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秦岭72峪每天不断向外流水,但是西安八水有的还接近干渴,这是怎么回事?

ALyons573


作为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西安的用水量是比较惊人的,虽然

古代的西安素有“八水绕长安”的说法,因为长安城四周就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等8条河流,但是到了现代,因为人口剧增,工业、农业用水量巨大,仅靠自然河流,是无法维持一个城市的用水量的。

<strong>

看看西安用水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在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西安遭遇过多次水荒:工厂停产减产、高校被迫放假、人畜饮水困难、地下水遭疯狂采掘。


1980年代,在我国严重缺水的40个城市中,西安市居首位。1998年,黑河水库基本建成输水,西安逐渐摆脱了缺水城市的名号,饮用水源由地下水逐步演变为使用来自秦岭北麓的山峪地表河流水。


自2001年起,西安市全面封闭自留井,停止抽取开采地下水,饮用水源逐渐变为地表水为主。


也就是说,原来西安人喝的都是地下水,如今,有了秦岭的滋养,才慢慢改变用水的困境,秦岭深处的黑河水库、李家河水库等就是西安目前的主要用水来源,可以说,西安人喝的水质都是山泉水,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很少见,但是用水情况也不容乐观。



2018年西安市主城区实际供水量为56040万立方米,较2017年51892万立方米增长约8%,2018年实际最高日供水量为178.6万立方米,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


仅仅依靠秦岭供水,也是不够的,所以西安又启动了引汉济渭工程,这才使得“八水”绕长安的胜景重现才有了可能。

其实,西安是资源性缺水城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总量仅为23.4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70立方米,供需矛盾的突出,加之受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面临重大挑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节约用水,节省用水。


浪西安


虽然峪口很多,但也经不住人口的增长。沿途的企事业单位违规打井采水。我家门前的浐河,小时候河面有二三十米宽,每次去河对面赶集,要么绕道,要么教五毛钱的过桥费(个人自己搭的简易桥)。那时的河水清亮清亮的,浐河是我们童年最大的欢乐,可以钓鱼,摸螃蟹,河蚌。或者自己吃,或者换钱买些渔具。最开心的就是夏天,瞒着家人在河里游泳,藏在清清凉凉的河水里,无忧无虑~~现在就不行了,窄的地方河水只有一两米宽,更窄的人就可以直接过去了,而且再也没有那么清的水了,一股泥浆缓缓的流过门前,像一条污水沟,再也没办法给孩子们带来欢乐了。自然需要我们敬畏的,而不是无尽的攫取,破坏,践踏。而要回复他的清凉,还不知道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人的贪欲无穷尽的时候,再多的资源也会用尽的。所以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爱护自然,敬畏自然~~







流云随风330


主要是冬季降雨雪比以前少了,以前冬季经常降雪七八公分到十公分厚,房檐有消雪时冻的很长的冰柱,冬天降雪少导致秦岭积雪少涵水少开春之后融雪水少。其次西安前几年全年降水少,今年明显好了,这几年西安地区应该进入丰水周期了,气候也会湿润起来。加上这两年秦岭保护,湿润和林木旺盛相互促进,适时配合人工增雨雪促进气候持续湿润,过几年西安就是最适合生活和养生的地方啦。尤其注意增加初冬时人工增雨雪,以及末冬增雨雪(为秦岭储备融水)



月亮是暗夜里的太阳


你看到山里的水库了没,河是不会干的,只是被上游截流了,然后用水管引入到航天中湖公园,西安曲江,护城河等等各类湖景公园,正在改造的皂河,也是靠从库峪口引水,然后再排入渭河。

这样造成的生态灾难,只有河流沿线的乡下人,最有感触。我们的发展模式就是农村哺育城市,这就是为啥农村人都要进城的原因之一


言行不医


不是是球,水去哪里了



国宝会说话


主要是用水不科学,没有合理的规划用水,造成资源分配不均匀


qzuser


西安盲目扩展每年引进人口100多万,第一个就是水资源的问题!怎么解决?


天道摩羯


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


天天在线49061436


管好水用好水:灌好水:形态水


祥符兆公明


从黑河金盆水库到灞源,大秦岭各峪口又有多少地下引水管线在抽血;八水已死,长安已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