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如果創業,你選擇做什麼呢?

盛世尋夢


疫情期間,創業型企業復工後可以做什麼

對於一些企業,復工後,因為其客戶未能及時復工,導致企業復工後,仍然不能很好的開展業務。這個時候企業該做什麼?

1、練內功

1)疫情對於企業來說,即是危險,也是機會。正式因為這樣的一段時間,讓企業創業者可以真正有時間靜下來思考企業的長短板,修改接下來一年的工作規劃,集中注意力找準企業最需要做的事情。

2)疫情對於創業企業,是進行人才隊伍建設的好時機。這個時期,可以精準分析企業目前的人才狀況,根據業務發展需要,企業應該需要什麼樣的人?目前的人員狀況如何?該如何提升那麼不能滿足企業需要的人才的能力素質?這是企業要思考的。

3)疫情期間,也是創業型企業進行管理基礎夯實的最佳機會。這個時期,老闆可以更加系統的思考,為確保企業流程的合規合法性,如何改進企業的流程或制度。

2、找機會

1)疫情期間,作為創業型企業,可以重新思考你的客戶在哪裡?客戶的需求是什麼?你目前已開展的業務是否全部滿足了客戶的需要?還有哪些差距?這些差距該如何彌補?

2)疫情期間,對於創業型企業也提供了收購兼併的機會。一些企業或門店面臨著關閉的危險,這個時候可以找準目標公司,進行收購兼併,為創業型企業獲得一定的資源。

3)你還可以做哪些新業務?疫情之後,可能會帶來一些行業的更好發展,如線上業務,健身行業等。


山泉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這次疫情過後,人們的消費以及娛樂習慣,會逐漸由線下轉移到線上。從爆發疫情到現在延期復工,很多中小企業已經快扛不住了。如果沒有及時的維穩政策,和經濟刺激政策出臺,他們最終會走向縮減人員,或者是倒閉。那麼那些失業的人怎麼辦呢?這些失業人群不可避免的都會成為一些大眾創業,大眾創新或者是自由職業的人群。而這些人,在這次疫情過後,大概率不會再選擇線下實體開店了,先不說投入成本,就從這幾年的市場形勢來看,實體產業還是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的。所以在沒有充足經濟來源的情況下,這些人不大可能從事實體產業。那麼自然而然的,如果要選擇自主創業,大概率還是會選擇線上產業,比如自媒體。這是一個比較常規的引爆領域,其中包括了知識付費、電商帶貨、在線教育、直播、短視頻娛樂,以及網絡遊戲等等。這些產業都有個共同的特點:投入成本低。普通人要成為創業者或自由職業者,就一定要學會控制成本,減免不必要的開支。比如寫文章,自己拍視頻,剪視頻,這些成本都不算高。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就能解決。哪怕不想碰以上這些,也要儘量往互聯網上的生意靠攏,畢竟現在是科技時代。當然了,紙上談兵容易,重要的還是自己願意去做。[微笑]


97號居民


疫情過去,如果創業,我會朝這四方面走
1:教育行業(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比較注重教育方面,不想小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出現很多早教班,課外班和輔導班)
2:醫美行業(現在不僅僅是女人愛美,連男人也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衣著)
3:母嬰行業(這次疫情,我覺得母嬰行業沒怎麼受到影響,寶媽寶爸對於寶寶的奶粉,尿片等等的需要熱情絲毫沒有減退的)
4:健康養生行業(現在人的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eebbd1c2e6e47ae861d0802709bdc0b\

90後的老阿姨英姐


包點小工程乾乾,房子很長時間內還是人們希望擁有的,而且國家還是需要由房產來帶動整個社會的gdp,因此建築行業應該還有很長時間的發展期!



浪漫夜11150261


創業要就個人能力圈,具體說,是對行業知識,場景化市場需求理解以及所具備的創業資源。不能憑空想造宇宙飛船,想登上火星。


喜羊羊64820972


疫情期間,天天蒙在家裡。第三產業壓力非常大,出現很大風險,倒下一大批自主創業者。當然也有一些行業風生水起,比如口罩,移動遊戲,互聯網等。疫情過後,倒下的就是站起來的機會,站起來的是休息一下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