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酒為何千杯不醉,一喝就是好幾壇?

半畝西瓜一劍開


元朝以前沒有蒸餾酒,所以都是低度酒,也就是3度左右類似啤酒,所以都以大碗喝。


融融37543681


我來回答,古人為什麼千杯不醉,能喝幾大罈子?

我們所看到的

曹操的"醉酒當歌,人生幾何"還有我們熟知的隱居派大詩人,陶淵明窮的吃不起飯,也要喝酒

唐朝的大詩人李白,也號稱千杯不醉,這哥們常年處於醉酒狀態,文藝範蘇軾,醉裡挑燈看劍的辛棄疾等這些醉鬼的影響。

酒在我國有這悠久的歷史文化,它的起源傳說是有一個叫杜康的釀造師搗鼓出來的。反正酒是在這哥們手裡發揚光大的。

這是中國的原始酒,米酒

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喝的都是低度的酒。

下面是原因,注意查看!

首先他們喝的酒和我們所說的酒不是同一品種。

也就說他們喝的是黃酒,米酒之類的,而我們喝的是白酒是蒸餾酒。酒精的純度要遠高於米酒之類的。

這些千杯不醉的人們是出生在蒸餾酒出現之前。喝的都是低度酒,這才有吹牛的資本。

確切來說上面的這些人應該生活的在宋朝以前的時代。

在我國古代,由於歷史悠久,地域不一,留傳下的蒸餾酒的名稱很多,但古代文獻中所說的“白酒”這一名稱卻不是指蒸餾酒。前面已說過它是一種釀造的米酒。只是到了現代,才用白酒代表經蒸餾的酒。我國古代文獻中蒸餾酒的稱謂主要有:

東漢蒸餾酒

燒酒、燒春,始用於唐代,但是唐代所說的燒酒,燒春是否指蒸餾酒還有爭論。宋代以後,燒酒、燒春才是真正的蒸餾酒;

阿剌吉酒(元代《飲膳正要》);

南番燒酒(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原注為“阿里乞”);

軋賴機(元代《軋賴機酒賦》);

法酒(明初《草木子》,原書又稱為“哈剌基”);

汗酒、氣酒(清代《浪跡叢談續談三談》中引元代人李宗表詩);

火酒(明代《本草綱目》);

酒露(清代《滇海虞衡志》);

高粱酒、高粱滴燒(清代《 隨園食單》),在清代和民國時期,往往是蒸餾酒的統稱。

主流觀點認為蒸餾酒技術元代傳入中國的

中國進去蒸餾酒時代怎麼沒見有文人說什麼千杯不醉了。

這也就是他們為什麼能千杯不醉,如果你把啤酒用白酒杯喝你也可以千杯不醉


漢唐讀書


古人喝酒千杯不倒,原因全在於酒的度數低。

並不是因為古人的酒量更好,秘訣主要是古代的釀酒技術太粗糙,沒辦法提煉出度數太高的酒。

“李白能斗酒詩百篇,飲如長鯨吸百川”。

少時每每讀到這些詩句,就不由得感嘆古人真是能喝酒。然而直到長大了才明白,他們千杯不倒,並不是因為古人有能喝酒的DNA,只是由於酒的度數過低。

確實如此,古代的釀酒技術跟現在比是天壤之別。

最初的釀酒法是曲釀發酵。“曲”的意思就是酒麴。古人通過蒸煮糧食,然後獲得黴變物質,最終釀成酒水。

《詩經》有云,“若作酒醴,爾惟麴櫱”。說的其實就是這一釀酒過程。

這種釀酒技術所得到的酒水,基本上是不超過20度,大部分集中於9-18度。別說是古人,就是今人喝,恐怕也能“千杯不倒”。

當然,古代的釀酒技術也是在逐漸發展和提高的。

等到後來,就出現了蒸餾燒酒法。根據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記載: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起始創其法。

這段話或許並不十分精準,但說明燒酒在明朝時已經很普遍了。蒸餾燒酒的度數,比此前的曲釀發酵要更高。

在明代小說《水滸傳》中,武松來到景陽岡的某家酒店,看到了“三碗不過岡”的招牌,那種酒大概就是蒸餾燒酒,度數能到40度。

事實上,越到後來的朝代,那種千杯不倒的文學形象就越稀少,本質上是由於釀酒技術提高了,酒的度數增高了,喝酒不像過去那麼容易了。

總而言之,並不是因為古人更擅於喝酒所以千杯不倒,而是因為古代的酒水度數不高。


HuiNanHistory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由詩可見李白的好酒量。還有打虎的武松,連喝十八碗透瓶香後在景陽岡單憑一雙拳頭打死了吊睛白額虎。還有電視劇裡古人喝酒不是用大碗就是抱壇痛飲,酒水沿著嘴角鬍鬚淌個稀里嘩啦,古人難道真的都是海量,千杯不醉嗎?非也。

玄機就是釀酒工藝差別導致的酒的度數不同,元朝以前,像之前提及的海碗喝或是抱壇喝都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商朝開始,先民們就發現“自然生酒”,就是野果或穀物自然發酵以後得到的酒,這些酒雜質很多,度數大概是十度甚至更低。之後歷代釀酒工藝有了長足的進步,智慧的古人發明了酒麴來釀酒。到了唐朝已經有了大米,用紅曲來發酵效果更好,酒的品種和風味也越來越豐富,比如唐朝王翰的《涼州詞》所提“葡萄美酒夜光杯”,說的就是葡萄酒,只是當時的各種酒度數依舊不高,也就八到九度,所以李白抱著壇喝也不會有問題。

宋朝有了“連渣拌飯法”,就是把米蒸好冷卻後拌入酒麴,這使得酒更加醇香,度數也可以達到十來度,武松拿碗來幹個十碗八碗還是可以的。而到了元朝可是出現了蒸餾酒,使酒可以富集和提純,酒精度也因此大幅度提高,及至明朝,已經可以生產出60度的高度酒了,李白武松們要是還拿海碗幹上幾碗,估計立馬要送醫院搶救了。

縱觀酒的發展史,說明並不是古人酒量好太能喝,而是他們喝的是度數極低的低度酒而已。


蘇慕夢枕


5000年的發展,孕育出中國獨特的酒文化,古裝劇中總會有這樣一個橋段,某個大俠或者好漢拿起一罈子酒就開始喝,顯得十分豪放,景陽岡更是“三碗不過崗”的警示,那又怎樣,武松還不是連喝18碗。古人為何千杯不醉?其實古代的酒度數根本就不高!

先秦時代釀酒,兼用曲、櫱兩種酒母,到了漢代時,工藝更加先進,多以麥為原料,有大麥、小麥、等多種酒麴。後面幾個朝代工藝更加進步,出現了以大米為原料,直接由曲母培養而成的紅曲,但這些酒的度數大多在10度以下!其實就跟喝啤酒差不多,現代人也能喝很多啤酒,對於這種比啤酒度數還低的酒,喝上好幾壇根本就不是問題,就跟喝白水差不多。

古人和現代人對酒的態度也不一樣,古代在天冷的時候多喝酒可以保暖,強身健體,舒筋活血,只要能夠把控好量,對健康還是有益的。

現代人喝酒更多帶著一種功利,無論是買酒,還是喝酒,都是為了討好某些人。中國的人情社會對酒的依賴很深,有些人不喜歡喝酒卻有人逼著他喝酒,有人根本喝不了那麼多但是旁邊的人卻強行灌酒,這就造就了某些人的“恐酒症”。

喝酒應該帶著一種舒適、愉悅的心情,小酌幾杯或適度暢飲這才是對酒真正的態度。


小璽歷史


看酒的發展歷史就知道了:

1.高度酒出現比較晚。根據出土文物,元朝以後,蒸餾酒才逐漸普及。在此之前,古人喝的都是發酵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度數和啤酒差不多。

2.酒具不同,容量不同,喝酒的人不同。古代的杯,不是現在的茶杯或者一次性杯。有點像功夫茶的小茶杯,一杯大概二錢。文人雅士喝酒用杯,武夫粗人用盞、碗、壇。

3.千杯不醉,是誇張。況且,即使不誇張,真喝一千杯,一杯二錢,十杯二兩,百杯二斤。一千杯大概相當於二十斤。二十斤啤酒,還不到兩打。現代人,酒量大的,也能喝到這個量。二十斤啤酒,也能裝幾罈子。



首席牧羊官


酒度不同,解釋應該是據時問代。

古人,家家戶戶自釀酒水,以小米居多。富裕人家,都有釀酒習俗。

酒存缸中,允其發酵,來人待客,斟酒把盞,說古論今。

米酒的酒精度很低,類似於現在的低度啤酒。古代的人類,身體強壯,能飲善飲,千杯不醉。當然啦,千杯不醉是文化用語,是形容詞。並不是數量上的一千杯。

歷史上的名酒很多,其中杏花村,杜康,等等,隨著釀酒技術的提高,這些名酒,度數也越來越高。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在古人文明程序不是很高的時候,那時的社會習俗本就是如此。

喝罈子酒,多是家釀米酒。文人墨客,富裕人家,釀酒,是生活,也是民間文化。

酒的歷史,幾千年之久。酒的文化,流傳千古。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風俗,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方式。我們現在飲酒的方式,從古人流傳至今,方式方法有了非常大的變異。

時代在發展,酒的文化也在變化。看書裡的古人飲酒,大壇大碗,那是故事。

看電視呢,那是演義。

我們喝酒,人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喝酒的形式不是通一的。你只要愛好喝酒,別喝醉了就好。


山東梁雲平


所謂的“千杯不醉”,是因為在宋以前,古人喝的大多是釀造酒,也就是甜酒,比如我們今天經常能看到的紹興黃酒、湖北孝感甜米酒等等。

通常情況下發酵酒的酒精度極限就是20多度,不可能再高了,因為當酒精含量在達到20°以後酵母菌細胞不再生長,而大多數的古酒多是幾度,最高也就是十七八度。

發酵酒酒精含量不高,與啤酒、果酒差不多(做的好的話是高於啤酒的酒精含量),味道偏甜,是宋以前人們的主要飲用酒。大多數民間自釀酒的質量參差不齊,如果釀得不好,味道會像醋一樣,散發出一股酸味,畢竟,釀酒和釀醋的工藝流程和使用材料是差不多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看《水滸傳》時經常能看到好漢們在店家要了酒喝了一口後噴出來,大聲訓斥店家賣的酒不好,欺騙了灑家。

發酵酒由於是自然發酵,所以酒體和酒糟是混合在一起的,酒體非常渾濁,因此古人稱之為“濁酒”。宋代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中曾寫道:“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因央視經典《三國演義》的熱播,我們更熟悉了一首出自明代楊慎《臨江山》的詩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strong>

可見在明代時大家主要還是喝這種自然發酵而釀造的濁酒。由於雜質太多影響口感,在飲用這種濁酒之前必須要使用一種叫“酒篘”的酒器過濾一下,這道工序叫篩酒。

酒篘chou,現在工業化生產,篩酒這道工序就交給工廠去做了,但是我們仍經常能看到葡萄酒喝到最後有殘留物,而孝感米酒的精華就是這種殘留物——發酵後的米粒。

中國是文明古國,有著名的四大發明,其實,農耕文明高度發達的中國也是很早就發明了酒。比如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現了“鬯(chàng)”字,鬯就是一種香草甜酒,是用黍米(小米)加花草釀造成的;再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醴,是帶有飲料性質的甜酒。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雲:“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宋人張表臣在《珊瑚鉤詩話》中說:“中古之時,未知麴櫱,杜康肇造,爰作酒醴,可為酒後,秫酒名也。”杜康,作為中國的酒祖,歷代受人敬仰。

秦漢以來,由於政治上的統一,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迅速發展,農業生產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為釀酒業的興旺提供了物質基礎。

山東諸城涼臺出土的一幅漢代的畫像石有一幅庖廚圖,圖中的一部分為釀酒情形的描繪,把當時釀酒的全過程都表現出來了:一人跪著正在搗碎曲塊,旁邊有一口陶缸應為曲末的浸泡,一人正在加柴燒飯,一人正在劈柴,一人在甑旁撥弄著米飯,一人負責曲汁過濾到米飯中去,並把發酵醪拌勻的操作。有兩人負責酒的過濾,還有一人拿著勺子,大概是要把酒液裝入酒瓶。下面是發酵用的大酒缸,都安放在酒壚之中。大概有一人偷喝了酒,被人發現後,正在捱揍。酒的過濾大概是用絹袋,並用手擠幹。過濾後的酒放入小口瓶,進一步陳釀。

東漢時期釀酒工藝路線是:

酒麴塊 釀酒原料

↓ ↓

搗碎 蒸熟

↓ ↓

浸曲 冷卻

↓ ↓

過濾曲汁———→入大口缸發酵(酒壚)

過濾

入小口酒瓶

這一釀造工藝路線可以說是漢以前釀酒的主要工藝流程,直到著名酒鬼曹操的出現。

東漢末年,曹操發現家鄉已故縣令的家釀法(九醞春酒法)新穎獨特,所釀的酒醇厚無比。將此方獻給漢獻帝。這個方法是釀酒史上,甚至可以說是發酵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補料發酵法。

這種方法,現代稱為"餵飯法","九醞春酒法"就是在一個發酵週期中,原料不是一次性都加入進去,而是分為九次投入。該法先浸曲,第一次加一石米,以後每隔三天加入一石米,其加九次。曹操自稱用此法釀成的酒質量很好。故向當時的皇帝推薦此法。補料發酵法後來成為我國黃酒釀造的最主要的加料方法,現在有“加飯酒”,就是源於此古法。

補料發酵法除了上述的"遞減補料法"外,還有"遞增補料法",顧名思義即每次加料都比上一次加倍。

《禮記·月令》中提到了用曲造酒的六點注意事項:“秫稻必齊,曲粟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要求造酒用的穀物必須成熟,投曲必須及時,浸煮時必須保持清潔。

造酒用的水質必須要好,器皿必須用優良的陶器,火候必須適宜,這其實也是對我國古代釀酒技術的科學總結。漢代由於制曲技術的發展,可以利用不同的穀物制曲,從而增加了酒的品種。

北魏時期的賈思勰寫下了不朽名著《齊民要術》,這是一部農業技術專著,作為農副業產品之一的酒的生產技術佔有一定的篇幅。其中有12例制曲法,四十餘例釀酒法(曹丞相的九醞春酒法也在其中)。在列舉的12種制曲法中,有兩種是碎塊的散曲,有10種是餅狀曲,這些餅曲至今仍是釀造高粱酒最常用的曲。唐宋時期,制曲技術進一步發展,酒的品種更多了。北宋時還出現了一部論述造酒的專著——《北山酒經》。

現在我們喝的白酒是蒸餾酒,白蘭地(葡萄酒蒸餾)、威士忌(大麥釀造後蒸餾)、朗姆酒(甘蔗酒蒸餾)、伏特加(穀物或馬鈴薯釀造後蒸餾)也是蒸餾酒,而日本的清酒則是學自中國的釀造酒。

蒸餾酒的製作過程為先經過釀造,再用特製的蒸餾器將酒液,酒醪或酒醅加熱,由於揮發性不同,在加熱蒸餾時,在蒸汽中和酒液中,各種物質的相對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較易揮發,則加熱後產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濃度增加,而酒液或酒醪中酒精濃度就下降。收集酒氣並經過冷卻,最終得到高度數的酒精溶液飲品。

宋末元初時,我國開始出現了蒸餾酒,元明清時稱為燒酒以區別於釀造酒,現在還有燒酒、燒刀子的叫法。而公元十世紀左右在波斯等地就有了蒸餾酒工藝,因而有一種說法是由於蒙古西征,蒸餾工藝傳入我國。不過也有說法是我國民間制酒時發明了蒸餾法,在近代考古發掘中,多次發現了古代多個朝代的蒸餾器,最早的是漢代的青銅蒸餾器,引起世界轟動,至於是用來蒸餾酒還是用來制金丹不得而知。


我淡如菊


首先,不得不承認古代的那些人喝酒真的很厲害,先不管他們有沒有醉,每次他們都是幾壇幾壇的喝,難道他們不會撐的慌嗎,最令人不解的是他們從來都不會醉,後來發現,他們當時喝的酒都是甜的,在古代,很多酒的原料都是一些穀物以及果子,而且在當時百姓的釀酒技術都不怎麼發達,所以很多的酒其實都是一些米物渣子,大部分都是甜的,雖然是經過發酵的,但是酒依然是香甜的,由於沒有進一步提取,所以成品酒的度數特別低,可能它的度數就如同於現在啤酒的度數,大概十度左右,有的甚至還沒有,所以他們喝了那麼多不醉也是很正常的。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他們的釀酒技術,雖然在他們那個時候有豐富的材料,例如各種果子,可是由於沒有技術,讓很多的東西都浪費掉了,人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武松打虎,在崗上醉酒之後上山,最後把老虎打死了,喝了那麼多壇酒才醉,可見當時他喝的酒的度數真的不怎麼高。

後來,隨著朝代的不斷髮展,在釀酒這一方面的技術也不斷的在提高,慢慢的酒的度數也是越來越高了,從一開始的幾度到後來的幾十度,而且再後來,宋朝以後,酒的度數逐漸上升了。其實他們在那個時候喝那麼多不醉,就是因為度數太低,倘若之後再喝那麼多,肯定會醉。後期的人們發明的蒸餾法在提高酒的讀書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不斷的提高了酒的度數,這也是這麼多年來,人們在酒業中的進步。

酒還是不要多喝的比較好,這麼多年來,大家一直在見證酒的成長,從一開始的幾度,然後十度,以至於現在的幾十度,度數越高也就越容易讓人醉,高度數的酒對身體還是有傷害的,


農民工小羊


從劉備曹操煮酒論英雄到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從李白斗酒詩百篇到武松醉酒打虎,從借酒消愁愁更愁到臨別折柳勸酒。酒自產生以來就獲得了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的喜愛,那麼古代人真的可以千杯不醉嗎?

中國最早的酒屬於發酵酒,從歷史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直到元代才出現蒸餾酒。當時的釀造工藝還很落後,基本都是採用以麴櫱作為糖化發酵劑進行釀製的。酒精度只在5%左右,和如今白酒的60多度相比已經很低了。如果當時李白喝的是如今的白酒,可能就沒有那些流傳千古的詩篇了,這也是古人飲酒量較大的原因之一。

古代還有一種酒名為果酒,採用天然果實為原料,不經過酒精提純,入口的感覺非常好,淡淡果香回味悠長。它不僅度數低而且口感好,也難怪古人可以一碗接一碗的喝還不過癮呢!

古人盛酒的酒器與現在相比差異很大,老龍口酒文化博物館館長趙志闖稱:“過去有半斤八兩的說法,是十六進制,過去的和現在的‘兩’相比要小。”

古人喝酒千杯不醉雖然有誇大的成分,但也不失為真,而且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大碗喝酒的豪情和喝酒後詩意泉湧的才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