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地聊聊疫情后的房地产市场

理性地聊聊疫情后的房地产市场

据统计,在疫情爆发的这大概一个多月里,全国已经有96家房地产开发商宣布破产,疫情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在疫情之下,无论是开发商售楼部还是销售中介都被迫停业,对于本来就是销售淡季的一二月份来说,无疑更加让房企雪上加霜。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年来,房企已经普遍追求极致的“高周转”模式。

房地产行业本质上是金融行业,房地产开发商其实就是个高负债的投资商,比起建设费用、员工费用等成本,更大的一笔支出其实是由各种渠道融资而来的贷款利息。因此,以碧桂园为代表的从拿地到卖房只用半年时间的能让资金迅速回笼和再投资的“高周转”模式成为生存之道

因此,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停摆一个月就会让如此多的房企走向死亡。

理性地聊聊疫情后的房地产市场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大房企来说,或许还有充足的把握能熬过这艰难的季度,但对于中小房企来说,等待相当于坐以待毙。

因此,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房企纷纷拥抱互联网推出网络销售渠道甚至还玩起了目前在电商销售界带货能力最强的直播;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当疫情过去以后,在现金流压力下各大房企必将加大推广力度和优惠力度,以求薄利多销渡过难关。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可能最终带来两个结果,一是房地产行业在一定程度的洗牌后会更为重视互联网渠道,二则是房价和交易量都会探底后回升而探底之时也是广大购房者买房的大好时机

雷声大雨点小的线上卖房

以广州为例,在春节假期结束后,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30家以上的房企超过百个楼盘开通了线上购房渠道。其中,实力较为雄厚的房企开通自己的小程序而实力相对弱的房企大多选择基于第三方平台(如房天下、搜狐房产)的能力搭建销售平台。

对于如何进行线上销售,其实无非是丰富多媒体资料、刷刷水军、玩玩直播、VR看房、建立销售人员和购房者的沟通渠道等常规操作,几乎是大同小异毫无特色的。可能最抓眼球的只是“七天无理由退房”的淘宝式政策,不过这其实也并非新花样,而是几年前就有房企采取过的“应急措施”。

理性地聊聊疫情后的房地产市场

线上卖房的效果如何?虽然经过一些房产自媒体的软文渲染,似乎直播卖房也能大获成功,似乎楼市即便降温也未到冰点,但

实际上,其实几乎已经进入了急冻模式。

在今年1月的时候,广州的网签量仍达到5700多宗,对比过去几年的春节月来说成绩并不差,然而当进入多城已经采取严控措施后的春节后两周,简直是过山车般的下滑,一手交易仅47套,而二手交易更加只剩12套。

软文可能是骗人的,但数据并不会。无论如何宣传线上卖房的“火热”,也掩盖不了实际上楼市的惨淡。

理性地聊聊疫情后的房地产市场

房子毕竟不是快消品,而是动辄数十数百万的交易,而且是具有很强金融属性的投资标的,这种决策当然必须是慎之又慎,线上卖房从交易订单的角度来说,本来就可预期是极其低效的。

然而,低效也不代表无用,毕竟对于本来就预期买房的购房者尤其是刚需购房者来说,购房需求是存在,持续的品牌营销投入,依然是有可能促进疫情后的实际转化的。

在这波线上卖房操作中,能肯定的是,真正“赚到”的会是那些卖房的主播、房产营销号和第三方平台,因为他们的重要性终于得到了凸显。

探底回涨仍是大概率事件

既然交易量到了冰点,房企又有迅速资金回笼的动力,那么房价会降吗?

在笔者看来,短期内还是会有下降的,毕竟疫情结束后会形成比较明显的买方市场,可预期部分地区部分楼盘可能降价幅度会是这一两年内最大的,但相信整体降价幅度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在20年下半年或是21年上半年开始探底回升。

为什么?很简单的原因是房地产行业仍是经济增长的支柱性行业,房地产若是真倒下了,房价要是真大幅波动,其实全国人民都并不会好受。中国的银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绑定之深不亚于次贷危机时的美国,房地产行业又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长产业链行业,上到负责土地出让的政府,下到家装行业都与之息息相关。

这样的行业要是倒下了,会引发怎样的效果?不要以为结果是大家就能轻松买得起房了,实际上更可能是更多人会失业会连吃饭都成问题。如果不信,就通过书籍或是纪录片了解一下关于08次贷危机时的美国吧。

理性地聊聊疫情后的房地产市场

除此之外,“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我们也可以回看17年前非典时的楼市状况。的确2003年非典年同比上一年,全国不同城市平均楼价下跌了5%~15%的幅度。

以广州为例,均价下跌的大约只有5.1%,而最大降幅的楼盘也控制在15%以内。而后的2004年,据统计全国平均楼价的涨幅在15%以上,一举覆盖了03年的跌幅,并且开启长达数年的牛市。

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仍在城市化过程中,对于大城市尤其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来说人口仍然处于大幅净流入的状态,只要还实行着严格的户籍制度,那么对于刚需的购房需求来说,它只会被延迟而不会被消灭。

理性地聊聊疫情后的房地产市场

另一方面,房价之所以被压制着,很大原因是“房住不炒”的政策,其实只要稍有放松,需求很容易就会被刺激起来,而刺激的催化剂便是“降准降息”。

在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下,国家其实已经出手了。6000亿新钞,5730亿授信......据有关核算,央行和财政部将会通过多种传导机制给市场释放约4.5万亿的资金,这也是A股之所以能在开盘大跌后迅速连涨的关键原因。

或许探底后的回涨不会再如17年前房地产市场刚刚起步城市化在加速之时那么快,但回涨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因此,不管是刚需还是投资购房者,在疫情过后房企促销、房价下滑时其实已经是相当好的出手时机了。


作者:君健,学金融的互联网人,爱折腾的热血青年。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UptoY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