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也打信息戰,不知道這兩件事恐怕提前遭淘汰

莎士比亞說過,“人們可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於人,那錯不在命運,而在我們自己”。不要等到考研失敗的那天,誤會自己因為不夠努力,錯怪自己因為運氣不佳,記住,決定你考研成敗的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你得到了多少有用的信息。

考研也打信息戰,不知道這兩件事恐怕提前遭淘汰

最客觀的信息

考研這場信息戰中,最可靠的,最有說服力的,就是來自研招網和學校官網的信息。以前我的高中語文老師教過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當你看一幅畫的時候,你要先全局的看,然後再拿放大鏡從角落看起。也就是說,在你考研前,你要對整體的考研過程有個認識,然後再去逐個擊破,在擊破的過程中,使用上面提到的研招網和學校官網這兩個秘密武器。

考研也打信息戰,不知道這兩件事恐怕提前遭淘汰

研招網的作用更像是百度百科,它將所有關於考研的信息都囊括進來,你可以看到報考知識的科普,你也可以查詢院校的信息,你還可以獲取官方報考的數據。所以總結起來就是,當你還不知道什麼是考研的時候,先看研招網。但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一點,院校的相關信息因為研招網更新比較慢,所以僅作為參考,切忌當作官方信息。

考研也打信息戰,不知道這兩件事恐怕提前遭淘汰

當你完成了考研知識的科普後,下一步就是來到學校官網,也就是你報考院校的官方網站,通常最直接的就是進入報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網,在這裡,你要找兩樣東西,第一,招生簡章,它決定了你是不是適合的人,你有沒有沒資格報考;第二,專業目錄,它告訴了你專業的分類,招生的人數,考察的科目。

考研也打信息戰,不知道這兩件事恐怕提前遭淘汰

當然還有一個信息,可謂是可遇而不可求,那就是院校的報錄比,和相關的錄取信息。所謂的報錄比就是報名和錄取的人數比例,瞭解這項內容是為了做到看清局勢;而所謂的相關錄取信息,就是包括上一年錄取的分數線,平均分等信息,瞭解這項內容是為了做到審視自己。通常這兩個信息,如果有的話,那一定在院校官網的某個地方,需要靠你仔細尋找。

最主觀的信息

客觀信息能夠幫助你不錯失任何關鍵有用的信息,但因為大部分人都能通過百度獲取到,所以價值並不是太高,而真正有價值的就是最主觀的信息。所謂最主觀的信息是指通過學長學姐、老師或其他非官方渠道獲取的信息,該部分信息的特點是價值大,風險高。價值大是因為它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風險高是因為它可能成為“誤入歧途”的源頭。

考研也打信息戰,不知道這兩件事恐怕提前遭淘汰

這裡面的信息,不是單純的消息,而是包括資料、筆記在內的種種實物。歷年真題和教材屬於必備品,也是客觀價值的體現,不算主觀,真正的主觀,大家接觸最多的,其實就是學長學姐的筆記。如果是一個靠譜的筆記,它價值連城,如果不靠譜,它慘絕人寰。所以在拿到這些筆記的時候,你一定要知道對應的學長學姐這一學科的成績是否夠高,否則只能參考。

考研也打信息戰,不知道這兩件事恐怕提前遭淘汰

除了紙面上的東西,就是傳統共識,什麼意思。就比如之前我輔導的一個學生,她報考的院校複試的筆試試題,幾乎年年都是一樣的,如果你知道這個事兒,那你買一套題,複試穩了,但是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這個事兒,還是按照官網的參考書目進行復習,其實這就走了很多的彎路,浪費了很多時間,所以這種傳統共識,沒有最好,如果有,你一定要知道。

考研也打信息戰,不知道這兩件事恐怕提前遭淘汰

其實除了對考研初試和複試有幫助的訊息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訊息,就是關於導師的訊息。我們考研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畢業後能有一個好的出路,考研只不過是一個門檻,而真正決定你三年生活,甚至是未來發展的,就是你的導師。所以選導師前,一定要了解導師的方向,瞭解導師的為人。有些事兒不知道,毫無影響,但有些事兒不知道,可能會影響一生。

考研也打信息戰,不知道這兩件事恐怕提前遭淘汰

考研就是一場信息戰,有太多的事兒其實是通過信息去指導你執行的,而不是在執行過程中自己體悟的。有些時候,差距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大,單純就是因為知道或者不知道。所以董師兄今天在這裡也是想告訴大家,低頭走路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忘記仰望星空。

考研也打信息戰,不知道這兩件事恐怕提前遭淘汰

考研科普研招網,各路信息共翱翔;考研細節看官網,翻遍所有大幫忙;師兄師姐看成績,筆記方有說服力;潛在共識要收集,命運此刻現奇蹟。導師信息更重要,決定一生不玩笑。低頭走路踏實過,仰望星空驚喜多。

考研也打信息戰,不知道這兩件事恐怕提前遭淘汰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評論

我是董師兄,考研領域專欄作家,考研專業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