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遇到趙雲,為何讓張郃、徐晃兩人一起上?

三國逐鹿


曹操赤壁之戰,被孫劉聯盟打的大敗!曹操在逃跑的路上遇到孫劉的多次埋伏時,他都只派一員大將斷後,為何遇到趙雲時要派張郃和徐晃兩員大將斷後呢?

事情是這樣的:曹操赤壁戰敗後帶著剩下的幾員大將和部分士兵們逃跑。

在逃跑的路上最先遇到的是呂蒙和陸遜,曹操派大將張遼斷後,跑了一段時又遇到了太史慈,曹操派張郃斷後!後來逃到烏林之西遇到趙雲時:曹操派了張郃和徐晃兩員大將一起斷後!為什麼曹操遇到趙雲就派了兩員大將斷後呢?

原來在曹操的心目中,像呂蒙和陸遜這樣的二流將領,一個張遼就足夠了,甚至還綽綽有餘,在遇到太史慈時,曹操感覺派張郃一人斷後也足夠了!

但是當遇到趙雲時!曹操為什麼就要派張郃和徐晃兩員大將一起去迎戰呢?

很明顯!曹操心裡是很清楚趙雲的,因為在長板坡,趙雲為了保護劉備兒子阿斗,他奮力死戰,殺死五十多員曹魏名將!最終突出重圍,這是曹操親眼目睹到趙雲厲害武功的。

現在遇到了趙雲,曹操當然不敢大意,要認真對待了,如果要派一員大將前去迎戰,曹操心裡是沒底的,也就是說他們任何一個人都不是趙雲的對手,說不定自己的性命可能都不保,為了穩妥一點曹操讓張郃和徐晃兩員大將一起迎戰趙雲。

好在趙雲只是奉命來搶戰利品的,才說張郃和徐晃看曹操已經跑遠,雙方都無心戀戰,張郃、徐晃一起和趙雲比劃了幾下就追趕曹操去了,趙雲也就沒有追趕他們,帶著手下兵將撿拾曹魏丟棄的戰利品了。


司馬小絹


三國演義中,趙雲、徐晃、張郃三人都是一流武將。這三人,任何一個拿出來,都是在戰場上“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人物。雖然徐晃和張郃兩人任何一人單挑趙雲,都沒有太大勝算,也也相差不大。徐晃和張郃作為大將,輕易也不會聯手對敵,即使勝了,也是勝之不武。然而,在戰場上卻發生了這樣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曹操竟然派出徐晃、張郃兩員大將,雙戰趙雲,這是為什麼呢?

個人認為曹操派出徐晃、張郃雙戰趙雲,有以下三個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分析下曹操讓徐晃、張郃雙戰趙雲的背景。

赤壁之戰,曹操中了周瑜和諸葛亮的反間計,殺了“水軍專家”蔡瑁、張允,陷入了被動。隨後,他又誤信“鳳雛”龐統連環計,將大部分戰船首尾相連,最後中了黃蓋的“詐降計”。黃蓋藉助東風,火燒曹操所有戰船,周瑜帶領程普、徐盛、丁奉、韓當、蔣欽、周泰、陳武等東吳兵將,圍殺曹軍。曹操八十三萬大軍葬身在一片火海之中,頃刻間灰飛煙滅,所剩無幾。曹操在文聘、張遼等大將的掩護下,才棄船,到了岸上。在岸上,曹操等殘兵敗將,又經過了東吳淩統、甘寧等將的追殺,都筋疲力盡了。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見勢急,方欲跳上岸,忽張遼駕一小腳船,扶操下得船時,那隻大船,已自著了。張遼與十數人保護曹操,飛奔岸口。

曹營眾將經過了一夜的廝殺,即使武功高強,由於太累了,徐晃和張郃兩人戰力十不存一。如果在平時,徐晃和張郃,任何一人,是不屑於聯手對敵的。可是此時,徐晃和張郃兩人不得不聯手對敵,對戰常山趙子龍。

其次,曹操目的是為了逃命,不需要講究單打獨鬥的規矩,因此讓徐晃、張郃雙戰趙雲。

曹操在逃離周瑜的包圍圈後,到了五更天,回望火光漸遠,操心方定。他詢問手下得知此地“烏林之西,宜都之北”,看見“樹木叢雜,山川險峻”,於是發出第一聲大笑。他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沒有在此地設下埋伏。曹操剛剛說完。趙雲就出現了,奉軍師諸葛亮之命,在此等候多時了。曹操看到長坂坡大顯神威,七進七出曹營的常山趙子龍,嚇傻了。他慌忙派出徐晃、張郃二人,雙敵趙雲,獨自一人冒煙突圍而去。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操教徐晃、張郃雙敵趙雲,自己冒煙突火而去。子龍不來追趕,只顧搶奪旗幟。曹操得脫。

曹操經過赤壁之戰慘敗,首要目的就是逃命。人在生命受到威脅時,就不會講究單打獨鬥了,他當機立斷,派出徐晃和張郃兩人,雙戰趙雲。

最後,筋疲力盡的徐晃和張郃兩人,也不一定能夠打得過養精蓄銳的趙雲。

演義中沒有交代趙雲和徐晃、張郃兩人的對戰結果,誰勝誰負,我們不得而知。不過結果顯而易見,徐晃和張郃在掩護曹操安全撤退後,他們兩位也捨棄趙雲,緊隨曹操而去。他們兩位的目的只是拖延時間,掩護曹操撤退而已,沒必要和趙雲決一死戰。而趙雲的目的是搶奪曹軍的物資,充實自己,也沒有對曹操趕盡殺絕。因為前面還有張飛、關羽兩位虎將,等待曹操自投羅網。

總結:由於曹操剛剛經歷慘敗,自己的八十三萬大軍灰飛煙滅,葬身於火海之中,他運氣好,才逃出生天。因此,曹操遇到常山趙子龍後,為了保險起見,派出徐晃、張郃兩人大戰趙雲。他這樣做,既保證了自己能夠順利逃脫,還增加了這兩員大將的活命機會。如果曹操只是派出徐晃、張郃其中任意一人,他們都不是趙雲的對手,或許就永遠地留在戰場上,回不來了。


魁哥說歷史


張頜是一位作戰經驗豐富,為人處世圓滑老道的一位人才,徐晃也是魏國一位有擔當的大將,二人一位打敗過張飛,一人站退過關羽,是為國家立過大功的, 儘管二人再怎麼囂張,遇上趙雲之後根本不敢出出戰。難道說趙雲的武功比張飛與關羽好太多?其實並不是這樣。

1、張頜視張飛如小兒

猛張飛的外號早已家喻戶曉,張飛作戰勇猛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張頜也不弱,在魏國中的地位不低,不過為什麼張頜不怕張飛呢?首要因素要從年齡上來講,張飛與其第一次碰面時已經五十歲,張頜才三十五歲。


在古代張飛的年紀已經算的上是一位年老的將軍,張頜卻是正值壯年,實力與武功自然是無法相比的,雖然二人並沒有打起來,相信一旦交手張飛是不佔優勢的,誰贏誰輸尚且不知,畢竟誰都有超常發揮的時候,潛在的能量是無限的。


不過張頜這樣傲慢,張三爺是一定會被用心與其交手的,張頜的武功與張飛是沒有辦法相比的,因此張頜這樣不過是吹牛皮。

2、徐晃勇戰關羽

徐晃與關羽的交手是在關羽的手臂受傷時,與關羽叫囂的,當時的關羽已經不是巔峰時期,加上只能單手揮刀,最後只能戰敗,灰溜溜的逃跑。這個問題中的勇字用的非常好,可能是為了諷刺徐晃吧!


要知道這樣狀態下的關羽依舊與徐晃交戰了六十回合,徐晃真的是勇猛無比嗎?只不過是利用自己的小聰明,看到了關羽並不適合交戰,因此徐晃才會被說是勇戰關羽,還不如說成是智勝關羽。


畢竟人家關羽那時候已經到了兵敗如山倒的地步,此時用關羽的實力來對正值勇猛的曹將徐晃來比,實在是沒有可比性。

綜上所述張頜,徐晃二人,都是在張飛年老,關羽年老受傷的狀態下將其擊敗的,因此這看不出二人真實的武力,趙雲則不一樣,碰上趙雲的時候二人的年齡都比較大,所以人貴有自知之明,並不敢諷刺趙雲,更不會與其交手。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歷史紅塵


張郃、徐晃二將皆為曹操麾下大將,皆能以一擋十,但為何碰見趙雲要上雙保險,或者間接說二將認慫了呢?仔細分析後,答案浮出水面!


常山趙子龍,當陽長坂坡單騎救主,一戰成名。也許你會說,那是因為曹操愛才,想招至麾下,並沒有真要取他姓名。那好,你說的沒錯,這次沒有展示出子龍真正的實力,那漢水之戰呢?


老將黃忠斬殺夏侯淵後深陷曹軍包圍,趙雲前去接應,先殺慕容烈,後斬焦炳,救出黃忠後又衝入戰圈救出副將張著。子龍渾身是膽,那戰槍若舞梨花,張郃、徐晃看到後,不敢上前,因為趙雲給他們造成了威懾。



赤壁之戰,曹操大敗,中了孫劉聯軍的埋伏(諸葛亮出的計謀,孫權派的軍隊),先後被呂蒙、淩統、甘寧、太史慈和陸遜追殺,倉皇逃命,非常慘。


過程其實挺有意思,曹操每次大笑(心裡素質好),必出一名大將前來追殺(諸葛亮神機妙算,令人佩服),遇到呂蒙,曹操派張遼斷後;遇到太史慈,讓張郃阻攔;可是遇到趙雲,曹操急忙派張郃、徐晃兩位大將上前阻攔,冒煙奔火而逃,面子都不要了。並不是曹操怕一人阻攔不了子龍,而是曹操一路逃來,心裡有數。

孔明夜觀天象,算到曹操命不該絕,諸葛亮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每個關卡都設有埋伏,想活捉曹操並不難,他就是想考驗關羽,深知關羽重情義,必報答曹操恩情。把關羽安排在華容道,趙雲肯定也是知情,所以張郃、徐晃並沒有與趙雲真打起來,趙雲也沒有真去追,服從軍師命令最重要,只顧搶奪戰利品去了。


曹操把張郃、徐晃二將派去迎戰趙雲,一方面忌憚趙雲的實力,況且是疲憊之師對戰生力軍;另一方面,曹操面對關羽時,身邊的大將越少,就越能博得關羽的同情!!!



小小嬴政


還是講歷史還是說故事,趙雲在三國志裡就劉備一保安,用現代話說是貼身警衛,三國裡蜀國就這麼幾個人,而趙雲一直不重用,到無人用時才想到趙雲,可悲可嘆,演義看得多了,都不知歷史真相,趙雲的任務就是保護劉備的安全,相當於現在的安全局,最多也就是安全部部長職,別太吹虛,在三國志裡,趙雲是平平之輩,別吹的太大,在蜀國可排五十名以下,說白了有無,無無關緊要,有也保不了蜀國,死也保不了蜀國,這叫什麼,無名英雄,是劉備埋下的黑子,可以有密昭辦事兒,劉備什麼東西,小人一個,地地道道混老百姓混蛋一個,終究沒成氣候,包括不懂軍事的孔明,扯犢子,害苦了西南等區的老百姓。劉備,孔明罪人也!


9紫氣東來


這裡有兩個原因。

先說第一個原因。

趙雲是超一流,徐晃、張郃是一流,他們都不是趙雲的對手,單挑必敗甚至速敗,所以必須雙戰。

我們看一下,二人為何不敵趙雲。

1.徐晃 vs 趙雲,必敗。

徐晃曾經二十回合速敗於顏良,又和張遼雙戰文丑時敗北。


顏良文丑齊名,武藝不分軒輊,而趙雲不穿盔甲就單挑文丑五十多回合不分勝負。由此可見,徐晃對戰趙雲的話,必敗,甚至速敗。

2.張郃 vs 趙雲,必敗。

張郃最怕的就是趙雲,面對常勝將軍,張郃就是常敗將軍。

趙雲曾四刷張郃:第一次,趙雲挑高覽之後,三十回合速敗張郃;第二次,趙雲躍馬出陷坑時,張郃嚇退;第三次,就是這一次的雙戰趙雲,最後敗逃;第四次,漢水之戰,趙雲的槍法嚇的張郃徐晃不敢上前。

所以說,徐晃或者張郃,任誰單挑趙雲都是必敗,必須雙戰才不至於那麼難堪。

再說第二個原因。

曹操正在逃命,必須讓二人雙戰趙雲,頂住趙雲才能給自己突圍爭取時間。

當時曹操赤壁慘敗,正在逃亡,慌不擇路的奔波了一夜。埋伏已久的趙雲突然現身,曹操“讓徐晃張郃雙敵趙雲,自己拍馬突圍而去”,看,曹操是慌著逃命。曹操深知趙雲的勇猛,長坂坡殺的他至今不寒而慄。



當時諸將連夜奔波,戰鬥力下滑太明顯,士氣嚴重低落。所以,也別那麼講究了,單挑就算了,你倆都上吧。

而且,曹操也沒寄希望他倆能勝,自己突圍了再說。果然,徐晃張郃草草應付兩下完事,調轉馬頭就跟著跑了。


鳳凰西遊


很簡單,曹操不讓張郃,徐晃兩人齊上誰能攔住趙雲呀?要知道趙雲此時已經進入鼎峰期,特別是長坂坡一戰,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連殺曹營幾十員將領,這些都是剛過不久,讓曹操歷歷在目的。所以,曹操讓徐晃,張郃雙戰趙雲,起碼可以拖延一些時間,這樣曹操才能脫險。但是,曹操為什麼派強一流的徐晃和一流的張郃抵禦超一流的趙雲,而不是其他的武將,比如超一流的許褚,強一流的張遼呢?其實這是有講究的,還帶著一些無奈。




因為這一戰,是發生在赤壁之戰大敗,曹操狼狽逃竄之際,當時火光四起,一片混戰,又十面埋伏。曹操和眾人都失散了,身邊只有張遼和幾百騎兵保護而已,路遇毛玠和受傷的文聘,所以主要是張遼在斷後保護曹操,特別是應對呂蒙的襲擊。隨後,曹操一邊突圍一邊收拾自己的部隊,徐晃部,北地四將之馬延,張凱和三千生力軍,張郃部等等。但是,馬延和張凱很快就被甘寧收拾了,曹操只能讓張郃斷後,到了烏林地面,就遇到趙雲埋伏了。所以,許褚,李典此時還在失散狀態,曹操身邊只有張遼,毛玠,文聘,徐晃,張郃五人。文聘受傷,毛玠不堪用,張遼在曹操身邊保護時間最長,需要休息,只能讓徐晃和張郃上了。





好在徐晃,張郃也非泛泛之輩。先說徐晃,此將具有許多特質:第一,武藝不低,一出場便和許褚打了個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並且徐晃和一向高傲的關羽關係還不錯,沒有高超武藝不能想象。後來,鼎峰期徐晃還和狀態下滑,右臂受傷的關羽打了個八十回合平手。第二,徐晃有勇氣,當年白馬之戰徐晃大戰顏良,雖然被顏良打敗但是隨後面對和顏良齊名的文丑,還是一馬當先的。第三,徐晃雖然勇猛,但是也穩重,至少能全身而退。再說張郃,在這之前和趙雲交手過兩回,應該算曹營裡比較瞭解趙雲的武將,其中一回是穰山之戰被奮戰已久的趙雲三十回合擊退;第二回在長坂坡,趙雲由於急於突圍,和張郃交手僅十回便走,但是摔進陷坑,被一道紅光所救;



所以,曹操派徐晃,張郃雙戰趙雲是明智之舉,最終都安然逃脫,當然趙雲也是做做樣子,並沒有盡全力,後面還有諸葛亮安排下的張飛和關羽,這兩道大菜。即便如此,徐晃和張郃戰趙雲還是付出了代價,徐晃更多是體力的消耗,張郃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因為這回可能是張郃唯一一次負傷,因為隨後阻擊張飛的是為保護眾謀士,才遇到曹操的許褚(騎無鞍馬),徐晃,還有張遼,沒有張郃。而此戰後,曹操回顧眾將皆都帶著傷,可見張郃大概率是在阻擊趙雲時負的傷,因此這就不難理解曹操讓徐晃和張郃雙戰趙雲了。

最後說一下曹操,雖然本身武藝不是很入流,但是眼光是相當毒辣,特別是對待武藝高強的將領:比如溫酒斬華雄前對關羽的欣賞,長坂坡對趙雲的賞識,有識人之明;還有呂布和許褚戰二十回合後,敏銳感覺到再打下去不妙,於是讓典韋夾擊;張遼和張郃打了四五十回合,曹操稱奇;還有徐晃和許褚大戰四五十回合後,曹操鳴金收兵,這倒不是怕許褚會輸,而是怕終有一傷等等;這樣的例子很多,這說明了曹操即便在危急之時,還是具有對戰場精準的把握度的。


大飛熊騎士


徐晃、張郃雙戰趙雲,是在赤壁之戰後,曹操倉皇逃竄。

前後三次中埋伏。第一次中埋伏,主將便是趙雲!

三國演義這一段十分有趣。把曹操的奸詐和狼狽描述的淋漓盡致。

書中寫到:

操見樹木叢雜,山川險峻,乃於馬上仰面大笑不止。諸將問曰:“丞相何故大笑?”操曰:“吾不笑別人,單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時,預先在這裡伏下一軍,如之奈何?”說猶未了,兩邊鼓聲震響,火光竟天而起,驚得曹操幾乎墜馬。刺斜裡一彪軍殺出,大叫:“我趙子龍奉軍師將令,在此等候多時了!”操教徐晃、張郃雙敵趙雲,自己冒煙突火而去。

赤壁戰敗,曹軍死傷無數。曹操身邊只有張遼百餘名騎兵,徐晃的少量軍馬,以及馬延、張凱手下的有三千北地軍馬。大將只有張遼、徐晃、張郃、許褚等人。這裡面最猛的就是許褚,此時也極為狼狽,所騎戰馬連馬鞍都沒有。戰鬥力當然嚴重下降。

突然遭遇趙雲,曹操雖然肝膽俱裂,但是反應極快。

他知道此時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必須全力一搏。趙雲神威無敵,絕非一人能敵。

於是派出徐晃、張郃雙戰趙雲。

為什麼是這兩個呢?

因為曹操還要留著張遼和許褚保護自己突圍呢!

徐晃、張郃雖然都不及趙雲,但是合二人之力雙戰趙雲,好賴也能拖延時間。

而張遼、許褚兩員虎將足以保護曹操突圍了。

這裡也可以看出,曹操與幾個人的親疏之分。

許褚一直是曹操的貼身護衛,他掌管的虎衛頗具神秘色彩。三國志說,他這支虎衛部隊專門保護曹操的安全,“皆劍客也!”

不到萬不得已,曹操當然不會讓許褚去批命。

張遼也很受曹操信賴,常在身邊。

相比而言,徐晃、張郃與曹操的關係,似乎就差點意思,沒有這麼親密了。


上將噯福斯


《三國演義》中描繪了很多厲害的猛將。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長坂坡一戰,趙雲揚名立萬。為保安全,當然是讓兩位一起上啦!

我們看一下三國演義正文的描述吧,操只得望彝陵而走。路上撞見張郃,操令斷後。縱馬加鞭,走至五更,回望火光漸遠,操心方定,問曰:“此是何處?”左右曰:“此是烏林之西,宜都之北。”操見樹木叢雜,山川險峻,乃於馬上仰面大笑不止。諸將問曰:“丞相何故大笑?”操曰:“吾不笑別人,單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時,預先在這裡伏下一軍,如之奈何?”說猶未了,兩邊鼓聲震響,火光竟天而起,驚得曹操幾乎墜馬。刺斜裡一彪軍殺出,大叫:“我乃趙子龍,奉軍師將令,在此等候多時了!”操教徐晃、張郃雙敵趙雲,自己冒煙突火而去。子龍不來追趕,只顧搶奪旗幟。曹操得脫。--《三國演義》

我們可以看出曹操赤壁之戰逃出生天剛剛竊喜完,就被趙雲的追兵趕到。此時內心是很無奈的很恐慌的,越是在這種時候,曹操就越要保險。長坂坡一戰常山趙子龍響徹雲天,揚名立萬,讓曹操更是心有餘悸。曹操現在只求能過活下來,不惜別人說以二敵一。其實曹操是三國裡面最務實的人,這些身後名從來不放在心上,何況是自己的現在身陷險境,逃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從結果來看子龍奪得旗幟,可見五子良將中的張郃,徐晃雖然領兵實力強悍,但是論武藝切磋還是略遜一籌。就此看來曹操對手下人的評估還是很準確的,所以讓兩位將軍一起上,最後曹操也是得到了很好的結果逃出生天,畢竟都是生死攸關的時候了就該奮力一搏。

曹操不愧是一代梟雄,亂世之中最後也該是他一統江山。


歷史如是說


我用遊戲的例子給題主解答這個問題,現在一款三國類的遊戲叫率土之濱,率土還原三國曆史還原度很高,裡邊設定趙雲-初始謀略:78 初始攻擊:101 初始攻城:13初始防禦:92 初始速度:65,徐晃初始謀略:64 初始攻擊:93 初始攻城:4初始防禦:84 初始速度:75,張郃初始謀略:80 初始攻擊:91 初始攻城:18初始防禦:95 初始速度:60,看各項屬性就不難看出,趙雲的謀略和攻擊力比徐晃和張郃要高很多,如果只讓一個武將上肯定是去送菜的,這樣解釋題主能明白嘛?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