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酒为何千杯不醉,一喝就是好几坛?

半亩西瓜一剑开


元朝以前没有蒸馏酒,所以都是低度酒,也就是3度左右类似啤酒,所以都以大碗喝。


融融37543681


我来回答,古人为什么千杯不醉,能喝几大坛子?

我们所看到的

曹操的"醉酒当歌,人生几何"还有我们熟知的隐居派大诗人,陶渊明穷的吃不起饭,也要喝酒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也号称千杯不醉,这哥们常年处于醉酒状态,文艺范苏轼,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等这些醉鬼的影响。

酒在我国有这悠久的历史文化,它的起源传说是有一个叫杜康的酿造师捣鼓出来的。反正酒是在这哥们手里发扬光大的。

这是中国的原始酒,米酒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喝的都是低度的酒。

下面是原因,注意查看!

首先他们喝的酒和我们所说的酒不是同一品种。

也就说他们喝的是黄酒,米酒之类的,而我们喝的是白酒是蒸馏酒。酒精的纯度要远高于米酒之类的。

这些千杯不醉的人们是出生在蒸馏酒出现之前。喝的都是低度酒,这才有吹牛的资本。

确切来说上面的这些人应该生活的在宋朝以前的时代。

在我国古代,由于历史悠久,地域不一,留传下的蒸馏酒的名称很多,但古代文献中所说的“白酒”这一名称却不是指蒸馏酒。前面已说过它是一种酿造的米酒。只是到了现代,才用白酒代表经蒸馏的酒。我国古代文献中蒸馏酒的称谓主要有:

东汉蒸馏酒

烧酒、烧春,始用于唐代,但是唐代所说的烧酒,烧春是否指蒸馏酒还有争论。宋代以后,烧酒、烧春才是真正的蒸馏酒;

阿剌吉酒(元代《饮膳正要》);

南番烧酒(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原注为“阿里乞”);

轧赖机(元代《轧赖机酒赋》);

法酒(明初《草木子》,原书又称为“哈剌基”);

汗酒、气酒(清代《浪迹丛谈续谈三谈》中引元代人李宗表诗);

火酒(明代《本草纲目》);

酒露(清代《滇海虞衡志》);

高粱酒、高粱滴烧(清代《 随园食单》),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往往是蒸馏酒的统称。

主流观点认为蒸馏酒技术元代传入中国的

中国进去蒸馏酒时代怎么没见有文人说什么千杯不醉了。

这也就是他们为什么能千杯不醉,如果你把啤酒用白酒杯喝你也可以千杯不醉


汉唐读书


古人喝酒千杯不倒,原因全在于酒的度数低。

并不是因为古人的酒量更好,秘诀主要是古代的酿酒技术太粗糙,没办法提炼出度数太高的酒。

“李白能斗酒诗百篇,饮如长鲸吸百川”。

少时每每读到这些诗句,就不由得感叹古人真是能喝酒。然而直到长大了才明白,他们千杯不倒,并不是因为古人有能喝酒的DNA,只是由于酒的度数过低。

确实如此,古代的酿酒技术跟现在比是天壤之别。

最初的酿酒法是曲酿发酵。“曲”的意思就是酒曲。古人通过蒸煮粮食,然后获得霉变物质,最终酿成酒水。

《诗经》有云,“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说的其实就是这一酿酒过程。

这种酿酒技术所得到的酒水,基本上是不超过20度,大部分集中于9-18度。别说是古人,就是今人喝,恐怕也能“千杯不倒”。

当然,古代的酿酒技术也是在逐渐发展和提高的。

等到后来,就出现了蒸馏烧酒法。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载: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

这段话或许并不十分精准,但说明烧酒在明朝时已经很普遍了。蒸馏烧酒的度数,比此前的曲酿发酵要更高。

在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武松来到景阳冈的某家酒店,看到了“三碗不过冈”的招牌,那种酒大概就是蒸馏烧酒,度数能到40度。

事实上,越到后来的朝代,那种千杯不倒的文学形象就越稀少,本质上是由于酿酒技术提高了,酒的度数增高了,喝酒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了。

总而言之,并不是因为古人更擅于喝酒所以千杯不倒,而是因为古代的酒水度数不高。


HuiNanHistory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由诗可见李白的好酒量。还有打虎的武松,连喝十八碗透瓶香后在景阳冈单凭一双拳头打死了吊睛白额虎。还有电视剧里古人喝酒不是用大碗就是抱坛痛饮,酒水沿着嘴角胡须淌个稀里哗啦,古人难道真的都是海量,千杯不醉吗?非也。

玄机就是酿酒工艺差别导致的酒的度数不同,元朝以前,像之前提及的海碗喝或是抱坛喝都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商朝开始,先民们就发现“自然生酒”,就是野果或谷物自然发酵以后得到的酒,这些酒杂质很多,度数大概是十度甚至更低。之后历代酿酒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智慧的古人发明了酒曲来酿酒。到了唐朝已经有了大米,用红曲来发酵效果更好,酒的品种和风味也越来越丰富,比如唐朝王翰的《凉州词》所提“葡萄美酒夜光杯”,说的就是葡萄酒,只是当时的各种酒度数依旧不高,也就八到九度,所以李白抱着坛喝也不会有问题。

宋朝有了“连渣拌饭法”,就是把米蒸好冷却后拌入酒曲,这使得酒更加醇香,度数也可以达到十来度,武松拿碗来干个十碗八碗还是可以的。而到了元朝可是出现了蒸馏酒,使酒可以富集和提纯,酒精度也因此大幅度提高,及至明朝,已经可以生产出60度的高度酒了,李白武松们要是还拿海碗干上几碗,估计立马要送医院抢救了。

纵观酒的发展史,说明并不是古人酒量好太能喝,而是他们喝的是度数极低的低度酒而已。


苏慕梦枕


5000年的发展,孕育出中国独特的酒文化,古装剧中总会有这样一个桥段,某个大侠或者好汉拿起一坛子酒就开始喝,显得十分豪放,景阳冈更是“三碗不过岗”的警示,那又怎样,武松还不是连喝18碗。古人为何千杯不醉?其实古代的酒度数根本就不高!

先秦时代酿酒,兼用曲、蘖两种酒母,到了汉代时,工艺更加先进,多以麦为原料,有大麦、小麦、等多种酒曲。后面几个朝代工艺更加进步,出现了以大米为原料,直接由曲母培养而成的红曲,但这些酒的度数大多在10度以下!其实就跟喝啤酒差不多,现代人也能喝很多啤酒,对于这种比啤酒度数还低的酒,喝上好几坛根本就不是问题,就跟喝白水差不多。

古人和现代人对酒的态度也不一样,古代在天冷的时候多喝酒可以保暖,强身健体,舒筋活血,只要能够把控好量,对健康还是有益的。

现代人喝酒更多带着一种功利,无论是买酒,还是喝酒,都是为了讨好某些人。中国的人情社会对酒的依赖很深,有些人不喜欢喝酒却有人逼着他喝酒,有人根本喝不了那么多但是旁边的人却强行灌酒,这就造就了某些人的“恐酒症”。

喝酒应该带着一种舒适、愉悦的心情,小酌几杯或适度畅饮这才是对酒真正的态度。


小玺历史


看酒的发展历史就知道了:

1.高度酒出现比较晚。根据出土文物,元朝以后,蒸馏酒才逐渐普及。在此之前,古人喝的都是发酵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度数和啤酒差不多。

2.酒具不同,容量不同,喝酒的人不同。古代的杯,不是现在的茶杯或者一次性杯。有点像功夫茶的小茶杯,一杯大概二钱。文人雅士喝酒用杯,武夫粗人用盏、碗、坛。

3.千杯不醉,是夸张。况且,即使不夸张,真喝一千杯,一杯二钱,十杯二两,百杯二斤。一千杯大概相当于二十斤。二十斤啤酒,还不到两打。现代人,酒量大的,也能喝到这个量。二十斤啤酒,也能装几坛子。



首席牧羊官


酒度不同,解释应该是据时问代。

古人,家家户户自酿酒水,以小米居多。富裕人家,都有酿酒习俗。

酒存缸中,允其发酵,来人待客,斟酒把盏,说古论今。

米酒的酒精度很低,类似于现在的低度啤酒。古代的人类,身体强壮,能饮善饮,千杯不醉。当然啦,千杯不醉是文化用语,是形容词。并不是数量上的一千杯。

历史上的名酒很多,其中杏花村,杜康,等等,随着酿酒技术的提高,这些名酒,度数也越来越高。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在古人文明程序不是很高的时候,那时的社会习俗本就是如此。

喝坛子酒,多是家酿米酒。文人墨客,富裕人家,酿酒,是生活,也是民间文化。

酒的历史,几千年之久。酒的文化,流传千古。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风俗,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方式。我们现在饮酒的方式,从古人流传至今,方式方法有了非常大的变异。

时代在发展,酒的文化也在变化。看书里的古人饮酒,大坛大碗,那是故事。

看电视呢,那是演义。

我们喝酒,人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喝酒的形式不是通一的。你只要爱好喝酒,别喝醉了就好。


山东梁云平


所谓的“千杯不醉”,是因为在宋以前,古人喝的大多是酿造酒,也就是甜酒,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能看到的绍兴黄酒、湖北孝感甜米酒等等。

通常情况下发酵酒的酒精度极限就是20多度,不可能再高了,因为当酒精含量在达到20°以后酵母菌细胞不再生长,而大多数的古酒多是几度,最高也就是十七八度。

发酵酒酒精含量不高,与啤酒、果酒差不多(做的好的话是高于啤酒的酒精含量),味道偏甜,是宋以前人们的主要饮用酒。大多数民间自酿酒的质量参差不齐,如果酿得不好,味道会像醋一样,散发出一股酸味,毕竟,酿酒和酿醋的工艺流程和使用材料是差不多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看《水浒传》时经常能看到好汉们在店家要了酒喝了一口后喷出来,大声训斥店家卖的酒不好,欺骗了洒家。

发酵酒由于是自然发酵,所以酒体和酒糟是混合在一起的,酒体非常浑浊,因此古人称之为“浊酒”。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曾写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因央视经典《三国演义》的热播,我们更熟悉了一首出自明代杨慎《临江山》的诗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strong>

可见在明代时大家主要还是喝这种自然发酵而酿造的浊酒。由于杂质太多影响口感,在饮用这种浊酒之前必须要使用一种叫“酒篘”的酒器过滤一下,这道工序叫筛酒。

酒篘chou,现在工业化生产,筛酒这道工序就交给工厂去做了,但是我们仍经常能看到葡萄酒喝到最后有残留物,而孝感米酒的精华就是这种残留物——发酵后的米粒。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著名的四大发明,其实,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国也是很早就发明了酒。比如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鬯(chàng)”字,鬯就是一种香草甜酒,是用黍米(小米)加花草酿造成的;再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醴,是带有饮料性质的甜酒。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宋人张表臣在《珊瑚钩诗话》中说:“中古之时,未知曲蘖,杜康肇造,爰作酒醴,可为酒后,秫酒名也。”杜康,作为中国的酒祖,历代受人敬仰。

秦汉以来,由于政治上的统一,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酿酒业的兴旺提供了物质基础。

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一幅汉代的画像石有一幅庖厨图,图中的一部分为酿酒情形的描绘,把当时酿酒的全过程都表现出来了:一人跪着正在捣碎曲块,旁边有一口陶缸应为曲末的浸泡,一人正在加柴烧饭,一人正在劈柴,一人在甑旁拨弄着米饭,一人负责曲汁过滤到米饭中去,并把发酵醪拌匀的操作。有两人负责酒的过滤,还有一人拿着勺子,大概是要把酒液装入酒瓶。下面是发酵用的大酒缸,都安放在酒垆之中。大概有一人偷喝了酒,被人发现后,正在挨揍。酒的过滤大概是用绢袋,并用手挤干。过滤后的酒放入小口瓶,进一步陈酿。

东汉时期酿酒工艺路线是:

酒曲块 酿酒原料

↓ ↓

捣碎 蒸熟

↓ ↓

浸曲 冷却

↓ ↓

过滤曲汁———→入大口缸发酵(酒垆)

过滤

入小口酒瓶

这一酿造工艺路线可以说是汉以前酿酒的主要工艺流程,直到著名酒鬼曹操的出现。

东汉末年,曹操发现家乡已故县令的家酿法(九酝春酒法)新颖独特,所酿的酒醇厚无比。将此方献给汉献帝。这个方法是酿酒史上,甚至可以说是发酵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补料发酵法。

这种方法,现代称为"喂饭法","九酝春酒法"就是在一个发酵周期中,原料不是一次性都加入进去,而是分为九次投入。该法先浸曲,第一次加一石米,以后每隔三天加入一石米,其加九次。曹操自称用此法酿成的酒质量很好。故向当时的皇帝推荐此法。补料发酵法后来成为我国黄酒酿造的最主要的加料方法,现在有“加饭酒”,就是源于此古法。

补料发酵法除了上述的"递减补料法"外,还有"递增补料法",顾名思义即每次加料都比上一次加倍。

《礼记·月令》中提到了用曲造酒的六点注意事项:“秫稻必齐,曲粟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要求造酒用的谷物必须成熟,投曲必须及时,浸煮时必须保持清洁。

造酒用的水质必须要好,器皿必须用优良的陶器,火候必须适宜,这其实也是对我国古代酿酒技术的科学总结。汉代由于制曲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不同的谷物制曲,从而增加了酒的品种。

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写下了不朽名著《齐民要术》,这是一部农业技术专著,作为农副业产品之一的酒的生产技术占有一定的篇幅。其中有12例制曲法,四十余例酿酒法(曹丞相的九酝春酒法也在其中)。在列举的12种制曲法中,有两种是碎块的散曲,有10种是饼状曲,这些饼曲至今仍是酿造高粱酒最常用的曲。唐宋时期,制曲技术进一步发展,酒的品种更多了。北宋时还出现了一部论述造酒的专著——《北山酒经》。

现在我们喝的白酒是蒸馏酒,白兰地(葡萄酒蒸馏)、威士忌(大麦酿造后蒸馏)、朗姆酒(甘蔗酒蒸馏)、伏特加(谷物或马铃薯酿造后蒸馏)也是蒸馏酒,而日本的清酒则是学自中国的酿造酒。

蒸馏酒的制作过程为先经过酿造,再用特制的蒸馏器将酒液,酒醪或酒醅加热,由于挥发性不同,在加热蒸馏时,在蒸汽中和酒液中,各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较易挥发,则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浓度增加,而酒液或酒醪中酒精浓度就下降。收集酒气并经过冷却,最终得到高度数的酒精溶液饮品。

宋末元初时,我国开始出现了蒸馏酒,元明清时称为烧酒以区别于酿造酒,现在还有烧酒、烧刀子的叫法。而公元十世纪左右在波斯等地就有了蒸馏酒工艺,因而有一种说法是由于蒙古西征,蒸馏工艺传入我国。不过也有说法是我国民间制酒时发明了蒸馏法,在近代考古发掘中,多次发现了古代多个朝代的蒸馏器,最早的是汉代的青铜蒸馏器,引起世界轰动,至于是用来蒸馏酒还是用来制金丹不得而知。


我淡如菊


首先,不得不承认古代的那些人喝酒真的很厉害,先不管他们有没有醉,每次他们都是几坛几坛的喝,难道他们不会撑的慌吗,最令人不解的是他们从来都不会醉,后来发现,他们当时喝的酒都是甜的,在古代,很多酒的原料都是一些谷物以及果子,而且在当时百姓的酿酒技术都不怎么发达,所以很多的酒其实都是一些米物渣子,大部分都是甜的,虽然是经过发酵的,但是酒依然是香甜的,由于没有进一步提取,所以成品酒的度数特别低,可能它的度数就如同于现在啤酒的度数,大概十度左右,有的甚至还没有,所以他们喝了那么多不醉也是很正常的。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他们的酿酒技术,虽然在他们那个时候有丰富的材料,例如各种果子,可是由于没有技术,让很多的东西都浪费掉了,人们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武松打虎,在岗上醉酒之后上山,最后把老虎打死了,喝了那么多坛酒才醉,可见当时他喝的酒的度数真的不怎么高。

后来,随着朝代的不断发展,在酿酒这一方面的技术也不断的在提高,慢慢的酒的度数也是越来越高了,从一开始的几度到后来的几十度,而且再后来,宋朝以后,酒的度数逐渐上升了。其实他们在那个时候喝那么多不醉,就是因为度数太低,倘若之后再喝那么多,肯定会醉。后期的人们发明的蒸馏法在提高酒的读书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不断的提高了酒的度数,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人们在酒业中的进步。

酒还是不要多喝的比较好,这么多年来,大家一直在见证酒的成长,从一开始的几度,然后十度,以至于现在的几十度,度数越高也就越容易让人醉,高度数的酒对身体还是有伤害的,


农民工小羊


从刘备曹操煮酒论英雄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从李白斗酒诗百篇到武松醉酒打虎,从借酒消愁愁更愁到临别折柳劝酒。酒自产生以来就获得了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那么古代人真的可以千杯不醉吗?

中国最早的酒属于发酵酒,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直到元代才出现蒸馏酒。当时的酿造工艺还很落后,基本都是采用以曲蘖作为糖化发酵剂进行酿制的。酒精度只在5%左右,和如今白酒的60多度相比已经很低了。如果当时李白喝的是如今的白酒,可能就没有那些流传千古的诗篇了,这也是古人饮酒量较大的原因之一。

古代还有一种酒名为果酒,采用天然果实为原料,不经过酒精提纯,入口的感觉非常好,淡淡果香回味悠长。它不仅度数低而且口感好,也难怪古人可以一碗接一碗的喝还不过瘾呢!

古人盛酒的酒器与现在相比差异很大,老龙口酒文化博物馆馆长赵志闯称:“过去有半斤八两的说法,是十六进制,过去的和现在的‘两’相比要小。”

古人喝酒千杯不醉虽然有夸大的成分,但也不失为真,而且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大碗喝酒的豪情和喝酒后诗意泉涌的才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