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为什么印度没有大面积爆发?印度的人口密度和生活环境更容易传播才对?

LILI539


因为天热加上吃咖喱,有生姜成份,素来在脏环境中生存有了抗体,你见过要饭的有病的吗。



太阳出来暖洋洋张爱琴


2月11日我在领英上问了印度朋友,她说就只三个确诊的,这三个都还是一月底武汉返印人员。

再谈新肺炎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空气,也即钟南山院士说的气溶胶膜式。我国内地冬天冷,出气、喷嚏会化成雾(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几分钟不散;浙江我去过,四季空气湿润,气溶胶很适应存在,所以这次浙江是重灾区。有一个人被传染,警察查视频发现他与一个后来被确诊的老太在同一个摊位重叠了15秒,即气溶胶传播。

印度二月气温平均9度--26度,白天热夜里冷,温差大,人们多在白天出动,夜里休息。印度今年二月初那几天在21度-26度之间,比我国广东都热。气溶胶形成不了,也就传不了人。还有一个,印度是分餐制,有时吃饭用报纸、树叶包起,对人与人传播也有阻止作用。

据法新社2月12消息,越南政府部门称,越南就新冠病毒疫情对一个10000多人的公社进行隔离。《越南快报》报道介绍,该公社位于越南永福省。越南气温比印度高,可能合餐制,碗盘筷洗漱消毒不够?

很多作者把对印度的好感、恶感带入文章了,影响公正分析。如果印度出问题,整个亚洲、世界包括我们自己会乱套,即病毒高温都还能传播,也即以比气溶胶颗粒还小的分子形式传播,那这个病毒传染性就太强了。种疫苗是播微量病毒以引起人类抗体起作用,分子都能传染,那也无所谓疫苗了。所以,让我一起祈祷印度没事,我们进入三四五月也就疫消病散了。



环球風雲


印度没有大面积爆发新型冠状病毒,与人口密度的关系不大。不止这次,过去爆发的两次大规模的病毒都绕过了印度,这个国度似乎被命运眷顾,有一座天然的保护伞。这样就带有了一定的神秘色彩,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究竟为什么印度会被命运眷顾呢?

首先,印度宗教的影响深入到社会与文化的每一个领域,宗教在这个国家及其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印度教的信徒约占总人口的82%,他们把牛奉为“神”,称为“神牛”,平均每三个人便有一头牛;印度教的上层人物更是不能沾任何肉类的斋戒主义者;约占总人口11%的伊斯兰教徒戒猪肉。所以,印度人在宗教的影响下,平常连肉都吃的很少,更不用说野生动物了,由此病毒在他们中间的发生和传播的概率极小。



其次,据相关专家研究,新型冠状病毒遇到高温活跃性小,甚至无法传播。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 22℃以上,年较差在 3℃-10℃左右,春秋极短,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2月份很多地方气温突破了30度,所以,病毒传播力度弱,无法在印度大规模传播。而现已在卡拉拉邦发现的三例均被隔离,卡拉拉邦的气候条件显然与武汉的气候条件差异过大,也就是说,病毒“无法传播”。

接着,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贫穷的国度,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级森严且深深扎根于他们心中。尤其是深受宗教影响的他们视厕所为污秽,不在家中修建厕所,而公共厕所的数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犹记得印度领导人在联合国发表讲话时以修建厕所多为荣为功绩。所以,印度的公共卫生环境并不好,卫生意识弱,更不用说疾病预防意识和治愈疾病了。也就是如此恶劣的环境培养出了他们顽强的抵抗力与优质的身体,以至于病毒很难入侵他们体内。
最后,在此次疫情刚开始蔓延时,世界卫生组织就对印度进行了特别关照。并且,印度在病毒蔓延初期就用两架包机将645名印度人接回了国内,而在这些印度人回到国内后,全部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测,确诊的3例也都是从这群人中发现的。之后,印度政府也对与患者接触过的人群进行了追踪,统一进行了隔离。在印度政府快,准,动的行动下,也制止了病毒的肆虐。以上是小编拙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和关注。感谢浏览♥


灼见难寻


这个问题初看确实让人感到好奇,但细想之下却也合乎情理。

虽然印度带给人的印象是人口密度极大以及大部分地区生活环境和卫生医疗水平较差,但也无法掩盖其在抵抗病毒方面所具备的特殊优势。

自从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该病毒在短时间内肆虐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世界也陆续有国家发现和确诊感染该类病毒案例,印度也不例外。

在2月3日,印度政府宣布在卡拉拉邦宣布有3人确诊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再没有增加感染人数或者任何死亡报告。

作为世界上人口仅次于我们的国家,印度近几年人口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但是印度的基础建设却远远落后于社会需求,在很多地区,生活环境依旧很糟糕,而且卫生医疗条件长期在很低的水平运转。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会“飞沫传播”、“粪口传播”的特点,在印度这样的地区,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的机会和概率更大,应该更容易爆发病毒并且快速蔓延,然而事实是印度却一点事情都没有。

那么印度能够幸免的原因在哪?这个国家在控制病毒方面又有哪些优势呢?总结起来有3点:

1、\t距离病毒源头较远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并未首先在印度爆发,因此印度逃过了病毒的首轮袭击。虽然印度和我国互为邻国,但是中间横亘了一条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如果单纯的靠自然传播,其实在短时间内很难传到印度。

加上印度经常有一种迷之自信,认为其各方面都优于我国,因此两国间人员交往其实并不频繁。


加上印度本身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极为不完善,因此中国去印度旅游的人也不多,在这种两国罕有往来的情况下,印度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2、\t气候和生活方式的区别

印度的国土面积虽然居于世界第七,达到了298万平方公里,但是与我国不同的是,其大部分国土都位于亚热带和热带之间,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长年平均气温都在30度以上,到了夏天更是达到40-50摄氏度。

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否耐高温,不过根据目前传播的速度来看,中国冬季的温度是适合病毒传播的,而高温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再看看印度的母亲河恒河,其中平均每100毫升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就超过10万,远高于世卫组织定的500标准,普通人肯定受不了,然而印度人却喝了没事,常年喝着带病菌的水,可能体内早已产生了强大的抗体。

此外由于印度宗教众多,各教派对于饮食也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因此印度人吃东西虽然习惯不好,但吃的范围有限,这也间接隔断了一些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递给人的可能。

3、\t独特的社会管理方式

虽然印度也存在中央政府,但是对国家的宏观管控能力较弱,即使地方上发现疫情并不能很快形成上报通道,此外,由于种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有些低种姓的社会底层人民都没有固定的住所,更没有户口本、身份证一类表明身份的证件,因此政府在统计时不一定能够将所有国民全部纳入统计范围内。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潜伏期约为14天,这就意味着很多回到印度的人员即使感染,但病毒还在潜伏期内。

不过,为了抗击疫情,印度政府也开始在国内启动了一系列的检测河隔离程序,此外,由于与我国相隔较远,也给了印度更多的缓冲时间进行传染源控制,这些措施对控制病毒在印度大规模传播也起了积极作用。


策神历史



印度2月3日宣布有3人为新冠状病毒的确诊者,至今没有再增加。很多人对此很纳闷。其实,如果根据冠状病毒的特征和传播过程来分析的话,印度出现的这种情况并不奇怪。

从基本常识来讲,不管是哪种病毒,都必须要有寄生的环境和传播的条件。显然,温度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据一些专家分析,此次爆发的冠状病毒比较怕高温。而印度的很大区域内温度大都在摄氏30度以上。所以,这种病毒在印度的气温条件很难在“宿主”身上站稳脚跟。

印度的3例确诊者均在卡拉拉邦,不过,都是输入性病例。有的可能已经是二代以上的传播源了。病毒的毒性肯定已经下降。再者,卡拉拉邦的气候条件显然与此次病毒源头地的气候条件差异过大。这可能就是除了那三人外没有再蔓延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个道理很好解释。因为,这三例得病者不可能没和其他人接触。也就是说,被隔离的接触者也并没有疑似的。这足以说明,这个病毒在印度的气候条件下“无法传播”。


印度国土面积并不大,所以,人口密度特别大,医疗条件也不好。如果一旦蔓延的话,后果则是很难想象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担心印度。在此次疫情刚开始蔓延时,世界卫生组织就对印度进行了特别关照。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印度反而是疫情最轻的一个。最主要的是没有“新感染者”。想来,气候条件应该是主因。当然,与印度人的自身免疫力肯定也有些关系。

目前,还没有抑制冠状病毒的特效药。治愈康复者大多数都是通过自身免疫力战胜病魔的。所以说,在未知情况下,个体的自身免疫力是个关键。印度的人口很多,已经达到了13.8亿。而GDP则只有2.68万亿美元。可想而知,它不可能富裕。确切的说,还很贫穷。不过,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最近的四次世界性传染病爆发过程中,印度人均没有被大面积传染过。大家知道,印度是世界上侨民数最多的国家。可以说,印度人遍布世界各地。但奇怪的是,即便是在疫情爆发的源头地,在那里打工的印度人也很少被感染。因此,有专家认为,可能与印度人的体质有关。


其实,在对抗病毒时,所谓的体质并非是指你的肌肉和体魄。而是指每个人的免疫系统。所以说,别看有的印度人很瘦弱,但他的免疫系统却很强。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正常人如果吃了不干净的食品的话,很可能就会拉肚子。可是,那些常常在垃圾堆里捡食物吃的人却不会有明显的反应。道理就是在不断的反应中已经不知不觉的产生了抗体。也可以说是免疫力增强了。

印度人的饮食不太讲卫生,可以说是世人皆知的事实。但在印度,却很少爆发病毒性传染病。据有的专家分析,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印度的物质虽然比较贫乏,但由于宗教方面的原因,他们并没有“乱”吃东西的习惯。所以,印度很少接触到一些罕见的病毒。二是印度人自小养成的生活习惯(不太讲卫生)已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自身的免疫力。这并无嘲讽印度之意,但也确实具有生命学原理。我们从古人来说,那时候没有科学,自然也没有治疗病毒的药物。一旦发生了瘟疫,都是靠自身的免疫系统调节的。能够活下来的,肯定都是自身免疫力强的。综上所述,印度的疫情控制的较好,并不是他们措施有多么得当,而是人口流动性,气候环境条件,病毒的代差,印度人的自身免疫力等综合因素的原因。


卞竞婉


冠状病毒其实过去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疫情,都很印度没啥直接关系。

一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sars,这个是2003年从南方起来的;

一次大家可能不熟悉,是mers,这个来自中东。

这两次一次在东亚,一次在西亚,就是把南亚的印度给绕过去了。

不是印度有多么幸运,而是印度其实本质上和接触这些病毒的机会不多。

sars虽然现在还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引起的,但基本的判断就是野生动物。至于是蝙蝠还是果子狸或者什么老鼠,那就是细节上的技术问题。

mers也是来自野生动物,是病毒的一种变异。在2012年先是从一名来到沙特回来的卡塔尔人身上发现的,后来爆发了几百起案例,据说都和接触过骆驼或者蝙蝠有很大关系。

因此从常识上判断,冠状病毒的宿主和传播途径,野生动物是重要一环。

印度人吃东西虽然不太卫生,但是他们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乱吃。

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很多还是挺虔诚的,或者长期的社会影响让他们吃肉类不太多,要吃也只是简单的几种饲养的。

印度人不吃什么野生动物,几千年来就没这种习惯,也不怎么接触野生动物,当然就很难具有传播途径。没有传播途径的话,当然病毒和疫情就很难流行开来。

另外冠状病毒有一个特点,就是怕热。而印度的环境特点,正是热。

sars到夏天也就消失了;mers病毒在夏天传播力度也查了。新冠病毒据说也是如此。

印度很多地区的气温常年在30多度,2月份很多地方都突破30度了,更别提6-8月的夏天。

所以这种病毒在印度基本上传播力度比较弱。

看来印度人应该庆幸他们的天气环境吧!否则凭借印度的那种医疗条件,真要爆发类似的病毒,后果很难想象。


木春山谈天下


在以往国人眼里,印度绝对是个开挂的国家。

高低种姓过得日子是天壤之别,印度的贫民区几乎遍地都是。

网上的图片中,经常是印度人用恒河水洗澡,然后还大口地饮用......

这难免让大家觉得印度脏乱差、不注重卫生,是细菌的温床。

但是这次病毒的传播,却又一次刷新了我们对印度的认识。

截止到目前为止,印度竟然只有3例感染者,并且没有进行扩散。

印度的确人口密度大,生活环境也比较差,但是病毒却是没有在印度大面积爆发,甚至连传播的迹象都找不到。

原因有四点:

第一、疫情开始的时候,印度发现得很及时

印度三例感染者,都是来过中国,回印度之后身体不适,被检测出感染病毒的。

而且这三例发现的时间很紧凑,仅仅间隔5天,就被隔离治疗。

病毒几乎还没开始传播,就被扼杀了。

第二点、中国去印度的比较少

这次疫情爆发之后,不管是为了避难,还是旅游吧,有很多明星去了各个国家。

但是几乎没有人去印度,没有感染源,自然也就没有扩散的可能。

第三点、印度人抵抗力高

这点不得不服,印度人普遍身体好,去印度你会发现有很多苦行僧,烈日下衣衫褴褛,就这么晒着,身体却倍棒。

目前治愈的病人,都是因为自身抵抗力高,因此可能病毒没有扩散。

第四点、印度温度高

这个病毒在50度以上就难以生存,而印度常年高温,几乎全是夏天。

温度高对病毒传播,有一定阻隔作用。


十点历史君


我们都知道印度人口数排全世界第二,如今13亿有多,快赶超中国了。印度人口密度很大,而且在很多贫民区印度人的卫生习惯并不好,按理说一旦出现传染病应该会大面积爆发,可到目前为止,印度这次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并不多,1月30日发现第一例新肺感染者,直到2月3日总共出现了3例。

为何新肺病毒在印度的传播速度没那么快呢?其原因有两个:


第一、信息网络的发达让全世界对新肺有了充足的防御时间

中国最先爆发的新冠肺炎,信息快速传播后全世界对从中国入境的人员都会密切跟踪,因此新肺的传播会得到最大的遏制。这就相当于给全世界包括印度在内的国家提供了防御的时间。



第二、新冠病毒怕热,印度的高温环境降低了新肺的传播

这次新冠病毒为何没有在印度大面积爆发?最大的原因应该归功于印度的地理位置,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8°24′-37°36′、东经68°7′-97°25′之间。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就算是在冬季,印度大部分地区比较温暖。就比如印度的孟买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在20℃以上,最热月均温接近30℃。

下面是印度两大城市孟买和新德里的气候资料:



印度天气热也有好处吗?答案是肯定的!

1月22日中午,著名传染病学专家、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李兰娟院士在就如何面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病毒怕热、怕酒精,本身抵抗力不强,容易被消灭,只要56摄氏度30分钟新冠病毒就死亡。



虽说印度此时的气温达不到56摄氏度,但它的气候温暖就已经最大程度上遏制了新冠肺炎的传播速度。

以上两个问题就是导致新冠肺炎在印度无法快速和大面积传播的原因。印度人应该庆幸自己国家的气候,让他们逃过了这一次厄运。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呢?欢迎一起讨论。


许多分教育课堂


这个问题确实匪夷所思,但却也合乎情理。

因为就像穿着短裤拖鞋的邋遢老头可能是身家亿万的房东一样。印度人口密度极大和大部分生活环境脏乱差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也无法掩盖其在抵抗病毒方面所具备的特殊优势。

从2019年12月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随着病毒的大规模肆虐,世界上陆续有国家发现和确诊了感染病例,当然也包括印度。

不过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除了1月30日、2月2日和2月4日分别确诊了三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后,印度就再也没有了病例增加或死亡的报告。

作为世界上人口仅次于我们的国家,一直以来印度人口都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但因为印度自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水平始终相对之后,所以印度的基础建设水平也始终落后于社会需求,导致印度成为世界上出了名的脏乱差的国家。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人传人”、“粪口传播”等接触和飞沫传播途径,还有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而如果新型冠状病毒真的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因为其传播距离更大,病毒存活时间更长,所以这在理论上意味着印度更容易爆发病毒且大规模蔓延。

但迄今为止3例感染病例的情况似乎在明白无误地告诉全世界:印度没事!

那么,印度为何能幸免?其优势又体现在哪里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传染源

印度与新型冠状病毒大规模肆虐擦肩而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印度不是病毒爆点。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不是首先在印度发现并爆发,所以印度首先就避免了被病毒攻陷的惨重灾难。

虽然和我们是邻国,但印度距离武汉也是真正的天各一方,如果没有飞机等交通工具跨越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印度几乎不可能被邻国的病毒感染。

而印度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不仅和病毒爆点远,和我们的心更是十万八千里。

长期以来,虽然都坐拥文明古国之名,但名不副实的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就时刻以应属印度继承者自居,疯狂地在南亚横冲直撞,并和我们发生过大规模战争。

而被打得屁滚尿流的印度时刻以我们为假想敌,加上美俄等国的捧杀,印度对我们有一种蜜汁自信,这导致两国的关系始终很不融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国虽互为邻国,但始终沟通寥寥,再加上印度拒绝一系列国际协议,更加剧了两国的隔阂,例如2019年前往印度人数仅有20万。

在两国几乎罕有来往尤其是人员来往的情况下,印度自然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2、管理特色

印度政府虽然是举世公认的弱统治力,但在本次疫情中的表现却可圈可点。

在武汉疫情爆发后,印度并未像其他国家一样“按兵不动”,而是用两架包机将645名印度人接回了国内,而在这些印度人回到国内后,全部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并得出结果全部为阴性的结论。

而除了撤侨,印度还对1月15日后所有返回印度的人员进行检测和隔离。

应该说,因为病毒爆点不在印度,所以印度政府首先有了充分反应的时间,而印度政府对回国人员的检测和隔离基本上在第一时间及时进行了潜在传染源的控制,这使得病毒难以大规模传播。

不过因为印度政府的统治力弱,所以静夜史认为还有一种非常不乐观的可能,就是印度已经出现病例但却没有能够上报形成数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国家,超过82%的印度人口信仰印度教,而印度教又将印度人按照种姓制度划分为等级森严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4个等级以及达利特阶层。

因为印度始终未能破除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因此印度底层尤其是贱民阶层的很多人不仅没有固定的住所,更没有户口本、身份证等表明身份的东西,这一点在莫迪政府的废钞运动中暴露无疑,所以如果一旦疫情在底层爆发,必将是印度的巨大灾难。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约为14天左右,这意味着很多回到印度的人员还有发病的可能。

3、生活方式

虽然印度国土面积达到了298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七,但其绝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而热带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炎热,印度的大部分国土全年平均气温在30度以上。

虽然迄今为止尚未确定新型冠状病毒生存的温度上限,但高温无疑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而高温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较多的病毒和细菌的存在,特别是印度的“圣河”恒河,其平均每100毫升恒水老白干中大肠杆菌数量超过10万,而世卫组织定下的饮用水标准是500。这样的细菌量,外国人根本就无法承受,腹泻等病痛是常事,但印度人却甘之如饴。

再加上印度人基本使用卫生纸,这使得印度人肠道内的大肠杆菌也远超其他国家。所以就像“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俗语一样,印度独特的生活方式使印度人体内早已产生了强大的抗体。

而在饮食习惯上,出于宗教的规定,印度人不吃肉,穆斯林不吃猪肉,耆那教忌杀生,佛教徒更是忌荤腥,所以印度是典型的素食大国。

而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情况来看,野生动物是重要的病毒宿主,而饮食比较“保守”的印度自然也得以幸免。

所以,印度并未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大规模传播,不是偶然。不过也需要严加注意,因为一旦爆发就是不可挽回的巨大灾难。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出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媒体的炒作,印度在很多国人同胞的印象中,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总能够在我们烦闷的时候,给我们笑料,把我们逗乐,为我们解忧,让我们获得优越感。


印度很像我们的隔壁穷邻,每当我们过年的时候没有钱卖肉,没钱交手机费,没钱给儿子交学费,从而长吁短叹的时候,就想起的那个人。大家年龄相仿,混得还不如我们,早早地靠吃低保过日子,一领到救济款就往发廊跑,回家也是家徒四壁,一个人都没有。

幸亏还有隔壁的他,才能衬托出我们的现实幸福感。

比如印度人喝小孩尿说能治糖尿病,家里没有厕所;比如印度某种恶性犯罪多,还有罪恶的种姓制度;再比如印度发射导弹卡壳,航母下不了水,军购被人讹诈,在阅兵式上骑摩托玩杂耍;还比如印度人坐火车不买票坐在车顶,比如印度人明明全民医疗,还喝圣水治病。


印度就像美国的邻居墨西哥,天生是用来被北邻嘲笑的。唯一的好处是喜马拉雅山脉足够高,不需要为了提防他们而修建隔离墙。

这次疫情,印度偌大的国家迄今为止只发现三例感染,很多人为此困惑不解。

印度人多拥挤,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2人,中国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4人,几乎是中国的三倍,如果真的是有气溶胶或口沫传播,对人口密度更高的他们简直是灭顶之灾。

而且印度很穷,国民卫生习惯看上去很差意思,好多地区厕所都是露天的,或者家庭干脆连厕所都没有。假如有粪口传播途径,就他们那手抓饭的解锁方式,简直就是病毒天造地设的好拍档。


当年SARS和MERS肆虐亚洲大陆,弄得人心惶惶,可印度偏偏屁事没有。

这次2020春节前后,新冠病毒猖獗,席卷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日本,影响到了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

然而印度再次受到幸运之神的保护,安然无恙,得以置身事外。

很多人郁闷了,他们大惑不解,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印度也有人感染了,而且不止一例。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消息,目前为止印度共有3例确诊病例,均来自喀拉拉邦,并且他们近期都到过中国武汉。


印度感染少,有以下因素:

首先,饮食因素。

新冠传播跟疟疾、鼠疫传播途径不同,科学家认定病毒携带者是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动物,跟卫生条件和环境无关。这就是说跟有没有洗手间,窗户通风不通风关系不大,跟人口密度更不沾边。

蝙蝠是非常“恶毒”的动物,有“病毒库”的美誉,携带的病毒有上百种。

可是蝙蝠不是萨达姆,也不是本拉登,他们不会主动对人类发起攻击。蝙蝠的原则是,人不吃我,我不犯人,人若吃我,我不饶人。

也就是说,你不招惹蝙蝠,就屁事没有。你都把人家吃了,蝙蝠会饶过你吗?

这就说到点子上了,因为印度人不像有些国人那么大胆,人家对动物的肉不太感兴趣,尤其是野生动物。


印度人是个宗教大国,绝大大多数国民信仰宗教,而且态度虔诚。在印度教义中,万物都是有尊严的,动物的肉不是随便可以吃的,都有很多的禁忌。比如印度教中,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使人到了绝境,遇到了灾荒,快饿死了,也不会去吃牛肉。

反观几乎没有宗教信仰,或者说信仰就是金钱利益的国民,对万事万物缺乏尊重和敬畏感,世上就没有他们不敢吃的东西。

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可印度人是有神论者,对自然界的一切生灵有敬畏之心,因此他们没有勇气,不敢乱吃小动物;因此,他们接触动物携带病毒的机会就少,在印度爆发的几率就低。


说起卫生条件,印度的圣河恒河已经承包了很多网友一辈子的笑点,客观说来,印度人民尤其是占人口多数的底层人民能接触到的细菌病毒也不会少,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也给印度人民的肠胃提供了源源不断地洗礼,要说印度人民对很多细菌病毒产生了抗体,这一点绝不为怪。

其次,高温对病毒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印度绝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地区,可能对类似病毒的传播起到了某种程度上的阻碍。


最后就是这次疫情,北邻信息公开很及时,让有关国家包括新加坡、日本、印度能够早早采取措施,加筑藩篱,避免疫情在国内扩散。

一得到通报,印度马上就提高了预防级别,次日就停飞了中国的航班。并紧急采取措施对716名有疫区旅行经历的本国公民实施了有效隔离。

所以印度也应该感谢中国政府和有关卫生机构的信息公开及时,才让他们免除疫情肆虐之苦。

同时也应该承认,印度政府的反应非常迅速,比世界其他国家动手要早。


有的网友留言说,一向被认为是低效率的印度,在这次新冠疫情面前反应神速,表现出众,真的要给他们点一个大大的赞。话说回来,假如印度真的爆发某种强传播疫情,那么对印度社会的考验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这就告诉我们,在疫情面前,多么小心都不为过,小题大做也值得提倡。

在生命面前,什么工业增长、什么国际贸易都不值一提。因为生命不会再来,而且任何的侥幸心理都会铸成大错,让本来可以控制的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造成雪崩般的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