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壳”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理解?

老张谈三农


很多农村老话特别有借鉴意义,年轻人经历的事太少了,很多生活常识都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在农村,有好多约定俗成的规矩和告诫晚辈的经验,如果学到了会很受益,今天就来说说这句“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壳”。





虽然现在农村的山上很多小动物已经少见了,但是麻雀、山鸡这类还是不少,过去那个年代人们吃不着肉,如果上山的时候能捉一只野山鸡回来,那可真的是全家都能开顿荤,就算是捉不到山鸡,能捡只鸟雀也是不错的,小的时候很多小孩子应该都吃过烤麻雀,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山鸡还是麻雀,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的。

“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壳”说的就是如果在上山干活的途中,看到一只奄奄一息的麻雀或者山鸡,就是说不费力气就能捡回家的那种,一定不要高高兴兴的拿回家做着吃,因为吃了就有可能要生病,说的严重点,不死也要脱层皮。这是为啥呢?


说的民俗一点,农村的老人们觉得,顺手捡这种不是很精神的鸟雀回家不好,就比如说扑棱不起翅膀的,或者看起来半死不活的,都不要捡,捡回家后家人就容易生病。

其实之所以有这种说法应该是提醒人们,这类鸟不是被打中了,就是吃了农药或者不好的东西,所以才会这么容易被捉到,那如果再被人吃掉,我们也可能会中毒。这样就不划算了,为了吃只鸟雀,生病住院有可能还会连命都搭上,所以即使碰到了这种鸟,也不要觉得跟自己发了财一样,不要去捡更不要去吃。


那么这种奄奄一息的鸟雀不能吃,活蹦乱跳的总可以吃了吧。怎么说呢,至少这种鸟雀吃了之后人不会中毒,但是,我们干嘛要去吃这种野生的鸟雀呢,这年头又不是像过去那样吃不起肉,更何况现在很多鸟类和麻雀都成了保护动物,估计让你吃也不敢吃吧。


一品小十六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我奶奶给我说的。大约在“破四旧”的时候,村里有个叫臭蛋的人。

有一次,臭蛋在我们村东娘娘庙的房梁上,发现了一只喜鹊,喜鹊站在庙的第二根梁上,怎么赶也赶不跑。

臭蛋很好奇,于是架上梯子捉住了喜鹊,那时候粮食奇缺,臭蛋就拔光喜鹊的羽毛,点了把火,把喜鹊烧着吃了。

第二年春天,人们破除迷信拆了娘娘庙,臭蛋掏钱买了娘娘庙里的木料和一些砖,他就在自家的地基上盖了一间简易房。



臭蛋家里很穷,年轻时没讨上老婆,是个光棍汉。原来住的都是土坯屋。

就在这年大年三十晚上,臭蛋下了一锅饺子,一个人忙着烧火,估摸时间饺子该熟了,他掀开锅盖准备盛饺子。

然而眼前的情景把他吓傻了,锅里没有饺子,却有十几条死蛇。臭蛋“妈呀”一声跑了出去,从此人们看到街上有个疯子,这个疯子就是臭蛋。

奶奶讲完告诫我,以后遇到飞不动或者病病怏怏的鸟千万别捉,捉鸟对人不好。当时人们也都这么认为,臭蛋烧着吃的喜鹊是只有灵性的鸟。



现在想来就是这句“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壳”的意思。

后来臭蛋死了,人们再也不敢捉鸟了。

长大后,我一直想弄明白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不相信喜鹊是什么有灵性的鸟,在粮食奇缺的时候,任何能吃的东西人们都不会放过。

我只相信科学,通过走访老人,我渐渐捋出了点头绪。

我发现臭蛋家离娘娘庙不远,他家就在庙的后面。据老人说,修建的娘娘庙有120年的历史了,四乡百里范围的老百姓,谁家有灾有难,求子求孙都上庙里烧上几柱香。供上一些食物,时间一长,庙里住着许多蛇。



由于天长日久,庙里的大梁被香烟缭绕,大梁也发出一种檀香味。臭蛋把这些大梁用在了自己的简易房上。原来栖身庙里的蛇会嗅着大梁的香味住进了他的简易房里。只不过这些蛇昼伏夜出,臭蛋没有发现罢了。

年三十煮饺时,臭蛋一个人忙里忙外。等饺子下锅后,香味儿吸引了蛇。

蛇趁臭蛋外出时,吃了锅里的饺子,但是不小心掉进了锅里,于是出现了饺子没了,锅里煮着许多蛇的场景。

说到底,这些蛇和喜鹊毫无关系,只不过被人们联系在了一起,这才有了千万别捉鸟的一说。如果臭蛋懂点儿科学,他也不至于被吓傻吓疯了。



综上所述。“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壳”是迷信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不过从爱护鸟类的角度来看,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秉烛读春秋


我不相信是迷信,一个在天上飞的东西,你又没有练过,你都会抓住它,那不是你运气好,而是你的运气真的很差,以前啊,我邻居的小孩就是在树上捉了一只麻雀,他还很得意,还叫我去看,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受了伤的麻雀,后来才看见是一只成年的麻雀,后来过没多久,小孩子的爸爸就骑摩托车摔了,摔断了腰,在床上躺了大半年才能下床,现在两三年过去了才能干活


A紫花地丁


在我们农村老家也是有类似说法的,但是不只包含鸟类还包含一切野生的动物,特别是弱小的动物,比如山鸡、野兔等等。我母亲就跟我说她亲身体会过的一件事,说生产队那年代,有一天村里突然从山上跑下来一只山麂(体型不大,但是类似鹿形体的一种野生动物),好多村民操家伙追逐喊打,终了,被一个村民打死并捡了回去吃了。结果,没几天,那个人就死了!我们从小也被教育和提醒,说如果在山上野外遇到精神萎靡不振、一动不动、任由你抓的鸟或者山鸡,千万别抓回来,否则,十分不吉利,甚至会引来灾祸!


连长8358


农村老话“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壳”是什么意思?顺手捉只雀,这里的雀,指的是麻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顺手就可以捉到一只麻雀,那么不死也要让你脱层皮。



大家都知道麻雀都是很难捉的,它非常灵活。记得小时候我们用筛子来逮麻雀还是特别不好逮,如果说你顺手就可以把一只麻雀捉到手,那么说明这只麻雀,肯定是有问题。被捉到的这只麻雀,要么是病了,要么就是非常有灵性,它故意让你把他逮住。

如果说这只麻雀病了,或者还是幼鸟,所以伸手你就可以把它逮到。这样的话,如果是一个成年麻雀,你把这只成年麻雀逮住的话,那么它的伴侣就会不吃不喝,就这么饿死自己。因为麻雀是非常痴情的,是一夫一妻,非常忠于自己的伴侣,如果自己的伴侣没了,它就宁可饿着自己,直到饿死为止。而这些也都是听老人们谈的,具体是不是这样,咱没有自己亲自试验过。



另外一种你可以伸手捉住麻雀,那么就是这只麻雀是幼鸟,它还不太会飞翔,所以你可以非常容易的顺手就抓住这只麻雀。那么小的麻雀,如果你把它捉住了,你养也养不活,它也会慢慢的死去。无论是因为哪种情况,你顺手捉的麻雀,那么从你的心理上你都需要承受情感上的自责。

因为人是感情动物,想起一个小小的麻雀,也没有养活就死就死去了,心里会非常难受。如果说一个成年麻雀,你把逮住了,它也会慢慢的死去,它也会不吃不喝,你害的不只是一只麻雀,还包括它的伴侣,它的伴侣,无论在哪一方,它也是不吃不喝,一直等,等不到它也就自己饿死自己了。所以顺手捉住这两种情况的麻雀,那么心里就要承受自责,心理素质差的,肯定会生一场病的。



正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所以才会有农村老话“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壳”的说法。麻雀也是保护动物,所以朋友们还是不要去扑捉。


农村红梅


“顺手捉只鹊”是说不经意间随便一伸手就捉到了,这样碰巧的亊遇上不吉利。

讲个真实的事。大约在1968年春天,我一堂兄肩扛锄头下地,路经一块窖了红薯种的土地旁边,见一只乌鸦正在地里啄食种薯。他顺手将锄头从肩上丢去,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乌鸦头上,把乌鸦给打死了。没过几天,他无缘无故就大病了一场,几乎到了死亡边缘。这件事在我们村里一直传扬。

这句话虽然是警示人们要与鸟类等动物和睦相处,不要伤害同在一个生存环境中的异类。但也夹有科学不解的成份。


楼梯板凳


农村老话“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壳”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理解?在民间有很多关于玄学之类的说法流传,其实有的俗语也不仅仅是玄学,其实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存在的,只不过在过去科技不发达,很多事情往往会被认为很灵异,在当时有时候很不容易解释,被传做俗语广为流传。



“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皮”这里指的主要是麻雀,也指一些其他野生的鸟类,鸟儿在天空自由的飞翔,虽然有一些鸟儿离我们的生活环境很近,但也都是相当怕人的,看到人过来之后,都会十分警觉的飞走,顺手是决计捕捉不到正常的麻雀或者其他野生鸟类的,那么偏偏就有一只可以顺手就能抓到的麻雀,为什么抓鸟的人“不死脱层皮”呢?


作为野生的鸟类、麻雀,只要你能徒手轻轻松松的捉到,那肯定是一只病鸟,野外的鸟类得病之后,身上会携带很多种的病菌、病毒,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轻则重病一场,严重的会危及宝贵的生命,这种野生的病鸟携带的病毒不但甚烈,有的还具有传播的功能,对于人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在医学不发达的过去,被感染之后得病的很难救治,也就有了这句“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皮”的俗语。

在民间对于野生的鸟儿、雀类,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灵性的,人和鸟类和谐共存,在一些玄学里面说的意思那就是:徒手是不能捕捉麻雀和其他一些鸟儿的,会遭到报应的说法,在农村有时候会捡到刚学会飞的小麻雀,有小孩子爱拿在手里玩,这时农村老人会劝告不让用手玩,说这样会烂手心,有的还会直接给你放飞,野生的麻雀是养不活的,气性极大,很难养的活。

关于这句俗语,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棒奔霸


农村老话,是中华文明的不出世瑰宝,它都是劳动人民,将自己在生活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加以总结和提炼,而得出的智慧结晶,其中富含深刻的道理,给我们起到警示和指导作用。如农村老话:“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壳”,其背后就有深意。

农村老话:“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壳”,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很容易就捉到了一只小鸟,那么这个人就会遭遇劫难,即使不死也会脱一层皮。因为小鸟的警觉性都很高,人是不容易抓到的,这种很容易就能抓到的小鸟,很可能都是生病的小鸟,鸟儿会把疾病传染给捉鸟人。


另外,老人都会认为小鸟很有灵性,它故意让你逮住,就很不吉利。这也是给人的一种警示作用,人不要轻易抓小鸟,它也是一条生命,这也是在破坏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的。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小鸟都是益鸟,它们都吃害虫,可以很好的保护农作物,让农民得到丰收。因此,老农民也是希望人们不要伤害小鸟。



实际上,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的鸟类都被赋予美好的意义,被人们所推崇,如凤凰就被赋予高贵、达官贵人的象征,鸳鸯被赋予爱情的意义,通常作为新婚之人的标志图案,而有人认为麻雀对感情特别专一,一生只寻找一个伴侣,如果伴侣死了,决不再找,而是孤独终老。


其实,这种农村老话最积极的意义,就是要人们保护好像麻雀之类的小鸟,作为一条生命,它们也有存在的意义。这种思维也适合我们现代社会的文明要求,麻雀也是国家的保护动物,不允许被伤害。


迷萌乐


农村老话“顺手捉只雀,不死脱层壳”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就是说一个人如果顺手不费力就捉到了一只麻雀,还把它杀了的话,那么这个人即使不死也会掉层皮!



老农们认为,麻雀是一种非常灵活的鸟,一般情况下麻雀是不会坐以待毙的你是很难捕捉到它的!当然,如果弄了你弄了一个铁丝网,它不小心撞上去就伤了或者说死了,这个属于正常现象。

但是,如果一只麻雀平白无故地就掉落在你面前,就等待你伸手一捉,丝毫不会反抗,那就不正常了!第一种可能是它受伤了,飞不动了,这个时候,如果你帮它包扎好了伤口,让他痊愈了,你的运气也会好起来的,但如果你把它顺手杀掉了,这个与你的运气是不好的!另一种可能是它莫名其妙的就到了你的面前,没有伤口,这个时候你就要更加小心了,千万别杀它!

百姓认为这是有玄机的!如果你顺手杀掉它,甚至还吃了它的肉,那你的厄运就开始了!老农们认为,这是一种不干净的东西要光顾你了!

到底有没有道理呢?老农们有时候传的绘声绘色的!说某某地方有兄弟俩,遇上了一只掉下来的麻雀,就捉回去烤熟吃了,结果一个月后,两兄弟都病得起不来床!父母四方求医都不得治,后来请高人看了,就问是不是兄弟俩之前吃麻雀了,这兄弟俩只好如实相告,结果凭着大师的法力,让兄弟俩又许了愿,烧了一些东西,兄弟俩才好起来!但他们之后却留下了后遗症,脸上都是雀斑!

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但人生存于世上,总应该有一些敬畏之心!少一些杀生的念头,多一些慈悲之心,于人也好!于己也好!更何况现在麻雀是一种国家保护动物了!你也不能轻易的杀生了!

个人之见,欢迎交流不同看法。


村姑说村事


楼上有几位朋友说得就是正确的,我只是阐述补充一下。别神神叨叨什么都扯到玄学上去了。

古代说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是真的书生抓不住一只鸡吗?拧不动吗?当然不是。

只是书生运动少,反应和速度跟不上而已,如果没有鸡的围栏。一只健康的成年鸡,你还真不好抓。

在自然界,那就更是弱肉强食了,老弱病残那就是被猎杀的对象。

所以能够存活的,都是很健康强壮的。不利用工具,你想抓一只健康的麻雀,你追都追不上。

能够被你徒手抓住的,只有老弱病残伤这几种可能。

鸟类飞翔是需要很多器官协调运转的。所以进化中,已经预留了一定的容错率。什么意思?

一个人,经常生点小病,看着病怏怏的,但始终没什么大碍。

一个人,平时身体健康,一点毛病没有,但是一生病,就是大病。因为他免疫力强,这么强免疫力都没用的病,怎么可能小。

鸟类就属于后者,一般情况,不会有什么病,但是一有病,那通常就是大病。病来如山倒,加之野生鸟类一般都会有寄生虫和大量病毒,细菌。在免疫系统奔溃后必然大量繁殖。

病鸟才会飞不起来,轻易被人捕捉。

当你徒手捕捉时,由于有皮肤的存在,病毒和细菌并不会直接感染。但肯定会附着在手上。

古代人又没有消毒洗手液,随便洗手或者懒得洗。或者刚好拿这只鸟开荤。

那就三个字,走远了。

现在遇到这种情况,不用管他,或者感觉离孩子近,怕孩子拿起来玩,找点纸巾包着丢垃圾桶,扔掉洗个手就完了。没多大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