被逼出来的工业潜力:短时间研发出航母特种钢和舰载拦索

辽宁舰遇到的问题,一个一个被攻克,才使得山东舰的建造顺利进行。虽然说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动力,但动力也要有基础,那就是信心!1年时间交付航母特种钢,并且拥有了领先水平的电磁阻拦索,说明了我国的工业潜力是巨大的,而这种基础更多地是体现在我们有一群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科技人员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