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剂量说毒就是耍流氓?万物皆有“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对于“毒物”这个问题,有这么一句话,“任何不谈剂量的行为就说某样东西有毒就是耍流氓”,也就是一种无赖行为。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如果不谈剂量的话,可以说每一种物质都有毒性,但是谈论剂量的话又很麻烦

对于物质的划分在科学上是非常严谨的,然而,正是由于过于严谨,对于普通人来说反而成了累赘。

不谈剂量说毒就是耍流氓?万物皆有“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什么是毒

对于毒物的定义,大家基本都知道,就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此我们只讨论对人体的危害,不扩大范围。那么更具体一些,“毒物”究竟是什么呢?在几本权威辞典中对“毒物”的定义虽不尽相同, 但基本上都很相似。其中一种是“被摄取或被有机体吸收后, 会造成死亡或伤害的某种物质——尤指那种即使微量也会快速造成死亡的物质”;另一种则是说“任何在人体内形成或被人体摄取时, 会夺走生命或伤害健康的物质”。这两种定义与我们的理解基本没有区别,但是并不全面,就像上面说的那样剂量。

不谈剂量说毒就是耍流氓?万物皆有“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毒蘑菇,蘑菇鲜美,但是蘑菇种类也多,颜色鲜艳也不一定是毒蘑菇。


<strong>剂量在有关毒物的定义中是一个<strong>非常重要的点。

为什么说剂量重要

“不谈剂量说毒性就是耍流氓”这句话其实已经解释了一部分,但是没有展开。因为不说明的话,可以说每一种物质都是有毒的。

在此就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水中毒,大部分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概念,就是水喝多造成体内环境水含量增多,破坏了原有的平衡,从而引起头疼、昏迷等症状。维生素D2中毒,原因也是维生素超量服用,导致出现多饮多尿的症状。推而广之,自然就有氧中毒维生素A中毒蛋白质中毒……

不谈剂量说毒就是耍流氓?万物皆有“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水中毒


上面说的“毒物”,都是人体每天必需物质。那么对于这些物质,我们该怎么定义呢?是“毒物”还是“营养物质”?除此之外,每一种药品都有相应的服用说明;每一种添加剂都有严格的添加标准……这些都是如此,我们究竟该怎么划分呢?这时候就是剂量的重要性了。因为有剂量,我们才能够知道这一物质是安全的还是毒

剂量的局限性

剂量帮助我们能够很好的划分出物质是否有毒,圈定出一个安全的范围,避免中毒。比如对于水、氧、维生素、蛋白质……这类物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现相应的中毒症状,属于少见情况。对于药品和添加剂等,则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使用,自然不会有任何后果。

不谈剂量说毒就是耍流氓?万物皆有“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药品的服用说明就是剂量,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支持的。


剂量的一大局限性就是物质太多,对于我们来说不可能每种物质都能研究透彻,有些物质只能确定有毒性,具体的剂量问题无法确定。另外一大局限性还是物质太多,记不住,不说别的,只说蛋白质、维生素就有很多种,另外一般情况下他们不是单独存在的,是存在于各种食品中的。即使记住了剂量(摄入量),你还要记住各种食品的该类物质含量,只是想一想,就觉得头大。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剂量是属于很麻烦的。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说某东西有毒,某东西无毒,不会提到剂量。为的就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不可能记住每种常见物质的毒性与剂量,只能记住哪些东西有毒,那些无毒

不谈剂量说毒就是耍流氓?万物皆有“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我们也不用太过担心,如果对于某种物质不确定,可以通过手机、电脑进行网络搜索即可。对于剂量也不用太过在意,但也不能忽视。

云无心.喝水也会中毒吗[J].生命与灾害,2019(07):36-37.

刘宗炎,陈超阳,谢娴婷,张桂青,周颖,崔一民 超剂量服用维生素D2片致幼儿维生素D中毒-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9年3期

金重.说“毒”[J].生命世界,2010(1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