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式旅游?

鸭鸭爱生活


我提一些看法:

1.旅游或旅行是人生活的一部分,丰衣足食了就有这要求。旅游或旅行是身心愉快,放松快活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为了疲惫不堪!

2."中国式旅游的"不足不是旅客素质低,而是旅游局、旅行社没水平!

为什么这样说?人有男女老幼,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爱好不同。那么旅游局旅行社就应动脑子设计不同线路、不同内容、不同形式,而不能不加考虑设计单一的出行安排。

单说银发游:老年人年龄身体行动导原因导致他们外出就是微形的游山玩水而不是跋山涉水,有景点的城市最适合他们。行前应设计好路途适中,可多停几天的城市,应该给他们到了目的地有该玩该行该停该食的时间和自由,而不是一味进购物店,坐大巴走马观花。他们在该城多呆几天就要消费,一样拉动当地酒店饮食商场特产的经济。

旅游业在我国不是很成熟的行业,这里边学问很深,而且要有高水平的专业人士从长考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不要只认得钱,抱着"宁让千人走一回,不让一人走千回"的坑人店意识,把中国旅游这张好牌打烂!


佛兄2


中国式旅游,被定义为一种社会不良现象,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人出境旅游越来越常见,同时,国人在外旅游,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被归类为“中国式旅游”给中国游客贴上了不好的标签。

主要由以下几种表现:

扎堆出游

每到节假日,中国游客会大量聚集出游,在国外众多著名景点,均可以见到大量的中国游客,同时,国内众多景点也是人山人海,每到节假日,出门不是旅游,是“找堵”,可能会堵在高速上、堵在景区附近、堵在景区里、堵在回家路上...

注重形式

大多数中国游客到了景点,可以借用网友的一句话“下车尿尿、上车睡觉、景点拍照,回来忘掉。”到一个景点旅游,仅仅是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就算是旅游了,而这个景点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几乎不会了解。

疯狂购物

还有游客旅游,到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头扎进名牌店里,大量购物,从家居用品、母婴产品到名牌包包一应俱全。

不文明行为

随着,大量中国游客出国旅游,也衍生出许多的不文明行为,比如在古建筑上随意刻画、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意攀爬古文物、甚至破坏公共环境的绿化植被等等。

以上等行为,被定义为“中国式旅游”,希望大家,在生活水平不多提高的同时,提升自身素质,在国内,你不仅代表你自身,还代表你的家庭,而出了国,你代表的不仅是你的家庭,更是你的国家,希望大家,文明出行,开心旅游。


世界邦旅行网


不过,我们通常所说的所谓“中国式旅游”,有两个最为鲜明的特点:拍照打卡,到此一游;疯狂购物,买买买。



从根本上讲,一个是物质需求,一个是精神需求。

这些特点的形成,是与我国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紧密相关的,包括了经济和社会秩序两个方面。

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尤其是近一二十年,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突飞猛进,赶英超美。

而我们的社会秩序,尤其是社会安全保障,已经发展到在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

以至于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根据马洛斯的人类需求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物质需求,最高层次是精神需求。

从需求性质来说,我们大致可以把人类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物质性需要。指保暖、饮食、种族繁衍等生存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我们要活着。

第二层次,社会性需要。这个层次建立在第一层次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社会性的安全、保障和公正等的需要。

第三层次,心理性需要。指的是由于心理需求而形成的精神文化需要,比如价值观、伦理道德、民族精神、理想信念、艺术审美、获得尊重、自我实现、追求信仰等。

奔向小康,脱贫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第一层次的物质基础打好了。在社会保障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就有能力来追求第三层次的精神需要了。

国人也就在最近一二十年开始热衷旅游,就是因为有了旅游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追求。

前面说过,我们的经济发展是迅猛的,短短几十年创造了一个世界的奇迹,但也因此在很多方面不平衡甚至拖后腿。

比如物质需求的满足,人们去日本疯狂的“买买买”,连马桶盖都不放过,还是说明国内的产品在很多方面不尽人意。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仍然没有更好的满足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

对拍照打卡的到此一游,这怪不了游客,还是与我们的发展有关。


如果你奢望一群从基本一无所有到几乎突然富裕、从接触邓丽君没几十年到现在整个世界向你敞开,从物质积累到精神文化积淀都是在短期内造成,这样的一个群体,去慢慢静心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哥特式还是巴洛克风格的文艺复兴艺术,是不是太苛刻了?

旅游只不过是人们满足精神需求的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就像有人玩微信有人玩今日头条一样。有人喜欢收藏字画就有人喜欢钓鱼。满足精神需求的方式不一而足,都有一个基础。

我们看到外国人的旅行方式和我们不太一样,不足为奇。因为我们的基础和他们不一样。

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代人以后,才养成了他们的旅游文化。所以他们喜欢度假式旅行,他们具备了这个条件。

再从另一方面讲,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每个娃娃都耳熟能详,一个没上过学的人也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故事说上一段。所以我们,对历史文化的仰慕不和历史短暂的老外一样热衷。

也就是说,中国式旅游,是有其历史基因的,很正常。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形式也正越来越多样化,自驾游、自由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就是明证。



最近“中国大妈式旅游”在国外火了,说明了什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中国式旅游”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总有一天会引领世界风潮,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酷妹儿,一个业余旅游爱好者,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动动手指点赞、关注:酷妹儿圈。

酷妹儿会持续为您提供更多的信息分享……

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如果有旅行方面的小问题,我们一起探讨~~


酷妹儿圈


之所以说“中国式旅游”,是说这些旅游现象是中国独有的,带着典型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旅游的最为典型的表现有很多,总结如下:

表现之一,就是节假日景区到处人满为患,路堵人怨还是乐此不彼;

表现之二,是蜂拥到网红景点打卡,人越多越跟风;

表现之三,旅游发朋友圈,不发朋友圈浑身不得劲;

表现之四,景区成群的大妈成了一道样的风景;总是一大帮子人成群结队。

表现之五,出国走马观花,还带着国人的“生活习惯”。

表现之六,总喜欢拖着一个大大的旅行箱。要是出国回来,总是大包小包的“外国货”。

或许还有,不外乎就是我们自己国人在旅游过程中集中表现出的与歪果仁不太相同。

我们看到的老外,似乎更愿意去一个个的老街巷古长城古城古镇,背个包,三两个人,悠哉悠哉。

之所以出现这种种现象,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一脉相承的。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旅游不是上层建筑,也是在物质生活满足之后的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开始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可以旅游的程度,并没有几年。也可以说是旅游的初级阶段。

在旅游的初级阶段,首先是人们对旅游的认识,是一步步发展的,先是从旅游的基本属性观光开始。

而人们的这种认识,不单单是思想的提升这么简单,还是与经济生活相关。

生活的压力大,没有更多的想法。而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也决定了我国不可能,之前是短时间不可能有西方的休假制度,同时人们也不可能有那个条件。

这就是我们只能在节假日集中出游,我们能够有机会旅游时必最先去人最多的景点,因为这里是首先最值得看的,自己的机会并不多。

当前我们的旅游已经开始出现新的苗头,很多的出游方式,比如自驾、自由行等,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认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对旅游文化的属性认知提高,而生活条件也允许人们去达成不再是单纯观光的旅游。

中国式旅游,是由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即便有人认识到旅游的文化属性,也怕有心无力。


酷妹儿圈01


假如把旅游比作是洞房的话,中国人旅游就是要弄出很大的声响,让别人自己洞房了,而很多老外在这方面注重,自己爽了就行。


所以中国式旅游很大程度就是炫耀,今天去哪了,看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凑了什么热闹,边玩边晒朋友圈,

恨不得七大姑八大姨,闺蜜同事路人甲路人乙,全都能点个赞,关键是,拍的照片,清一色的大头照,美颜PS,风景倒成了其次。

更有甚者,吃的龙虾鲍鱼,买的奢侈首饰,整个一,我有钱了,我旅游了,我嘚瑟了,我富有任性了的优越感。

当然了,行程安排,那叫一个马不停蹄,一天要走完一个徐霞客游记,弄得跟要了却身前身后事一样的。

骏达君在三亚,也接触了不少的游客。有些游客到了景区门口,拍个照,就算是来了一趟了。跟取证似得,兹证明,某某到此一游!也有很多游客,抱怨说,旅游太累了。

能不累吗?一天逛四五个景区,手机手电宝都得用了一两个。这哪是旅游,这是领导视察吧。

骏达君还是欣赏那些在海滩上安静地晒着阳光,有兴致了去海水里扑腾几下,喝个椰子,吹吹海风,其实,旅游的最高境界就是悠闲,就是在自然中放松了自己。享受旅途的乐趣才是真正的旅游。

各位来三亚旅游的朋友,欢迎来骏达车技表演馆享受惊险震撼的车技之夜。


三亚骏达车技表演


提到这个词我就想到了在越南遇到的一件事,芽庄教堂门口赫然竖着的门牌,上面写着开放时间以及中国跟团游客不得进入。散客是可以的,我和小伙伴进去的时候,被门卫问了好几遍,是不是跟团来的?确定只有两个人吗?确认了好几次,确定不是跟团的,而是中国散客就可以进去了。



这件事事情也不能说是什么歧视问题,而是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式旅游的一些普遍现象。很多欧洲背包客,或者是中国驴友出国旅行也会碰到大量的跟团游客。这些跟团游客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旅游。

不知行程

跟团游客对于自己的所有行程都是不清楚的,在导游安排之下,也无法自行改动,所以整体上十分被动,在导游带领下,看到的一国风景,了解到的信息都非常片面。


吵闹

不是要黑跟团游,只是实话实说,由于跟团游客数量庞大,连着几个团,无论是景点,餐厅还是交通上,都无法承受,对于散客来说遇到跟团游的大群体,心里都是要抖一抖的,又有的等了。而且因为数量庞大,也非常的吵闹,家人,朋友在一起免不了情绪激动,这也是上文为什么芽庄教堂会禁止旅游团进入了,一是教堂接受不了这么大的流量,二是教堂是个神圣的地方,太过吵闹也会有不好的影响。


群体消费

到了景点拍照,上车睡觉,最后被拉去购物,这就是中国式旅行的全部意义,都是一套完整的流程,所有跟团游客都像是完成一个任务,任凭导游指挥,所以说中国式的旅游特点就是不自由,没选择,走马观花,流程化,被购物,。无法感受到真正旅游的乐趣和感受当地真实的风土人情。

所以中国式旅游之后的普遍现象就是买了很多产品,但是这些东西哪里都能买到,逛了很多景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去的,都在哪些地方。这样的中国式旅游就是完成一项任务,花了钱遭罪就是这个意思吧。



步一漾


我是从事旅游行业的人,也去过几十个国家。

所谓中国式旅游,我认为很多情况下是中国人自嘲的一种称呼。

就拿巴黎卢浮宫门前水池泡脚来说,发了中国人泡脚的照片,国内舆论一片哗然,纷纷指责中国游客缺乏素质等等,但是,西方人也会在那里泡脚啊,凭什么说中国人素质不高。再说乱写乱刻的问题,去了欧洲好多地方,乱写乱刻的有几个是中国字,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字在上面刻得满满的。在西班牙塞戈维亚的千年古堡上,城墙上刻的都下去笔了。我没看到一个中国字。


诚然,中国人出游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文化水平不高、文化差异大等等,这跟中国从落后到强大的发展历程是有关系的。去了泰国一般都给小费,我递给小费的时候,我妈妈一把手抢回来了,说为什么要给他钱,弄得我和工作人员都尴尬了。但是老一代的人他们的思维是很难转变的。

对于中国新一代出游的人来说,我认为素质是非常高的,大多数人能够避免大声喧哗、注意卫生、礼貌等原因,比很多国家的人素质高的不知道多少倍。我在飞机上就听到几个俄罗斯人一路又唱又嚎的,下了飞机也一样,素质极低,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我在葡萄牙,就看到老头站在路边撒尿。

话说回来,你看看欧洲遍地有多少小偷,有多少强盗,他们专门盯着中国人偷、盯着中国人抢。我倒是觉得他们的政府十分无能,管理极其混乱。


我觉得从历史上,从落后到领先的进程来说,中国人还是有很多自卑心里的,怕让人瞧不起。也诚然我们有很多做不到的地方,但是出去了就不卑不亢,大大方方的。虽然老外心底里瞧不起中国人,那也没什么,我们生来不是让你瞧得起瞧不起的。



关于假期少的问题,我觉得这个也是中国的特色。中国在高速发展中,什么东西都追求快,什么事情都追求效益,好像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拓荒时期一样,大家累的都跟牛一样。我觉得中国经济发展太快了,应该缓一缓了。假期这个问题,中国还是比较勤劳的民族,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的人最能干,最能当驴: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此外还有韩国、日本等等。

所以假期上,跟中国人劳碌命有关系,总希望难得出去一次,就多去一些地方,而不是像欧美人那样慢慢地游走。因为中国的假期确实太少了。企业也不会轻易给你那么长的假。此外,整个东亚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一次出去去好多地方,日本人也是一样,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所以欧洲导游说,带日本团其实是最累的。中国团好在爱消费,到哪里都是上帝。


老迟


因为每年几乎有2-3月在海外旅行,可能见多了很多中国游客,虽然我都是自由行,但基本上可以一眼看出是不是中国游客,一般中国游客有如下特点:

1、看购物、不爱博物馆、美术馆、历史悠久的东西!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不是发达还是一般情况的国家,旅行中发现的博物馆、美术馆、剧院什么,一般都是有日本语、韩国语介绍或者语音导览,游客🀄️看到拿着口袋导览📖的99%的不是中国游客;反之,只要是奢饰品专柜或者名牌折扣店,中文导购是基本配置,排队的必然是中国人占绝对多数

2、中国式旅游,很少有坐下来慢慢次、慢慢喝,发呆悠闲的旅行!基本上吃以省时间的快餐、中餐为主,咖啡馆、正式餐厅中国游客少之又少,花时间慢慢品味当地的风土人情那是万万不可的,关键是到此一游的地点尽可能的多!

3、公众场合中二种极端的情况,一种及其小心谨畏,一种极度自私的表现!微笑平和的形象较少,东张西望、刻意守护自己的包包、如临大敌的表情多!最最诟病的是嗓子太大,无论是次的地方、还是住的地方,一旦没有太多公众的视眼,立刻控制不住自己的国内行为的惯性大声嚷嚷,而且最最容不得的是同是中国人的好心劝告

4、过于敏感,不善微笑,不注重细节!我不止一次问过当地人,你们如何判定游客是不是中国人,或者韩国人、日本人?他们一般会说:日本人精致、微笑,韩国人妆好、主动,中国人衣着随意、对人介意多、几乎不会微笑!看旅行团,一帮人人手一本旅行手册,旅行团队拖拉间距很少的、几乎没有声音的一定是日本团;而队形拖拉很大,领队大声吆喝的多数是中国团队了!

其实旅行是一种感受: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文化内涵、感受不一样的地形地貌,感受没有工作、环境造成的压力的惬意和闲暇带来的轻松愉悦


摩卡我最大


中国式旅游,拍照、打卡、晒朋友、贪便宜、从众心理,疯狂购物模式。

关于拍照,旅游的时候我们发现不管是不是专业摄影师,大家都拿着一个相机在那里拍照,旅游本来我们看的是景色的美好的风景,结果好多人把旅游变了味儿,旅游就是到那快去拍照打卡,手机拍照都不够,总要买个单反相机,却用傻瓜拍照模式。现在旅游小视频也比较火,我们到那看到好的景色赶紧拍摄一段,分享出去,发一个朋友圈,证明我曾来到这个地方。至于景色美不美,欣赏多久无所谓。

记得在头条上看到有人说,国内的旅游,大家都拿着一个专业的相机在那拍照,而好多外国人的旅游就是拿着一个手机在那欣赏景色,其实

旅游不就是应该是欣赏景色的,而不是来拍照的,我们好多人把旅游给本末倒置了。我们还没明白我们旅游是为了欣赏景色还是为了存那一部分照片,其实好多人把照片存下之后回去未必去看,再次翻看的几率很小,并且还得找个地方存着,扔了可惜,不扔的话又没时间去看。

去年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在额尔古纳河畔,站在高处远望对岸的俄罗斯,当时拿着相机想多保存几张照片,就随意的多拍了两张,结果旁边一位旅游的大姐就用奇怪的眼光在看我。我发现她才是真的旅游呢,就在那里静静的欣赏景色。

晒,旅游晒景色、晒美食、晒娱乐,总之能晒的都晒一下,却忘记了旅游我们是欣赏风景,品尝美食,不是把这些晒给别人。这也是中国人的攀比心理作怪。

中国人喜欢热闹,旅游的时候人少了大家觉得没意思,人多了大家又怨声载道。

中国人喜欢疯抢

,什么东西都会争先恐后的去抢,这也许就是我们人多的原因,有时候我们旅游购物的时候竟然也抢,而这种脸竟然丢到了国外。丢人丢到家也行,这丢人都丢到火星上去了。

中国的旅游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贪便宜,这种中国式的旅游,一方面是旅行社等各个环节的问题,一些中国旅游人群的问题,这种贪便宜的心理,导致我们的低价旅游团遍地皆是,而旅游宰客,旅游强制消费,购物等行为时有发生。

中国式旅游还有哪些方面呢?欢迎留言补充讨论。


游草原网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上车睡觉、下车尿尿。

中国式旅游是指一些中国游客在旅游的时候,公共场所大声喧闹、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行为,国人常用“下车尿尿、上车睡觉、景点拍照,回来忘掉”来调侃中国游客。而这种所谓“中国式旅游”也引起了外国人的关注。在以高雅自居的法国人眼中,中国游客是有钱却缺乏品位的“新富”。

中国式旅游的特点是:

扎堆出游

每逢假期过后,凡是旅游归来的人而是会先抒发一句感慨:人真多。而出国旅游的人在感慨“人真多” 后,紧跟着的一句话十有八九会是:中国人真多。法定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

注重形式

在很多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摆个POSE,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到底好在哪,那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都被无意识地忽略了,反正“我来了,我看见,我拍照”。

疯狂购物

比拍照更让世界瞠目的,是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能力。不知从哪个黄金周开始,总是会看到中国游客将某品牌店抢购一空的新闻。一些中国人一踏出国门,就奔到名牌店,回国时像是小搬了一次家一样。

不文明行为

中国式旅游在埃及神庙刻字、在野外朝猛兽扔垃圾、在卢浮宫前泡脚、马王堆汉墓成游客“许愿池” ,埃菲尔铁塔下调广场舞、上厕所不冲水、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大声喧哗、扎堆吵闹等等不文明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