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即墨:企業來了“新員工”為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青島即墨:企業來了“新員工”為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青島即墨:企業來了“新員工”為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中國山東網2月16日訊機械臂快速轉動,戴口罩的工人忙碌作業……2月16日上午,經過登記、測溫、消毒等程序,記者來到位於即墨區通濟新經濟區的三菱重工海爾(青島)空調機有限公司,車間內,自動化生產線正高速運轉。

“企業前天正式復工了,疫情防控做實做細,員工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該公司經理張波說,在政府駐企服務員的指導幫助下,企業的防疫方案和手段不斷更新完善,確保企業內部防控不留死角。

防控工作重在細節。步入廠區,隨處可見防疫知識的橫幅、標語,防疫人員定時對車間、宿舍、食堂等重點地區和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用設施進行消毒。11點20分開始,工廠分批就餐。記者發現,食堂門口員工相隔1.5米,有序排隊測溫進入。食堂內一人一桌,統一朝向。醒目位置張貼著“排隊取餐,相隔1.5米”、“不交流、不逗留”等溫馨提醒。“很多細節,都是駐企服務員幫我們想的。”張波說,在復工前,他們就融入到企業一線了。

張波口中的駐企服務員就是通濟新經濟區安監辦負責人張國璽。從1月31日開始,他就對接三菱重工海爾(青島)空調機有限公司,參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全過程。

“這是即墨新出的援企穩崗政策,對企業有切實幫助。”記者遇到張國璽時,他正在給企業高層解讀新政策,耐心地逐個答疑。

“接下來,我們將圍繞員工返崗前、返崗中、返崗後做好全程管理。”張國璽說。他已在企業服務14天,每天早上7點半到廠“上班”,最晚一天忙到近23時才回家。他告訴記者,返崗前員工“一人一檔”制度要落實到位;返崗中來自非重點疫區的員工按要求分批次返回,以點對點的形式自駕、拼車、包車返回,途中嚴格落實防控措施;返崗後,企業每日密切監測員工健康狀況,測量體溫並進行健康詢問,確保上班全體員工身體健康。

據悉,為切實抓好企業復工復產,即墨通濟新區黨工委成立了由機關幹部、區水利局共建人員、安全生產專家組成的企業復工復產防疫服務工作組,下沉至企業一線,實行網格化分配“一對一”服務工作機制,駐企對企業安全復工進行現場指導檢查、解決實際困難,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安全。

“這個指紋考勤機就別用了,存在感染隱患,換成人臉識別或人工登記方式打卡。”“消毒時酒精和84消毒液一定不能同時使用或混合使用,容易產生有毒氣體,造成人員中毒……”連日來,各服務小組對企業復工現場進行檢查指導,幫助落實企業防疫措施,完善防疫工作方案,對防疫和安全生產工作進行檢查。

“每到一家企業,我們都要進行細緻認真的瞭解企業具體情況,幫助解決企業採購防疫物資、消毒物品等困難,並將防疫和安全生產工作做實、做細。對發現的問題,要求現場整改到位,確保無安全事故發生。”通濟新區經發辦負責人魯超介紹說。

政府精準施策,企業積極應對。“服務小組不僅從專業角度指導企業防疫,也將其他企業好的經驗做法傳遞給我們。他們對企業復工防疫措施進行現場指導和幫助,讓我們有信心在做好防控的同時,抓好生產,將企業損失降到最低。”青島海金電器有限公司經理張正春說。

據瞭解,截止2月15日,通濟新區轄區43家規模以上企業已復工42家,復工率達98%,其他企業也將接續開工復產。

不僅是通濟新區,針對企業復工復產,即墨區多措並舉,精細服務全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提振信心。該區出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規程》,成立了260支由區直各單位、區管幹部組成的企業復工服務隊,分赴企業現場指導,重點抓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各鎮街也針對各自轄區內企業情況,出臺幫扶企業復工復產方案,成立服務小組,嚴格落實復工復產防疫準備措施,督導加強生產期間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幫助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和困難企業融資、減租讓利、穩崗補貼、“線上普法大講堂”、“網上辦理”及跑腿代辦審批業務等一系列優惠幫扶政策,直面企業復產復工實際困難,有效助力企業復產復工實現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